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老年大学工笔色彩绘画班钓鱼台写生

夏雨

<p><b style="font-size: 20px;">工笔色彩绘画写生群钓鱼台活动札记</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0.07.15.</span></p> <p><b>  清晨的细雨一路欢送挥手告别,天空的云朵隐去了往日的骄阳,环坐一起的学友,不同姿态地聆听那娓娓的述说,各次写生的拾点,条条相串,如珍珠般的项链挂在学友胸前。一切都是那样地静,乳白色的灯影睁大眼睛注视这一切,屋外的树枝更显雨后的清新,给我们捧出抢眼的翠绿,似乎在默默地点赞,那位如仙女般的神灵,用纤细又灵巧的双手舞动着,笔尖在纸上的跳跃如欢快的小鸟,伴随着一起歌唱。啊!多有趣兴的场面,多有愉悦的享受,各自言词的自由表述,那是心灵撞击的火花,迸发出一股股撩人的弦乐......飞扬四方。</b></p><p><b> 美的乐曲又一次奏响。花本是艳丽的,把不同的花叶组合起来,又是一种重新的展示,那扶花、叶的手按有规则的组合,选用几种材质,一番灵动的劳作,创造了一幅富有主题 的作品——希望,希望含着无穷的韵律,流向远方。</b></p><p><b> 把组织者辛劳呈现的字迹条文,在各自的岗位上舞动多情,飘逸着在风中摇摆。摘下它攥在手里,思考中迸发出隐去的谜底,纸条汇集一起换走的是件件物品,物品有了新的主人而笑逐颜开,悄悄地躲进主人的怀里。</b></p><p><b> 留下这珍贵的时刻,烙印般的印记刻入我们人生旅途的页张。合影留念的簇拥、形态各异的表情彰显定格在那瞬间,进入脑际的那般深沉,荡漾着彩虹般的梦...... </b></p> <p> ——李光林</p> <p><b> 2020年7月15日上午,小雨初晴,雨城区北郊乡钓鱼台度假山庄迎来了雅安青衣江老年大学工笔色彩绘画班专业老师廖容带领的工笔色彩绘画三个班共30多位学员,这是工笔色彩绘画班的第十次写生活动,今天由廖老师复习归纳总结前期写生活动后,此活动将暂时告一段落,开始放暑假休整。</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杨家祥与同学一起准备游戏活动</b></p> <p><b style="font-size: 18px;">廖老师从五月十二日开始,无偿组织学员们户外写生,先后四次在张家山公园、四次在烈士陵园、一次在北郊乡麻小度休闲农庄开展写生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了学员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同学们通过写生学习,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写生方法、技巧,而今天廖老师将从第一次的写生芭蕉开始、依次蒲葵、荷塘、加拿利海枣树、睡莲、贝叶棕、棕榈树、银杏树,岩石、法国梧桐、黄(金)竹、火龙果等,把每一次写生物品的写生要点、技巧和方法加以复习巩固。讲课时,她依然高举绘画板着手绘画,进行讲解并示范,一面讲课,一面强调要求学员们在本子记下来以后练习时用。由于讲授的内容非常丰富,加之场地空旷,讲课得提高嗓音,非常吃力,以致廖老师几次放下画笔休息。大家为廖老师认真敬业的精神所感动,一个个仔细聆听,纷纷在做着记录,那仔细认真的模样,表明大家对廖老师和绘画的热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复习,历次写生的难点、重点都梳理的很清楚了,廖老师还一再叮嘱大家要结合今天复习的要点,回家后加强练习。</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廖老师总结了之前的写生,又作出的示范图</b></p> <p><b>课后大家进行了座谈,十几位同学发言阐述了对这次写生活动的意义和对自己学习的影响和帮助,大家一致对廖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班主任李娴老师每一次活动前后细心、周到的组织安排表示感谢。其实在写生活动中需要感谢的人和事实在太多:学员姜维蓉共制作出十期美篇,纪录下写生活动的点点滴滴;学员李光林、陈作嘉、吉庆英、陶开治为活动撰写文字材料;学员杨家祥为活动献计献策,筹划娱乐活动,并为活动赞助了大量实用珍贵的奖品;彭小红、陈作嘉等班委成员配合班主任做好后勤;有车的同学在活动热心为大家服务、、、、不胜枚举,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活动圆满成功。</b></p> <p><b>座谈会结束后,娱乐活动开始:多才多艺的廖老师为大家表演的插花技艺受到大家的喜爱,大家纷纷拍照留念;学员杨家祥筹划的猜字谜得到大家的关注,在领取礼品处大家排起了长龙。钓鱼台山庄创办有“邵仲节、耿继斌绘画创作基地”,是雨城区龙溪文化艺术服务中心的组成部分。龙溪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先后收藏了邵仲节、曾刚、戴成华等几十位艺术家的书法绘画雕塑作品1000余幅,在中心负责人余志均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在钓鱼台山庄的部分收藏作品,大师们的作品给大家以较大的震撼,也更加激励起我们努力学好工笔色彩画的信心和决心。</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廖老师的插花作品《希望》</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同学们积极参与八哥杨家祥筹划组织的猜谜语活动。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猜中的谜语字条等待领奖。</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大家争先与廖老师和她的《希望》一起合影留念</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大家来到余志均的龙溪文化文艺中心,参观了邵仲节、曾刚、戴成华等多位艺术家的书法、绘画、雕塑等作品,并与余志均合影留念。</b></p> <p><b>廖老师对我们晒出的作品,总是用深厚的专业水准向我们诉说着一句句动心,掏心的话语。如一盏明灯照着我们前行,如一位引路人叮咛我们注意,如一位母亲,关心孩儿们的成长。我们幸运地在您的呵护下,有了一点画技的长进,而在我们心里总觉得太弱,对技艺长得强些的学员,又是那样地充满着敬仰。是您让我们握起一支笔,挥动它,更加热爱生活了,投身大自然,更加懂得了美的存在和追求。我们来自各方,笔的牵引让我们产生了友谊,互拾闪光,和谐交流,彼此鼓励,帮扶共进,畅游画山,领略风光,相互欣赏。这生活,阳光,温暖,愉悦,憧憬……</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 李光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同学们的写生习作</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李光林同学的习作</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张维强的写生习作</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余述秋同学的习作</b></p> <p><b style="font-size: 18px;">“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写生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写生教学作为廖老师工笔色彩画教学的重要内容,今后还会开展,我们一定要把这次写生活动的感悟,运用到平时的绘画实践中去,坚持练习,不断提高。写生活动拉近了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距离,在活动中,我们学到了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我们可以直接得到老师的指导,可以互相欣赏同学作品,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使我们不断提升、不断进步。写生的日子是美好,它使我们难以忘怀,也将成为我们永久的美好回忆,写生活动像青衣江老年大学校长彭建华所说:“工笔画的写生活动组织有序,廖老师志愿服务暖人心,大家在确保安全的同时自愿参加活动,真是新时代的时尚老人”。</b></p> <p><u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撰稿人:陶开治 李光林 文字:姜维蓉 摄影摄像:李娴 杨家祥 姜维蓉 赵平 陈祚嘉 江辉 裴洪燕 廖梦晖 清清荷叶等</u></p> <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七十天共十期的写生活动完美结束。在这期间首先要感谢廖老师无私的奉献,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绘画技艺无偿教授给同学们,还在线上为大家指导绘画作品;感谢班主任李娴默默的为大家服务,周到的组织安排每次的写生活动,并在写生时为大家留下珍贵的影像;谢谢吉庆英、陶开治、李光林多次为写生活动撰写下情感生动的文章。谢谢姜维蓉以美篇的形式记下每次活动的点点滴滴;谢谢李娴、陈祚嘉、杨家祥、彭晓红、姜维蓉、赵平、廖梦晖、许建萍、裴洪燕、江辉、摄影班的同学等为每次写生留下珍贵的影像。谢谢三个班的班长班委为同学们服务;特别要谢谢八哥杨家祥筹划组织了两次游戏活动,并为游戏活动提供精致的奖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