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定安古城

背包客

<p>定安县城,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定城”,位于定城西北角的定安古城始建于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定安古城是海南省唯一保护较完好的古县城遗址。近年来全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不靠山不临海的定安向世人展示了自己最靓的一张旅游名片,那就是定安古城。</p> <p>第一次探访古城是在去年冬天一个闲暇的午后,天空飘着小雨,我走进幽深的古城小巷,宛如走进了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悠长、寂寥又烟雨迷蒙。而如今再次探访古城,天朗气清,巷子里的行人你来我往,热闹非凡。</p><p>古城街巷仅容两辆汽车对向行驶,两边大都是建于上个世纪中后期层高为两层或三层的楼房。其中也不乏一些年代更为久远的骑楼,墙壁上、屋檐下生长着苔藓,部分骑楼年久失修,木质门板、窗户经风雨的剥蚀,现已难窥其全貌。</p> <p>也有部分骑楼经过主人翻修,换上了富有现代气息的不锈钢卷闸门、铝合金窗。如果从古建筑保护的完整性来说,实乃败笔之作。</p><p>巷子里随处可见代写对联、书信的广告牌,这一行当是时代的产物,在曾经的漫长岁月里,能够识文断字、执笔泼墨的文化人是备受乡人尊重和敬仰。随着教育的普及和交流方式多元化的影响,这些老一辈文化人的坚守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喜好和精神。</p> <p>这两栋骑楼的门板保持着最初的风貌:门板窄而长,涂有蓝色的油漆,数块门板相连,中间两块门板上分别悬有门栓和门环。经历了岁月长河里一次次雨水的浸泡,门板下端变得犬牙交错。</p><p>房子最初的主人应该是一位南洋归侨,他不仅把在国外多年的积蓄带回了故土定城,而且将这种适合遮阳挡雨的富有南洋建筑特点的艺术也带回了家乡。</p> <p>楹联如此密集,超乎想象。遗憾未能看到与楹联内容一一对应的横批,可能是两副楹联共用一个横批在内容选择方面有难度,故省去了。</p> <p>巷子的尽头矗立着雄伟的城门,城门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供守城将士瞭望和休憩之所,下层是出入古城的通道。城门外侧顶端呈拱形,通道全长十五米左右,整个城门用材皆为重达两百斤左右的条石,条石之间严丝合缝,极具稳固行。数百年来,无数的行人和车马行走在这条通道里,脚下那曾经粗糙的条石变得极其光滑。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城门屹立不倒,守望和见证这座古城的荣辱兴衰。</p> <p>穿过城门,转身抬头见“西门”二字。据史料记载,定安古城共筑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除西门外,其它三座城门先后遭受毁坏。</p><p>明朝晚期国势羸弱,时有日寇自位于南渡江出海口驾船逆流而上,至定城西门附近的江边登陆。日寇打着贸易的幌子,对定安古城进行烧杀掳掠,古城军民誓死抵抗,一次次将日寇驱逐出境。因此,我们不难想象古城的的繁华和富庶、先民的无畏与顽强。</p> <p>西门两侧分别与城墙相接,通过照片所能看见的仅是西侧城墙的一段。这段城墙墙高一丈有余,墙体明显朝城内一侧倾斜,同为大条石砌筑。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后,部分墙体变得凹凸不平,如不加以修缮,大有坍塌之可能。</p> <p>这段城墙最终消失在一农家小院,城墙之上的石条大都被当地居民拆下运走,留下了一段破坏极其严重的城墙。我走进树木掩映的小院,看到其堂屋大门正对着墙体,距离不到两米。主人可能为了采光方便,自行或者授意他人将墙体拆除殆尽了,这是定安古城的损失,也是海南考古界的损失。</p> <p>南距西门五十米处为县衙。县衙是在古县衙原址上重建,占地十亩左右。临街的门楼青砖青瓦、褐色门窗,门楣上书四个遒劲有力的鎏金大字——定安县衙,石柱上悬挂一副对联,上联云:定三尺法无法何来善政?下联云:安百姓心民心即为官箴。作者巧妙地将“定安”二字分别嵌入上下联,上联和下联分别强调法度和民心的重要性。</p> <p>穿过门楼就到了第二道门,相比第一道门,第二道门建筑非常简约,类似于古代的牌坊。石柱上同样悬挂一副鎏金对联:百载烟云归咫尺,一暑风雨话沧桑。数百年的历史烟云已悄然散去,古城迎来了一个的崭新的时代。</p><p><br></p> <p>县衙最里面为正堂,是县衙内最神圣最庄严的场所。堂上左右两侧分别架有一面大鼓,正对大门的墙壁上绘有一轮火红的太阳。立于堂前的我似乎听到了一阵阵急促的击鼓声,鼓声从历史深处响起,在现代时空里回荡,这是催人奋进的鼓声。愿古城儿女上下齐心、继往开来,续写古城之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