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秦砖汉瓦博物馆

若曦

<p>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南部曲江新区杜陵原上,汉宣帝杜陵遗址生态公园的核心区域。博物馆馆藏自西周至明清各个时代、各种纹饰的瓦当和古砖2600个版别3000余块。是国内馆藏瓦当数量和品类最多的“秦砖汉瓦”专题博物馆。</p><p>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的游览杜陵秦砖汉瓦博物馆活动,因杨俊青大姐的因缘有幸参与其中,收获颇丰。在感受“瓦砾黄金,蓬莱别館”的同时,重新了解和认识了中兴之主——汉宣帝。</p> <p>博物馆距离我们小区所在的电子城并不远。从双桥头路坐259路公交车,到终点下车,步行近1.4公里就到了。下车后有种来到郊外的感觉,路阔车少人更稀,可能前往陵园的路都是这样吧。</p><p><br></p> <p>进入陵园,前往博物馆的途中,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景色非常幽静。路过一处满是青苔的门落,显然很久少有人迹,更是有了一种怀远的肃穆感。</p> <p>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有不少老师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p> <p>历史文物都是有灵性的,不拘哪个年龄段都有喜欢的理由,也不拘哪个阶层都有认识和了解的必要。志愿者、喜好者中有离退休的人员、有上班族、有学生•••他们都是被这承载历史信息文化气息的瓦砾吸引着,汇聚而来。</p> <p>这个地面为什么会有黄色的缎带?</p><p>这路上的砖块刻写着怎样的文字,又承载着什么样的信息?</p> <p>他为什么被称为“瓦当收藏第一人”?</p> <p><br></p><p>海内皆臣</p><p>岁登成熟</p><p>道无饥人</p><p>践此万岁</p><p>——答案都在志愿者董老师的讲解中</p><p><br></p> <p>这么新?</p><p>是真实的文物吗?</p><p>还是仿制文物?</p> <p>原来如此!“备库”,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p> <p>这样的砖和瓦,渗水率不到20%,竟然能和陶器媲美,古代工匠是怎么做到的呢?</p> <p>原来有这么细致精道的工序!</p><p>一砖一瓦,独具匠心。</p><p>这样的匠心,都是人(仁)字当头!</p><p>这样坚实紧密的质地,也能给现今的我们带来好运,只是要用心体会。</p> <p>这是做瓦当的瓦范,就像我们做月饼用的模子。</p> <p>瓦范还有不同材质的。</p> <p>瓦当从无到有,告诉我们气候的变迁。</p><p>瓦当上的纹路,昭示我们历史的沧桑演变,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p><p>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p>从自然中取材,在自然中寓意,用心都体现在瓦当隽刻的文字里。</p> <p>这样的房梁椽檐,似曾相识。</p> <p>这样的虫鸟纹路也能被用作文字</p> <p>咸况承雨</p> <p>醴泉流庭</p> <p>众芳芬必</p> <p>蕲年宫</p> <p>除了瓦当上这些吉祥的文字,古人把人们崇敬膜拜的四神也刻画在了瓦当上。</p><p>小小的瓦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p><p><br></p> <p>猜猜“大家常完”有什么寓意?</p> <p>都司空是做什么的?</p><p>筒瓦中间的孔有什么用?</p><p><br></p><p><br></p> <p>单手单脚,叫声震慑四方的夔龙图纹。</p> <p>夔龙是秦始皇帝陵里面横梁两侧的底面花纹。</p> <p>栎阳遗址的残片</p> <p>大飞鸿</p> <p>益延寿</p> <p>玉兔蟾蜍</p> <p>嫡长子继承制</p><p>镇馆之宝</p><p>总结词</p> <p>博物馆参观完毕,前往杜陵。</p> <p>覆斗形杜陵的主人,就是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这个刚出生就被巫蛊之案牵连,在牢狱中长大,在民间历练,一日之间,由平民升到至尊,在权臣鼻息下韬光养晦,留下“旧剑情深”、“南园遗爱”的传奇。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兴”。在以制定庙号和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王朝,刘询与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并列为拥有庙号的四位皇帝。</p><p><br></p><p><br></p> <p>古人學道怕求深,</p><p>善學長於淺處尋。</p><p>日用至粗存至賾,</p><p>須知瓦礫是黃金。</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