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为了研究高考英语命题规律,把握高考英语评价方向,发挥以考促教的反拨作用,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王建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根据大同市工程办工作任务要求和工作室2019—2020年度工作计划,于2020年7月18日晚8点至10点在工作室微信群举行了对高考英语试题研究的线上研讨活动。</p> 高考试题分析交流 <p>大同市教研室周立国书记、王建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建芳老师和工作室成员教师参加了本次线上教研活动。研讨活动以工作室研究小组为单位,依次按照组别顺序对2020年高考全国I卷英语试题进行分析和交流。</p> <p>王建芳老师主持了本次线上研讨活动,明确指出研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分析2020年高考全国I卷英语试题,分享自己对试题的认识和感悟。</p> <p>郝富全老师代表一组首先交流了对高考英语试题分析的认识。他认为2020年高考全国英语I卷试题与2019年试题相比,整体稳定,但有所变化,难度略有下降。试题所选语篇材料新鲜地道,多来源于国外英语网站。试题突出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考查,充分体现出在高考评价体系下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根本任务的要求。</p><p>他对2020年高考全国I卷英语试题的进行具体分析后,得出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p><p>一、试题选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试题中体现“人与自然”主题的题目有阅读D篇和语法填空;体现“人与社会”的主题的题目有阅读A、C两篇和书面表达;体现“人与自我”主题的题目有阅读B篇、阅读七选五、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p><p>二、问题设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阅读理解的15个题目中有8个题目是考查细节理解,4个是考查推理判断、2个是考查主旨大意,1个是考查态度情感。其中阅读B篇不再是以前那种单纯的记叙文,而是改成夹叙夹议的记叙文,阅读理解难度有所增加,尤其是第24题。</p><p>三、语篇内容体现文化意识和全面发展。试题融入了中国元素,如语法填空语篇讲述“嫦娥四号”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重大事件,彰显了民族自豪感;试题提高了审美意识,如阅读B篇叙述作者反复阅读自己所喜爱的文学书籍,在重读过程中不断思考并提升自己的内心感悟;试题倡导了体育运动,如阅读C篇介绍竞走运动及与跑步的不同之处;试题培育了劳动精神,如短文改错语篇讲述作者亲手做西红柿炒鸡蛋的经历。</p><p>四、试题书面表达考查形式有所变化。书面表达改变了近年来高考英语常考的书信或邮件等应用文形式,而以命题作文形式并结合真实的语言活动情境来考查学生写人物介绍的记叙文。</p><p>总之,今年高考全国I卷英语试题稳中有变,改革创新,充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有助于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 <p>姚杰老师认为,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的书面表达为“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这与往年的书信体不同。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指导与训练不同类型文体的写作。</p> <p>张美佳老师补充了自己对今年英语试题的分析:</p><p>1.试题话题与生活密切相关,实用性比较强。</p><p>2.阅读材料均来自于原汁原味儿的地道美国文章(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纽约时报、美国Huffpost赫芬顿邮报)。所选包括七选五在内的五篇阅读,除A篇是应用文外,其余四篇均为说明文,其中涉及文学、运动、科学、心理几个方面。这些阅读材料不仅限于课本,思维、内容、布局与教材不同,今后需要多给学生补充地道的阅读材料。</p><p>3.阅读词汇掌握要求较高,除熟知本义外,词性活用和熟词生意考察有所增加。如C篇中,sadden动词,使悲伤、eye名词,视角、taste名词,体验。</p> <p>刘芳老师具体分析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的命题规律,发现有以下特点:</p><p>一、选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p><p>阅读理解A篇属于应用文,内容是铁路服务公告,体现了“人与社会”的主题,关注社会服务信息与生活实际情境;阅读理解B篇为记叙文,阐述作者反复阅读自己所喜爱书籍的感悟,在重读中不断思考并提升自己,体现了“人与自我”的主题,关注自我反思和审美情趣;阅读理解C篇为说明文,介绍竞走运动及其与跑步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提高锻炼意识;阅读理解D篇为说明文,介绍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对植物改良的新实验,预测未来能够发光的植物可能代替电灯。该语篇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重新看待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七选五语篇是有关自我接受的话题,体现了“人与自我”的主题,倡导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完形填空与篇通过作者讲述玻璃门的谎言故事一论述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语法填空题讲述嫦娥四号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重大事件,彰显民族自豪感,向学生展示了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切实增强“四个自信”;短文改错讲述作者第一次做西红柿炒鸡蛋的经历,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感受劳动的辛苦,尊重劳动、认同劳动,并愿意学习和参加劳动。总体来说,今年试卷的选材依旧贴近学生生活,符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讲究实际应用的特点。</p><p>二、难度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p><p>从一方面来说,2020年高考英语阅读文章对词汇量的要求仍然很高,一词多义,熟词生义,构词法,词块比比皆是,尤其是阅读理解B篇,出现了一些低频词和抽象名词;阅读理解D篇与去年相比难度略有下降,但文章中仍有很多派生词、合成词、学术词汇和长难句。从另一方面来说,题目设置上体现高度概括性,对学生基于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做出推理判断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另外,书面表达试题改变了近年来常用的撰写书信或邮件的形式,以命题作文形式结合具体的语言活动情境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p><p>三、知识考查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p><p>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两题涉及的考点都侧重于基本用法,没有偏难怪题。</p><p>总之,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试题改变了相对固化的考查形式,学生只有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四个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才能真正地考好英语。</p> <p>陈梅老师对语法填空进行了细致分析,认为该题紧贴时事,讲述中国发射“嫦娥四号”探索月球一事。这既是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知识面的一个考查,符合我们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学习目标,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科学进步这样的话题。</p><p>该题设空方式和考点分布与往年相似,七个给出提示词,要求考生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三个不给提示词,考生要根据对上下文内容的把握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填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所设考点涉及了动词时态、被动语态、形容词副词间的转换、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和代词等,涵盖内容比较广。她认为语法填空整体难度偏大,尤其是对介词与限定词的考查难度较大,需要考生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词才能判断出句中的对比关系。</p> <p>燕改珍老师对2020年全国一卷的书面表达进行评价,认为体现了高考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实现了高考为教和学服务的目的,真正实现立德树人。</p><p>全国一卷的作文突破了平时应用文的惯常考察,要求学生写身边的最尊敬的一位人。它对我们平时教学的启示有以下三方面:</p><p>1.我们平时的教学要避免为考而教,不考不教,以考代教的倾向,尤其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干扰正常教学的做法。</p><p>2.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看写的语言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在中外文化对比中汲取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比,分析,综合,归纳等思维品质。</p><p>3.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英语的学习,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全球化国际人才。</p> <p>郭佳荣老师分析了阅读A、B、C三篇文章。她认为,历年的A篇一般属于信息查询类应用文语篇,考察的是同学们的信息快速定位提取能力,难度一般都较低。但是既要快速作答又保证全对不丢分,也是要有策略的。近年来在这个题出状况是大有人在的。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做题要领和流程。今年的A篇话题是列车服务信息,信息按功能分类呈现。21-23题无难度。</p><p>阅读B篇的话题是在人生不同时段多次重读喜爱的书籍的思考和感悟,呈现出“观点-解释-例证-结论”架构。25-26题基于段内信息即可作答,而24题则有可能让一大波同学无从判断,需要学生综合整个语篇中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在宏观语篇语境下,联系句际叙述逻辑进行解读才能理解判断。</p><p>阅读C篇需要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结构,明白第一段为总论,之后是分述竞走的优缺点。29-30题是细节题,学生需要把握每一段段落大意之后才能有目标的根据题设快速寻找答题依据。28题考察学生通过抓取关键词定位的文章信息的能力。</p> <p>任秋芳老师主要分析了阅读D篇和七选五。她认为2020高考英语全国卷1 试题D篇阅读较2019年D篇难度略有下降。32题以及34题属于推理判断题,33题为事实细节题,35题是主旨大意题。围绕三大主题中的人与自然的主题,考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体现立德树人的时代特征,引导美劳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试题原文选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8年3月26日,原题目为Could glowing plants replace the light bulbs? 原网址:http:/edition.cnn.com/style/article/glowing-plants-mit/index.html</p><p>主旨大意:科普类说明文,麻省理工大学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绿色植物的改良,希望未来能够实现植物的发光来照明,最终实现节能减排。通过这篇文章,激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如何能和谐相处,持续发展。</p><p>篇章结构:</p><p>Para1:绿色植物的优点和好处</p><p>Para2:应用现代技术实现绿色植物在众多领域的使用</p><p>Para3-5 绿色植物在将来或可实现照明用途</p><p>应对策略:基础知识上,加强构词法的学习,派生词,合成词,学术词,要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多多积累,做到肚子里有货,考啥都不怕。同时熟词生义,一词多义,搭配也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涉及到。在话题知识上,要多练习和积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说明文,比如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现代科学技术等的话题。</p><p>七选五相比2019年七选五的选题和难度,难度有所下降,也更接近高中生的生活。</p><p>原文出处:The Huffington Post赫芬顿邮报 ( 2016年8月15日) 7 Tips for Self-Acceptance原网址:https://www.huffpost.com/entry/7-tips-for-self-acceptance_b_57b23870e4b0b64913a9c5 </p><p>主旨大意:是关于自我接受的话题,紧扣人与自我的主题,倡导自尊自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总所周知,如今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至关重要。</p><p>篇章结构:总分结构</p><p>Para1:提出说明对象和话题:对于自我接纳的几条建议</p><p>Para2:不要将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p><p>Para3:原谅自己所犯的错误</p><p>Para4:了解自己的强项</p><p>Para5:列出自己的不完美之处</p><p>应对策略:关注与心理相关的话题,健康的话题,积累话题单词和词组。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p> <p>李燕平老师分析了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她认为,全国I卷语法填空语篇讲述嫦娥四号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重大事件,彰显民族自豪感,向学生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切实增强“四个自信”。</p><p>全国I卷短文改错语篇讲述作者第一次做西红柿炒鸡蛋的经历,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感受劳动的辛苦和荣耀,尊重劳动,认同劳动,并且愿意学习和参与劳动。</p> <p>尉琪老师分析了书面表达,认为全国一卷的书面表达一改从前的书信体模式,改为考查记叙文的写作,要求考生记述一个自己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要点包括:1.人物简介;2.尊敬和爱就的原因。</p><p>此次书面表达从应用文的写作改为写记叙文,看似降低了难度,实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以往材料中已经列出的要点所给予的框架,这次的作文明显更加开放。考生在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p><p>1.合理选材,分清主次。考生需要注意到作文要求写的是自己身边的人物,而不能是名人。人物身份的选取与第二个要点(尊敬和爱戴原因)的描述有着直接的联系,最常见且易写的选材为:医护人员(结合此次疫情)、老师、父母、警察等。100词左右的作文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考生应着重选择一个角度,突出反映主人公的一种品质或精神。例如,从某件事上我们可以从主人公的身上学到他们无私奉献、辛苦工作的精神等等。</p><p>2.厘清线索,注意逻辑。记叙文的特点是以描写叙述为主,主要描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过程等。记叙文一般会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描写叙述,写人的文章可以按照人物的经历或主人公经历的某个突出事件的过程去描写,主题往往就藏在字里行间。读者通常通过略读和扫读的方法就可以快速抓佳文章描写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连贯性,从而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情感主线。2020年全国一卷的书面表达材料中所给的要点非常有限,建议考生在写人物简介时给出的信息能为后文受到尊敬和爱戴的原因做铺垫,使整篇文章的内容看起来是从一而终的。</p><p>3.时态准确,结构清断。本篇作文宜采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叙述人物简介的时候应采用一般现在时,记叙事件时应使用一般过去时。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章时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段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你所爱戴的人物是谁、性格、职业等等。第二段着重描写一个事件,以此来突出主人公身上所具备品质和精神,即:受到尊敬和爱就的原因。第三段再次强调他对你的影响并表示要向他学习的決心。 </p><p>4.用词准确,句型丰富。词汇和句式的运用最能反映出考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运用高级表达来替换文章中的简单词汇、用丰富的句式(最好能运用一两个特殊句式)来替換文章中的单一表达,这些方法都是可以为文章增分添彩的。</p> <p>朱志娥老师认为2020年高考英语命题贯彻落实国务院高考内容改革专题会议精神,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体现时代性,确保公平性,充分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p><p>全国I卷阅读理解B篇记叙文阐述作者反复阅读自己所喜爱书籍的感悟,在重读中不断思考并提升自己,体现“人与自我”的主题,关注自我反思和审美情趣。</p><p>教学建议:阅读时第一步:通读全文。二、结构分析。三、读题。分析出卷人的意图,判断考察点。四、材料和问题相结合,找到答案依据。</p> <p>渠晓磊老师分享了对七选五这个题的分析。她认为2020全国高考I卷的阅读七选五选择了“自我接受”这个话题,聚焦“人与自我”中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鼓励青少年肯定自己的长处,接受自己的不足,培养健康的心理态度,掌握正确的纾解压力的方法。题目设置上考察了结构、逻辑、上下文连贯、同义复现等答题技巧,难度中等。</p><p>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这次的这个题也告诉我们,正确引导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也很重要。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p> <p>最后,王建芳老师对本次线上研讨活动进行总结,认为今天线上的研讨很成功,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p><p>一、能结合双向细目表进行考题分析,研究方向正确。</p><p>二、更难能可贵的是结合了本校学生的学情、教师的教情来进行题目分享,有很大的针对性,很实用,同时也对大家有很强的启发与借鉴性。</p><p>王建芳老师希望工作室成员要以高考真题为介质,深研高考评价标准,探究高考评价标准在试题中落地的方式、解题策略和学法指导,为新高三的一轮复习做好充分准备。</p><p>王建芳老师特别感谢周书记的资源分享与研究指导,由衷感激周书记三年来对工作室的支持与帮助。</p> 分级阅读解决方案 <p>王建芳老师特别指出,从这次研讨活动的分享与交流来看,高中英语教学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阅读资源不足,文章地道性不够,也就是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少。所以给学生尽可能提供丰富多元的话题材料和原汁原味的阅读材料就显的非常重要。</p><p>高考英语考试对学生的考查和评价是通过语篇阅读进行优化,以真实语境将语言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来设计的。所以,高中学生需要增强语篇意识,真正掌握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决定英语考试成败的关键。在国内不具备英语环境的情况下,唯一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就是大量阅读英文原版书籍。通过大量的英文原版阅读,让学生积累词汇量,培养语感,自然而然地学会语言的应用。</p> <p>学鸟阅读习惯培养系统通过引入全球最受欢迎的美国分级阅读测评系统—蓝思测评(30年全球使用历史),通过全智能、自适应的在线测评技术,对学生进行完整语篇理解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为学生匹配和推荐合适难度的英文原版读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定时定量的原版蓝思分级语篇阅读理解活动,培养每天半小时的阅读好习惯。教师可以布置和监督学生的阅读任务,科学管理和长期跟踪数据统计,得出学生阅读能力成长趋势。</p><p>工作室针对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通过为学生建立学鸟英文原版阅读资源平台,并根据蓝思测评确定的阅读水平,对学生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文学阅读训练,做好英语课外阅读拓展学习,突破高中阅读教学瓶颈!</p> 部分教研成果展示 制作人员 <p>策划: 王建芳</p><p>编写: 王建芳 郝富全</p><p>制作: 郝富全</p><p>终审: 王建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