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习共成长——寿光市实验小学数学教研进行时

刘美霞

<p>  成绩是奋斗出来的,技能是苦练习成的,素养是不断学习提升的,为提升小学数学老师的核心素养,今天,我们广大数学人齐聚线上课堂,聆听专家指引,借鉴优秀同行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p> <p>  首先为我们展示的是威海市的梁娟老师,听了梁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一课,让我受益匪浅。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的基础,梁老师安排复习题时很有针对性,复习题服务与新授知识。梁老师在讲解每道题时都非常详细,尤其利用点子图多次让学生讲解,把数与形结合起来,加深了对算法算理的理解,使学生较容易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p> <p>  课后,威海市教研团队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例做了详细点评。专家们的点评让我们对本节课的理解更上一个层次 !</p> <p>  接下来,是临沂朴园小学的安娜老师带来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安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他们自主探究、相互合作。所以在教学14×12=?时,安老师先让学生试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再由学生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呈现出算法多样化的思维环境。</p> <p>  课后,临沂市教研团队也对本节课做了详细点评,并且对学生做了课后访谈,让孩子们谈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p> <p>  对于计算教学来说,什么是更重要的?个人觉得相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来说,寻找解题方法、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显得更为重要。下午,济南市的耿倩倩老师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在这节课中,耿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对自我知识的建构。本节课不急于将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呈现出来,而是让学生经历足够的自我探索后,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自主得出结论。</p> <p>  最后,济南市教研团队对本节课的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做了详细介绍,让我们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p>  第二天,首先是来自威海高新区教研中心的于华静老师为我们分享《基于数学文化的教材分析框架改进与研究》,缘起一个任务,一个希望,于老师将教材分析划分为三级指标,非常细致深入。面对遇到的一个个问题,她结合教材实际逐一分析攻克。她将数学文化载体类型进行范围界定,以此提高数学文化运用水平和数学文化功能,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悟理解数学思想。</p> <p>  来自威海高新区沈阳路小学的贺言霞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基于数学文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材分析》,她从数学文化载体类型,运用水平,在教学中的功能,呈现方式,呈现位置五个维度出发对本单元做了具体分析,提出内容梳理一定明确“教什么”,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与科技的联系,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从文化角度反思数学。</p> <p>  第三位为我们分享的是来自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毕欣荣老师,她为我们讲述了《基于数学文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外教学资源收集及教材修订建议》,提出注重课外教学资源的收集及数学文化渗透建议。平时教学应通过数学文化渗透让学生感受不用文化背景下数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内在统一性,增加探索类,活动类题目。</p> <p>  最后徐老师对会议内容,会议对象做了说明,并为我们分享了《做研究型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提出名师发展要从个体走向共同体,教师要变为以学为主的专家,她为我们列举多位名师成长历程,鼓励老师们一起努力,把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做好,做大,做强!</p> <p>  不知不觉,为期一天半的学习结束了,接下来我们会带着满满的收获继续乘风破浪!</p>

数学

两位数

老师

学生

教研

教学

教材

文化

小学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