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来意大利之前,我的胃不好,三四年了,一直吃药。所以这次我带了一个挺大的箱子,里面近四分之一都是药,其中大部分是胃药。知道西方人不喝热水,我还特意带了一个电加热壶。意大利人爱喝咖啡,每天早餐必备,但是,刚刚到的那些天,我是边都不敢沾。朱西的母亲每天早餐都要在我的餐盘里放一个苹果,我因为胃寒怕凉,特意让她给加热一下,以后老太太就天天给我煮苹果。不到半个月吧,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慢慢变得什么都能吃了,甚至冰淇淋。要知道,意大利尤其是西西里岛的冰淇淋是非常非常好吃的。我后来吃了以后才深深体会到,如果此行没吃过冰淇淋,那就太遗憾了,说你等于没来过西西里都不过分。不仅如此,意大利的特浓咖啡我也能喝了。说起特浓咖啡,来之前没喝过,喝了才知道,很小的那么一个杯子,里面的咖啡按我说就是一杯底那么多,但它的作用,如果你中午喝一杯,整个一下午,你都会处于兴奋状态。我午饭后是特别容易犯困的,而意大利的大学却没有午休,学校的课一般是12点下课,下午1点接着上。所以,我要特别感谢特浓咖啡,它把本来是一个个难熬的中午时光,变成嘴边的一抹余香,和下午课上的侃侃而谈!呵呵🤭</p><p> 就这样,胃病不知不觉很快就好了,不仅什么都能吃,再也没有不适感,而且不再吃药了。</p><p> 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仔细琢磨,应该是或者说肯定是环境因素。没错,西西里岛的空气太好了,每天都是那么透彻明净;地中海的海水湛蓝湛蓝,蓝得纯粹,蓝得让你想大声呼喊!记得第一天到达,一下飞机就给我震了。机场旁边的山体清晰得能看见一道道褶皱,一片片火烧云红黄相间层次如此分明。和当时还被雾霾包裹的北京相比,这里简直就是天堂。</p><p> 某种意义上,胃病跟精神压力情绪紧张有关。这一点往往不易察觉。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中呆久了,周而复始,没有变化,免不了无聊之感,再加上北京这些年遮天蔽日的雾霾,不抑郁郁闷是不可能的。而我又比较敏感,这样,胃病就找上门了。呵呵🤭!当然这都是事后反省。但是来西西里后就不一样了。它有点像常年紧张工作之余的一次休假,或者说如同被囚禁久了之后的一次放风。没错,囚禁,放风!我不止一次听说过有的人在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出去旅游,跋山涉水,甚至风餐露宿,半年或者一年之后,什么事都没有了,症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很多疾病都不仅仅是身体的生理的,而同时是心理的精神的。这往往与一个人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大有关系。如果说是原有的环境(自然和人文)导致了你的疾病,那么换个环境就是摆脱囚笼。如同一次自我更新和重新启动。新的环境与原有环境之间应该有足够的反差。有反差才有新鲜感,才产生好奇心,才能使你从原有的心境中挣脱超越出来。就像文学修辞的某种规律。你说狗像野兽一样咆哮,肯定不如说人像野兽一样咆哮,后者的张力显然更大。当然,过犹不及。说一个女孩像野兽一样咆哮,就显然过了。走出去亦然,反差过大,比如去一个非常荒凉甚至非常恐怖的环境,就适得其反了。而我这次从雾霾笼罩的北京来到空气清新的西西里,其反差不仅够大,而且绝佳。哈哈😄!</p><p> 前面说过,环境,不仅仅指自然,还有人文。西西里不仅空气清新海水湛蓝,而且完全是异域风光。它是从东方到西方的跨越。和北京乃至全国的千篇一律的簇新的高楼大厦相比,这里动不动就是17世纪、14世纪甚至更早年代的西方古典建筑。除主干道外,大部分街道都是窄窄的石板路,似乎亘古如斯,留下深厚的历史记忆。宏伟的教堂,古老的皇宫,喷泉广场和大小剧院……风格独特又各领风骚。</p><p> 当然当然,还有金发碧眼的意大利美女,让你大饱眼福!至于被中国女孩追捧的意大利俊男在我这就算了吧!呵呵🤭</p><p> 特别要说的是意大利尤其是西西里人的热情好客。就说我的学生吧,每天中午下课到餐厅吃饭,因为人多,一般都要排队,但只要他们遇见我,都会让我坐到餐桌的座位上去。问我点什么,然后替我排队,买好了给我端过来。这个可是我在北京的学校里都从来没有遇见过的。惭愧地说,我当学生的时候,也没有为我的老师这样服务过。还有很多类似的实例,就不一一列举了。我的朋友老荣后来从北京过来玩,他对意大利人的热情用“受宠若惊”来形容。当然,很可能不是所有的西西里意大利人都这样,我只能就我见到的来说。</p><p> 印象中的西方人似乎总是西装革履高大上的,但是真正接触起来,他们在很多时候其实是非常随意的。一个对意大利诗歌颇有研究的医学院的教授给我的学生讲诗歌美学。医学院的教授在巴勒莫大学工资最高,也是最有身份的,但是他居然坐在讲台上,搭拉着二郎腿。朱西曾拉我到一个教研室,和老师们一起煮面条。按照学校规定,教研室是不让做饭的,那几个老师是偷偷做的,我看他们都乐呵呵的,好像有一种“犯罪”的快感!我的一双鞋是从北京穿过来的,很旧了。平时上课我一般穿皮鞋。后来要和几个朋友去罗马等地旅游,需要穿旅游鞋,我问朱西是否应该换一双?她看了看说,这是在意大利,有什么关系?!</p><p> “有什么关系?”真有意味!不端着,不装逼!那你一个土包子还有什么放不开放不下的?哈哈哈哈😄</p><p> 最后要说说西西里的食品。整个环境包括土地河流没有污染,物产当然就没得说。就拿我天天吃的苹果来说吧,北京的苹果大多变形,长得歪七扭八,甚至横着长,一看就是被农药催大的。西西里的苹果则全都是圆圆的,不大不小的,顺顺溜溜。不知道它们是否打过农药,但肯定不是被催熟的。不仅苹果,桃子梨西红柿等等等等,都是如此。享用着在这样环境下出产的物品,啥都别说了!</p><p> </p><p> </p> <p>这是第一天到达时在机场拍的。</p> <p>呵呵🤭</p> <p>夜空如此透明!</p> <p>巴勒莫主教堂。建于1184年。融合了多种艺术风格:清真寺的基底,后期的诺曼风格、哥特风格和西班牙风格。</p> <p>诺曼皇宫。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建筑核心由阿拉伯人建造。1072年诺曼底人征服了西西里,对皇宫进行了改扩建。后来成为诺曼式、拜占庭式和阿拉伯式建筑风格的大熔炉。</p> <p>阿拉伯风格的建筑,但是当地人都叫它中国房子。西西里岛历史上曾经被阿拉伯人占领过。</p> <p>巴勒莫著名的四角广场,它的四边分别有四座和上面那个完全一样的建筑。</p> <p>巴勒莫小剧场。</p> <p>大剧院,据说是欧洲第四大剧院。</p> <p>医学院的教授讲述诗歌美学。他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诗歌是让人不舒服的。我以为这是触及诗歌艺术本质的,让人想起鲁迅的“悲剧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你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