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展风采 携手并进共提高

雪儿

<p><b style="font-size: 20px;">名师送教展风采 携手并进共提高</b></p><p> 洱源县宁湖第二小学 朱怀香 孙坤和</p> <p>  根据《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lt;云南省全力推进迪庆州、怒江州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gt;的通知》精神,开展迪庆州、怒江州对口帮扶支教工作,为贯彻落实《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继续做好迪庆州怒江州对口帮扶支教工作的通知》云教发(2019)19号的精神,2020年7月16日至7月18日,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余健名师工作坊和洱源县宁湖第二小学到迪庆州维西县中路中心完小开展送教活动。这次送教团队由工作坊坊主余健老师和名师工作坊(室)成员、洱源县宁湖第二小学副校长李国栋、宁湖二小的优秀教师以及维西县中路中心完小跟岗研修教师共9人。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以教学名师为引领,帮助对口支教学校的数学、语文教师把握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通过研讨课、示范课、讲座等方式,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支教学校语、数教师的专业素养。活动由宁湖二小的优秀教师为支教学校送去2节数学和2节语文示范课;二是由余健校长作专题讲座;三是看望洱源县宁湖第二小学在维西县中路中心完小支教的林娜老师。</p> <p>  7月17日上午第一节课,由宁湖二小黄娇老师执教三年级口语交际《劝告》,黄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教学语言富有亲和力,深得学生的喜欢。整堂课,黄老师多次创设教学情境,指导学生能站在被劝告者的角度,委婉的对他人的不当行为进行劝告,既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让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p> <p>  课间,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和黄娇老师合影留念。</p> <p>  第二节课,赵灼绪老师以家里购买新房,客厅需要铺地砖作为情景,引入课题《用面积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好处,在教学中,赵老师以学生为主角,完全放手于学生,淋漓尽致的倡导了教思考重于教知识的教学理念。</p> <p>  第三节课,胡姚老师以动画视频《胸有成竹》开场,从文与可画竹子这个励志的故事引入课题《胸有成竹写人物》,胡老师生动的语言、自然大方的教态、鲜活的课例,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在观察人物外貌描写环节,勾起了学生表达的兴趣,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胡老师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整节课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让说写相互配合,体现了“从说到写”的科学规律。</p> <p>  第四节课,朱怀香老师以《大理地热国》这首歌作为情景,引入课题《购票问题》,在动听优美的视频音乐中,创设了问题,让学生走进生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分析、思考、比较中,学生懂得了优化的意义。整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结束了,学生收获满满。</p> <p>  下午,余健校长给老师们带来了专题讲座《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余校长从校本教研基本概述、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和行为方式、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策略及校本教研的常见活动方式五方面进行讲解。生动的课例、朴实的语言,接地气的讲座让老师们收益良多。“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成,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用权力解决问题是强制,用能力解决问题是引导。”余校长的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教学态度。</p><p> </p> <p>  继讲座之后,全体老师参观了中路中心完小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走进宿舍看到一、二年级的小同学们叠得整齐的被子,摆放整齐的口缸,牙刷的方向都一致;走进食堂看到旁边没有老师,同学们都能有秩序地打饭,安静地吃饭。看着孩子们有着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老师们感触较深。</p> <p>  此次活动借助“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这个项目,以教学名师为引领,帮助对口支教学校的数学、语文教师把握数学教学中的《解决问题》和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写作》,通过示范课的方式,彰显教学方法与技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建立了两校的友谊,为形成教育教学联合体提供了条件,并达到共赢共成长。</p>

教学

老师

支教

教研

名师

宁湖

洱源县

校本

学生

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