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20年陕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的 “变”与“不变”

<p> 2020年陕西中考已经落下帷幕了,对于道德与法治而言,这是全国适用统编教材后的第一次中考,也是没有《中考说明》作为指导的第一年,更是陕西政史合卷变为单独设卷考试的第一年,分值由原来的60分变为80分,考试时长80分钟。就2020年陕西道德与法治试题来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整张试卷在遵循规律中有创新,体现在几个“不变”与“变”之中。</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一)不变</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不变”的是时代性,迎着热点上,把准时代脉搏。</b></p><p> 整张试卷围绕2019年6月—2020年5月的社会热点展开,包括:十九届四中全会、长征五号B、2020年两会、全面深化改革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建国70周年庆典、抗击新冠肺炎、脱贫攻坚、《民法典》的出台、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等。试卷热点覆盖面广,具有鲜明的清新感、时代性。</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不变”的是教育性,重视价值引领,突出育人功能。</b></p><p>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有两个要点,就是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以及学生需要如何成长才能建立这样的价值观。今年的道德与法治试题延续了多年的价值引领与教育功能,一如既往地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例如:第4题“二十四孝”的引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帮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以合理且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第6、7题围绕诚信来展开,更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诚信这种美德,以实际行动践行诚信。第13题“竹子定律”启示学生成长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需要厚积薄发;通过“致敬英雄的人民”这一板块,让学生通过回忆英雄故事、体会英雄品质、分析致敬英雄的意义,从而受到英雄模范人物的感染,达到育人的目的,让学生在做题时获得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启迪。</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不变”的是厚植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b></p><p>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抗击新冠病毒的战争刻下了时代的烙印。全体人民在没有硝烟的阵地上,与疫情抗争、与时间赛跑,共同谱写着共克时艰的战役之歌。试题16、17、18题分别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抗疫这一热点,16题从疫情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出发,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浓浓的爱国之情,伟大的团结精神、感受到中国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18题中美两国面对疫情的不同抉择,更让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看到了中国担当,包括中国关于呼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呼吁,都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增强政治认同;然后19题紧接着就谈到青年是祖国腾飞的硬核力量,要求青年学生也要有责任、有担当,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力量。</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不变”的是重视双基考察,落实核心素养。</b></p><p> 今年的试题延续了往年的风格,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考查。17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18题关于《民法典》涉及相关法律知识的考查,重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9题以填空形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三年课本基础知识,旨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良好心态与健全品格,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5、“不变”的是地域性,挖掘乡土素材。</b></p><p> 2020陕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继续关注地方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体现地方特色,增强试卷的亲切感。如:第8题老陕咥面,第11题凤翔泥塑,第14题秦岭生态保护,第15题陕汽控股集团等。这一系列选材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树立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崇高理想,增强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p><p><b style="font-size: 20px;">(二)变</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变”的是注重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认同。</b></p><p>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载着独有的育人价值。第4题的“二十四孝”,第8题的咥biangbiang面,第11题的“凤翔泥塑”,第13题的“竹子定律”,16题革命英雄人物故事的列举……试题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贴近中学生实际的资源、创设情景,让考生在体验中感悟,引导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的品格与精神,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变”的是注重道德感知,重视道德实践。</b></p><p> 2020年陕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改变了以往道德知识在试卷中占比较小的状况。试题第4、6、7、12、13题,16、17、19题均涉及道德知识的考查,除了让考生在情境中有更多的道德感知外,更注重道德情感的生成并最终走向道德实践。</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变”的是立足主干知识,试题呈现更加生活化。</b></p><p> 今年的试题紧密结合学科主干知识,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知识迁移、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10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第15题考查经济成分及各自地位作用、第17题考查领导阶级、第19题考查呵护友谊、国家机关、老师作用、梦想等,都是通过简单的热点或生活情境,用学生最熟悉的方式,让主干知识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既考查了学生识记能力,也考察了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p><p> 总之,2020年陕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紧握时代脉搏,重视价值引领,厚植家国情怀,落实核心素养,同时又立足主干知识,注重道德感知,强化文化认同。坚持了“德育为魂、发展为本、能力为重、生活为基、智慧为上”的命题原则,突出了道法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不失为一份有温度、有高度、有厚度的好试卷。</p><p> --铜川市第一中学 符冬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