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郴州具有典型湘南特色古村落、古建筑很多,但太多规模不大,破败、荒凉的据多。而永兴板梁古村,应该是郴州唯一的,规模较大,建筑原貌保存完好,人气较旺,而且历史文化传承较为系统、完整的古村。虽然设卡卖票,但商业化氛围不浓,参观人数也不多。因天气热,温度高,光比过大,房子之间的间隔又小,难以用相机记录其全貌。印像最深的是大户人家建筑规模、用材用料、图案花纹,无不体现其主人地位和威严。古商街、钱庄和街道地面铺垫青石和墙体青砖,栋与栋建筑那长长的巷子,无不记录古村曾经的繁华、地位与沧桑。多口硕大泉水,喷涌而出,润育一代一代刘家后人,也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古村值得一去。具体介绍见下页。</p> <p>(摘网络)板梁村历史久远,初建于宋末元初,强盛于明清时代,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原金陵县的重要集镇,也是桂阳、耒阳、常宁往返的商埠之地。</p><p> 板梁人杰地灵,是当地刘姓的主要开源地之一,六百多年前,板梁刘氏始祖、汉高祖刘邦之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刘子芳在古老的龙泉庙旁落户。接着,下村板梁私塾的朗朗读书声响起,金陵古驿道上马蹄声阵阵。水上贸易随板溪河而来,板梁男子踏上从商之路。第一座钱庄在中村兴起,清脆的铜钱声在青石板巷中回荡。据族谱记载,从板梁迁徙开发的刘姓村庄有400多个,约八万多人。在历朝为官者数百人,历史底蕴厚重,传奇故事多多,是典型的湘南宗族聚落。开国大将黄克诚从板梁暴动走向革命道路。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12月13日,国家文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仪式,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乡板梁村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为郴州市唯一受此殊荣单位。</p><p> 整个古村占地3平方公里,背靠象岭平展延伸,依山就势,规模非常宏大,村前视野开阔,小河绕村而下,三大古祠村前排列,古驿道穿村而过,石板路连通大街小巷。村前有七层古塔,进村有石板古桥,村内建有庙祠亭阁,旧私塾,还有古商街、古钱庄。古村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宝塔、古井、石板路布局机巧,奇石异村令人叫绝,乡村古风别有洞天。</p><p>古村内至今仍保存了360多栋完好无损的明清历史建筑,这些历千劫而不倒的古民居,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无论是它的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或者是它的砖雕、石雕、木雕,其工艺都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总而言之,板梁古村蕴藏着中国古老的宗法仪式、儒学传统、风水观念、哲学意识、建筑技巧、生态原理等。被誉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全,风水最好,文化底蕴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p> <p>景点介绍招牌</p> <p>放大景点介绍</p> <p>古驿道权威命名</p> <p>古石桥</p> <p>望夫楼</p> <p>洗漱池</p> <p>泉水池</p> <p>乌龟石</p> <p>可收入墙内灯座</p> <p>天井</p> <p>古商街</p> <p>纵横交错,长长的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