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传说(副本)

日月海

<p>美丽的传说(第一卷)</p><p>古老的村庄——收成</p><p>作者:张明海</p><p>目 录</p><p>1前言</p><p>水球~地球~生物</p><p>人类《会种植的动物》</p><p>2古老的村庄——收成</p><p>3孝子牌坊 十大古景传说之一</p><p>4凤凰池沼 十大古景传说之二</p><p>5青龙桥头 十大古景传说之三</p><p>6唐院钟声 十大古景传说之四</p><p>7烟锁绿槐 十大古景传说之五</p><p>8五港分流 十大古景传说之六</p><p>9双桥对峙 十大古景传说之七</p><p>10射湖草色 十大古景传说之八</p><p>11仁贵马桩 十大古景传说之九</p><p>12东海王墓 十大古景传说之十</p><p>13十景歌</p><p>14东蟹王的传说</p><p>15后 记</p><p>一,前言 </p><p>滴水映三江,一叶知春秋。大自然的变化,人类的进化,都在日月的替换更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过去的已过去,成了传说;未来的还未来,成了期盼。在收成流传下来的美丽的故事,显得无比的神奇,现在的正在编演着实实在在的平凡的故事,未来的必然成为梦寐以求的更加神奇的故事。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收成传说中的过去的故事:美丽的传说:</p><p>1[水球][地球][生物]</p><p>[人类(会种植的动物)]</p><p>话说数亿万年前。地球还象一个胎儿,被水包裹着——从外表看她完全是个大水球。</p><p>大水球中孕育出无数的生物:动物、植物、细菌……万物水中生!</p><p>人,这一最聪明的动物,也在这个水宫中诞生。</p><p>水球受阳光与宇宙运动的影响,表面的水,渐渐远离。凸出的就成了高山、陆地(高山顶上找到海洋生物的化石就是铁证)。失去了水的植物也就渐渐进化成了大树、小草……回不了水的动物也就渐渐进化成了蛇、狼、虎、豹、人……等万物。水球变成了今天的地球。</p><p>从水球到地球的发展,可以推想到地球无水的日子。尽管我们看不到,但总会有这一天!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发展、石油的开采与运用、地下水的抽取与地表水的断流都是加速水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我认为:水的流动是地球自身运转与平衡的需要】。请看看你的身边:还有几条可供直接饮用的河流?</p><p>因为“万物水中生”,万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植物都有向水性;动物都有亲水性。水是生命之源!离开了水,就不会有生命的存在;就不会有这美丽的地球。</p><p>2动物[食][性]</p><p>动物的天性主要有二:一是食;二是性。食是生存之必需;性是物种延续之必要。</p><p>“寻觅食物”是动物的本能特性!因而衍生出各种各样觅食的技能,其中储藏食物是一些较高级动物的绝活,这些动物中包含人。人的大脑又显得特别的聪明,有别于其它动物,人不仅仅限于会储藏食物。动物在储藏食物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有些食物会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然而,只有人从中研究发现了食物的再生功能。从而人类便在所有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了最高级最聪明的动物:会用食物生产食物——即会种植!从食天然生成的食物到食以食物生产出的食物,人类成功地完成了由猿人到人的进化。目前已有不少科学家研究发现: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不仅仅是人!猴子、猩猩也同样具备这样的特征。而能用食物种子进行种植的方法使食物再生出食物的本领,只有人类才可以完成,其它再聪明伶俐的动物都没有这样的智商。正因为人类具有这样的能力,才会有人类的今天。故而人区别与其他动物并不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这么简单的判断,而应该是:会用食物生产食物!即会种植的动物是人类。</p><p>对性的欲望是一切动物的必须,是大自然的必然,它是物种延续的必要。在这一点上,人与其他所有动物都是一样的。只是在时间地点环境的选择上,人类比动物多点“害羞”感吧了。</p><p>3人类</p><p>人类在对食物的需求上,有与所有的动物相同之处——充饥;在对食物的保管上,有与部分动物相同之处——储藏;在对食物的采集方法上,有与极少数动物相同之处——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对食物的生产上是唯一的:会用食物生产食物(即:会种植)。这就是人与其他动物本质上的差异。在动物们储藏食物的过程中,都会发现被储藏的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长出了更多的食物,只有人从中加以了研究并利用这一发现进行了种植。从而让食物再生出更多的食物。</p><p> 地球的演变,万物的生成,时间的变化,水气环境的变化,动物对食物的需求与获取方式的变化,促成了远古猿人类的诞生。</p><p>4远古猿人类与近代人类:</p><p>从远古猿人类到近代人类,这一漫长岁月,在此本人也只想借伟人的一首诗带过。</p><p>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p><p>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毛泽东)</p><p> 5近代人类与现代人类变迁,值此,也借本人出生之地作宿影而映之:</p><p> 收 成一个已有越千年的古老而文明的村落,座落在射阳湖东岸。西临淮阴市流均县、南临扬州市射阳县、座落盐城市的建湖县西端,与阜宁县的南端结壤。是一个三市四县的交汇地。这里是个真正的世外桃园!一条清澈的河流,名曰“夹河”,将村庄一分为二。分曰:成南,成北。隔岸鸡犬相闻,南北庄子有南北相通的大巷整齐对应,连接着石板铺成的码头,直达清澈的可以直接饮用的河水中。毎到夏季的清晨,小河两岸家家都有人提着水桶将河里的水拧回家,存在水缸中,以供一天一家人的吃用,河水很清,人们洗脸、洗衣服总是用的这河里的水。河边直到夜晚,总是热热闹闹的。夏季的中午,小河两岸的码头上,更是热闹非凡,水里不分男女老少全是人,开心地嘻闹着,有捉迷藏的,有抓鱼虾的,有比潜水的……河水清清的,甜甜的,偶尔被水呛了,也开心地笑着,河水真的比所谓的矿泉水也要强百倍。水下的小鱼,也与人同乐,它们不时地,在人们的身上叮咬,痒痒的,有点点痛,但很好玩,很开心。没人克意地教你游泳,但没有不会游泳的。此地无山,然码头上的大石块,光滑整齐。除了码头,两河边全是树和草,还有系在树根上的小船。每一天的早晨,河间船儿向西而去,人们带着干粮,有的带着刀,有的带着网,有的带着叉,有的带着龙罩,有的带着小罩,有的带着耙子,有的带着萳子……人们下荡去捕鱼打柴,取河泥水草……。河边的码头上挤满了人,小河上,东、西二桥,连接成南、成北。每到夜晚桥上就会聚满了人,女人们张家长李家短,老人们想当年神马神马,年青人吆五喝六,孩子们喜闹追逐,爱唱戏的来一曲,爱讲故事的来一段,爱抽烟的来一袋,甚至有人还带着狗狗猫猫,带着板凳的有,带着席子的有,带着蒲扇的有……。那时代的人都很穷,也都很辛苦,真的是起五更睡半夜,还没钱,但都很开心很快乐!干着活总哼着小调唱着《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东方红》……。小河养育着两岸的人们,使得在这里生活的张吴陈夏杨周王,刘李黄金薛仇蒋等不同宗姓的百姓,和睦相处、繁衍生息。两桥间城北地段,有一所小学。每到早上都书声朗朗,沿街的店面生意红火,大饼店,麻花摊……香飘满街。每座小木桥的东西有两匾,四匾由东向西分为:望耕、听读、问樵、观渔;望耕:清晨微雾飘飘,刚刚出来的太阳又大又红,人们站在东桥上:向东望去,望着那正在耕田的老牛和走在老牛后的亲人;向西可以听着孩子们在学校里的郎朗的读书声;人们站在西桥上:从内地撑船下荡的樵夫们撑着小船,向站在桥上的人们询问:请问走哪个河岔口有柴可打;傍晚守在家里的老人小孩年轻的女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聚到桥上寻找着刚刚从荡里捕鱼回来的家人邻居,观望着船上的鱼虾蟹,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村东头有一古刹,名曰:罗汉院,院里香雾弥漫,经声、木鱼声、钟声此起彼伏,沁人心脾,令人神迷;古刹东南方,有一座小桥,名曰:青龙桥,据说是有仙女从这桥上下凡,也有天龙从这桥上,行走在天地间;桥南有一池塘,名曰:凤凰池,池中常有仙女们,变着凤凰,在池中洗澡喜闹;凤凰池南面有一个五条河流交结的地方,名曰:五港口,传说那是凤凰留下的爪印;罗汉院中有一稀罕的“会流血”的古树,名曰:唐槐。据传已有千年;唐槐上挂一巨大的、声传百里的铜钟,每天早晨,和尚闻钟晨练,周边的人们闻钟劳作;罗汉院南正门右侧,立有“孝子牌坊”一座,名曰“薛公孝子坊”,据传是皇帝为表彰薛宫的贤孝,亲书牌匾,令工匠打造的;村庄的西端,有一石桩,名曰“仁贵马桩”,据说原来桩上刻有“仁贵马桩”四字,是薛仁贵扣马的石桩;在收成庄西端有一凹地域,名叫小海,小海中有一古墓,古墓的大方砖上有凸型文字:东海王墓。故古墓名曰:东海王墓;在离村庄两公里的东边还有一棵神奇的,一树结五谷的“五谷树”;向北两三里,有一座千年古寺,名曰“西阳村”,又叫“泰山寺”;向南三四公里就是九龙口,也就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九龙口湿地保护区”。九龙口是由九条河流汇集的交点出名,其实收成的西边是十一条河流汇集的交叉点,只是河中的一个绿洲因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治理河道时给搞掉了。收成本地就有十大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在民间流传的一个或几个生动的故事。有诗为证:孝子牌坊青龙桥,凤凰池沼五港流。烟锁绿槐唐院钟,东海王墓双桥头。仁贵马桩射湖草,五谷奇树是独有。九龙泰山分南北,景赛苏州胜杭州。成南庄的南边,是一条宽大的河流,名曰蔷薇河,又叫嘎娘河,经过收成庄东边的段又叫月河,经过射阳湖心的一段又叫朝河,每一个名字的后面都流传着一个或几个美丽的故事。大河水流湍急,清澈透明,游荡在近二十米水深的鱼虾,有的都可以看见。大河与夹河,又将成南庄夹在当中,形成了:两庄夹一河,又有:两河夹一庄的独特的自然景境。成南庄形似一艘,正向日出的东方航行着的巨大的航空母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指向东海前进。大河南西端在十九世界六七十年代曾有农民挖掘出一个牛汪,弧形的大砖块两端有凹凸槽扣,砖面上有凸型文字:朱元璋牛汪。庄子的西面就是周边的人们赖以生存的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名曰射阳湖。春天小草发芽,湖间一片绿色,令人心旷神怡,夏天荡中的柴蒲草,淹没了河道,荷花艳丽,荷香扑鼻,芦花飞舞似六月飞雪,鸟叫声,人语声,水声,鸡鸣声,狗叫声此起彼伏昼夜不息,夜晚人们都已进入梦乡,可在芦苇荡中扳罾的,打簖的,撒网的,张卡的,看滩的,捉蟹的,行船的……他们还在忙碌。每天的黎明时分,总能听到打鸟的枪声。收成的野味很丰富。</p><p> 收成真的可算是人间仙境啊!这里 ----春:蓝天、白云、谢湖草,十景村头雾钟敲;夏:荷莲、鱼虾、柴蒲草,农家渔家乐淘淘;秋:五谷、野鸭、毛鱼蟹,顿顿美餐全生态;冬:逮兔、捕鱼、擒水鸟,天下风景这独好。2015年乡村改建,夹河变成了路,凤凰池填埋在了通天桥的引桥下。【本人称此桥为通天桥之意。为建此桥凤凰池被填,有为嬉戏池中的仙子们、罗汉院的罗汉们和九龙口的龙子们架起了一座返回天堂的通天桥。正好与原来的青龙桥相应】收成庄的过去已过去,过去发生的一切也成了传说,人们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她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她的旧貌与在她身上发生的故事一样,必将成为又一个美丽的传说。她也必将以一个全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一个在里下河地区最大规模最具特色的水产品集散中心与一个在里下河地区最具规模的粮油交易中心将在收成庄通天桥畔的(十景村)的“邻仙居度假村”建成!十景村正在演绎着更多更好更美更加传奇的故事。 </p><p>曰月照沧桑,千古多美谈。</p><p>笑饮三江水,醉卧东海滩。</p> <h3>美丽的传说(第二卷)</h3><h3>东海王与东蟹王</h3><h3>在江苏省复地有一个湖。湖水清澈甘甜,湖草青青绵延,天空日丽云淡,微风吹拂,湖面碧波荡漾,水上野鸭成群,水面荷莲香馨,水下鱼虾悠然……好一个蓝天绿草碧水的世外桃源,居住在湖四周的人们,就是靠饮用此湖的自然水而生存繁衍了数千年。此湖就是后羿射日时,九日的归落地--射阳湖。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袭封的东海王司马彦璋,于399年秋天奉召离开收成回京面圣,时正值螃蟹成熟季节,他便从射阳湖里,打捞并选带了一大批优质大螃蟹献给皇上。皇上偿遍无数佳肴,总觉得无味。其实是皇帝爷食饱无滋味吧了。这时皇帝看到了那个金灿灿油亮亮的大螃蟹,问:那是什么?试食官告诉他:这个是东海王爷送的大螃蟹。“东海王”?皇帝听了,重复了一下,旁边的记录官,一边记录一边重复着:“东海王”“东蟹王”,可无法下笔,因为,他不知道皇帝说的是人还是蟹。这时司马彦璋也起身移位下跪:“谢主隆恩!”皇帝一看,先是一愣,然后大笑:东海王!东蟹王!好!好!好!于是品尝了东海王送的大螃蟹,并连声夸好:“真是天下第一美味也”。于是皇帝指着司马彦璋说:尝了你带来的蟹,朕吃的很开心,胃口大开。皇帝开心了,就总爱拿人开涮。于是指着司马彦璋说:你既为东海王。那么……皇帝又指着盘中的大螃蟹说:“它既然味盖天下,朕也就封它为东蟹王吧!这样东海一带就有你们这一对一字并肩王啦!哈哈哈哈哈……”皇帝说完便开怀大笑。从此收成一带的大螃蟹,就有了“东蟹王”这个名头。目前,东海王墓成了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九龙口旅游景区中的景点之一。“东蟹王”蟹也成了旅游景区中开发的名吃之一!</h3><h3><br></h3><h3><br></h3><h3></h3> <h3>美丽的传说(第三卷)</h3><h3>孝子牌坊 十大古景传说之一</h3><h3>尽孝心情感上苍 下圣旨树立牌坊</h3><h3>话说薛仁贵征东,流寇被灭,大军驻扎在收成一带,等待皇上下旨,好班师回朝,可一等竟等了十多年。薛大将军,便也在收成留下了一脉。在当时薛氏可算是豪门旺族了。习文练武之风也便自然地沿袭了下来。直到明末清初年间,家境早已衰败殆尽的薛门,传到薛宫这里,唯一的便是几本破书了。薜宫虽已三十大几的人了,但还只是单身一人。仅凭祖上留下的几本破书,客串于成南、成北几户有钱的人家,为其子教书,维系母子二人的生活。薛宫家中仅有一继母,双目失明体弱多病,生话不能自理。薛宫生性厚道善良,对继母更是百般的照应。他在东家教书,东家给他饭吃的时侯,他总是让东家盛在自己带来的钣钵中,带回家先给母亲吃。有时东家做饼,拿一两个给薛宫,他也总是揣在怀口,以便带回去给母亲吃。他每天都要给母亲擦洗身子。从不惹母亲生气。他的学生受老师的熏陶,也常常帮老师捡点柴或帮薛母翻翻身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先生的孝心也给学生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h3><h3>夏天夜晚,薛宫总是坐在母亲的身边,为母亲搧扇子,赶蚊子。冬天的夜晚,总用身子为母亲取暖。</h3><h3>据说,薛母一次发高烧,在昏糊中,讲到吃鱼汤的事。薛宫自己不会捞鱼摸虾。不过,如果邻居哪家有的话,只要知道都公主动帮助他的。可时值数九寒冬,大地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湖面也全被冰雪覆盖得严严实实。薛宫不想麻烦乡亲们,为了给母亲找到鱼,他独个儿找遍了收成庄周边的大沟小巷,终于在一个沟塘中(现在凤凰池边)发现了一块冰下有条死鱼。由于冰太厚,一个文弱书生怎么也弄不开冰,后来他干脆卧在了冰上。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帝,于是玉皇大帝便派了他的掌上明珠第十八位宝贝女儿下界助了薛宫一臂之力。冰溶化了,薛宫竟从冰块中捞起了好几条活鱼,使母亲喝到了鲜美的鱼汤。</h3><h3>又一年天寒地冻之日。继母沉疴,病入膏肓,服药无效。薛宫泪流满面,长跪佛像前。一日,薛宫终于昏睡了过去。睡梦中,他得到十八仙子的点化:鲜桃叶可治母病。</h3><h3>他睁开眼,便狂奔向屋后的那棵早已枝凋叶谢的桃树边。这哪里有什么鲜桃叶,连一片残损的枯叶儿也没有。</h3><h3>薛先生知道在这数九寒冬的日子里是根本找不到鲜桃叶的。他抱着桃树呼天叫地,悲痛欲绝。他用头不停地撞向桃树,血染红了树枝、树杈.......薛宫终于昏厥在桃树下。十八仙子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于是她又施法让在雪花飘飞中的枯桃树上长出了许多鲜嫩的叶儿。</h3><h3>薛宫被冻醒了,睁眼发现了桃树上的新鲜桃叶,真是喜出望外。他立即摘下了十几片,奔回家煎了汤,继母一服,病真的好了很多。</h3><h3>从此,薛宫刑孝敬母亲的故事便自然地传开了。平常人家在教育子女时也常常以薛宫为榜样。这样的故事越传越神,越传越仙了。据说薛宫的母亲也在这个冬天的一个夜里死去了,而薛宫则跪在母亲的旁边也被活活冻死了。他临死时的跪姿还保留着正在用自己的胸膛为母亲的双手取暖的样子。</h3><h3>在他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做了高官,其中有两位学习生还入了宫。他们在京城将薛宫的故事讲给了宫中的人听。没想到这个故事后来竟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上经过查证后,下了一道圣旨,为薛宫立了一座孝子坊。</h3><h3>此坊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一九六六年。在文革“破四旧,立四新”的浪潮中,才被当做“四旧”破掉了,。现在在收成的浴室中,我们还可参找到当年立孝子女坊所用的上千斤的大石料。孝子坊上刻有“圣旨”和“孝子坊”的匾额已亦不知去向。</h3> <h3>美丽的传说(第四卷)</h3><h3>凤凰池沼 十大古景传说之二</h3><h3>仙女动情助薛公 化着凤凰池沼中</h3><h3>话说那位被玉帝派往下界助了薛宫卧冰取鱼、血溅雪桃的十八仙子,看到人、薛宫在穷困潦倒的日子里还这样尽孝心,很敬佩。一颗怜爱之心被一种莫名的感觉冲击着。本来她想去多邦一邦他,可时间已到,天命难违。十八仙子不得不返回天庭。她一路不时回头看看薛宫及他的母亲。怜受之心,触动了十八佩子的凡心。她真担心薛宫母子是否能挨过这个冬天。她回到天庭向玉帝交了差,叙说了薛宫如何教育顺继母的故事。她深感到人世间的悲苦。从此后,她的脑海中已无法忘却薛宫卧鱼取鱼、血溅雪桃的影子。</h3><h3>十八仙女天天都到南天门,透过去雾偷偷地看着薛宫,大有下落凡尘之念。她的举动很快传到了玉帝耳中,使玉帝大为恼火并发誓:不论人间发生怎样的事,再也不会派人相助。并派人将十八仙女软禁了起来,不让她再去看薛宫。她的姐妹们在天空中一天天地偷偷看着人间的变化,望着薛宫与他的母亲一同死去,也无能为力。</h3><h3>她们将薛宫与他娘一起死去的消息偷偷告诉了十八仙子,想让她死去这颗凡心。可谁知,十八仙子知道后更加悲痛,整日不吃不睡,开始了绝食的斗争。王母娘娘看着女儿这个样子,她的心中也十分难受,整日与玉帝吵闹个不休。没办法,玉帝只好同意让十八仙女下界,去祭一祭薛宫娘儿俩,以了却她的这段凡心孽缘。</h3><h3>十八仙女趁着夜色,驾起云雾到地面。在她帮助薛宫取鱼的池中,痛器流泪。她捶胸顿足,伤心不已。后来她竟变作一只美丽的凤凰,在池中不停地游来游去,为薛宫跳起了悲痛的舞。太阳出来了,她也不愿返回天庭,姿态十分悠美,人们认为凤凰洗澡的姿态很好看,只是叫声万般凄惨揪人心肺。</h3><h3>后来,传说中便有了凤凰池的故事。据说凤凰池在冬天是不结冰的,虽然池不大,但水深莫测。</h3> <h3>美丽的传说(第五卷)</h3><h3>青龙桥头 十大古景传说之三</h3><h3>青龙奉命拿仙女 无奈倾情在人间</h3><h3>正月十八,玉帝在天宫大摆御宴,为十八仙女过十八岁生日。子时已过,十八仙女本应到回归天庭的时限,可怎么也找不着她的影子。原来,十八仙女在祭过薛宫后,凡心冲动,竟不顾姐妹们的劝阻和天威,私自下凡普度众生去了。玉帝知道后很是生气,玉母也派了与十八仙子最要好的小青龙下界劝其回庭。</h3><h3>可小青龙怎么也劝不了十八仙子。十八仙子说:“人间疾苦太多,我们不应该只在天庭中贪图享乐,而应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对人间穷苦人有好处的事。”小青龙说:“如果你不回天庭,失去了法力,同样会与世人一样吃尽苦难。”</h3><h3>可十八仙子说:”只要给世人带来点点快乐和幸福,我无论吃多大的苦也不会后悔!哪怕粉身碎骨也不怕。”</h3><h3>看着十八仙子的样子,听着她坚定的话语,小青龙丧无可奈何。同时升起了同情之心。这时小青龙望望天空,看看十八仙女。大胆地对十八仙女表白道:”十八仙子,你可知道我的心么?我是多么的爱你!在天庭中,我怎么也不敢对你讲,今天我终于有了对你倾诉的机会。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的心!希望你能同我一起回到天庭,让你全家共享天伦之乐,也好让我天天可以见到你。”</h3><h3>“你的心我怎么会不明白!可是你看看,这人世界到处是苦难,到处都是贪官、恶霸、吸血鬼、地痞、官痞横行,善良的人们大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原来在天庭只知道享乐,不知道这些苦和难。可父王原来的心里应该是清楚的,不知道为什么不来拯救他们!现在你也看到了。你看,你还会为了享乐而不顾人间的疾苦与灾难吗?”原来是来劝十八仙子的小青龙这下反倒被十八仙子的一番真情打动了。小青龙呆呆地站立在通往天庭的桥头,思绪万千。终于他下定了决心:要与十八仙子一道在人间普度众生。只见他挥刀向后,斩断了天桥。他脚下的桥头也正好落在了凤凰池的东北角的小河上,还有一半随风飘到西湖去了(故而西湖才有断桥之说)。他走下了桥头,将十八仙子深情地拥入怀中。一同向着人间苦难的岁月走去。”青龙桥头”的故事也就在这”千年等一回,爱你永不变”的旋律中流传下来。</h3> <h3>美丽的传说(第六卷)</h3><h3>唐院钟声 十大古景传说之四</h3><h3>唐院钟声震天响 罗汉院中香火旺</h3><h3>天上一天,人间一年。一天过去了,群仙早已散去。可是小青龙挥刀断桥的举动震惊了天庭。众仙惊讶不已。玉帝也恼羞成怒。玉帝立即亲点十八罗汉下界捉拿十八仙子与小表龙。并下旨:”捉不回十八仙子与小表龙,不许回天庭!”</h3><h3>顿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十八罗汉们一下子将收成的天空罩了个严严实实。</h3><h3>十八罗汉按住云头,只觉一股香气冲天,经声、钟声相伴。这时他们才发现,在收成庄子东头的一座若大的寺院中,有无数的百姓与众僧都围着一棵大树跪着。在主持的带领下,正诵颂着经文呢。</h3><h3>原来十八仙子与小青龙在收成一带,时间虽不长,可做了很多好事,接济了不少的贫苦百姓,人们非常喜欢他们。</h3><h3>玉帝派十八罗汉们捉拿他们的消息,早已被十八仙子的姐们们告了密。十八仙子与小青龙决定誓死也不让十八罗汉抓住,不离开收成这块土地。于是十八仙子便化作了一棵槐树,小表龙也化作了一口古钟挂在槐树上。他们死了也要给人类带来一片绿色!死也要化作大钟,时时激励和警示着人们。</h3><h3>十八罗汉们望着那口大钟、那棵大树,实在没有办法,也不敢违背玉帝的旨意,不敢回天庭。他们也就只好在罗汉院住了下来,整天守在大钟和槐树旁,希望有一天将他们带回天庭。</h3><h3>由于有十八罗汉入往在寺院中,人们便称这个寺院叫罗汉院。从此,这儿的香火也就特别旺盛了。据传说:该院始建于唐朝,故人们又称罗汉字叫”唐院”,称大树叫”唐槐”.</h3> <h3>美丽的传说(第七卷)</h3><h3>烟锁绿槐 十大古景传说之五</h3><h3>金枝玉叶皆绿色 烟雾丛中锁红颜</h3><h3>绿——生命的颜色!</h3><h3>十八仙子化着绿槐后,十八罗汉便整日守侯在她的身边。早有晨雾,日有香雾。槐树整日被笼罩在朦胧的烟雾之中。小青龙化作的大钟上,每天在浓雾升起的时侯,便会鸣响,唤起人闪一天的生活。也有人说这是青龙在向十八仙子诉说衷肠呢!</h3><h3>玉皇大帝听说十八仙子已化作了绿槐,小青龙化作了大钟之后,心中十作懊恼。王母娘娘更是悲痛欲绝。她整天与玉帝吵闹晃休,闹得整个天庭不得安宁。没法,玉帝只好下旨:率领天庭众仙下界收成,规劝其十八仙子,还原成仙,重返天庭。众姐妹更是泪花飞濺,伤心透了。</h3><h3>玉帝下界,这还了得。天门大将早已下令十八罗汉作法成雾,一是遮住世间人们的视线,一是保护着十八仙子的化身。然而,早已看破了红尘,看透了人世间沧桑变化的十八仙子,任凭父母、姐妹与众仙的劝说,誓死也不显原形,不肯回归天庭。玉帝没法,只好留青龙与十八罗汉在唐院之中。并用雾锁一把,将槐树锁住,实院是保护了起来。当玉帝与玉母返回天庭时,众仙女的眼中早已哭出了血泪,将槐树染得透红。</h3><h3>后来,凡采摘过唐槐树枝叶的人,便宜会发现,折断的枝叶处流出的都是”血”。现在科学的说法是一种红色汁液的植物。过去人们缺少科学知识,加之有人借此进行迷信活动,从而使无知的人上当受骗,以诈骗百姓的钱财。</h3> <h3>美丽的传说(第八卷)</h3><h3></h3><h3>五港分流 十大古景传说之六</h3><h3>泉水喷涌成泽国 五港分流祸变福</h3><h3>情倾一处,话分两头。</h3><h3>当年十八仙子与小青龙决心下到凡间普度众生,可天庭中的王母娘娘及众姐仙妹们都整日以泪洗面。她们洒点小泪也没什么,这下可苦了下界的人们。使得收成一带的天空中不时地哗啦啦地下着大雨。当时曾流传“十年收成庄,九年水汪汪。八年没收成,”吃”靠芦苇荡”的民谣。然而,祸不单行,就在此时的五港一带,地下泉水喷涌,不几日收成一带便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泽国。十八仙子与小青龙千方百计将人们集中到收成庄,施法将庄子抬高,使大水淹不了庄子,淹不死百姓。而这总不是个办法,十八仙子与小青龙合计,变着一只若大的凤凰,在五港口一带抓起了一片泥土抛下东海。立时从五港口喷泉处向五个方向辐射出五条河流。大水很快通过五条河流分流而出。从此后这五港便有了来头,人们也因祸得福了。方圆百里的百姓不仅可以饮用大河中的水,而且还可以用河里的水灌溉农作物。如遇洪水泛滥,人们便可利用这五条河流进行分洪,以减轻单道泄洪的压力。</h3><h3>由于当时十八仙子心急,一爪子下去,将收成庄分成了两片,后来人们习惯地称河北边的叫成北,河南边的就成南,两处统称成收成庄。将这个村庄分成两片的小河,也就自然被人们称为夹河,因为它是夹在城中间的河。收成便有了两河夹一庄,两庄夹一河的奇特的风景地貌。</h3> <h3>美丽的传说(第九卷)</h3><h3></h3><h3>双桥对峙 十大古景传说之七</h3><h3>望耕听读乘凉客 问樵观鱼农家人</h3><h3>好端端的一个庄子,被十八仙子一爪子抓出了一个”夹河”。将庄子分成成南、成北两块。为了方便百姓的生活,小青龙立即从青龙桥上掰了两块木板,在庄子的东西两头架起了两座木桥。在每座桥的东西两边各立了一块匾额,同时请出了唐院中的主持,在匾上题了字。</h3><h3>站在东桥上向东看,可以看见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在朝阳映衬下的耕牛与农夫便进入了一幅迷人的田园画卷之中,所以桥东面的匾上写的是”望耕”。</h3><h3>夏日,月亮升起的时侯,小桥上便聚集了许多纳凉、聊天的人。他们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然而,从西边的耕读小学(过去的蒙馆的学生是要上早读和晚课的)里面传出的琅琅读书之声,却是十分的迷人。那些高谈阔论的人们,也常常会被孩子们的读书声吸引,时常停下来静静地聆听着读书声,所以东桥西边的匾上写的是”听读”。</h3><h3>天还没放亮,东边内围地区的人早已撑船来到了小桥边。由于天色不明,他们还辨不清方向。于是便会向桥上的人打探”什么地方有柴可以打?”所以西桥的东边匾上题的是”问樵”。当然桥上的人们会自然地指给他:一直向前,到射阳湖去,有打不尽的柴。</h3><h3>傍晚时侯,庄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涌上小桥,在夕阳映照的湖面上寻找家人的影子,望着一只只装满了鱼儿或柴草的小船从桥下而过,心中自然升起了无限的快慰。特别是见到家人,满载鱼儿的小船靠近小桥时,桥上桥下一片欢腾。那种”农家乐”的快感,实在是无与伦比的。故而西桥的西边匾上题的是”观鱼”。</h3><h3>“望耕”听读”问樵”观鱼””这八个字,充分地体现了收成这一鱼米之乡的特点。将这个不是”天堂”胜似天堂的村庄,描绘得淋漓尽致。难怪十八仙子与小青龙不愿到天堂上去。</h3><h3>作为我们是收成的儿女们,可曾想过:连天仙都热爱的地方,你还能不爱她吗?</h3><h3>努力吧!用你勤劳的汗水,丰富的智慧,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吧!</h3> <h3>美丽的传说(第十卷)</h3><h3>射湖草色 十大古景传说之八</h3><h3>水分清浊朝河口 满眼绿色射湖中</h3><h3>在一条河中,一边流清水,一边流浊水,沿河中间分开,这样泾渭分明的河,你见过吗?</h3><h3>有一年初夏,在射阳湖中出现了怪事。在湖中放鹅的、养鸭的,总会隔三差五的少上几只。起初人们认为是有人偷盗。于是,几户人家决定联手抓贼。</h3><h3>夜已很深,皎洁的月光洒在静静的湖面上,从远处不时传来一两声小鸟的啼叫声,什么东西划水的响声,偶尔还伴有人的咳嗽声……守”盗”的人们,见已过半夜,还没动静。于是,便产生了困意,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梦乡。</h3><h3>突然,一阵凉风和鸭子的骚动声,将熟睡了的人们惊醒了。他们要是不醒也罢了。可这一醒,眼前的景象令他们目瞪口呆,他们感到毛骨耸然,冷汗溢额。只见一条数丈长,大树粗的巨蟒,后半身在栏外盘着,头探进栏中,正一口一只地吞着鸭子。</h3><h3>几个人吓得大气不敢出,动也不敢动。胆小的竟吓得尿了裤子。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巨蟒吃饱后,从芦苇丛中游走了。巨蟒走后,他们立即撑船来到村庄上,将这事告诉了乡亲们,希望大家能给他们拿个主意。十八仙子和小青龙听说,心里便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便前往朝河口,去了龙王的水宫。</h3><h3>巨蟒见十八仙子和小青龙正从东向西而来,可吓坏了。它本来只是想偷吃几只鹅鸭尝尝鲜,解解馋而已。也不敢伤人,一是怕它的表兄小水龙处罚它,二是怕十八仙子和小青龙。近日来实在是馋得没法,才冒险吃了几顿,没想到这么快就惹出了麻烦,它赶紧潜入了朝河中,溜进了”藕篓河“。</h3><h3>小水龙听说了十八仙子与小青龙的诉说,赶忙向她们道歉。并说一定好好管教巨蟒,并请十八仙子和小青龙转告乡亲们,一切损失由小水龙赔偿。</h3><h3>小水龙立即着人叫来巨蟒。巨蟒吓得紧紧地盘在地上。小水龙拿出”捆妖索”,将巨蟒缚了起来。后经小青龙解劝,决定让巨蟒禁在朝河中。由于朝河口是水族们朝拜水龙的地方,故而只能将朝河的南边让给巨蟒住,水龙住北边,以不让巨蟒在水龙的眼前消失。</h3><h3>巨蟒感到很难为情,便将它住的地方搅浑,以不让人看见它。</h3><h3>从此后,巨蟒不仅不再作坏,而且勤勤恳恳地在荷莲间、芦苇间劳作,从而使射阳湖中的一片绿色更加迷人了。特别是到了春天,整个射阳湖,便逐渐变绿。放眼望去,满湖皆是一片绿色。屹立在村庄的西边遥望着满眼的绿色,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故而”射湖草色”给世人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h3> <h3>美丽的传说(第十一卷)</h3><h3>仁贵马桩 十大古景传说之九</h3><h3>铁蹄踏得流寇灭 石桩扣马将军眠</h3><h3>话说,薛仁贵奉旨东征已近十年。这年,他所率领的队伍来到了收成一带。将军接到探子来报,说是流寇丢下锱重粮草,已乘船入海东去了,不见踪影。时于今日,薛将军已明白,皇上派给他的任务已完成了。他终于坐在马上,轻松地吐了一口气。</h3><h3>将军下令:三军原地休息。同时他令八百里加急,向京城报捷。三军将士无不欢心鼓舞。他们用收缴到的粮食犒劳士兵。薛将军也终于在收成驻扎了下来,镇守东海。</h3><h3>然而,将军的神马已习惯了征战,它却不愿”享乐”。整日上窜下跳,扣马的树常常被它连根拔起,这令马夫十分苦恼。没法,只好告知将军。当时薛将军正坐在收成的夹河边的码头上洗澡。听马夫一报,他便顺手抓起一块作码头的长条石。可条石太宽,将军立掌将宽条石劈成了一个方方的石桩。亲自来到马棚边,用手轻轻一按,五尺来长的石桩便陷了下去,外边只剩下几寸长,仅够系缰绳的了。马夫将战马扣在石桩上。然而战马仍然不能安静。这时正好十八仙子和小青龙来找薛将军下棋。见状后,小青龙微微一笑,对战马轻声道:”朋友,你的脾气太大了,也太好战了。敌人已被你都赶跑了,你还闹什么呢?”说来也真神奇,从此,战马再也不乱蹦乱跳了。</h3><h3>十余年后,薛将军奉旨返京。十八仙子、小青龙以及当地的老百姓都来送将军,一直到青龙桥头才作别。人们为了感谢薛将军对当地百姓的关爱,便在马桩上浅浅地刻上了”仁贵马桩”的字样。后来终因保护不得力,加之百姓雕刻艺术差。这些字符也便在风雨中驳蚀得不见痕迹了。但口传的故事却与这根扣马桩一起流传了下来。</h3><h3><br></h3> <h3>美丽的传说(第十二卷)</h3><h3>东海王墓 十大古景传说之十</h3><h3>东海王爷捕耕织 爱民倾家曝尸骨</h3><h3>据晋书记载,东海王司马彦璋,为司马冲嗣子,晋安帝隆安四年(400)袭封。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其胞兄司马元显率军征讨桓玄,王师败于新亭,全家被恒玄杀害。时东海封邑,为鲜卑慕容占有,不能归葬本郡。羲熙三年(407年)择葬于广陵郡射阳湖东岸,墓久湮,清同治十年(1871年)收成庄耕者曾发现墓砖有”东海王”及”羲熙三年”字样。1968年以来,又在原处发现相同文字砖椁墓两座,并有随葬品多件。该墓出土为研究晋王朝以及县境的历史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特勤石以记。</h3><h3>公元一九九二年七月十六日</h3><h3>建湖县人民政府 立</h3><h3>这是笔者于二00三年夏择抄于”东海王墓”墓碑的石刻碑文。</h3><h3>对于”东海王墓”的发现与考证,我们在&lt;乡土教材&gt;第一册中,江清西老先生已作了介绍。为使古迹能生动地、永久地、有生命力地流传下去。本人将早已作古的张慕周老先生口头向我讲述的故事加以整理,编写成文字故事,以飧读者。</h3><h3>晋安帝隆安四年,东海王司马冲于收成病故。其承嗣子司马彦璋奉旨率全家从京城迁居东海(今收成)袭封”东海王”。</h3><h3>司马彦璋生性善良,为人厚道,他小时侯曾来过东海,与一位叫台老的和尚关系很好,他曾答应台老和尚:让百姓不再遭受泥泞之苦。</h3><h3>原来,收成是个贫穷的地方。遍地泥泞,不见一瓦一砖,每到雨季,百姓都在泥泞中煎熬。司马彦璋常常见台老和尚说及此事时便面色低沉。司马彦璋便对台老和尚说:若我日后再有机会回京城时,一定从京城带来砖石,让东海百姓过上好的日子。</h3><h3>现在他奉旨往东海袭封王位。于是便从京城带来了许多船的砖块、石料。</h3><h3>司马彦璋来至东海,便命家人将带来的砖块铺在收成的大街小巷。用带来的石块,将几道通往河边的码头都摆了起来。只到现在收成还保存着砖路石码头的原貌呢。</h3><h3>这时台老和尚过世,当时的主持带着台老和尚的遗书会见了司马彦璋。</h3><h3>台老和尚的遗书中讲:改善一方的环境,只有给人们一个好的心情。如能解决百姓的生活困苦,这才是”王爷”来此的真正目的。司马彦璋见了台老的遗书,很是敬佩:一个和尚能心忧百姓,我一个王爷怎么能将身外物视为”宝贝”呢?于是司马彦璋立即命家人将一应家财全部分散给了百姓。这真是”家财散尽身心净,人间留得好青名。悠然出没风波里,夜伴星月孤萧鸣”</h3><h3>元兴元年(402年)东海王司马彦璋的胞兄司马元显奉旨率十万大军征讨桓玄。当时将军远征,一般是全家人都随军而行的。司马彦璋一家大小也随行军中。数月的奔波,正是人困马乏之时,司马元显的大军于三月来到桓玄的疆域--新亭。由于当时的消息流通慢,加之都是步行为主。司马大军一至新亭,便与早已作好充分准备的桓玄开了战。司马元显率领的王师被击溃了。司马元显的一家也被桓玄杀害。爱民如子的司马彦璋虽只懂捕捞和耕织也未能幸免于难。当时东海封邑(即现在收成)也为鲜卑慕容占有。司马一家都不能归葬于本郡。直到羲熙三年(407年)东海一带的百姓,为报答司马一家的恩德,才在收成”小海”为东海王建墓安葬。几经战乱与洪灾,墓早已不知确切的位置。</h3><h3>清同治十年(1871年)有老百姓曾发现过墓砖,上面有”东海王”及”羲熙三年”的字样。直到1962年人们才无意中发现了该墓。由于各种原因,此墓未能及时修复,直到1992年,县人民政府才于收成庄西郊射阳湖东畔,原发掘之地正西一百米处的大堤上立碑。从此”东海王墓”便成了县、市最有名的名胜古迹之一。“东海王墓”因它时代的久远和具有历史之文考价值,而且自然成了射阳湖东岸的待开发利用的十大景观之一。收成以及收成的罗汉院也就成了夹九龙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新建的“九龙庙”与西阳村重修的”泰山寺”之中的中心景区,与之连接而形成了一道由南向北数十华里的人文景观带。</h3> <p>美丽的传说(第十三卷)</p><p>附页</p><p>附一:</p><p>收成庄《十景歌》</p><p>孝子牌坊青龙桥,凤凰池沼五港流。</p><p>烟锁绿槐唐院钟,东海王墓双桥头。</p><p>仁贵马桩射湖草,五谷奇树是独有。</p><p>九龙泰山分南北,景赛苏州胜杭州。</p><p>附二:收成百姓</p><p>收成庄人口在当时是比较多的,学校学生最多时有六百人左右。居在这里的人中有几十个姓氏,其主要有张吴陈夏。庄上主要有家祠三家:张家祠,蒋家祠,吴家祠。</p><p>四、后记</p><p>为使当地的自然风景与完美的人文景观得以传承,本人倾尽绵薄之力,收集整理下这些传说。看似传说,其实都有实景实物相映衬。有言过其实之处,也有美言神化之功,但也不泛饱含当地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天然成就的自然风景相结合的文化底蕴。</p><p>古今多奇观,蘸酒作美谈。</p><p>桃花年年笑,春春换红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