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效神奇,危急时刻显身手——时间即是大脑,市中医院脑病一科一直在行动

王小良

<p>  2020.7.20日9:59,脑病一科的病房走廊里传来一阵急切脚步声,有人喊医生快来给看看。正在查房的王福良医生赶紧去看病人,病人高xx,当时病情危急:意识模糊,右侧肢体瘫痪,双眼球左侧凝视,言语不能,呕吐,大小便失禁。患者发病到医院时间1.5小时,王福良医生立刻判断:大面积脑梗死,NIHSS评分24分。立刻启动绿色通道静脉溶栓!脑病一科溶栓医护小队立刻到位,分头行动。王福良医生跟病人家属讲述溶栓的必要性和利弊,询问病情排除禁忌症,并征得家属同意签字。王晓琳医生联系CT室,孙晓东主任立即安排绿色通道,为病人行颅脑CT检查。李淑玉医生联系检验科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检测末梢血糖,一切准备就绪。</p><p>病人到达病房时,满身都是呕吐物,二便失禁,大便弄的身上都是。侯美霞护士长,张同爱,李祥美护士亲自动手帮助病人家属清理。刘伟霞护士开启溶栓包,配好溶栓药物。&nbsp; </p><p> CT室,化验室第一时间回执检查结果,溶栓开始,溶栓15分钟时病人出现癫痫发作,王福良医生立刻调整方案,控制癫痫发作,溶栓继续,30分钟后,病人瘫痪的右侧肢体可见自主活动,1小时后病人右侧肢体活动自如,开始说话。6小时后病人症状全部消失,NIHSS评分0分。</p><p> 病人完全康复,家属非常高兴,家属说2017年,老人得过一次脑梗死,当时因为溶栓的问题犹豫不决,耽误了时间,病人遗留左侧肢体功能障碍,所以这次病人发病后,儿子果断在溶栓同意书上签字,在我们医护和家人共同努力下,病人转危为安!</p><p> 脑病一科马海红主任医师说:“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涉及多学科、多科室,需紧密配合方能达到最佳救治效果,绿色通道的通畅性更体现出卒中中心乃至整个医院救治能力与行动效率。</p><p> 马海红主任医师说:中风后,时间就是大脑,一旦身边的人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看东西模糊,站立不稳,不能行走甚至摔倒在地,意识不清,都要第一时间送往有卒中绿色通道的医院。</p><p>如何识别脑卒中</p> <p>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时间窗</p><p>急性脑梗死发生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分秒必争,速度要快、快、快!</p> <p>  急性脑梗死发生后,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坏死区中脑细胞死亡,形成梗死核心区,已不可挽救,但缺血半暗带由于存在其他小血管输送过来的血流,还有大量存活的神经细胞。</p><p>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流,那么这部分脑组织的损伤是可以挽救的。但是这部分脑组织损伤能挽救回来是有时间限制的,这就是“治疗时间窗”。</p> <p>&nbsp;</p><p>&nbsp;马主任指出: 超早期的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第一选择。</p><p>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为4.5小时。这个“超早期”指的是卒中发生后的4.5小时之内,在静脉内注入血栓溶解药物,目前常用的药物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这种药物在应用前,必须经过专业神经科医生评估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获益和风险,并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后才能应用。</p><p>&nbsp;</p><p>遗憾的是,目前在发病后4.5小时之内能到达医院的患者比例还极少。所以从静脉溶栓治疗中获益的人群范围较窄。目前我们广泛宣传的目的,也在于希望提高这部分患者的比例,让更多人能从这项创伤小、操作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上获益。因此,如何第一时间识别卒中,在4.5小时之内送到医院,尤为关键。</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