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千山万水,不如武宁山水。九江武宁乡村一日游。

李莫客

<p>由政府补贴,企业赞助的九江乡村游出发了,早上六点半从九江启程,经过两个多小,第一站来到了武宁柳林镇种梨专业户参观。武宁有许多果树种植户,为什么会单独对这一家格外青睐呢?原来这个种植户曾因意外失去了双腿,是当地特困户,但是他身残志坚,硬是凭自己毅力,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开发了房屋周围二百多亩荒山种植梨树,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梨树挂满了果实,可是销售又成了大难题,当地政府号召旅游公司组织游客来观光,游客离开时每人免费拿五斤梨,这五斤梨有政府补贴,有企业赞助,有游客部分旅游费用,每天可以销售几千斤。一年下来这个种植户纯收入相当客观 ,由特困户奔入了小康生活。</p> <p>这种梨是早熟品种,产量高。</p> <p>拙荆和梨合影</p> <p>同园种植的还有一种迟熟品种,要到国庆成熟,这样可以缓解销售压力,也可以提高收入。</p> <p>这户人家种植了一种叶子带刺的树美化风景,这种树不兜虫,不易腐烂,我们老家叫它猫公刺,学名不知道叫什么,用的最多的是把它穿牛鼻子当牛卷,最凶的牛,穿了牛卷就老实了。</p> <p>拙荆在台阶登塔留影</p> <p>武宁是有名的旅游胜地,这是有名的文峰塔,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先是六方七层,后增至九层,为什么要修花三千八百两银子修建此塔呢?原来塔的旁边是现在有名的国家级四A风景区西海 ,当时的西海洪水泛滥,老百姓房屋农田十年九淹,流离失所,清朝政府不去治理水患原因,而是认为有水妖作怪,如是耗银几千两修建此塔,但是清政府国库亏空,大部分银子是征的老百姓血汗钱,可是塔修好了,水患依旧,直到新中国成立,共产党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才解决了水患。文峰塔也成了一道风景,可是到了文革时期 ,造反派说这是四旧,一夜之间文峰塔被夷为平地 ,直到一九九七年,因旅游发展的需要,国家又重建了文峰塔。这是重建后的文峰塔全貌。</p> <p>登上塔顶,鸟瞰西海风光 。</p> <p>文峰塔副塔。</p> <p>昔日洪灾不断,今日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p> <p>这是西海文学艺术长廊,许多文人骚客在此各展才华,留下许多文化轶事。</p> <p>告别了文峰塔风景区,来到了武宁县牌楼乡参观荷园,这里的荷花由于地理限制,不比其他地方,一片有几百亩,而是沿公路形成长条状,延绵数里。目前已是荷花尾期,大部分都结成了莲蓬,当地老百姓靠莲藕走上了致富道路。</p> <p>一亩荷花可以摘莲蓬约六千个,每个两元,收入就达上万元,秋季冬季还可以挖莲藕,又是一笔收入,因此当地老百姓都已盖上了小别墅。</p> <p>部分驴友荷园合影</p> <p>这是牌楼乡牌楼村的党群服务中心,这样的中心每个村都有,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思想。</p> <p>一天的行程到此结束了,天气预报有大雨,但是老天格外眷顾我们,除中午吃饭下了场大雨外,基本都是阴天,炎炎夏日,反倒成了春秋季节,让人倍感舒适。</p><p>此次乡村一日游因为是政府补贴,企业赞助,只要六十元,含往返车费,午餐,五斤梨,一只甲鱼,谁都知道,企业要生存必须要出售产品,今天我们也进了购物店,这是一家以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主要销售羊奶粉,羊奶牙膏,黑枸杞等,绝不强制购物。另外还进了一家推广旅游的店,也不是强制消费。参加人员基本是中老年人,可以说是政府,企业,旅游公司,游客四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