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行——从夏河到唐克之寺院篇

fannyᶘ *・゜゚・

<h3>  二、宗教寺院<br>  旅游线路上的甘南实际还包括川北,两地不仅接壤,还有相近的人文习俗。散落在这条线上的宗教名刹,点缀着名山、草原的飘扬着的经幡是这片土地的灵魂。</h3> <h3>  1.拉卜楞寺<br>  说起拉卜楞寺,许多到此一游的游客都喜欢把它和以此为取景地的《天下无贼》相联系。其实,不用电影来扬名,拉卜楞寺自有其在藏传佛教中的崇高地位,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被誉为“世界藏学府”。</h3> <h3>  世界最长的转经回廊,长3.5公里。</h3> <h3>  而对我们这些凡尘俗子来说,拉卜楞寺是一所高颜值的寺院,几乎每个角落都散发出迷人的气息,让我们流连忘返。遗憾的是,因为疫情的缘故,好几处寺院不对游客开放;而且我们去的时候正是僧人午休时间,没有请到可供讲解的僧人。</h3> <h3>  巷子两边都是佛学院宿舍。</h3> <h3>  顺时针转寺的人们。</h3> <h3>  唐贡宝塔。塔前的河流就是夏河,拉卜楞寺所在的夏河县正以此为名。</h3> <h3>  唐贡宝塔内的转经回廊</h3> <h3>  拉卜楞寺对面的晒佛台,台上可以看到拉卜楞寺和夏河县城全景。</h3> <h3>  夏河县城很小,拉卜楞寺规模很大。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h3> <h3>  2.郎木寺镇<br>  郎木寺镇的独特之处在于,小小的一个镇居然分属于两个省,甘肃省和四川省。这张照片中,右手边是甘肃省,左手边是四川省。分割这两个省的是照片中的那条小“溪”,其实,那不是溪,是条江——白龙江。</h3> <h3>  这张照片中的白龙江江面宽阔了很多,左手边是甘肃,右手边是四川。白龙江流啊流,流到重庆,改名换姓,叫嘉陵江。</h3> <h3>  甘肃这边的山上有一排红石崖,是郎木寺的标志性景观,落日是其一绝,可惜傍晚下起了瓢泼大雨,遗憾了。</h3> <h3>  甘肃和四川在郎木寺镇各有一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我们先去的是四川的格尔底寺。</h3> <h3>  格尔底寺还是个景区,寺院背后有一个峡谷。这个景点据说登上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h3> <h3>  寺院里也有一座佛教学校,相对与拉卜楞寺做为藏传佛教的知名高等学府,这个学校大概只是中小学水平,学生都是少年儿童。正值下午五点左右,小喇嘛放学了,整个景区都是他们天真烂漫、顽皮追逐的身影。他们在青山秀水中自然随性的样子,真称得上自然之子。</h3> <h3>  我将手机对准了水边戏耍的这群小喇嘛,却没发现他们正要脱衣洗澡,于是引起了其中一个孩子的抗议。</h3> <h3>  从峡谷回头,绕过格尔底寺,是一处芳草青青的山坡。</h3> <h3>  美眉被美景感动,放纵身姿一跃,旁边有声音轻轻吐出两个字“完美!”循声望去,是一旁经过的小喇嘛的背影。</h3> <h3>  从四川的格尔底寺可以看到甘肃的赛赤寺,从建筑的规整程度看,赛赤寺要胜出一筹。那是我们第二天一早去的地方。</h3> <h3>  赛赤寺</h3> <h3>  在赛赤寺眺望郎木寺镇和格尔底寺。</h3> <h3>  郎木寺还有一座清真寺和一个回民村,就在赛赤寺对面。</h3> <h3>  郎木寺镇上的一家网红店,我们在这儿吃了晚饭和早饭。</h3> <h3>  3.经幡<br>  经幡是藏传佛教地区的一道独特风景。印有经文的五色旗,或越过山谷连接山峰,或做成帐篷状点缀与草原之上,或悬于林梢,或披挂于山坡,虔诚的人们通过此向神明表达诚意、祈福消灾。有时觉得它们点在了最精彩处,仿佛在向凡尘俗子喻示神明所在;有时又觉得它们有点睛神功,让平淡无奇的场景生动起来。<br>  </h3> <h3>  瓦切塔林有一路所见规模最大的经幡群。这里的塔林是为纪念十世班禅而建,也成为人们诵经祈福之地。</h3> <h3>  4.清真寺<br>  如果说甘南基本上是藏传佛教的圣域,那么从兰州去夏河的路上就基本上是回族穆斯林的领地。这片地区的人们有点钱就会建清真寺以表虔诚感恩,所以一路上清真寺密集。据说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收敛。</h3>

拉卜楞寺

郎木寺

寺院

藏传佛教

格尔底

经幡

赤寺

甘南

夏河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