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学生证里的故事

老幺妹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b></p> <p><b>这张很存旧的同济大学的学生证,是我母亲的珍贵文物,它见证了同济大学与四川宜宾李庄的一段情缘。</b></p><p><b>我的母亲是幸运的,她能从一个没有多少见识的乡下女子,成长为同济大学毕业生,全仗于李庄与同济大学的这段情缘。</b></p> <p>我母亲的幸运,是因为同济大学在李庄六年期间,她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本知识,更对其时的抗日热潮,有了深刻的认识。</p><p>我在少女时,就曾听母亲讲过有关同济大学和宜宾李庄人的一些抗日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下面一个事儿。</p> <p>1944年冬的一天,当时的李庄禹王宫,一场声势浩大的大会正在举行。只见正殿上两边柱子分别写着“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p><p>当年日军占领贵州独山,威胁陪都重庆,时局危急!</p><p><b>1944年秋开始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这让李庄人,同济学者们热血沸腾,踊跃报名从军上前线。</b></p><p>同济大学教务长蔡其恕发表动员演讲后,德国留学归来的工学博士杨宝琳教授第一个上台报名参军。教务长的两个侄子,蔡祖欢和蔡祖德亦同时报名。一时间报名非常踊跃。</p><p><b>同济全校总人数2423人,有师生近700人报名,最终365人入选从军。</b></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同济大学在李庄的主要教室旧址。在早,是李庄的众多庙宇之一,现这里设为展厅。)</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h1><p>据史料介绍:1940年10月,同济大学,以及同样几经辗转迁至昆明、饱经忧患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等学术机构,历经五六轮迁徙,最后落籍李庄,从此结束了似乎无休止的颠沛流离。</p> <p>史记上还有这个记载:自1937年起,同济大学已多次迁移,从吴淞到上海市区、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广西八步、云南昆明,然而总也逃不过敌机轰炸。同济委托在川校友广为觅址,欲迁往四川宜宾,却被南溪县婉拒。</p> <p><b>同济大学最终迁来宜宾李庄,是和李庄当时开明的绅士们,乡民们的努力分不开的。</b></p><p>其时李庄古镇仅有三千余人,别看人口不多,但作为长江第一古镇,有水陆交通的便利,加之古庙宇多多,据说有九宫十八庙,这些公共资源可作教室或研究室用。</p><p>更更重要的是,李庄的人民是爱国的,国难当头,保知识保文化保学者,这是人人该出力的事了。</p> <p>上照片摄自李庄的教学旧址里,人们正在参观墙上的几句大字:</p><p><b>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b></p><p>这十六个字,深沉厚重,力贯古今!</p><p>落款人为:罗南陔。</p><p>罗南陔何许人也?当时的开明绅士。</p><p><b>其实罗南陔这话所代表的,是当时李庄的全体人民和政府。</b></p> <h3>十六个字简单明白,然要做到,很不容易。</h3><h3>一个小小的李庄,一下子涌入几千上万人,安全问题,吃喝住宿等等问题,全来了呀!</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h1><p>变得拥挤的李庄让人有些头痛!</p><p>在《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编》(四川省档案馆编),一份罕见的史料记录了乡绅们集体为同济大学,要求政府当局让出房产的事。</p><p>“各公私处所均已不顾一切困难,先后将房舍让出,交付同大,而粮税分柜独延宕不迁……该祠既属公产,主权应属本镇全体人士……维护教育,繁荣地方,其责端在绅等,万难坐视。……当此非常时期,官民同有协助政府,完成抗战之义务。绅等之所以积极协助同大者,良以该校学子,对于抗建贡献甚大。盖安定同大,间接即增强国家力量。该局既为地方机关,对同大辗转流亡来此,究竟是否应当表示欢迎?”</p><p>在这份名为“南溪县李庄士绅为将孝妇祠依法由同济大学租定祈令南溪征收局转饬分柜迁让呈”的信函上,依次署着“南溪李庄镇士绅:张访琴、罗南陔、李清泉、罗伯希、杨君惠……”一共32人。时为1941年3月29日。</p> <p>今天,当我整理这些资料时,并把这些资料变成我的文字时,我深深地感动,为当年家乡的先辈们,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而热泪盈眶。</p> <p>覆巢之下,得有完卵,如果说最耀眼的中国学术群星,照亮了战时的李庄,以罗南陔为代表的乡绅群体以及李庄乡民,则是星空下岿然宽厚的大地。天空斗转星移,大地生生不息。</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b></h1><p>那时李庄,是人口与智力密度的高峰。傅斯年、陶孟和、李方桂、梁思成、林徽因、董作宾、李济、梁思永……许多学术界头领,知名人士汇集在这里。</p><p>林徽因、梁思成夫妻携一双儿女,及梁思成的母亲,都在李庄生活了几年。他们一家人的住址,是离李庄古镇约一公里外的一个民舍。</p> <h3>这是梁思成一家人的住址,普普通通的民房,如今这里设为中国建筑史研究基地,以及梁思成、林徽因的旧址及生平展览。</h3><h3>他们在这个不大的民房里,为祖国设计了国徽,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忘我的把自己的智慧,通过设计和教学,奉献给了祖国。</h3><h3>他们在这里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林徽因还因此生病于此。</h3> <p>(小屋前空地上,如今立了一个梁思成,林徽因的雕塑。参观者多爱与之合影,我也合影一张。)</p> <p>屋内展览,有梁思成,林徽因俩人的生活照片及物件。</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b></h1><p><b>李庄,在抗日战争时期,给了同济大学鼎力的支持。</b></p><p><b>而同济大学以及中央的几个学术机构进驻李庄,又给李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和发展。</b></p><p>如今,在李庄有同济大学的分院和医院,同济大学还每每派出学者和医生来李庄指导。</p><p><b>李庄和同济大学,将永远永远结缘!</b></p> <h3>这是在李庄广场上的,李庄和同济大学的结缘纪念碑。</h3> <p><b>历史的长河在不停地发展变迁着,优秀的历史所承载的厚重以及那么一种精神,当代代传承。</b></p><p>如今,当我穿梭在李庄热闹喜庆又祥和的大街小巷,我不由地又想起小时,母亲每每带我回娘家的情景。</p><p>从宜宾坐船到李庄码头,穿过李庄古镇时,母亲总要让我看看这同济旧址,并十分自豪地告诉我,她在这里读过书。</p><p>当时小不明白自豪什么?</p><p><b>今天的我有了一些感悟:原来我们的前辈们,有太多的中国情结,文化情结,以及那么一种对家乡的情结。</b></p><p><b>我作为他们的后辈,也因此而自豪满满!</b></p> <p>文字:老幺妹原创,部分资料。</p><p>摄影:老幺妹手机摄。</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阅读欢迎评论转发</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