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军校,难忘军旅。

谈老兵

<p>忆空军航空大学(二机校)</p> <p>亲爱的战友们:</p><p> 当您打开这个美篇的时候,你就打开了青春记忆的闸门。看到了自己当兵的历史,仿佛耳边响起战鹰发出的轰鸣,脑海里浮现出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都曾有一个共同的家一一空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p> <p>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p><p>今借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93周年前夕,入军校49年之际,制作此篇作为建军节的礼物献给大家,以此共同回味那段军旅时光。</p> <p>1970年2月17日空军航空兵四十七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机场组建成立。</p><p>主要:战斗机歼击一5,歼5一甲,米格15比斯。</p> <p>本人是1970年12月在校应届毕业生,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入伍参军,到达银川空军基地。</p> <p>1972年3月8日我和姚宗生一行九人,第一批被47师部队推荐到空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系统学习尚未换装的歼六(米格19)的基础和专业教程。</p><p>临行前部队首长叮嘱我们:"乘坐的火车联票,银川到北京站时,先要办理好改签次日傍晚前到长春市的火车票。出站乘公交车到北京市东交民巷住空军招待所一宿"。</p> <p>3月9日晚上,首次外出远门的九人,人生地不熟,身背着背包,皮大衣,水壶,个人生活用品,艰难地走出北京站,找到公交车站等候上车。等一会儿车就来了,让我们感动的一幕出现了。首都市民讲了一句最温暖的话:"让解放军同志先上车"。车上的女售票员态度亲爱和善,热心而诚恳。当知道我们要到空军招待所时,叫我们不用担心,她会提醒大家。几公里路程在夜幕中不知不觉地行驶中,当又听到女售票员提醒,公交车巳仃在东交民巷口,让我们九人下车,要大家一直往巷里走,就能找到空军招待所。为此,我们特别感谢售票员和驾驶员的密切配合,感谢公交车上市民们的理解支持,真让大家感动万分。</p> <p>第一次来到祖国的首都激动万分,心潮澎湃。凌晨天未亮,城市还在熟睡我俩就迫不急待地跑去看天安门,金水桥。当时天色灰蒙蒙站在前门正阳门的东北角处,拿着地图就找不到天安门,看见有匆匆赶路的市民路过就去寻问,他讲:“你俩就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等天放亮就能看见天安门了"。根据他的指点,我俩向北走过去看见了人民英雄纪念碑。</p> <p>晨曦初露时,最高兴的时刻来了。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天安门展显在眼前。天安门广场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一个令全国各族人民心驰神往的地方,一个为世界人民瞩目的地方,一个是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小将的地方。不知用什么语言表达我内心的激动。</p> <p>接下来就是在天安门广场拍照留念,把照片寄回家,让家里的父母亲安心,享受哪份光荣。那个年代天安门广场作为祖国首都心脏的象征。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人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都想留影,拥有照相机的人寥寥无几,想在天安门广场留影必须请设在广场上国营照相馆的摄影点。先是排队交钱,轮到时摄影师就叫你站位,面对相机笑,用海鸥牌120相机"咔嚓"一声,留住时空的身影,凝固岁月的记忆。拍好照片到旁边拿一个信封,写好自己家里的收信地址,交给摄影点工作人员就算完成程序。照片寄到家里后再寄给我看时,在军校学习快二个月了。</p><p>主要事情办理好后,我俩去排队买票,走马观花地参观故宫,北海公园,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特地去体检一下北京地铁,从前门乘坐往返终点苹果园,票价二角。单程票价一角。看各站点的建筑风格。当年乘地铁北京人还比较少,都是外地来京观光的人。那时还没有升旗仪式,不然我一定要去看看。</p> <p>3月11日下午,列车到达长春市走出站口就看到学校已派专车来接我们。</p> <p>军校的前身于1952年8月1日,创建的解放军第九航空学校。1967年更名为第二航空机务学校。位于长春市斯大林大街116号。</p> <p>九航校校长:刘丰,付政委:刘增玉,参谋长:庄中一,政治部主任:周洪波及苏联专家在建校典礼上。</p> <p>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九航校受命代表空军组成受阅方队200人编成,横排为20人,共10个排面的徒步阅兵方队。在国庆受阅过程中,做到无一差错,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p> <p>1954年10月1日,空军方队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国家领导人,人民群众的检阅。</p> <p class="ql-block">来到学校全国各地航空兵部队学习歼六型专业的人员有机械,军械,无线电,特设仪表。大家根据自己学的专业分别到各区队去报到。我正式成为二区队第四期16班的学员。</p> <p>这幅毛主席给空军的题词,战友们一定熟悉,在营区内无论是大礼堂,会议室,教室都能看到这条语录。因为我们作为一名空军战士,肩负着无上光荣的使命。</p><p>二区队队长:陈运泽,付队长:徐周田。</p><p>教导员:张安石,付教导员:魏庆江。</p> <p>二区队都是机械专业。每班10人,共有20个班200人。一个教学班40人,分5个班上课学习。</p><p>整幢楼为三层,第一层是一区队侦察图像判读专业,就是航空照相侦察拍摄的照片,遥感影像作出判读。后来大家熟悉了都叫他们是"叛徒队”。</p> <p>第二,三层是二区队机械专业。。每个大房间住二十多人,二张床合在一起,成双成对睡通铺。开始真让人无法睡觉。每到半夜犹如进了猪圈,打呼噜的,咬牙的,说梦话的,放屁的,加上臭鞋子的味道,让人备感煎熬。后来,军校紧张快速的节奏学习训练,每晚军营熄灯号吹响就能入眠。</p> <p>入学前二个月是最紧张的阶段。</p><p>第一关就是内务:军校的标准要比部队更高,所有的物品都有精确定位。全部整齐划一,包括床下鞋子的数量,品种和摆放顺序,脸盆里毛巾,牙刷牙膏的朝向都必须一致,床上被子,军大衣必须折出棱角"豆腐块"效果,白床单完全平整无折皱。没到睡觉时间绝对不能坐在床铺上,只能笔直坐每人一只小橙子。</p><p>走路一定要昂首挺胸,手臂摆直,无论是在走廊还是楼外都要走直线,拐直角弯,二人成列(并肩行走),三人成行(排成一列行走)。</p><p><br></p> <p>第二关是基础理论知识课程。</p><p>军校刚从停课闹革命中平定下来,教学,训练的基础体制尚未完全恢复。空军部队根据当时的形势,急需培养输送一批技术骨干,接收学员只能采取边教边训的权宜之计。</p><p>教材基本是由校各位教官组织编写的油印书本,打开书本油墨之香扑面而来。多数学员都是从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的战士中推荐来的,文化参次不齐,又来自不同的战斗类别部队。教员上课时随便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就会只知其一不知所以然。有些很普通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就像听天书一样。比如,航空材料学,飞行原理学,电工学,空气动力学。有时一堂课听下来,一句话也没听懂。有人叹气,有人打起退堂鼓,有人发牢骚说这远离实际,只要会维护好飞机用不着哪么深的理论。</p> <p>区队领导干部根据大家的意见,采取一帮一(文化高帮文化低的),互助组(学习好为组长,按好,中,差教室坐位前后四人为一组),改变学习方法,晚上宿舍自习强化理解后的记忆。实行未位淘汰制,对两门考试不合格,补考仍不合格者直接退回原部队。每次考试前如临大敌般紧张,惶恐不安,确认成绩合格后压抑久的心情才会放松下来倍感身心愉悦。</p><p>功夫不负苦心人,通过不断的测试,考试大家终于过了关。我眼睛视力就在这个阶段下降戴上了眼镜。长春市内经常停电,晚上自习用手电筒,腊蚀光线暗,加上绿色蔬菜少,营养不良造成的。</p> <p>  歼六:是我国第一代超音速飞机,仿制米格19发展的,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产,生产近4000架,服役近40年,2010年6月12日光荣退役。</p><p>实战中击落敌机最多二十多架,自己从未被击落。适用于近距空战格斗。</p><p>第四期机械专业404班:</p><p>飞机教员:黄应杰。发动机教员:闫国端。</p><p>基础教员:贾启庄,李明清,李师孔。</p><p><br></p><p><br></p> <p>紧接着是机械专业教学开始,由于部队一年多时间的实践有一定的基础,区别在于发动机歼5单发(涡喷式),歼六双发(喷气式),学习过程中感觉稍微轻松点。特别是飞机教员黄应杰,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平易近人,课堂气氛好,讲得专业知识清晰易懂,条理性强,善于举例,让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对他印象深刻。</p> <p>政治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军队政治工作学。《共产党宣言》是字字句句的注释,受益匪浅。政治教员都是老革命,文化水平高,知识渊博,将晦涩难懂的哲学问题讲得很透彻,很通俗,易理解。深读毛主席哲学思想的两部代表著作《实践论》,《矛盾论》。对认识事物大有帮助,它不仅解决认识问题,还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那就是唯物辨证法。</p> <p>周日休息:出校门20%比例,晚餐点名前归队。其他人可以在校内自由活动,也可能被抓去出公差,帮厨,自留地干活等临时性任务。</p> <p>教官干部,学员最钟爱去的地方一一南湖公园。毕竟离校近,出学校大门一直往西走几百米就到开放式的公园。星期日闲来无事轮流请假外出,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美景。公园里四季景色分明,有小桥流水,亭子,长椅,适合市民休闲,水面面积很大,波光粼粼真的很美。</p> <p>春天:冰雪融化,湖面还有余冰人们穿着冬棉服装,经常看到市民在湖里游泳。</p><p>湖波荡漾,柳树发出新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p> <p>夏天:花团锦簇,草长莺飞,岸柳重青,人们漫步在曲桥亭榭之间,尽享快乐生活。</p><p>本区队还组织会水的学员在湖里游泳,练习水上救生科目。</p> <p>秋天:整个公园变成一个彩色的世界,黄叶红叶绿叶紫叶交相辉映,自然成趣。</p> <p>冬天:白雪茫茫,银装素裹,可到湖中踏雪看市民捕鱼。偷懒的人将解放牌汽车都能在湖面上行驶走近路。</p> <p>长春:别称"北国春城"吉林省省会。著名的中国老工业基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p>学校组织过一次参观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的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流水线。</p> <p>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在长春下线。型号为CA10,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p> <p>红旗轿车车间(属保密车间)生产的三排座高级轿车,"三面红旗"象征"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面重叠的红旗。</p> <p>马路上的有轨电车,1959年长春电车工人自行设计制造了"长春号"电车。</p> <p>1972年5月18日上午,徐向前元帅专程陪同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来长春市参观访问留下深刻的记忆。</p><p> 为了欢迎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尊贵客人。学校将代表空军的迎宾任务交给了二区队,组成一个200人的方队。我们在二区队长:陈运泽的带领下,提前半个月利用早操,中午,放学后时间练习踢正步(每分钟110步),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齐步(120步),步伐转换。跑步(160步)。正步为了动作定型,训练时把连续的正步分解为折臂,踢腿,"一步一动","一步两动",做到军姿端正,动作自然,摆臂定型定位,步幅,步速准确。</p><p>5月17日参加迎宾的人员全市彩排,人山人海,欢声雷动,市民群众欢天喜地。区队长讲"最能感知军人荣誉的时刻到了"。看空军200人队伍走在马路上英姿飒爽,傲然挺立,充满了阳刚之气,只听到"刷,刷,刷"的脚步声,迈着整齐的步伐,铿锵有力,抓地有声,给人一种排山倒海的感觉,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球,投来了敬佩之意。</p> <p>5月18日长春市十几万人夹道欢迎。</p><p>欢迎队伍从火车站一直排到亲王下榻的南湖宾馆。我们学校迎宾方队的位置在长春火车站西侧海,陆,空排列。大家在外面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等到亲王一行人走出站口向我们走来。大家都争着向左侧一睹亲王和公主的风采时,徐向前元帅已站在我们面前,用手势叫大家喊口号。这时大家才回过神来,保持队形整齐,动作整齐,嘴里还有节奏地反复呼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p><p>目睹徐向前元帅,西哈努克亲王乘坐第一辆"大红旗"轿车向南行驶,车队很长清一色的"红旗牌"轿车,街道两侧市民群众夹道热烈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场面空前盛大,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载歌载舞,欢呼雀跃,花的海洋中花浪此伏彼起,欢呼声连绵不绝于耳,整座城市沉浸在中柬人民友好的热烈气氛之中。</p> <p>2010年7月1日,我参观徐向前元帅故居纪念馆时的照片。</p><p>徐向前故居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治镇永安村。徐向前元帅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p><p><br></p> <p>北国风光,万里雪飘,踏着冰雪晨练在大操场上,在营区的每条路上留下了多少学员们的足迹和汗水。</p><p>陈运泽区队长:是大比武培养军事素质高的尖子,抓训练学员就佩服他。为期一个月的手枪训练中,教各种要领,姿势,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苦练拔枪,上膛,瞄准,击发的速度,分解,组装手枪要求蒙眼完成。</p><p>我在考核手枪立姿实弹射击中取得优秀成绩。可惜没有留下最帅气的形象一一身挎54式手枪的照片。</p><p>54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的产品,于1954年定型用以自卫和近距离内袭击敌人,有效射程为50米。</p> <p>我在军校认真学习歼六教程做好笔记,长春市东风照相馆拍的。</p><p>军校的一日生活永远伴随着口令,歌声和哨声,生龙活虎,丰富多彩,精神抖擞,整齐划一,秩序井然,除了队列训练有口令,平时集会,上课和吃饭也都有口令。吃饭排队到食堂八人一桌,固定站在自己的座位前等区队长下达"坐下"口令后,才能坐下依次打饭。饭菜口味很适合天南海北的学员们。</p><p>食堂每周要吃一次粗粮,小米杂粮,土豆,最难下咽的是高梁米饭,红红的颗粒,硬而粗的纤维。</p><p>最不习惯东北地区周日吃二顿饭。</p><p>军校要求队伍行进必须要唱歌。集会,饭前必须唱歌,每当看到部队家属小孩放学时,总有几个人跟在队伍后面调皮地叫着"解放军真神气,挎手枪穿皮鞋,走起路来一,二,一"。</p><p>白天,学员们轮流手握钢枪,要到校门口哨位上执勤站岗。</p> <p>第一次欣赏到高水平的文艺演出。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到部队专场慰问演出,想看的人很多观众席上坐着领导和飞行学员,我校地勤学员用小櫈子坐走廊里,整个大礼堂坐满观众,她们的精彩表演和丰富多彩的节目,受到部队官兵们的高度赞扬。</p><p>军校大礼堂基本上每周六晚上放电影。军校与长春电影制作人是友好协作关系,未公开上演的电影面向部队先试看。如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等。那年代革命样板戏为主,新拍的故事片很少,有句顺口溜"新简联播,纪录片,西哈努克,周总理“。学员政治上享受干部待遇,能看二战时期的战争片,科教片和外军画面的无声片(特地不放出声来),防止中毒。</p><p>最烦人的声音是学校高音喇叭,除了上课时间从早上起床号到晚上熄灯号,中间都是放革命样板戏,东北二人转,特别在周日休息从早到晚不停地播放烦死人了。</p> <p>我被逼写出来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p><p>军校学期已过一半,有一天区队领导找到我问"为什么没有写入党申请书"。我讲"年龄少,不符合党章上规定要求年滿18周岁,所以不想在军校入党,回部队再讲吧"。哪个年代军校生不写入党申请书问题很严重,说明思想落后没有上进心,怎么能培养成合格的机械师呢?某天的星期日党小组长再次找到我,命令式的语气要求我当天必须交出一份入党申请书。并根据党章的要求给我讲了几个要点,必须要写进去的内容,才认真地写出第一份入党申请书,递交给党组织总算过关。达到区队写入党申请书率100%的指标。</p> <p>1973年2月某天,在机场毕业实习科目①飞行前检查飞机。完成。②飞机发动机试车。要求每个人一次并调试发动机转速操作。下午三点多钟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刮着,像银针刺骨,钢刀割面,刮得人阵阵刺痛,滴水成冰。教员指示将飞机发动机起动开着车,利用余热在发动机仓盖处进行调试操作。根据教员的安排大家分工就序,手从皮手套中抽出来五分钟,就被冻得没有知觉,整个手掌雪白没有一丝血色,根本无法调试发动机的性能。开车时间长又多消耗国家的航空煤油经费不足。当天最低气温零下30多度,教员根据实际情况请示后,只能终止现场实习回有暖气房子中讲解。这是一年中在室外度过最难忘的一天。</p><p><br></p> <p>二区队4分队付排长,16班马林建是全班的老大哥,刻苦钻研学习歼六教程,各项成绩都是优秀。</p> <p>全体16班学员毕业合影留念:</p><p>后排左起:付班长马振啟(北京),刘宝才(上海),班长陈创(上海),谢咸水(湖北),熊新茂(江西)。</p><p>前排左起:刘玉清(湖南),邓方民(陕西),吴成富(四川),谈云芳(苏州),付排长马林建(上海)。</p> <p>时光匆匆转瞬逝,不知不觉毕业至。365天里没有暑,寒假,只有周日休息,也许只有校园里由黄变绿的树叶能够诠释军校生活的酸甜苦辣。回顾一年时光,短暂却收获颇丰。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必将刻骨铭心,值得回味。</p><p>严格的管理,快速的节奏,养成了雷厉风行的作风,锻炼了我的自理能力和体魄,锤炼了我的意志,有了当兵的经历一辈子也不后悔。因为那是一生难忘的体验,那是一种生命深处的眷恋。</p><p>军校文革中自第四期开始,学员毕业时没有毕业证书,不提干部(排级)机械师,全部返回原部队。</p><p>毕业证书是十几年后(1986年7月l日)补发的。</p> <p>姚宗生:在长春市人民广场上"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的留影。塔高34米,塔顶为一架前苏联T∪一2中型轰炸机的雕塑,纪念抗日战争期间在长春牺牲的27名苏联飞行员而树立,是长春市的标建筑物。</p> <p>我的母校通过1986年升格为空军第二航空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又升格为空军第二航空学院。2004年多校合并发展成为空军航空大学校部。</p><p>吉林省长春市南湖大路2222号。</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是付军级建制,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体,航空飞行指挥与航空工程技术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p><p>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中,为国家和军队建设输送了各类军事人才,空军的精英大多数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校被誉为"飞行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将军的摇篮"。</p><p><br></p> <p>1972年3月北京天安门合影与2018年5月苏州重逢。左起:谈云芳,姚宗生。</p><p>岁月如歌,英俊少年,两鬓银发,珍惜当下。岁月可以改变人的模样,年轮可以刻在人的脸上,不变的是战友情,军营共度的美好片段依然时常闪现在我的心中。</p> <p>2018年5月18日,苏州战友联谊会上空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三位校友相聚合影。</p><p>左起:姚宗生,谈云芳,邵兴男(第五期无线电)。</p> <p>战友,校友相逢合影留念。</p><p>谈云芳,周林元(第五期无线电)。</p> <p>天安门广场当时我拍了三张照片,天安门前,纪念碑旁,人民大会堂前的哪一张和他互赠了没有留下,至今已记不清曾经一个教学班战友的姓名了。</p><p> 亲爱的战友,你在哪里啊?</p> <p>让我们珍惜如歌的岁月,保持愉悦的心情,享受人生,品味人生,热爱生活,关爱家庭。健康是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是幸福人生最大的基石。牵挂是忘不掉的故事和冲不淡的记忆。那是放不下的情怀,剪不断的情思。期盼着战友们后会有期,有生之年到母校看看空军航空大学,每年承办的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中,去重走从军路,看空军日新月异的新发展,遇到你别样的相聚。</p> <p>感谢您听完了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欢迎转发,关注。军旅生活是当过兵的人终身难忘的记忆。</p><p> 感恩有你,好人一生平安。</p><p> 联系手机号码:18915581051</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 </p> <p>  空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二区队,第四期,404班学员:谈云芳。</p><p> 2020.07.20.</p>

学员

军校

空军

长春市

年月日

航空

学校

二区队

教员

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