漫漫家访路,深深特教情——黄南特校家访纪实

七月

<p>  “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确,家访在增进和加强家校间的沟通和联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我校于7月20日由校领导统一安排,按地区分为七组,以领导班子带队,科任老师协助、藏汉语老师搭配的组合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为期五天的暑期家访工作。通过本次家访,旨在增进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征求家长对教师和学校的工作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师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同时也针对暑期安全教育进行回访。</p> <p>  老师们早早规划好家访的路线,希望一路上能够顺利。多数学生都是来自四县乡村,往返将近200公里。</p> 第一站——河南县 <p>  很多家长都为老师们准备了水果,到了家中,家长都说:“老师,我们这的路不好走,还这么远,你们真是辛苦了”。</p> <p>  老师们从孩子家庭条件、学生在家与家人的相处、在家的学习情况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的了解孩子,获得学生成长的第一手资料。又询问了家长哪些是学校可以改进的方面,家校合作,携手促进孩子的成长。</p> 第二站——尖扎县 <p>  孩子家长对于此次家访活动非常支持并配合,对老师们也很热情,任课老师向家长反映了学生在校情况,也询问了孩子在家的表现,表扬了优点,同时也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了讲解。家长表示,看到学校对自己孩子如此关心,感到特别的温暖。何继元校长听到这也是很有感触,说到:"能看到学生不断的成长,听到家长对我们的肯定,这就是我们学校,我们老师最大的幸福!"</p> 第三站——泽库县 <p> 很多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只能和老人一起生活,用仁青爷爷的话说:我的任务就是陪着他,一天24小时我也不怕辛苦。老师们还向家长讲解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对孩子的培养方向,让家长们放心。</p> 第四站——加吾乡 <p>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老师们虽然很疲惫但很是欣慰,家长们的热情让我们更坚定了自己的步伐。孩子的进步家长看在眼里,他们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将来能够自食其力。</p> 第五站——兰采乡 <p>  乡上的学生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差,但丝毫没有影响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和学校工作的支持。岗措妈妈热情的招待我们坐下,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学校给我们家孩子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p> 第六站——扎毛乡 <p>  家长和学生对老师们的到来感到非常惊喜。“老师,谢谢你们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已经放暑假了,你们还惦记着孩子,我们一定会好好配合学校,假期把孩子照顾好。”家长激动地说。 </p> 第七站——同仁县 <p>  我校同仁县城附近的学生以走读生为主,他们大多残疾程度较轻,各方面情况相对较好。你看,爱学习的孩子看到老师来了,赶紧把暑假作业里不会的题拿出来问问老师。</p> <p>  每一个残疾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在一个个孩子清澈的眼眸中,老师们看到的是希望,是美好的未来……</p> <p>  每个特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非同一般的家庭,很多特殊家庭或多或少的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所以了解学生是做好特殊教育教学的前提,家访能获得最真实的信息,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手段,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平台,是发展学生的起点。通过家访,老师和校领导深入到孩子的家庭中,也让家长不再觉得孤单,学校一直在关心和关怀着每一个孩子。</p><p> 这次家访工作收获颇丰,虽然学生家庭住址分散,路途远,但每位教师都认真负责,不落下一个学生,得到全校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p><p> 黄南州特殊教育学校</p><p> 2020年7月22日</p><p>图:各家访组</p><p>文:信息组</p><p>编辑:信息组</p><p>审核:政教处</p>

家访

家长

孩子

老师

学生

学校

家庭

成长

教师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