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川藏线骑行记(之五)

胡杨赞

<p><b>[按语]</b>古稀之年的褚宏伟,钱根宝骑行川藏,不说波澜壮阔,却也艰辛曲折,矢志不渝。先是走317线,路遇大雨泥石流,四姑娘山路段多处毁坏,修复时间较长,不得不返回成都,重走318线。在即将到林芝的途中,又遇到泥石流损毁前方路段桥梁,好在等了几天后基本抢修好,恢复通行,本集让我们了解他们的近况……</p> <p><br></p><p><b><i><span class="ql-cursor"></span>七旬翁老当益壮 两老汉疯骑川藏(之五)</i></b></p><p>文字记述:褚宏伟(原创)</p><p>图片视频:褚宏伟 钱根宝</p> <p><br></p><p><b><i><u><span class="ql-cursor"></span>俩老汉疯骑川藏线之中印边界之城一一墨脱</u></i></b></p><p>2020.7.15.日,晴,气温凉爽,因前方路阻,在波密休息二天,我俩决定骑闯117公里外的墨脱县,但因听说道路极其难行,不能骑车,故尔坐越野车前往。每人票价二天来回400元。出波密县城即爬山30公里到达山顶隧道,气温较凉,白云飘山间,天晴无雨。但刚一出隧道口,气候二重天,大雾迷漫,又细雨绵绵,空气潮湿的能拧出水来,因这己进入喜马拉雅山南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大山一挡,不雾即雨,为什么墨脱县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呢?不难理解,是因为这里的气候和地质条件扱差,山体土质松软,被不停的雨水淋泡,塌方,泥石流家常便饭,隔不多远就有一处,有时是连片的塌方,又因墨脱公路很窄,只能走一辆车,所以路毁堵车是常事,路上的桥梁全都是军用钢箱式简易桥梁,好多不负重压,只能从便道涉水而过,一上一下坑坑洼洼,泥水没膝,越野车摇摇摆摆,上下颠簸,加力而行,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泥坑,进退不得。有时泥石流将大半路面侵占,越野车只能紧贴沟边小心通过,随时有翻入沟里的危险,被泥石流冲倒的大树,枝头撗挡路中,折断而过,山水冲刷路面,路毁严重,117公里的路程,越野车整整跑了5个小时,很是辛苦,这还多亏了是,分单双日单行道,今日是15单日,只准从波密至墨脱方向的车辆行驶,明日16双日,正好相反。</p><p>出隧道口一路下坡80公里,海拔下降1500米,气温回升,路两边出现了大片的芭蕉树,很高,上面还挂着成串的香蕉,听人说这里的蚂蝗特别多,随时会钻入人的身体,好可怕,但我俩沒看见。只是印度洋的暖流,使这里越来越热,有点象我们江南的气候,墨脱县是2013年通车的,短短这七年己大修3次,但还是灾害不断,修路工人辛苦极了,天天在雨中抢修被阻公路,但还是赶不上灾害来的快,这里还没抢通,那里又坏了。我们深深地向修路工人致敬,你们辛苦了。雅鲁藏布江一路伴着我们同行,三江口的风景优其美丽,汇合后的江面变宽变急,急切地奔向印度洋。到了,心目中的中印边界城市,墨脱县到了。城市很小,沿山坡而建,人口也只二,三万人,一色藏族风味,色彩鲜艳,商铺连连,干净整洁,入往旅馆,标间80元,条件不错,应有尽有。下午车主免费送我们去11公里外的,雅鲁藏布江大迴弯观看,路还好,江水在这里弯了一个300度的大弯弯,然后直奔印度,这里离中印边界只有17公里,多好的一江淡水啊,就这样白白的流走了,造福了亿万印度人民。回返,逛街,安睡。明天16日回程波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雅鲁藏布江墨脱大拐弯</b></p> <p><b><i>俩老汉疯骑川藏线之过波密桥梁冲毁路段</i></b></p><p>2020.7.16日,阴有时有小雨,气温24度左右,海拔1200米,早晨离开神密县城一一墨脱,尝试了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县城的道路,回返时阻车情况好些,过塌方区时还是格外小心,用时4小时,安全到达波密县。在去驾驶员家里取自行车时,和他父亲聊了起来,越聊起投机,他家是门巴族(藏族一支),老汉身体健康,65岁,是个川藏线的老司机,都是同行,越聊越高兴,请我俩在他家里喝酥油茶,吃藏巴,老汉两儿子,一女儿,大儿子开车跑波密至墨脱的线路,收入可以,二儿子在北京师大上学,正好假期在家,女儿嫁到了拉萨,全家和谐幸福,生活富足。</p><p>中午时分,天色还早,继续赶路,出波密向西40公里,到了桥毁路段,毁桥不是帕隆藏布主河的大桥,是跨越从山上冲下的一条急流上的小桥,急流汇入帕隆藏布,桥面被大水和石头冲走。桥的两头基座还完好,武警战士用钢箱式临时桥梁搭建好了,可小心通过。另外从波密到通麦这几十公里的路上,还有5处塌方,都挺严重,都是河水将路基冲击后,大片塌陷被河水冲走而成空洞,能修填的就修填,太大不能修填的,就向里重开路面,好在都确保车辆能安全通过。傍晚一塌方处巨石挡道,武警战士爆破炸石,我们被阻2小时,又下小雨,又飢又饿又累,前行一段后找藏民客棧休息,每人30元,晚餐土豆丝炒米饭每份15元,量足,味道还可以。只是棉被有一怪味,让人受不了,翻出垫被盖,免强睡一晚。</p> <p><b><i>俩老汉疯骑川藏线西藏的明珠一一林芝市</i></b></p><p>2020.7.18日,晴,阳光火毒,气温适宜,清晨离开海拔3285米的鲁朗乡,出门爬坡突击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顶,提升海拔1445米,真够喝一壶的,不能作急,慢慢骑,累了就推行,少息即行,不怕慢就怕站,25公里的陡坡,爬行了6小时,总祘到顶了,中间只在东久乡少息就餐,山顶又下雨,冒雨在山顶的色季拉山纪念碑拍照,很冷,穿上棉衣飞速下山,50公里的下坡一会儿就到,山下艳阳高照,天气暖和。快进城时路过,百树王风景区,听人说非常好,值得一观,登车转入即刻就到,门票30元,我俩全免。沿木棧道拾级而上,滿山古柏穿天,一看树上挂的标牌,惊杀人也,树高三五十米,树胸围径10一15米不等,树龄2000一3000多年,虽然是超龄古木,但棵棵生长旺盛,枝繁叶茂,摸摸它的树杆,真不知己有几千年的历史,看它的容颜再活几千年沒有问题,人类与它的寿命相比,真的太可笑了。柏树王群,不但是全国唯一,怕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之景观,也只有在这林芝地区,独特的气候,地质土壤,海拔,等等的独特条件,才能繁盛成长。弯曲延伸的木质棧道,也是绝佳一景,木质优良,油漆光亮,做工造型绝佳,安全结实可靠,连厕所造型都是仿古木而建,甚是优雅,山下李子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李子,随手可摘,但沒人去碰,山,树,景,棧道,少有建筑,和谐相处溶为一体,浙江省援建于2013年完工。</p><p>林芝市区,马路宽扩,干净整洁,绿化良好,人口稀少,交通敞通,物价不太贵,与南京相当。饱餐而眠,明日奔骑工布江达130公里。</p> <p><b>七旬翁老当益壮两老汉疯骑川藏之五到此结束,谢谢欣赏观看,精彩行程还在后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