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月湖畔

在路上

<b><font color="#b06fbb">  写在前面的话:</font></b><div><font color="#b06fbb"><b><br></b></font> 《镜月湖荷花别样红》美篇小作在朋友圈公开后,受到了众多老师、同学、朋友和影友的关注、点赞、收藏、转发和分享,更有一些好友打赏献花,令我诚惶诚恐。当然,还有许多摄影圈老师指出了许多不足,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水平所限很难驾驭大体量美篇;不掌握电脑版和手机版美篇APP互换操作等诸多原因致使该美篇层次不清,组图颠倒重复,描述不精准等均干扰了主题的表现。《镜月湖畔》就是据此对《镜月湖荷花别样红》进行修改的又一版本。<br> <br></div>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上 篇 莲 开</b></p><p><br></p><p> 洛阳理工学院王城校区有一水系,经名称征集称为镜月湖。镜月湖位于王城校区主体建筑——图书馆的西南侧,呈“凹”字型环绕图书馆。湖内主要有睡莲和花莲两个品种,每年5月上旬小荷露尖,5月下旬花蕾出水,6月上旬初开放,花期基本可到8月下旬,群体花期将近3个月。因良好的生态和管理,荷花盛开时镜月湖经常引来周边邻居的羡慕,伴及其他小区居民前来观赏、写生和拍照。</p><p><br></p><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0年7月初,镜月湖莲开正盛,晨曦中镜月湖一池芙蓉与高耸的图书馆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平添了校园不尽的美色。</span></h1><p><br></p> 2020年7月6日清晨,俯瞰镜月湖及莲花台。 2020年7月6日清晨,俯瞰镜月湖及莲花台。 荷开时节,常有白鹭在镜月湖畔漫步。 ......早有蜻蜓立枝头 2020年夏,镜月湖首现几只野鸭子,因没有很好的视角仅拍摄到了一只(笑)。 游人在镜月湖畔写生。 夏荷,因其突出的光影显得更加耀眼夺目。 雨荷,因其天然的高饱和度和雨丝为画面增加了些许意境。 <b><font color="#ed2308">中 篇 迎 考</font></b> 2020年7月,镜月湖迎来了2100名特殊的“家人”。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河南省2020年专升本省统考时间调整到7月9日举行。按照河南省教育厅要求,参加2020年专升本考试的学生,须提前7天返校,由就读学校集中“封闭”管理,做好健康排查和检测,统一组织考生有序应考。<br>  7月2日,刚刚毕业不久的2100名同学重返母校,他们将从这里再出发,奋战七月,铸就梦想,开启封闭学习备考模式。<br> <font color="#167efb"><b>  湖畔晨读</b></font><br><br><div> 航拍镜月湖晨曦,莘莘学子伴读,美不胜收。<br></div> 湖畔晨读 湖畔书声琅琅 <p>  来自于九都校区艺术学院张晓和她的同学,从图书馆去餐厅就餐的途中,在镜月湖畔留影。想抓拍一张这样的片子还是难得哦。</p> <font color="#167efb"><b>  书香助力</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 2020年7月6日一大早,学子们就在图书馆北门口排起了长龙,等待开馆。<br></div> 图书馆严格管控,实行“一人两座”和“错峰入馆”等措施,降低空间读者密度和入馆读者流量,严防入馆读者扎堆聚集。 同学们各个聚精会神,刻苦用功 <p>  2020年7月4日,在图书馆里偶遇一位熟悉的身影。她叫王心暖,是2018届“向日葵”支教义工。当年他们支教的场景不禁浮现在眼前……</p> <h5>  2018年7月13日,为了能适应艰苦环境,磨练心智,他们在镜月湖莲花台(被他们称为“葵花台”)雨中进行魔训。</h5> <h5>  2018年暑期,“向日葵”一共去了宜阳县福昌小学、宜阳县五岳沟小学和孟津县石碑凹三所学校支教。义务支教活动深受当地乡村、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和极高的赞誉。 </h5><h5> 2018年7月30日,宜阳县福昌村及学校现场赠送给洛阳理工学院“向日葵”锦旗并颁发荣誉证书。而他们则仅仅是洛阳理工学院500名支教义工的代表和缩影。</h5> <h5>  连续十六载的“向日葵”支教活动使洛阳理工学院约500余名同学得到了人生中重要的历练;使河南省近万名农村学生及孩童从中受益。该团队曾先后多次获得团中央、省、市(厅)表<span style="color: inherit;">彰……<b style=""></b></span></h5> 图书馆座无虚席。 同学们团结一致,互帮互学。 聚精会神,刻苦用功,神态各异。 实在累了,趴在桌子上写。 实在是太困了…… <p>  2020年7月5日,因为疫期座位有限,九都校区会计学院的李梦瑶同学在图书馆席地而坐......</p> <b><font color="#167efb">  夜 读</font></b> 夜读图书馆。 2020年7月4日傍晚,在图书馆夜自习时,又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他叫刘力铭,原就读材料学院,曾经是洛阳理工学院2018年青年先锋营营长…… <h5>  洛阳理工学院为了保证入伍新兵质量及入伍率,成立了一个以退伍军人(返校续读的老生)为教官,以报名参军同学(在校生)为预备役主体的青年先锋营,利用业余时间和暑期,按照入伍新兵训练标准提前对报名参军的同学进行军事化管理和训练。</h5> <h5>  2018年暑期三伏天,洛阳理工学院青年先锋营在王城校区西运动场进行集体晨跑。</h5> <h5>  2018年7月18日,青年先锋营在王城校区东运动场进行超强度集训。</h5> <h5>  2019年4月25日,为了表彰和鼓励洛阳理工学院征兵工作突出成绩和贡献。由洛阳市政府和洛阳市军分区组织的2019年大学生征兵宣传启动仪式在学校镜月广场隆重举行。</h5> <b><font color="#167efb">  教室夜读</font></b> <b><font color="#167efb">  灯下夜读</font></b><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 在教学楼过道里<br></div> 在路灯下 在图书馆楼外 在镜月湖畔 入夜了,图书馆大门口,忠于职守的两位校园保安纹丝不动。 <b><font color="#ed2308">下 篇 赶 考</font></b> <p>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既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而这一次脱离家长的2100名学生“专升本”考试则是考老师!考学校!对于全校上下无异于一场特殊的赶考。</p><p>  返校学生全部集中在王城校区,实行封闭管理。校园内学生需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期间教室、公寓、餐厅、图书馆等场所的防控管理要求。</p> 2020年7月2日,2100名学生陆续返校。一返校学生乘出租车来到“壁垒森严”的北大门口。 核查健康码 行李消杀 学校给每一名学生送上一个健康爱心包,内装:一个口罩、一只温度计和入校指南等。 2020年7月2日傍晚,天气骤变,突降大雨。保卫处和有关部门老师主动担负起了将学生和行李从大门送至宿舍的任务。 <p>  学生返校后首次进入公寓做好登记工作;免费为每名学生配发一张凉席;公寓里自助洗衣机、自助售货机、自助吹风机24小时开放。</p> 所有学生凭身份证进出公寓,配合值班室做好体温测量。片为宿管阿姨正在认真给入住同学测量体温。 学生进图书馆采取预约制。开馆后,图书馆只开放北门一个入馆通道,工作人员早早到位,做好开馆准备。 疫期图书馆入馆实行电子通行证。 所有入馆者都需验证电子通行证并佩戴口罩。 测量体温 入馆后还需扫码签到,以便核查入馆人数和座位数量。 进入餐厅者需测量体温方可入内。 餐厅进出、排队取餐,严格按照引导标识有序排队。 就餐期间,保持安全距离。 每餐均有一个机关支部派员参与就餐管理,维持就餐秩序。 餐饮人员早中晚餐,花样翻新。 进入校内生活超市需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合格后方可进入。 货架上,生活必需品比比皆是。 <p><b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最牛、最豪横送考</b></p><p><br></p><p>  被河南日版、大河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的“最牛、最豪横送考”,发生在2020年7月9日。</p><p><br></p><p>  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坐镇现场。</p> 2020年7月9日清晨6点20分,洛阳理工学院王城校区镜月广场,考生所在学院辅导员们准时到岗。他(她)们手举车牌号召唤自己的学生集合。 保卫处同志正在指挥车辆按照顺序列队集结。 铭苑一餐厅的师傅们正在忙碌地为考生们供应早餐。 大巴车师傅早以打开车门就位待发。 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按照车辆号有序上车。 车下,一考生抓紧最后时间读书朗朗。 车上,众考生默读一片。 给力!各个二级学院全体辅导员点对点跟车全程陪考,直至考试结束。大赞! 2020年7月9日6点50分,洛阳理工学院王城校区北大门口,校领导列队送考。在警车的引导下,52辆大巴车满载着2100名洛理学子整齐列队缓缓驶出校门,分向全洛阳市8个考点进发。 <p>  纵观此次“赶考”,学校组织得力,部门保障有力,教师尽责到位,学生勤奋上进。无异于是完美的胜考者,向社会、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精彩的答卷。</p><p> 2020年,因为全球性新冠疫情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孟子•告子下》中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p><p> 遥祝王心暖、刘力铭、张晓、李梦瑶及2100名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金榜题名,考入理想学校,开启人生新的征程。</p><p>  镜月荷花别样红,静待学子再重逢。</p><p><br></p><p><br></p><p> 在路上</p><p> 2020年7月19日修改</p> <b style=""><font color="#b06fbb">  后 记</font></b> 三年前退休时,在挚友的鼓励和陪同下购买了第一台照相机开始学习摄影。除去跟班外出采风,还拍摄了一些校园片子。当时只是想记录一些学校发生的事情(件)、校园环境、学生在校的学习及生活。整理照片时,常常被所发生的事件所感染,被照片中的人物所感动,被校园的一丁点变化所惊喜……。所以很想用有限的照片来讲述一点儿洛理的事儿。2020年至今,先后在朋友圈公开了《爱的奉献》、《我们的校园》和《镜月湖荷花别样红》三篇美篇,点击阅读者逾万人使我十分感动。是你们的大力支持鼓舞了我拿起相机拍摄发生在身边事儿,是你们的鼓励给了我继续写好美篇的信心。希望能继续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让我们一起来讲述洛理的故事,讲好这个好时代的故事。在此对所有阅读、关注、点赞和提出意见的朋友合掌叩首!深深地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