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两代军人】,石门古村走出的一级战斗英雄

两代军人

<p>[声明:本号所有文章、图片均为原创,任何平台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违法必究!鼓励原号转发群发,如有合作意向,请联系我们。]</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代人,一条道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代人,一个信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代人,一生追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父亲的简历及其从军前后</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毛一江</p> <p><b>父亲毛张苗简历</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一一毛张苗</b></p> <p>  毛张苗,浙江省奉化溪口镇石门村人。</p><p> 1943年8月,加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p><p> 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p><p> 1945年,随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p><p>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毛张苗全程参与了所在部队的诸如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鲁南突围、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及上海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p><p> 1950年11月,毛张苗随部队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60师178团5连连长。</p><p>  同年同月,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在朝鲜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地区,毛张苗率连队与美军精锐陆战一师一部,鏖战于古土水、小民泰里一线,多次击退敌人的集团进攻,顽强阻击近千人的美军特遣队,并将其迟滞到天黑,阵地寸土未失;使该敌军伤亡百余人,为60师的兄弟部队之后对该特遣队的最终围歼,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战后,第5连荣获集体二等功,毛张苗荣获个人一等功。</p> <p>  在翌年5月中旬的第五次战役中,178团2营担任穿插敌军防线、抢占敌后战役要点的任务。在两个前卫连相继插错方向的情况下,由后卫第5连担任起了尖刀连的任务。</p><p> 毛张苗提出:“要路不要人(俘虏)”,“插入敌人心脏,就是胜利!”的口号,率领第5连在敌后一夜穿插前进30余公里,沿途击溃守敌的13次阻击,含一个团级前进指挥所。歼敌一百余人,俘敌18名,缴获化学迫击炮3门。</p><p> 是役第5连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举夺占战役要点五马峙,截断了韩军第三军团的退路,致使韩军第3、9两师之敌彻底溃散,为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歼敌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此战第178团5连合计毙、伤、俘敌达500余人,其中含3名美军顾问,缴获七门榴弹炮,三卡车自动步枪和汽车数十辆。为此,惊怒之下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甚至在战役进行时,就直接撤销了韩军第三军团的建制。</p><p> 在战役进行中,60师178团因此获中朝联合司令部的通电嘉奖。战后,第178团5连荣获集体一等功,并获志愿军总部授予的“尖刀连”荣誉称号。毛张苗再获个人一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获朝鲜政府授予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三级国旗勋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军政治部邱相田主任(左二)与英模们合影</b></p> <p>  1952年5月,毛张苗参加志愿军归国英模报告团,受到国家主要党政领导人的接见与合影,并获毛泽东主席当场亲笔签名的照片留念。</p><p> 1954年8月,毛张苗当选浙江省第一届人大代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一江山登陆战在前沿观察敌情</b></p> <p>  1955年1月18日,在浙东沿海我军发起的一江山岛战役中,时任60师178团副团长的毛张苗,作为陆军登陆第一梯队的最高指挥员,靠前指挥,亲率主攻第二营和“尖刀五连”,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强登北一江山岛,直捣匪巢,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一江山岛的主峰203高地。此战共歼敌一千余人,毙敌一江山地区司令王生明上校,生擒敌军副指挥官王辅弼中校。经此一战之后,国民党军全部撤逃出了上下大陈岛,使浙东沿海全境都获得了最后的解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接受一江山岛步兵登陆作战任务</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中为张爱萍,右为毛张苗)</b></p> <p>  此后毛张苗历任第20军60师的团长、副师长、师长。</p><p> 1975年1月,毛张苗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p><p> 1982年3月, 毛张苗在杭州离职休养。</p><p> 1985年12月,毛张苗病逝于杭州。</p><p> 我的父亲作为一个纯粹的革命军人,他终生都勤勉地服务于这支人民军队,一生无悔的忠于这支人民军队,他为这支军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建树了作为军人所最具荣耀的功绩与功勋。</p><p>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以自己毕生的言行,切实地践行了当初的那句入党誓言:“我们的党是为穷人的党,我是穷人的孩子,因此,我要参加我们自己的党,我要永远为穷人办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毛张苗全家照</b></p> <p><b>父亲的从军经历</b></p> <p>  父亲在战争年代所立下的功绩与功勋,早已为许多的人们所熟知。所以今天在这里不再鏊述,而是仅仅根据父亲未及完成的回忆文章,专门地披露一些尚少为人知的历史史实,同时,也介绍一下父亲加入革命军队的前后经历及其曲折的过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英模代表团归国受到各界群众热烈欢迎</b></p> <p>  1925年12月,父亲出生在浙江省奉化溪口石门村的一个贫民之家,我祖父是乡村裁缝,他承袭了奉帮裁缝的传统手工技艺,在老家石门村那一片山乡里,是一位口碑颇不错的手工裁缝。他为人厚道,手艺精湛,上门缝纫制衣,替人考虑亦比较周到,并且从不与主顾为报酬而锱铢计较或争执不休。因此,家乡那一带的乡亲众邻们都愿意去请他上门缝纫制衣。所以,在日寇侵华之前,父亲的家境还是勉强能过去的,甚至祖父还能供父亲读了几年村办小学,当然,也仅仅是为了能帮着祖父“记记账”而已;因为祖父不识字,更不会算账。</p> <p>  时至1937年日寇侵华之后,城里的富人们纷纷逃亡乡下,引起物价飞涨。而山村人家赖以为生的毛竹及竹制品,几乎没了销路,人们也因此顿失主要收入来源而陷入困境。乡民们没了收入,吃粮都成了问题,哪里还有余钱来制衣?于是,祖父失业了,而作为学徒的父亲也跟着失了业,吃粮钱没了着落,全家人的生计顿时竟成了梦魇。</p> <p>  当此全家陷入困境之际,毅然挑起全家生计重担的,却是性格坚强的祖母。老家山区无耕地不产粮,她就带着不足14周岁的父亲去替人家扛大米,以便补贴家用。他们经常是每人肩扛几十斤大米,往返于家乡与奉化城关之间,来回一趟足足有一百余华里山路,全靠辛苦奔波,才能挣回几个脚力钱。到春天出笋时节,挑一担毛笋到城里,卖了钱后换回些黄鱼带鱼等海鲜,再沿途叫卖着返回家。如果恰逢运气好,还是能挣上几个钱。假若运气不好的话,撞上保安团或伪警察,白白抢了货不给钱不说,还得赔上本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毛张苗(左一)作英模报告</b></p> <p>  如此过了若干年头,生性倔强的父亲,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既辛苦又屈辱的日子,为了减少家里的吃粮人口,又能挣钱养家;于是就想到了外出当兵吃粮拿饷。当时的四明城乡,到处都有打着各色旗号的征兵处,有伪军的、土匪的、国民党保安团的等等,当然也有新四军的。正是“打起征兵旗,自有吃粮人”。石门村里原来有一支青年抗日自愿队,主要是护村庄防土匪的。其中的许多人后来都前往鄞州,加入了国民党宁波警察总队第三支队(后来才知道,其中的六大队是共产党掌握的部队)。</p> <p>  可那时的父亲却并不明白这些,当时乡里就驻有国民党奉化县县大队的一个分队,于是他就懵懵懂懂地加入了,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因为这个部队既不保境安民,也不抵抗外侮,专事敲诈勒索,欺压百姓。分队几十条人枪,土匪下山时居然无动于衷,等土匪抢劫回山后,朝土匪撤退的方向放几枪,就算是剿过匪了。分队驻在村庄里,一旦风闻日本人要进山清剿,霎时就逃得无影无踪。等到日本人一走,就又堂而皇之的回到村里收缴抗日捐税。分队长带着大小老婆,成天吃香的喝辣的,今天保长请,明日乡绅宴,做张做智、胡作非为。对部队既不教育管束,也不进行军事训练。如此则上行下效,几十人的分队分散住在百姓家中,平时从不扛枪,到处闲逛,吃喝玩乐;小队长和一些老兵们赌钱捉鸡抢东西,用父亲的话说就是:“专干坏事不干好事。”而在部队内部,当官的欺压当兵的,老兵欺压新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参加苏联建军节(左三:王海,右三:毛张苗)</b></p> <p>  父亲当时虽然年仅十五、六,不懂什么革命道理,但是对于国民党军队不打土匪不抗日,专事祸国殃民的是非观,还是有些朦胧意识的;也有想抗日,打日本佬的念头。于是他就在一个夜晚,乘着无人注意,偷偷开小差跑回了家。</p> <p>  当时在国民党军队里,逃兵是要冒杀头风险的。因此,父亲回村后不敢住在家里,只能躲在后山竹林里的一个山洞中,由弟妹每日上山送粮送水维持。几天后,又转移到奉化大桥镇的一个远亲家里躲藏。过几天恰好有从鄞县回村探亲的原石门自卫队队员,听说了此事,就向祖母建议说,可以让父亲去参加他们所在的部队。说是那支部队才是好部队,官兵平等,不欺压百姓,专门打土匪、打日本佬。</p> <p>  当祖母把这个消息打听瓷实后,隔日就急忙赶到了父亲的躲藏处。“四明山游击队官兵平等”,“不欺压百姓,专打日本佬”,“林大队驻扎在鄞西XX寺里”。</p><p> 听罢祖母转述的那几条简短的消息,父亲几乎是当即就认定了,这正是自己打算要加入的队伍。尽管他并不知道新四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而三五支队又是什么样的队伍?</p><p> 在离开大桥镇前往找寻部队那天,母子俩依依不舍,惜别十几里路,祖母一程又一程的送别着尚未成年的儿子,她千叮咛万嘱咐,走一路说了一路的话。可是自古送行千里、终有一别。然而又有谁能想到,这一别竟会是这一对母子终身的永诀!</p><p><br></p><p> 翌年春天,祖母不幸病故于石门,时年仅39岁。</p> <p>  与祖母分手后,父亲独自一人前往鄞县,一路打听一路找寻。他只知道那支部队叫“六大队”,大队长姓林,队伍里有不少同村的熟人。辗转数日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与六大队番号相近的队伍。一问之后才知道,虽然是同一番号,但却是同一支队中的四大队。</p><p> 那些人问他:“找六大队干什么?”</p><p> “看亲戚。”</p><p> 人家当然不信:“看什么亲戚?你是去那里当兵的吧?”</p><p> “不是。”</p><p> “去什么六大队,那个队伍有共党嫌疑,不会有好结果。你还是留在我们这里当兵吧?”</p><p> “我不干。”</p><p> “不干也得干,反正你走不掉。”</p><p> 生性倔强的父亲也火了:“不干就是不干,当不当兵也得我自愿,我不愿意!” 这伙人拦住欲走的父亲,继续纠缠不休…… 他们扣押了父亲几天,最终还是无计可施,只得放了人。</p> <p>  几天后,在鄞西的一个山村古庙里,父亲找到了“林大队”。 当时它的正式番号是:国民党宁波警察总队第三支队六大队。六大队是共产党掌握的队伍,由打入国民党军队的共产党员林一新、李明分别担任正副大队长,“林大队”的大多数中队、小队和班以上干部,都是共产党员或进步青年。因此,它虽然戴着国军的帽子,但在骨子里却是共产党的抗日队伍,遂行的是共产党军队的纪律和政策。所以当地的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它为:“阿拉林大队。”这是具有当年新四军特色的所谓:灰色队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72年浙南拉练途中</b></p> <p>  来到了六大队二中队,这是个缘自原石门青年抗日自愿队(由毛尹组建),基本上由石门村人组成的中队,中队长就是当年在那一带曾经名闻遐迩的毛尹。他是石门村的富家子弟,比父亲年长近20岁,也是父亲的隔壁邻居;他早年外出读书,学有所成后成为当地颇有建树的乡村教育家;出自他门下的学生和弟子,有不少人后来成为了科技和文化界的名人,也有许多则成为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干部。 这个来自石门村的第二中队,孰料在之后竟然涌现出了两位我军的全国一级战斗英雄,还都曾受到过毛泽东主席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亲自接见。其中一位是毛杏表,在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中牺牲;另一位就是父亲毛张苗。统观全军上下,就此而论,或许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这不能不是石门村人的骄傲!</p><p> 靠着这样的一群石门老乡在场,父亲以为参军这件事必是水到渠成,结果却未曾料到仍是好事多舛。接收新兵的决定权不在中队,一律得由大队决定。</p> <p>  来到大队部,林一新和李明听完中队领导的介绍后,这二人将父亲上上下下、前前后后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完了却不约而同的摇摇头,都是一脸失望和无可奈何的表情: “不行,你太瘦小了,连扛枪都够呛,更别说行军打仗了。”</p><p> “大队长,别看我瘦,但是我能吃苦,也能挑着重担翻山越岭。”</p><p> “不行,当兵打仗不是玩的,你还太小,过几年再说吧?”………… 这下子麻烦大了,只能使出山村顽童的损招了——就地撒赖: “我不走,也无法回家;我就要当兵打日本佬,你们赶我也不走;反正你们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而且你们还得管饭……” 这一下,令得两位大队领导面面相觑、目瞪口呆……</p><p> 几天后,在毛尹和几个石门老乡的多轮说情之下,已被纠缠的无可奈何的林大队长总算松了口: “那就留下试试吧!” 就这样,父亲总算是暂时过了关,加入了革命队伍,只不过还留有一个“试用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林大队”诞生地一一鄞西榠楂祖庙</b></p> <p>  几个月之后,“林大队”的“共军嫌疑”被国民党方面基本确定,同时也制定了对它实施包围缴械的阴谋。1943年8月末,国民党宁警总队第三支队长郭青白,命令六大队集结于鄞西一个低洼的小山村——天井岙“集训”,同时他又纠集起其他的五个大队,在山村四周的山头上居高临下,企图“围猎”六大队。</p><p> 然而,早已掌握了该情报,随时都防备着的“林大队”,在浙东新四军第三支队的配合下,机动灵活地利用敌军部署的间隙,乘夜暗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圈,正式加入了新四军三五支队的行列。</p> <p>  在与国民党公开翻脸之后,“林大队”正式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号,成为中共鄞奉县委领导下的鄞奉县大队;随后又配合主力部队,向郭青白部发起猛烈攻击,经数轮激战后歼其一部;迫使郭余部越过鄞奉路向天台方向逃窜,至此,郭部被全部逐出鄞西。</p><p><br></p><p> 在这一系列跟随浙东新四军的抗日反顽战斗中,父亲也逐渐的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革命军人。</p><p><br></p><p>注:本篇章均根据父亲的回忆录片段编撰而成</p> <p><b>毛战海:在军侦察连4年间</b></p> <p>  时光荏苒,转眼今年已是是我参军50周年的日子了,我在部队前后16年,实际上在野战军侦察连那一段最为刻苦铭心,侦察兵,长江750,带兵的人是我年轻时心中挥之不去的萦绕。2013年在安徽九华山战友活动时我写过一段回忆,这次就原封不动地放上了,以为纪念。</p> <p>  每年一次的老连队战友聚会,已然十年了。这次是在安徽九华山上聚会,除了浓浓的战友情义以外,又增添了一份景色怡然。自然也淡淡的浮现了一些往事的记忆一一</p><p>  我是1970年8月参军入伍到了这个连队一一20军军直侦察连。到1974年9月去南京上学,差不多整整4年在这个连队,直到1973年上海兵通信二连的鲁晓明(比我小一岁)调入连队前,我一直都是连队年纪最小的兵(14-17岁)。</p> <p>  我们这个军侦察连是1962年蒋介石叫嚣要“反攻大陆”时,中央军委决定由本军各师侦察连抽调骨干组建而成。我在连队时大部分时间(71年至74年)的连长是王贤松,南京61年兵,64年南京军区侦察兵大比武尖子。他满脸的络腮胡子,勇武有力,声音洪亮,动作迅速,在我眼里他就是个标准的军人。对我的影响很大,至今优缺点都从他身上传染不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71年,侦察连一排摄于杭州文二路</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杭州商业学校(当时征用为军侦察连、</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警卫连营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一排左4:排长姚人凤(65年温州兵)</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三排左1:班长王旭东(68年安徽兵)</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三排左8:副班长俞盘兴(69年常州兵)</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二排左3:陈虎,左4:老毛</b></p> <p>  我们军侦察连一排制式装备是九辆长江750摩托车,三挺轻机枪,其他人清一色56式冲锋枪,排长是上海产幸福牌单人摩托车。二排是30辆上海生产的专用摩托车,一人一辆,清一色的自动步枪。三排是手枪排。</p><p> 一排每班三辆摩托车(长江750),那么也就是说一个班要选3名驾驶员。能成为驾驶员是我当时最大的梦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73年杭州钱塘江游泳训练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与战友华卫军(右1)王卫卫(右2)</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陈新平(左1)在虎跑合影</b></p> <p>  1970年10月,刚到连队不久,我被分到一排一班。连队驻在杭州文一、文二路之间的军部大院里。一天副班长河南69年兵杨安民开车去洗车。我积极主动要求随他的车同行,结果车行至大院里拐弯时翻了车,他没事,我坐在后座上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头部着地,满头鲜血,最后在卫生所被缝了12针,算是一起事故。同时在我看来那次“事故”也是导致我实现不了当初梦想的最大因素。连长直到我离开连队也没让我当成驾驶员。我心里对连长是有点意见的。几十年以后,有一次战友会,连长对我说:“那次翻车后,你老爷子来军里开党委会时,和我打过招呼,说不要让你开车,免得闯祸。”就是这样的一个“关心”变成了我在侦察连时长长的一个心结。我能怪连长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73年军游泳队(以侦察分队为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因有一项目为武装泅渡1万米)</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参加南京军区比赛载誉归来</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获得二亇奖项)</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军政委孟克、副军长张孝烈、副参谋长杨石毅</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接见游泳队成员并合影留念</b></p> <p>  指导员周仲良61年无锡兵,长得标致精神,口若悬河,谈起理论来一套一套的。当时也是我仰望崇敬的。记得1973年部队野营拉练回到了最后一个点一一湖州九九桥下的一个村庄,我饿急了,于是花了两块钱买了驻地老乡家十来个鸡蛋煮了吃,这事做得很保密,也不知是怎么地就传到了指导员的耳里。连队晚点名讲评时,指导员就在全连点名批评了我,理由是人民军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犯的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一条。但我内心是有点不服的,我想我是买鸡蛋又不是拿、抢鸡蛋……但是当时站在队列里的我没有作声。现在看来有点“擅自行动”,对应“三大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批评得也对。这就是我们严格的指导员。</p><p> 实际在我看来,他们两位作为军政主官都是非常优秀的。由于年纪小,到连队时大部分战友都大我3、4岁甚至5、6岁,也有大10岁的(如刘宏)。但我的身高还可以,当时也有1米75左右,班里站队一般都站第二个。作为军人子弟,我的性格是倔强不服输的,这样引出的故事和麻烦就很多了。当年连长、指导员没少伤过脑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野营拉练途中(前为军副政委沈云章)</b></p> <p>  军侦察处熊参谋,58年安徽省宣城兵,长得白面书生样。代表侦察处负责指导侦察连的军事训练。他点子多,主意多,严肃的脸上透着对士兵慈悲的心。侦察连无论拉练、游泳、格斗、射击、夜摸、攀登、孤胆训练等每场训练的后面都有他的影子。</p><p>  记得1973年军区在安徽广德地区举行陆军防苏军空降演习,期间指定我连担任苏军空降军假想敌(也相当现在的“蓝军”)。这次我当“大官”了,担任假想敌苏军空降5师师长(实际也就是一排一个战斗小组组长)有一辆三轮摩托车,3个兵(分别担任团长)。第一次有了指挥权,在驱车分别开往演习指定高地时(离目的地有100多公里车程),沿途按侦察处指令进行兵要地志调查,一路上荒无人烟,路过一片水塘,水面上停着一溜的野鸭子,我即命令停车抄起56式冲锋枪就是两枪,顿时水面上漂着两只野鸭。</p><p> 晚上在老乡家(野营期间住老乡家)借老乡的灶台和锅炖着野鸭汤,突然熊参谋推门进来了,他打开锅盖说:“很香啊。”我想完了,擅自开枪是要受处分的,但没想到熊参谋没说什么就走了。整个演习下来,也没听连队说什么,原来熊参谋“隐瞒”了这事。我躲过一劫,还喝了一顿美美的野鸭子汤,这么多年,对他心存感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1973年西天目山野营拉练</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张孝烈副军长走在部队的前面)</b></p> <p>  如今三位带兵的人均已70开外,我这个最小的兵也已过了天命之年,但是每次战友聚会总能看到他们健康的身体和年轻的心态。心里总有一种安慰。</p><p> 他们就是我军人生涯的领路人。是我青年时代的榜样。每见他们就有一种青春时代的内心涌动,就有一份被包容、被宽容的暖暖的情感回忆。</p><p><br></p><p> 有人说,战友聚会,见一次老一次;也有人说,战友聚会,聚会一次年轻一次。我赞同第二句话。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仍愿当一名侦察连的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征集:美篇《共和国两代军人》入编样本</b></p><p> 艰难岁月中,父辈们为新中国的奠基,抛头颅洒鲜血;</p><p> 和平年代里,子承父业,为祖国繁荣强盛,挥洒青春热血。 </p><p> 军人使命、军队生涯、军营情结、军旅文化,共铸两代人的理想和伟绩。</p><p> 只要你怀有对父辈的无比景仰,只要你有过军旅生活的闪光之点,就给我们投稿吧。</p><p> 说说父辈的故事,晒晒自己的精彩,让我们一起来创作《共和国两代军人》,纪录共同的时代历程,激发民族复兴的强国梦想。</p><p> 相关事项:</p><p> 一、请提供文字材料(不超过5000字);</p><p> 二、图片若干;</p><p> 三、版权归原作者。</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共和国两代军人》编辑部</b></p><p>统筹:毛战海、杨少华</p><p>文案:毛一江、冯杨、杨志群</p><p>题图:范晓莹</p><p>美篇制作:冯杨</p><p>外联:林平(135 1682 926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