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自称能“刀枪不入”:袁世凯不信,拔出手枪就射了一枪!

天山老兵7997061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今天在百度《老历史茶馆》上看到下面这篇袁世凯与义和团的故事,感觉有点意思。按传统的说法袁世凯是窃国大盗,可读到此文觉着袁到有些破除迷信的味道,特全文转载如下,同时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转者语】</span></p> <p class="ql-block">"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这首诗句出自于宋代诗人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表达诗人对于新旧交替的看法,借用春天和夏天的景色,莲藕败去,柳树发芽,都是旧已过去,新事物萌发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文化上也是如此,古代科技水平并不发达,所以对于这个世界的未知保留敬畏之心,在有心人的利用下,这种敬畏就变成了"迷信",因此闹出的笑话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义和团运动中充满迷信色彩的"刀枪不入"就是如此,愚昧无知的义和团首领听信"迷信"说法,在袁世凯面前表演"刀枪不入神功,却不曾想袁世凯不信邪,抬手就是一枪,结束了他的生命。</p> <p>清末时期的北京西什库教堂旧照</p> <p>群众暴动</p><p><br></p><p>在中国古代,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农民起义有很多,但都是反抗政府暴政,而在清朝末期出现了这么一批人,他们同样因为 “不得不反" 而起义,但是他们反对的是外国人,而不是当时的清政府,他们就是"义和团组织"。</p><p><br></p><p>在民间也把义和团称之为义和拳团体,后世将他评价为"是二十世纪初在清朝末期发生的农民运动,主题在于他们的口号"扶清灭洋",主要的内容就是帮助清朝崛起,反对外国侵略者干涉中国的内政。</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而且这一运动发挥了巨大作用,打破了侵略者想要瓜分中国的奢望,使得许多人看清了外国人的真面目。</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上文中说 “义和团打破了侵略者想要瓜分中国的奢望”,我以为义和团的历史作用似乎没有这么大。客观来看,义和团确实起到了延缓各国洋鬼子们来瓜分中国的进程,但却没能 “打破” 它们瓜分中国的“奢望”。义和团失败后,1901年9月慈禧为首的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即派奕劻、李鸿章跟 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公使在北京签定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1、巨额赔偿各国计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使中国人民更加贫困;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各国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3、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并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4、禁止清政府两年内购买军火;5、惩办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官吏且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反帝性质的组织反帝;6、改 “总理衙门” 为 “外交部” 居六部之上,便于各国列强对清政府发号施令。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定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义和团运动并未扭转这一颓势。【转者注】</span></p><p><br></p> <p>义和团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最开始的时候,他就是民间秘密会社,是由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一些人组织的,史学家研究后发现,可能最开始就是宗教性质的,比如他们有的成员是"白莲教"的。</p><p><br></p><p>也有部分史学家从个另一个角度分析,可能义和团最开始是一种匡扶正义的"土匪组织",这两种性质加上外国侵略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p><p><br></p><p>因此义和团的成员人数众多,而且来自各行各业,甚是复杂。穷人里边包括有世代的农民、流浪的人、城市里边的手工业者、也有搬东西的苦力,有钱人的话就包括有地方的官员和军人,甚至有某些地主。</p><p><br></p> <p>在运动的后期,因为获得了政府的支持,所以成员更加的复杂,甚至有了王公贵族,就是这样的松散组织,多次打败了侵略者,改变了中国的局势。</p><p><br></p><p>而这些成员中,宗教因素和地方团练组织成员联合起来组成了"义和拳"团体进行训练,他们让成员相信,他们是有神仙护佑的,每到一个新的地点,成员就开坛做法,画符请神,让成员在迷信的氛围中相信自己已经"刀枪不入"了,现在多数人一听就觉得不可能,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多数人是相信的。</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帮凶,砍杀义和团。</span></p> <p>破了"刀枪不入"神功</p><p><br></p><p>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和宗旨符合清政府的需要,所以在同年1月,慈禧太后向所有政府官员颁布消息,认定义和团组织属于清政府的合法组织,不应该被打击。于是很多原本对义和团仇视的地区领导者相继对义和团表示关心,相继发布了维护义和团的命令。</p><p><br></p><p>当时的直隶地区的负责人袁世凯于是由本来剿灭义和团,转变成帮助义和团。他在这个方面尽心尽力,因为他认为义和团是在抗击外敌,为了清政府的未来而奋斗,因此他除了向义和团提供资金支持外,还多次邀请义和团的首领等负责义和团事物的领导人物到天津进行聚会。</p><p><br></p><p>在这个过程中,留洋回来的袁世凯其实对于义和团宣传的"圣功护体","刀枪不入"的内容十分的怀疑,认定这些话题就是在欺骗那些愚昧的百姓。</p><p><br></p> <p>但是慈禧太后发布的让袁世凯不能向着这些所谓的"义和拳"首领发难。在一次聚会的时候,袁世凯将所有相关的首领全部召集到了一起,他想看一看义和团到底是些什么人。</p><p><br></p><p>以请首领们吃饭为理由,大家本来都是相谈甚欢,突然袁世凯谈到了"刀枪不入"的话题,希望能够见识一下义和拳的神奇之处,面对这样的情况,参加酒席的首领都十分的踊跃,纷纷自称能"刀枪不入",要给袁世凯表演。</p><p><br></p><p>这正合袁世凯的心意,于是一个首领快步走向大厅,只见此人蹲站在地上,挥舞着手臂,跳动着"神奇的步伐",还在念念有词,之后还耍了几下拳脚,袁世凯吩咐周围的士兵用木棒敲打首领的手臂,只见木棒很快就被打坏了,首领也表现出了异样,满脸通红,口吐白沫,袁世凯这个时候还是十分的满意的,同时周围的首领也十分的开心。</p><p><br></p> <p>但是,袁世凯认为这样的效果仍然不够,所以他直接拔出手枪就射了一枪,只见那位首领不可置信地看了一眼袁世凯之后气绝身亡。</p><p><br></p><p>其他的首领看到这样的情景,也是被吓得不轻,袁世凯之后悻悻然说到:"你们这些妖言惑众的人,空有小心思,还什么刀枪不入,都是骗人的吧。"可怜的义和拳首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下就这样憋屈的死了。</p><p><br></p><p>刀枪不入的骗局</p><p><br></p><p>其实,刀枪不入的说法,在中国民间自古就有,但是这个是夸大的说法,通常所说的"刀枪不入"也就是更能抗一些伤害而已,而他们"刀枪不入"也是有原因的。</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55年东德总理访华,向中国人民归还义和团旗织,图为周总理接旗。</span></p> <p>首先,有些人是所谓的"练家子",从小刻苦练习"金钟罩和铁布衫"。经常用许多棍棒来敲打自己,睡觉也只能睡硬板床,久而久之,就练成了不怕木棒击打的体质。另外许多人从小就会浸泡在一种草药水中,这种草药可以让人的皮肤更加结实。</p><p><br></p><p>"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借用这样的诗句表明自己对于世事变迁的理解,过去"刀枪不入"是一种生存技能,在没有火炮的时代,却是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但是遇到刀剑、枪炮,那么这种"刀枪不入" 的神功自然就不攻自破了,义和团的失败也是源于这个原因。</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认定这是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有些武断也欠全面。义和团是清末起于民间的反外教(基督教)运动,运动的失败有迷信愚昧的原因,也有义和团盲目排外,滥杀无辜教徒的原因(善恶不辩、老幼不分一律杀掉),甚至连用洋货的人都要杀,造成平民教徒被杀两万多人,洋人被杀两百多人,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无辜的。其实这些行为,也是清庭怂恿支持的结果,比如清庭在对外宣战的同时就发布悬赏令:“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杀一洋妇赏四十两,杀一洋孩赏三十两”,这样就将义和团引入歧途了。后来清庭又向列强投降反过来与各国列强联手捕杀义和团,无耻地用义和团的头颅和鲜血向帝国主义请罪。如此,义和团焉能不失败!义和团运动是在腐朽的清庭和外国侵略者之联合绞杀下失败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义和团失败的教训启迪了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看清了帝国主义持强凌弱的本性和及侵略掠夺屠杀的凶恶嘴脸,这可以说是义和团留下的直至今天都至关重要的正确的认识遗产!与此同时,也使那时的中国人民大众看清了以慈禧为首的满清政府对内镇压百姓对外屈膝投降的真面目,认识到满清就是 “扶”不起来的烂泥,认识到“弱国无外交”是要用头颅和鲜血来解注的。这就为十年后的辛亥革命铺垫了思想上的准备和组织上的人气;加之辛丑条约后清庭财力更加空虚,人民也更加贫困和苦难,推翻满清政府也更为人民所希望,这些都在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减轻了思想和物质上的阻力。所以,义和团运动无论如何在历史上都是起到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的,起码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洋人,敢于向洋人挑战的精神!这种精神总比今天那些崇洋媚外对洋人马首是瞻甘当汉奸的人强!对于义和团的评价,毛主席可谓一语中的,他说:“ 究竟是中国人民组织义和团跑到欧美、日本各帝国主义国家去造反,去“杀人放火” 呢?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跑到中国这块地方来侵略中国、压迫剥削中国人民,因而激起中国人民愤起反抗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走狗贪官污吏?这是大事大非问题,不可不辩论清楚 ”。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由周恩来总理撰写的碑文 中 “由此上溯至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其中难道没有义和团烈士们用头颅和鲜血铸就的光荣吗!?【转者注】</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因科技时代,需要摒弃过去的陋俗,迷信的思想应该得到改变,跟着上时代步伐才能进步。</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清末老百姓的贫困。百年前中国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她们都是我们的祖爷爷祖奶奶辈啊!清朝不推翻天理不容!</span></p> <a href="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885044751326582737%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bd.baid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