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邈——师•典•诗(13期)

石竹居士

<p>  大家好!今天是《一师一典两诗》第十三期,本期重点讲秦代书法家程邈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典故。之后,写了两首诗,一首是北宋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另一首是南宋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还是那句老话,仅供大家参考吧,期望能在练字方面给您一丝帮助与启发。</p> <p>  程邈,陕西人。他是秦朝的一个小官,曾当过县狱吏,负责文书一类的差事。因他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了云阳监狱中。他在狱中度日如年,无事可做,觉的白白浪费生命实在可惜,心想,何不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求赦免罪过?可是,在狱中能干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程邈的心头。当时正值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全国以小篆作为统一字体。用小篆字体写公文虽比以前方便了许多,但小篆不易速写,影响工作效率。程邈身为狱吏,深知小篆难以适应公务,若能创造出一种既容易辨认又书写快速的新字体的话,这将成为载入史册的无量功德。自打有这念头之后,程邈便在狱中每日每夜琢磨,苦心钻研字体结构,一刻也不曾停歇。</p><p> 程邈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字体搜集在一起,一个一个加以改进,把大小篆的圆转改变为方折,删繁就简,去伪存真,经过十多年的加工整理,终于创造出了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三千多个常用的隶字来。他把这一成果呈献给了秦始皇。秦始皇看后非常高兴,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还给他官做,提升他为御史。由于程邈的官职卑微,属于“隶”,所以人们便把他创造的字体叫隶书。隶书的特点取势扁阔,结构简单,笔画平直,产生了波磔,为和后来的汉隶进行区分,世人便称程邈所创造的隶书为秦隶了。秦隶的出现,是我国文字史乃至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逐步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官方书体。从此,我中华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启了今文字时代,在字形上逐渐由图画变为了笔画,由象形变为了象征,由复杂变为了简单。造字原则由表形、表意变为了形声,字体结构由象形的形象化变为了形声的符号化。但秦隶的结体和用笔依然带有篆书的意味,长扁不一,充其量只是篆书的简单写法。到了东汉,隶书才有了大的变化,结构向扁平发展,笔画出现了雄健的波磔,更趋于工整巧妙,从而形成了成熟的汉隶。直至今日,隶书仍然是一种常用的字体,并作为一种单独的书法艺术形式而存在。</p> <p>典故【羲之书竹扇】</p><p> 王羲之打小就喜爱写字。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久了,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视为珍宝。</p><p>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游览到一个村子。村里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市上叫卖,竹扇很简陋,没啥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没人买,老婆婆十分着急。</p><p> 王羲之看到这一幕,很是同情,就上前跟老婆婆说:“您这竹扇上没字没画,不吸引人,当然不容易卖出去。我义务给您题上字,您看怎么样?”</p><p> 老婆婆虽不认识王羲之,但见他这样热心有诚意,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p><p> 王羲之龙飞凤舞地在每把扇面上写了几个字后,便还给了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心里很不高兴,脸色也不好看。</p><p>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着急,您就告诉买扇子的人,说扇面上的字是王右军写的即可”。等王羲之走之后,老婆婆就照着他的话做了。集市上的人一听说是大书法家王右军写的字,都轰抢着购买,一小会儿工夫,一箩筐竹扇便卖得净光光了。</p><p> 这则典故阐述了一个道理:书法艺术是具有普世价值、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质量上乘的书法作品自然会得到民众喜欢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