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记忆

绿萝晴画

<p>余光中老先生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而对于我,乡愁,是挂在屋后老柳树上的一轮明月,朦胧之中氲氤起淡淡的乡愁;故乡是一幅田园画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悠远的记忆一直在我灵魂深处珍藏。</p><p> ——题记——</p><p><br></p> <p> 还记得小渡船么,故乡!</p><p>我出生在沅江河中心的一个小岛,她与县城隔水相望,上临“白马雪涛”,下临“漳江月夜”,背临“梅溪烟雨”,活似块绿宝石嵌在里面。小岛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土地肥沃,祖祖辈辈定居已有五百多年历史,靠这片土地种蔬果为生。由于四面环水,两岸的人们互相来往,渡船成了人们必须的交通工具。那时,坐船也是我们最向往的活动,因为这是村里唯一的渡船,只有这里能坐,但坐船要收钱。有时渡船还停留在河对岸,等船的人心急了,便会扯开喉咙大喊一声:“过河哟”,对岸的老艄公一般也会回应一声:“来哒哟”,熟练的驾着小船直奔渡口。现在这条大河已经架起了一座东西相连的沅水大桥,往日的渡船也不见了踪影。渡船消逝了,“撑渡的”也消逝了。只是,熟悉那段往事的人,记忆中依然有条渡船,渡船上撑篙的还是那个瘦小的老人……</p> <p> 还记得我的风筝么,故乡!</p><p>那个用薄薄的宣纸扎成的风筝,驮起我懵懵懂懂的憧憬,汇成一片七彩的梦影,令人向往,令人陶醉,当梦醒后的那一刻,还在依稀,还在甜甜的回味。</p> <p> 还记得奶奶唱的歌谣么,故乡!</p><p>故乡的夜很静,坐在院子里,依偎在奶奶身旁,看柔柔月色中吹拂的柳,听着菜畦里此起彼伏的阵阵虫鸣,这静谧的夜更是安然。奶奶娓娓地唱着歌谣,“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笆篓,一提提到茶园口,打个银盆摘石榴”……</p> <p> 还记得弯弯的小路么,故乡!</p><p>路边盛开的小花,有知名的蒲公英、车前草和狗尾巴……这个是童年走过的路,给过我欢乐和幸福。</p> <p> 还记得屋后的沅江么,故乡!</p><p>沅江虽没有漓江秀,也没有西湖的韵,但她有自己独特的丰姿,静静地流淌……</p><p>夏天的正午时分,阳光直射在清波粼粼的水面,邀三五个小伙伴扑进清洌的江水中,打水杖,翻跟头,学狗刨,笑声随浪花荡漾开去。累了,爬上岸来,躺在滑溜溜的鹅卵石上像一条条小鱼,在阳光下烤着肚皮。直到大人们拿着竹条在坡上一声吆喝,便麻利地穿上鞋子,然后往家的方向一阵猛跑。</p><p>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间,青春年少,流在昨天。</p> <p> 还记得火红的晚霞么,故乡!</p><p>当我们吃过晚饭,火红的太阳坠下了地平线,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红彤彤的一片,云朵也变了,好似天空着了火,把云朵也烧着了;渐渐地晚霞一片片散开,犹如一片片彩色的绸缎。</p> <p>霞之动,之绚与江之静,之淡相互衬托给人以美仑美奂的感受。</p> <p>故乡给了我很深的回忆,纵然现在改变了模样,已经找寻不到一丝童年的痕迹,一切都变了,可以说一切都在发展。</p> <p>然而,这份乡愁依然,淡淡的,将一抹情怀,安然于心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