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学管理水平,学习借鉴区内兄弟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和先进管理方法,学校决定利用暑假时间,由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扎西拉姆同志和副校长张自力同志带队,组织部分管理干部和高三教师一行10人进藏开展学习交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7月19日下午18:00,学习交流组抵达拉萨</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站:拉萨中学</b></p><p><br></p> <p> 7月20日,学习交流组来到拉萨中学。拉萨中学校领导与我校一行人员召开交流座谈会,会上,拉萨中学党委书记陈飞同志对拉萨中学的发展史、办学理念以及发展规划等基本概况作了介绍,尤其是近几年来的学校党建工作的一些做法及经验与我校进行了交流。他讲到,长期以来,拉中和民大附中建立了非常好的协作关系,我们双方在协作中共同进步,在借鉴中相互促进,我们今天以座谈会的形式毫无保留的和民大附中进行交流,加深了解。随后,根据安排,我校相关科室主任分别与拉萨中学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探讨,向他们学习优秀的经验及方法。</p> <p> 座谈会后,拉萨中学校领导带领我们先后实地参观了学校党建工作中心办公室、党支部活动室、智慧中心、学生课堂、全区青少年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基地、校史馆、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深入了解了学校发展、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各位校领导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拉萨中学在德育教育、宿舍管理等方面的经验。</p> <p> 此次交流,进一步增进了我校和拉萨中学的兄弟情谊,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拉萨中学的一些优秀办学经验,这对提升我校各方面工作水平具有极大的帮助。民大附中和拉萨中学的交流是区内外学校交流的典范,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学,我们要在交流交往交融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办学水平,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守护家园、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p> <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站:拉萨那曲高级中学</b></p><p><br></p> <p> 7月21日,我校学习交流组一行10人在扎西拉姆同志和张自力同志的带领下来到拉萨那曲高级中学继续开展学习交流。拉那高中校领导在校门口热情欢迎,带领我们参观了医务室、团学活动基地、学生食堂、学生服务中心、实验室、德育长廊、校史馆、学生宿舍等,并作了详细介绍。</p> <p> 参观结束后,在拉那高中办公楼三楼藏式会议厅举行了座谈会。会上,拉那高中汪孟吉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我校扎西拉姆副书记、副校长作了交流讲话,她讲到,近年来我校转型发展,高中部区内生源比例迅速增大,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学习贵校的宝贵经验,也进一步增进两校的友谊。拉那高中党总支书记次旦欧珠同志致欢迎辞并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拉那高中将以此次交流学习为宝贵契机,书写两校交往合作的新篇章。</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随后,双方学校的相关科室进行了交流研讨。拉那高中德育处主任从班主任队伍青年化、班主任培训常态化、优质资源共享化、经验交流多样化、学生出行有序化、学生管理精细化、德育考核数字化、学生管理自主化八个方面分享了学生管理特色,形成家庭式阳关自主管理模式。双方还就教学教研、智慧校园、党建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拉那高中校领导在校训石前合影</p><p><br></p> <p> 通过学习交流,我校老师们纷纷表示,拉那高中作为西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名副其实,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委员会的成立、智慧校园的建设让人惊叹,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优秀办学经验,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p> <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学习交流组开会小结</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p> 结束了两天的行程,扎西拉姆同志对此次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了总结,主要围绕出行安全问题,她指出此次交流活动安全第一,团队成员要互相帮助,彼此扶持,统一行动。如有特殊情况,要向带队领导请假,有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三站:拉萨江苏实验中学</b></p><p><br></p> <p> </p><p> 7月22日上午十点,由扎西拉姆同志和张自力同志带队,附中一行人到达第三站拉萨江苏实验中学。</p> <p> 首先,江苏实验中学校领导邀请我校领导及老师们在会议室进行了交流研讨。首先,由马校长介绍了拉萨江苏的办学历史及学生构成。他提到学校的前身是拉萨第三高级中学,2014年起由江苏省组团援藏,如今已有五年的发展历史。2019年通过自治区评估,成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马校长表示,江苏和拉萨两地相互努力,在藏团队更加了解学生,援藏团队积极适应,以“责任”教育统筹教学,对中华民族负责,将江苏教育资源共享,在拉萨解决学生了能上学,上好学的现实问题。他强调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始终以德育为先,以教学为中心工作。在教学中引进内地导学案,更新教育理念,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现状有了很大改观,这也是援藏教育的成果。</p> <p> 教研上,由学科组向备课组转变,各个年级组织备课组从教学目标制定到课堂设计进行统筹规划,有了大的框架后,教师再进行二次备课。学校每年都会邀请专家进行教研讲座,进行同课异构赛教活动,兄弟学校相互交流等教研活动。</p> <p> 接着,李保道书记对扎西拉姆同志带队的一行人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党建工作开展的情况。他表示,自2014年学校搬至教育城,组团式援藏后,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设立四个支部,以党建统领学校工作,设有主题党日活动,结对帮扶,开展了党务知识竞赛、开发软件和组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党员活动。</p> <p> 接下来,扎西拉姆同志介绍了附中发展历史及学生构成情况,她强调此次交流活动主要围绕党建工作,并介绍了我校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扎实推进全区教育系统“八五三四”党建工作模式。在学生活动方面,我校利用内地办学的机遇和当地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研学活动。同时,我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活动,如5.20感恩教育,感恩学校、父母和老师,组织学生衣服明信片寄给家人。社团活动上,我校精简社团,开展高质量活动。</p><p><br></p> <p> 随后,张自力校长指出,我校是全国唯一跨省异地办学的学校,年级组设负责教学和学生管理的两名组长,相互配合开展工作。教学科研方面设学科组和备课组,赛教常态化。在转型发展方面,我校生源结构已彻底转变,我校的进一步发展需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p> <p> 最后,德育处郑主任针对赵虎同志提出的关于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班主任设置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他表示,班主任构成趋于年轻化趋势,工作三至五年的教师居多,为了促使教师愿意长期做班主任工作,他结合江苏内地教育提出了激励措施,如班主任工作与职称评审相关,提高班主任待遇等措施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拉萨江苏实验中学领导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四站 拉萨北京实验中学</b></p><p><br></p> <p> </p><p> 7月22日下午,学习交流组成员来到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北京实验中学蔡强书记等校领导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p>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蔡强书记简单介绍了学校概况,以及组团式援藏后学校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宏志班”、“内西班”、“京西班”三个特色班级的生源构成、班级文化和教学情况。 随后,双方就教学教研、“一考三评”活动的推进、德育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交流分享。我们了解到,拉萨北京实验中学课堂教学实行自导课模式,规范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校课程发展中心开展特色校本课程20多个,毕业年级以文化课为主,非毕业年级以素质拓展为主,采取走班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老师们对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网球场地、宿舍文化等各方面建设印象深刻,美丽的校园培育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双方表示,今后要加强交流和联系,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领导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五站 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b></p><p><br></p> <p> </p><p> 7月23日,我校学习交流组成员一行从拉萨乘火车来到世界青稞之乡,西藏粮仓——日喀则。</p> 下午,我们来到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继续学习交流。日喀则一高校领导热情接待,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史馆,详细讲解了学校的发展历史。 随后,双方在会议室进行了座谈。我校领导表示,日喀则一高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办学实力,享誉区内外。2019年顺利通过评估,成为西藏自治区首批示范性高中。此次日喀则一高之行是民大附中第三次来到日喀则一高互动交流,双方已建立友好往来关系,欢迎日喀则一高领导老师到民大附中交流指导。 座谈会后,双方学校对应职能科室通过分头实地走访的形式继续交流。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领导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六站 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b></p><p><br></p> <p> </p><p> 7月24日上午,我校学习交流组老师来到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学习交流,上海实验学校校领导在校门口热情欢迎并献哈达,随后带领民大附中老师参观了学校食堂、学生教室和学生宿舍。</p>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会议室进行座谈交流。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与我校一样,都是西藏自治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2009年建高中,在沪藏共同努力下,“融合共建,擦亮品牌”,短短10年时间,校容校貌和教学质量已处在全区领先地位。目前,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正朝向“打造在西藏自治区具有影响力的十二年一贯制示范性精品学校”的美好愿景奋斗。达瓦次仁书记从党组织架构、党建和业务的融合、党建对教学、教研、德育工作的引领、党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党建工作。次多校长从手机管控、班主任管理、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教学质量等方面介绍了学校高中部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双方还就“十四五规划”、食堂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探讨。 民大附中老师们纷纷表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教师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高水平的专业水准以及学校工作的精致化管理值得我们学习。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领导合影</p> 今后,我校要加强和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的交流互动,不断加深学校之间的友谊,相互学习促进,为办好西藏自治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共同努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习交流组老师离开日喀则</h3> 六天的学习交流,老师们收获满满。 <p>卢一丹老师:</p> <p> 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毕业班班主任,此次有幸走进区内兄弟学校学习考察,六天的学习,我获益匪浅,也有了更高的职业目标。 </p><p> 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在西藏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爱西藏的思想情怀尤其重要。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明确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答案。 </p><p> 另外,区内学校“全员育人”,任何一名教师不论班级和民族,只要学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教师都能够及时指出并教育,这更是教师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体现。而作为班主任老师,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每天都应该严以律己,照镜子一样不断审视自我,这样才能以德服人,成为学生的楷模。</p> <p>李芳老师:</p> <p> 能有幸走进区内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我倍感荣幸,区内6所示范性高中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严谨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谐发展的学生自主管理,追求实效的校本教科研活动,特别是“党建引领德育” “融合共建”“家庭式管理模式”“三防建设”“三包经费管理和使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让我受益匪浅。</p><p> 6天的参观学习,印象最深的是区内兄弟学校的“全员育人”落到了实处,校园三防建设主要依靠师生的共同参与和自主管理来实现,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区内兄弟学校都完美的彰显了“民族、现代、育人”的办学理念,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找到了差距,拓宽了思路,鼓足了干劲,有了为民大附中今后发展更好的贡献自己力量的方向。</p> <p>吕红霞老师:</p> <p> 7月19日到7月26日,我有幸跟随我校领导参观学习,首先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机会来开阔视野,取长补短,让我们清晰的看清楚了自己的优势所在以及不足之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优秀的管理办法及制度。</p><p> 从事宿舍工作15年来第一次接触这么多别具一格又极其相似的兄弟学校,各学校的环境格局各具特色,美轮美奂,十分令人羡慕。宿舍方面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物品的摆放,床铺的整洁,先进的管理理念,特别是培养学生会委员会管理学生,6所学校各有特色,每个学校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p><p> 通过这次学习我会把好的经验管理办法回去分享给生活老师,希望我们也能做的更好,再次感谢校领导给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会尽我所能做好本职工作。</p> <p> 曹英林老师:</p><p> 7月20日~26日与区内六校交流,带着困惑和问题而去,满怀思考和期待而返。如果把学校看成一个”人”,头脑就是校班子等决策力量,左右臂就是行政运行和后勤保障,两腿就是学生管理和教学教研,胸腹就是一线教职工和学生。一所学校根本上应该是有个性思维和独立行为能力的”人”,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方向精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摆臂协调均匀,双腿粗壮有力,胸腹自然安全稳定,或走或跑或跳跃根本还是取决于自身机能。享受宠溺、依赖依附的自我童化、捆臂卡脖不放手的家长做派都会让”人”瘸瘸拐拐、东倒西歪、踉踉跄跄。六校交流实际是通过区内窥镜对附中这幅”身板”进行了一次”透视”。个人心得与大家分享。</p><p> 1.六校办学思想体系均完整清晰,各有特色,办学目标一项均突出在市、省(区)、西部、全国等不同层次的”示范性”上,提升质量、内涵驱动是基本发展共识。</p><p> 2.区内兄弟学校很”活跃”,借助近年的组团援藏力量,整合原有优势,积极探索并取得实效、形成特色,步子很大,走的很稳。印象深刻的是拉中、日喀则一高老牌名校的自主融合能力及德育、教学等核心力量的强大,拉那高中振兴藏北教育的众志成城及阳光德育、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的特色探索,江实、北实由老三高、老二高重生的蓬勃活力及原生与援藏力量融合的丝丝尴尬,上海实验沪藏连心的不懈努力及管理的精细考虑和精品追求。</p><p> 3.附中发展与区内兄弟校有共性的困难又各具优势,甚至我们还独居优势。但无论其他,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是附中的”两条腿”,是提升质量、迈步向前的基础力量。腿不废,架不倒。</p><p>4.今天在交流共享、合作共赢的社会大环境中办学,开放包容、视野开阔、务实求效才能走的更远,坐井观天、闭门造车、夜郎自大只会自取其辱、自寻死路。</p><p> 以上看的说的不深不透不全面,仅为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深层次、更高层面、更大范围的自我审视,看清自己、问题导向、务事求效才能保持机能强健,趟过险滩,走出更远的路,登上更高的山。附中雄起靠大家!</p> <p> (文:卢一丹/图:张晨/审核:扎西拉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