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行

liuxn

<p>我的心爱在天边</p><p>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p><p>呼伦贝尔大草原</p><p>白云朵朵飘在飘在我心间</p><p>呼伦贝尔大草原</p><p>我的心爱我的思恋</p><p>……</p><p>伴随“降央卓玛”的歌声驱车北上,去看那无边的大草原、去听那悠扬的牧歌声,漫漫的长路去把那天涯来望断。</p><p><br></p> 呼伦贝尔—额尔古纳 <p>  落地呼伦贝尔首先参观了世界反法西斯纪念园,随后驱车途径金帐汗、莫日格乐河,当晚扺达额尔古纳。</p> <p>  海拉尔反法西斯纪念园。当年苏联红军攻击此高地日本关东军的模拟场景。</p> <p>  金帐汗似乎还能感觉到当年蒙古铁骑的余威。</p> <p>  当地的出土文物(复制品。)</p> <p>  莫日格乐河,因河道弯弯曲曲被称为天下第一曲,由于雨水少河道显的很窄。</p> 额尔古纳—根河 <p>  6月29号途径额尔古纳湿地、白桦林、根河敖鲁古雅景区,当晚宿营根河。</p> <p>  这段路况还不错。</p> <p>  额尔古纳湿地公园,天空中的放射状云层有点意思。</p><p> 额尔古纳市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蒙古语为“捧呈、敬献”之意,素有“呼伦贝尔缩影”的美誉,西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且有21个民族和谐共处,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并且还有着高纬度、低海拔原生木本类的“亚洲第一湿地”。</p> <p>  登高远眺额尔古纳市区</p> <p>  </p> <p>  白桦林景区</p> <p>  钻入白桦林,光线时隐时现,随便按了一阵快门。</p> <p>  </p> <p>  冷极村,据说这里冬季的温度是国内最低的地方。</p> <p>  路遇油画般美丽的地方,驻车午餐。</p> <p>  与鹿同科的狍子。</p> <p>  落日前登上山顶眺望根河市。 “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极端低温-58℃,是中国最冷的城市,素有“中国冷极”之称。</p><p><br></p> <p>  根河落日</p> 根河—满归 <p>  6月30号,从草原渐渐进入到林区,当日宿营地满归,全程400公里。</p> <p>  沿途风光是不是很美?</p> <p>  路遇一片芍药花海。</p> <p>  蓝天白云映入水中,好洁静的画面。</p> <p>  满归镇</p><p> 满归为“孟库依河”河名谐音,因地处孟库依河南岸而得名。</p> <p>  满归的清晨,纯静的使人心醉。</p> 满归—漠河北极村 <p>  漠河北极村素有“金鸡之冠”、“神州北极”和“不夜城”之美誉,是全国唯一观赏北极光和极昼极夜的最佳观测点,是中国“北方第一哨”所在地,也是中国最北的城镇。北极村有着中国最北、神奇天象、极地冰雪等国内独特的资源景观。</p> <p>  7月1号清晨,从满归出发进入黑龙江省,直奔漠河北极村。</p> <p>  奔向漠河北极村</p> <p>  最北哨所</p> <p>  在最北哨所位置眺望俄罗斯</p> <p>  神州北极</p> <p>  江边眺望俄罗斯</p> <p>  北极村街景</p> <p>  北极村公园</p> <p>  </p> 北极村—莫尔道嘎 <p>  7月2号由北极村返回满归,停留一晩后经阿龙山、金河于7月3号傍晚前进入莫尔道嘎,全程700公里。</p><p> 莫尔道嘎鄂温克语为“碧水”之意,鄂伦春语为“白桦林生长的地方”“驯鹿出没的地方”,蒙古语为“上马出征”之意。这里居住有汉、蒙古、鄂伦春、鄂温克、满、俄罗斯、朝鲜、达斡尔、藏、高山、白、土家等14个民族,享有“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的美誉。</p> <p>  莫尔道嘎街景,是不是很寂静?</p> <p>  “莫尔道嘎”蒙语是上马出征的意思,与这雕塑的意境满合适。</p> <p>  这里居住的人们主要是林业工人。</p> 莫尔道嘎—室韦 <p>  7月4号离开莫尔道嘎折向室韦口岸,行程300公里。</p><p> 室韦也叫吉拉林,它依山傍水,在额尔古纳河畔,与俄罗斯小镇奥洛契仅一河之隔。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俄罗斯族民族乡。</p> <p>  防疫期间,口岸封闭,空无一人。</p> <p>  走过这栋房子就进入了俄罗斯。</p> <p>  对面俄罗斯</p> <p>  室韦街景,有没有俄罗斯的“味道”?</p> <p>  童话般的意境。</p> <p>  隔水相望俄罗斯。</p> 室韦—黑山头 <p>  7月5号离开室韦,沿最美边防公路(卡线)经临江至黑山头。</p><p> 黑山头,蒙古语称“哈拉陶拉盖”。因镇址东北2公里处的黑山群而得名。黑山头西北部与俄罗斯普里阿尔贡斯客区隔额尔古纳河相望。</p><p> 当晚宿营体检了一回弘吉刺部大营的蒙古包。</p> <p>  公路有些意思,笔直到天边。</p> <p>  沿途风光美的“一塌糊涂”,眼神不够用。</p> <p>  黑头山口岸也处于封闭状态。</p> <p>  访牧户,喝奶茶,品奶酪。</p> <p>  尽情唱,尽情跳。</p> <p>  时间似乎返回到了幼儿园。</p> <p>  宿营地弘吉刺部大营的蒙古包。</p><p> 据传,弘吉刺部落美女众多,当年忽必烈打下天下建立元朝,朝中的20多位妃子均出自该部落。</p> <p>  蒙古包里的门框太低,被连续撞头,撞的眼冒金星头发懵,甚至有了心里阴影,条件反射地见到门就先弯腰。</p> 黑山头—呼伦湖—满州里 <p>  7月6号由黑山头继续沿最美边防路前行,游览扎赉诺尔的呼伦湖后到达满洲里。全程260公里。</p> <p>  沿途风光仍然是美的“一塌糊涂”。</p> <p>  沿卡线走了两天,这是所见到的俄罗斯最大的城镇。</p> <p>  此地段长年风力不减,满山遍野安装着风力发电设备。</p> <p>  呼伦湖,又名呼伦池、达赉湖、达赉诺尔,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回纥、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41公里,周长447公里,面积233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为8米,蓄水量138.5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p> 满州里—阿尔山 <p>  进入满洲里。</p><p> 满州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俄语名“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为“满洲里”。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p> <p>  满州里套娃广场,俄罗斯“风味”浓厚。</p> <p>  7月7号从满洲里出发,前往阿尔山市后又驱车100公里,当晚入住阿尔山森林公园。全天行程500公里。</p> <p>  进入阿尔山市区前的沿路风光很养眼。</p> <p>  当年由日本人修建的阿尔山火车站,也是目前全国最小的火车站。</p> <p>  阿尔山市区内正在巡逻的女骑警。</p> <p>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一是感觉与宣传差距很大,二是由于全程修路,颠簸的使人心情烦躁。</p> <p>  这几匹马挺漂亮。</p> 返程广州 <p>  7月9号从阿尔山伊尔施机场登机返程,结束此次呼伦贝尔草原行。</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