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镇龙山以前叫龙山区,辖7个公社,1984年撤公社建乡,1992年撤区改叫龙山镇。</h3><h3> 解放前镇龙山人称“小延安”,地下党在这里活动频繁,开展了反霸除奸,发展革命的有生力量,输送出了邓伯明、邓叔明等一大批革命志士。红军三渡赤水时,在这里击溃了敌军两个团,敌军以为红军主力将北渡长江,急调部队集结长江。红军主力乘机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甩开了敌人,胜利北上。</h3><h3> 相隔镇龙山十华里的鱼化乡,是当年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住过的地方、毛主席还饶有兴致地观赏过鱼化石笋山。</h3><h3> 我正式参加工作时第一个单位是龙山粮站,在这里住了15年。来时毛头小子,调离时拖家带口,镇龙山的挨门挨户,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h3><h3> 上、下两条从小白沙引过来了沟堰,满足了镇龙山的灌溉和饮用,龙头东皇庙,龙尾万寿宫,一条趴在山脊的老街就是龙身。那时的街道是石梯拾级而上,时间久了,石头亮得能照出人影;镇龙山的风景优美,很适合写生,在这里,我画了很多钢笔速写、油画和水粉写生,现在翻看老故事仍然历历在目。大麻窝的石漠土,营盘山的油沙地,燕子岩的万丈悬崖,穆家洞的石笋阴河,乡沟口的险峻山峦,花山洞的苍松翠柏;水边村的层层梯田,对车坝的桃李芬芳;最爱在邓彦光先生的摊子上看他写字,也最爱在邓智情老人的家里看他画虎......</h3><h3> 后来龙山缺水了,洗衣要去一步河,挑水要去老酒厂;那时龙山缺电,升压器买了一个又一个,那时龙山电视信号差,家家户户在房顶上呜嘘呐喊调天线,电视机却依然哗哗雪花飘;那时龙山蔬菜少,买菜得起早再起早,迟到一点就没有了 ......</h3><h3> 那时工资低,那时衣服旧;那时交通靠走,那时通讯靠吼,可是,那时的人们卖劲地工作,人与人之间没那么多猜疑和防范,端着个饭碗东游西窜是常见的事。晚上围坐在煤火炉边,龙门阵摆得一个比一个精彩,听得半夜不想走,一壶罐儿茶喝得浑身冒汗,饿了咋办?划鸡脚杆,划到白吃的人就跑腿.......</h3><h3> 这些,都远去了,留下的除了一些魂牵梦绕的回忆,再就是我随手画下来的速写和写生作品。</h3><h3><br></h3><h3><br></h3> <h3>1974 – 1976年时的镇龙山(据1977年《四渡赤水放光辉》画报)</h3> <h3>时至2020年6月的镇龙山新貌(廖君洪先生拍摄)</h3> <h3>新建的叙大铁路经过镇龙山 (廖君洪先生2020年6月拍摄)</h3> <h1><font color="#ed2308">以下为早期镇龙山绘画作品</font></h1> <h3>83年3月水粉写生《远望阳坪村》</h3> <h3>82年4月水粉写生《远望吴家山》</h3> <h3>82年炭笔习作《劳动后的休息》</h3> <h3>82年8月8日炭笔速写《余明彩老师的追悼会》</h3> <h3>84年炭笔速写《在伍明权的理发店》</h3> <h3>84年10月炭笔速写《龙山东皇庙》</h3> <h3>84年10月炭笔速写《田间小憇》</h3> <h3>84年10月炭笔速写《太元三队的砖瓦厂》</h3> <h3>84年10月炭笔速写《水边村新建公路桥》</h3> <h3>84年10月炭笔速写《镇龙山一步河》</h3> <h3>82年10月水粉写生《静物》</h3> <h3>82年10月水粉写生《大麻窝小景》</h3> <h3>83年油画习作《上学路上》</h3> <h3>83年4月水粉写生《鱼化石笋山下的小石桥》</h3> <h3>83年3月水粉习作《背诵课文》</h3> <h3>82年4月水粉写生《山顶人家》</h3> <h3>83年11月水粉写生《去往狮龙乡的盘山公路》</h3> <h3>83年12月水粉写生《成家.过日子》</h3> <h3>82年10月水粉写生《秋耕》</h3> <h3>83年12月水粉写生《上学》</h3> <h3>86年6月水粉习作《老人、老牛、老屋基》〉</h3> <h3>86年5月水粉习作《小溪在脚下流过》</h3> <h3>82年7月《镇龙山荷花的最后纪念》</h3> <h3>80年12月油画写生《镇龙山燕子岩》</h3> <h3>83年3月水粉写生《从龙山小学看东皇庙》</h3> <h3>83年6月,邮电所背后水粉写生:《泥泞小路》</h3> <h3>83年4月16日水粉写生《大雾弥漫的早晨》</h3> <h3>83年3月水粉写生《穆家洞春色》</h3> <h3>83年3月水粉写生《阴阴天》</h3> <h3>82年7月,太和栈油画写生《晒场》。</h3> <h3>82年7月,一步河油画写生《洗衣》</h3> <h3>82年5月油画写生《接猪站旁边的老槐树》</h3> <h3>81年4月,许伯昌家旁边水粉写生《被菜青虫糟塌严重的卷心菜》</h3> <h3>83年6月,水粉写生《宿舍窗前的风景》</h3> <h3>83年6月,水粉速写《兴建中的龙山乡办公楼》</h3> <h3>83年3月水粉写生《酒厂旁边的新地基》</h3> <h3>83年3月水粉写生《余二孃的菜地》</h3> <h3>83年6月水粉写生《𡖖家修车场》</h3> <h3>82年水粉写生《弯子头的人家》</h3> <h3>86年6月水粉写生《幼芽》</h3> <h3>83年3月水粉习作《春》</h3> <h3>82年10月,水粉写生《垛草》</h3> <h3>84年3月,水粉写生《接猪站旁边的槐树》</h3> <h3>82年10月,水粉写生《坐看云起时》</h3> <h3>82年10月,水粉写生《在营盘山远眺阳坪村</h3> <h3>84年水粉写生《镇龙山酒厂》</h3> <h3>85年水粉写生《去裁缝牟小伙家》</h3> <h3>85年12月水粉写生《刘跃家饭店在修建中》</h3> <h3>84年4月水粉写生《晚饭菜》</h3> <h3>83年11月水粉写生《秋雨绵绵》</h3> <h3>83年3月水粉写生《彩云天》</h3> <h3>81年5月25日,粮站石坎垮塌,水粉写生一幅,凭此画再附上文字报告,在县粮食局很快得到了维修拨款。</h3> <h3>85年6月水粉写生《胡家沟水库小景》</h3> <h3>85年7月水粉写生《在龙山小学的矮墙边》</h3> <h3>85年7月水粉写生《龙山小学的两棵白杨树》</h3> <h3>85年7月水粉写生《龙山供销社的小天井》</h3> <h3>85年7月9日水粉写生《岳父的家》</h3> <h3>85年7月水粉写生《晨过鹰嘴岩》</h3> <h3>85年7月16日水粉写生《龙山街街口》</h3> <h3>85年7月20日水粉写生《龙山东皇庙》</h3> <h3>85年,水粉写生《左小強的布摊》</h3> <h3>85年7月 25日水粉写生《北去狮龙乡》</h3> <h3>85年7月25日水粉速写《大地情深》》</h3> <h3>85年水粉小色稿《选烤烟》</h3> <h3>85年8月水粉写生《熊礼江家屋后小景》</h3> <h3>85年9月水粉速写《粮站门前的一段公路》</h3> <h3>85年9月水粉写生《石笋山夕照》</h3> <h3>85年9月水粉写生《鱼化河边的垂柳》</h3> <h3>85年10月水粉写生《秋收后的高粱地》</h3> <h3>85年水粉小色稿《坡上青青草》</h3> <h3>86年水粉小色稿《最后一个果子》</h3> <h3>86年水粉小色稿《栋梁材》</h3> <h3>86年5月水粉写生《老酒厂和它周围的风景》</h3> <h3>82年4月水粉写生《牛贩子》</h3> <h3>88年10月水粉写生《沃土》</h3> <h3>88年11月水粉写生《老枣树》</h3> <h3>87年9月水粉写生《走出山外》</h3> <h3>88年11月水粉写生《乡沟口之晨》</h3> <h3>87年9月水粉写生《小草》</h3> <h3>88年11月,水粉写生《上元林场晨雾》</h3> <h3>89年2月油画写生《去胡家沟水库的路上》</h3> <h3>88年11月水粉写生《凉水寺村收割后的农田》</h3> <h3>88年11月水粉写生《尖山子普庵寺》</h3> <h3>88年12月以尖山子为素材的水粉草图《待开垦的处女地》。画成后获四川省粮食系统书画展二等奖。原作未退还。</h3> <h3>89年8月水粉写生《龙山燕子岩》</h3> <h3>92年3月水粉写生《大麻窝的石板小路》</h3> <h3>89年9月,一步河水粉写生《石与水》</h3> <h3>88年8月水粉写生《鱼化石公山》</h3> <h3>89年11月水粉习作《萝卜干》</h3> <h3>86年油画写生《龙山小学办公室兼区教办旧址》</h3> <h3>89年9月,水粉写生《龙山小学办公室兼区教办旧址》</h3> <h3>83年2月水粉写生《青㭎树》</h3> <h3>83年4月水粉写生《细雨霏霏》</h3> <h3>85年夏,油画写生《穆家洞风光》(魏闻声老师协助修改)</h3> <h3>87年9月水粉写生《黄昏时分》</h3> <h3>87年9月,水粉写生《垛草》</h3> <h3>87年9月水粉写生《尖山林场的小路》</h3> <h3>82年油画写生《弟弟》</h3> <h3>82年6月油画写生《老工人像》</h3> <h3>85年水粉写生《小女孩》</h3> <h3>82年10月水粉写生《老人肖像》</h3> <h3>82年6月油画写生《医生肖像》</h3> <h3>83年3月水粉写生小学生肖像</h3> <h3>84年3月水粉写生中学生肖像</h3> <h3>83年5月水粉写生同事肖像</h3> <h3>89年9月油画写生同事肖像</h3> <h3>82-86年水粉写生《龙山东皇庙》3幅。82年前是电影院,至86年已经开始维修。</h3> <h3>83年4月水粉写生《老粮站家属房周边的春色》</h3> <h3>85年4月油画写生《龙山缝纫社门前的街道维修》</h3> <h3>79年春,油画写生《屋后小景》</h3> <h3>80年4月油画写生《茅屋和乌桕树》。镇龙山盛产乌桕(棬籽 — 一种工业用油料)</h3> <h3>82年5月油画写生《夏收季节》</h3> <h3>83年4月水粉写生《营盘山下》</h3> <h3>83年3月水粉写生《老粮站的家属房》</h3> <h3>82年4月水粉写生《泡桐花开》</h3> <h3>85年,油画写生《冬日暖阳》</h3> <h3>82年3月15日,油画写生《赶场天》</h3> <h3>1984年,油画写生《龙山下街的茅屋》</h3> <h3>82年7月,油画写生《镇龙山街景远眺》</h3> <h3>《龙山故地》—— 早期钢笔速写选辑</h3> <h3>2015年12月钢笔创作《鱼化故地》</h3> <h3>2017年5月,油画创作《鱼化石笋山》</h3> <h3>2018年5月,钢笔画创作《回望镇龙山》</h3> <h3>2017年4月,油画创作《回望镇龙山》</h3> <h3>2020年4月16日至7月13日,油画创作《回望镇龙山》</h3> <h3> 随意贴了水粉画、油画、炭笔速写、钢笔创作及速写共160余幅,还有很多当年镇龙山写生压在箱子里未及整理,这些画大不过四开,小的巴掌大,很多色块脱落,纸张薄脆、虫蛀,多有损坏。整理还得十分小心才行。也是限于篇幅,就此打住了。</h3><h3> 曾想带上妻子再去镇龙山故地一游,画点龙山新貌,说了几次也没成行,毕竟写生与一般走走不同,要列个计划,要住下来,要花时间.....就再往后推推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