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从容与缓慢的老街

田 丁 (人文风光摄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时喜欢上网闲逛,除了空间、美篇之外,购物也是我经常打卡的地方,这不,又买了一只索尼小黑卡回来,外加了一只手柄(均为二手),超级可爱!随着年纪的增大,象这种扫街随意地拍拍背上单反的确有点嫌重且目标大,容易引起别人警觉和注意,扫起街来和小黑卡相比有着它的不便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了手柄啊拍起照来更稳定更方便,可以举到头顶上方拍,也可蹲下接近地面拍;可以通过折叠显示屏构图也可通过取景器来选择你要拍摄的内容,小小黑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点不比大机子的性能差,佩服索尼公司的设计和制造,真乃爱不释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黑卡到手,试机第一选择“皮市街”作为我扫街目的地,理由是离家不远,骑自行车十几分钟就可到达;二是皮市街在我童年时代留下了较为深刻的记忆,是上小学的必经之路,也是我的初中所在地(当时的市第五中学);三是现在皮市街已成为扬城的一条网红打卡地,外地游客来的居多,选择的内容较为丰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起扬州的老街,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东关街,而忽略了这个铺满花岗岩麻石,充满名城古韵的皮市街。一个来回走下来,街面增阔了不少,感觉不变的是这里热闹的模样和地道的扬州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条几百年前的皮货一条街,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满是文创店铺和传统小吃吧、充满生活趣味的街道。这条689米的南北向街道,有着神奇的“南北差异”,北边连接着车水马龙文昌中路,南边则相连着的却是充满烟火市井气息的广陵路。从银河电子城门口的早餐摊,到街口的弥漫着芝麻香气的端荣烧饼,再到文艺轻食小店無唬,还有咸香酥脆的大油火烧,还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玖记边炉......,热闹美食之“趣”也是皮市街非常吸引大众的一点,毫不夸张地说,真的可以从早吃到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历史悠久从容缓慢的皮市街,这不仅仅来源于窄小的街道里各色各样的创意店铺,更来源于它的自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皮货自古至今都是时尚、高雅的象征。历史上富庶之地的扬州,当然少不了皮货生意,并最终形成了"皮货一条街"。这街道,便是皮市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据史料记载,元代,皮市街称作马军营四铺南与马军营四铺北,而要装备马军,当然少不了皮货,自此,皮市街与皮货也就有了渊源。明嘉靖年间建新城前,皮市街所在地还是"半村半郭的郊外"。明末清初,皮市街处依然是低洼地域。扬州文人陆弼游兴教寺(1949年5月兴教寺与万寿寺一道被改为扬州师范学校新校址,1968年改为扬州市第五中学,现为田家炳中学)后作诗记载:古寺萧条绿水湾,入门秋潦没斑苔。可见那时皮市街沟渠纵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代,皮市街发展成为皮货街市。虽同是经营皮货,但皮市街有南皮市和北皮市的分别,以真君巷头为界。南皮市就是皮市街南段,卖的是皮衣帽、马蹄袖、皮毯褥等软件皮货;北皮市是皮市街北段,卖的是皮带、皮靴、皮鞭等硬件皮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末民初,皮市街上还有不少其他商店,如1922年秦立干、秦志员开设的天宝斋茶食店,1925年纪尚五开办的达仁医院,1933年在31号开业的荣顺源饼面店,1936年在30号开业的福昌酒店,1940年开设的祥丰酱园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而在我的印象里,从万寿街向南是有不少店铺的,特别是风箱巷巷头和皮市街的南出口,有煤球店、寿材店、缝纫店、豆食坊和药店等,万寿街向北是没有店的,但到了皮市街的北头罗湾街那儿店铺一家又是挨着一家,打酱油买酱菜买南北货我们都喜欢到罗湾街去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今,皮市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只有3米宽的皮市街,现在扩宽到了10多米,街道两边的店铺也变成了许多文艺调性十足的小店,给皮市街增添了不少文化趣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家边城书店,从里到外都透露着文艺气息,复古的调性吸引着人们进去一睹芳容。房子虽旧,但书店里面的内容值得留步;还有一家叫一点光的咖啡馆也让人印象深刻,门头简约的字体发出微弱的光芒,里面的光线从不大的玻璃门中投射出来,真的就成了黑暗中的一点光。特色小店一家挨着一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没有夸张的店招和华贵的大门,特色小店颠覆传统,安安静静。眼前的老皮市街完全发生了新的变化,旧时老街的模样一去不复返,但不变的是扬州这座老城带着禅意的从容。我闲适自得地走在花岗岩麻石铺成的道路上,感受着老街特有的宁静和文艺,一边不停地按动着手中相机的快门,感受着记录着老街的从容与缓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扬州教案旧址”终于得到了维修。 这是万寿街和皮市街相交的丁字路口。 板井巷,记得里面有口井。我们去弯子街都喜欢从这里经过灯草行穿过去。 <div><br></div><div><br></div>本篇完。<br><br>本文作者: 笔名田丁,50后。从字面上一看便知其含义。其实这是父亲的笔名我拿来用了,我是为了纪念他。闲暇时,喜欢用摄影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现在有了“美篇”,为了更好地为看官理解图片内容,略赘上几段文字加以说明。不求专业,不索知音,只是漫步人生中留下一串串脚印。所发图片都是原创,图片如若阁下喜欢,随便拿去。<br><br>我喜爱摄影,我摄影不刻意追求最终的结果,但注重享受拍摄和整理图片的过程,从中亲嗅自然的味道,品味一生中点滴的美好时光,把日常中那些触动人心或平常的画面记录下来并分享出去,把自己当时的情绪传递给另一个志趣相投之人,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如果了解或增长一些知识更是锦上添花。我很幸运我选择了摄影作为我的喜爱,並与之快乐为伴。这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仅仅是开始,没有结束。<br><br>敬请期待下期的《美篇》。谢谢您的欣赏与关注。<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