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盛夏的炎热,在天地间挥毫泼墨,炎热赋予七月激情向上,太阳底下辛勤的园丁依然忙碌着。为着进一步提升我区高段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2020年7月19日—21日为期三天的赣县区高段小学语文教学能力专题提升培训在赣县区城关小学如期举行。</p><p><br></p> <p> 为了培训顺利进行,提升学习质量,进修学校的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在前一天就开始忙碌准备。通过微信群收集学员们的个人信息,温馨提醒做好防疫工作,准备学习材料等,由此可见进修学校领导老师对培训的重视与负责。</p> <p> 安全是所有工作的保证前提,课前要求教师们扫码出示出行轨迹,确认安全方可参与培训。每天课前老师们都能严格按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防疫工作,疫情之下呵护自己的安全也是在呵护他人。每天课后区进修学校也及时安排了工作人员为培训场地消杀,为所有学员安全保驾护航。</p> 开班仪式 <p> 2020年7月19日,在班主任胡芸老师的主持下举行了开班仪式。赣县区教师进修学校潘玉红副校长出席开班仪式并做重要发言,潘校长强调了防疫安全,及学习安全问题,遵守学习纪律并要求学员们能静心全力学习,抓住当下难得的学习机会,望所有学员们都能学有所获。尔后胡芸老师就培训具体要求进行了细致的补充,对日常学习工作再次强调。</p><p><br></p> “传经送宝” <p> 紧接着赣县区教科体局教研室钟惟仁老师开启培训第一堂讲座,《新教材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钟老师结合今年高考热点话题切入,全面分析现今古诗文的时代地位,针对如何教学进行系统的讲解。古诗文教学向来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通过学习明白古诗文教学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有“大视野”,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多去学习,做到心中有识,要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做文化的“传递者”。学员老师们在课堂中也积极与老师互动着,课堂氛围浓厚愉悦。</p> <p> 教师教学技能成长最快的方式则是摸爬滚打于课堂,在同仁们的指导磨课中提升教学能力。因此作为倾听课堂者的我们,评课中的每一句话对授课者都是莫大的援助。下午,城关四小钟丽丽校长的《让表达成就语文的教与学》一课让学员们耳目一新,温婉动听声中重新认识评课,思索评课表达。在今后教研活动中走进课堂听什么?如何听?倾听他人的课堂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观点等方面钟校长在讲座中一一解疑。</p> <p> 评课亦是一种艺术,评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有利于当前新课程的教学,更有利于提升教学能力的成长。赣县区教科体局教研室钟惟仁老师的《让听课成为真正的同位教学视导》讲座中也针对听课和评课做出针对讲解,还通过微课堂案例与老师们共同分析思考。</p> <p> 每一次的学习、培训,都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个个加油站。7月20日上午,红金实验学校教务处苏娟主任的《新教材背景下的教学常规工作》,围绕“新、常、规”三个点剖析新教材教师的常规工作。</p> <p>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p> <p>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墨韵长智,书香致远。7月20日下午,有幸邀请到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徐承芸主任光临并开展了《如何让读书真正陪伴孩子成长》讲座。徐主任在讲座中耐心引导,教学如何推进整本书的阅读课。希望教师们树立终生学习的习惯,阅读从自己开始,做名阅读爱好者,真正带领孩子读好书,让好书陪伴彼此共同成长。</p> <p> 深入心底的讲座像是洗礼着每个人的心灵,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令人神往。课后学员们纷纷留影,记下这一幕美好。</p> <p> 赣县区教科体局教研室钟惟仁老师,带领大家,对徐主任这堂“春风化雨,雪中送炭”的讲座深表感谢;其次提出每个人应带着虔诚之心学习,把收获的,用行动实践,用成果展示。</p> <p> 一滴水微小卷不起水浪;千千万万的水滴汇成大海汹涌澎湃。团队助力成长,汇集智慧团结力量。7月21日上午,红金实验学校谢有新老师的《校级名师工作室引领新教师成长》讲座,他分享了自己团队组建的宝贵经验,及工作室建设运行具体操作。智慧碰撞的火花 ,让团队成长更快,走出更远。</p> 结业仪式 <p> 结业仪式上班主任胡芸老师为这几天的学习做总结并 寄予大家厚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大语文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沉,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p><p> </p> <p>优秀学员合影</p> 日常学习影絮 <p> 班主任胡芸老师以身示范,向全体学员老师分享这几天学习所感;分享氛围浓厚,带动现场老师们敞开心扉,积极分享各自学习心得。</p> <p> 课上全神贯注听讲,认真记笔记的老师们。</p> <p> 微信群里交流分享每日学习心得</p> <p> 花儿芬芳是因为雨露的滋润;果实的甜蜜是阳光和土地的培养。相信在我区全体语文教师努力下,定能形成浓厚氛围,凝聚团队智慧攻破难关,把探索语文教研的精神力量无限传递!</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三尺讲台存日月,</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支粉笔写春秋。</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四海五洲桃李艳,</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身居陋室乐忘忧。</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甘为孺子育英才,</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克勤尽力细心裁。</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蚕丝吐尽春未老,</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烛泪成灰秋更稠。</i></p><p><br></p> <p>图片提供:全体学员</p><p>编辑:胡芸</p><p>审核:刘鸿英</p><p>顾问:王元祯</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