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集体课是什么?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可以上吗?什么是全面沟通啊?</p><p>那接下来我们一一对你们的问题进行解答…</p> <p>Q1:集体课是一种什么形式?</p><p> 集体课的教学模式是一对多。集体课主要建立儿童集体学习的意识与规则,听懂集体指令与个别指令,养成听和看的习惯,这些是集体课的主要目的。另外,孩子的竞争意识、输赢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基本的交流技巧、课堂中的等待、跟随、关注等意识,都是只能在集体课中完成的训练任务。</p> <p>Q2: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以上集体课吗?</p><p> 可以的。集体课面向的群体是听障,自闭症,脑瘫,智力障碍,多动等病种。在这堂课上,孩子们能提高注意力,加入集体增加语言表达,增强同伴意识。你会发现一段时间后,上课就哭闹的小孩子会融于课堂没有哭闹,好动的小孩子会坐在座位上听完一堂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小朋友也会跟随着老师的讲解听课。</p> <p>Q3:什么是全面沟通?</p><p> 全面运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以满足孩子的沟通。我们课程运用肢体语言,多媒体辅助,绘画书写以及口语表达来达到沟通与交流。</p> <p>Q4:为什么要开展集体课程?</p><p> 集体课过程中,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互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伴交往。</p><p> 同伴交往促透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概念是自我认识中的组成部分,是自己对个人本身的一种印象的感受,这其中就包括了个人的性格、态度、身体能力以及思想等各方面的内容的认识,它是由众多的价值标准、信念信仰以及态度等标杆所构成的认知结构。自我概念将个人的所有个性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包括习惯、思想、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并将这些运用在一切的行为经验中,这概念形成于社会交往中,一开始的表现便是同伴之间的交往。</p> <p>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就是幼儿通 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消化与理解,逐渐认识、了解自己,并使自我概念进一步形成与发展。根据国外著名的心理学家库利和米德所提出的“镜我理论”,我们可以得知,幼儿通过自己相应的行为镜像而形成“镜像自我”,从而实现自我概念的形成。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将幼儿比作了一面镜子,然后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表情以及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形成一定的自我界定自我概念。但是实际情况中,不是所有人的评价都能相同的影响着幼儿的能够影响幼儿自我念的形成,并对幼儿 展起重要作用的那些人就被称为“重要他人”。</p><p>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着幼儿:</p><p>同伴交往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p><p>同伴交往影响着幼儿的自尊的形成与发展</p><p>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自我控制的形成与发展。</p> <p>Q5:集体课程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何在?</p><p> 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幼儿期的儿童需要与同伴交往,此时幼儿最感痛苦和忧虑的是大家都不愿理睬他,这就是提出的“社 会性焦虑”主要表现 。</p><p>倘若没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幼儿会为自己不被同伴接受而郁郁寡欢 , 也 会为经常受到同伴拒绝出现紧张不安的焦虑现 象 。而良好的同伴环境,并在园内愉快地学习、生活。</p> <p>集体课程内容包括以下方面:</p><p>1.社会交往</p><p> 通过全面沟通的方式,尽可能地引导孩子用手势、眼神、表情动作、言语等来表达需求和交流。创设一些社交小场景来让学生通过对话或者行动完成社交任务。社交课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互动和交际的主动参与性,在此基础上习得一些社交常规。</p> <p>2.认知训练</p><p> 集体认知课程的目的在于将帮助孩子达成与其发育年龄相当的认知水平,并引导其泛化、应用于实际生活场景之中之中。</p> <p>3.美育课程</p><p> 美育课程的着重点在于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手部精细动作,培养手眼协调以及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p> <p>4.游戏课</p><p> 游戏课是根据游戏疗法的原理而设计的课程。游戏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孩子的参与主动性,对规则(游戏规则或社会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可以借此建立团队意识,配合意识,交往意识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