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愁的人物分析和悲剧成因

俏也不争春

<h1>&nbsp; &nbsp;&nbsp;</h1><h1> &nbsp; 中国的道德传统里,以德报怨值得称颂,以直报怨值得原谅,以怨报怨似乎从来都是要被指摘的。可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圣人、神仙和佛陀,也不是所有人的人生目标是成圣成佛。所以,以怨报怨也并不是什么坏事情。<br>&nbsp; &nbsp; &nbsp; &nbsp;若是在其间,人心中的怨怼被扭曲而殃及无辜,那么这人是不是就该被指责?<br>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有怨报怨、有仇报仇的人生难道不酣畅淋漓吗?如果真真是被怨恨扭曲了,那么在憎恨这个报怨的人的同时,也请把制造这怨怼的人一起憎恨。</h1><h3><br></h3>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b><br></b></span></h1><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b>按人物性格发展路线看,李莫愁成为破坏力极强的疯子,转折点正是陆展元的背叛</b></span></h1><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br></span>&nbsp; &nbsp; &nbsp; &nbsp;可能很多人要说:被背叛也不一定要报仇,不一定要毁了他啊。但试问,被爱人背叛的那一瞬间,哪个女子心中没有升起过怨恨的情绪?只不过有些出格的事情被社会规则限制,或被个人能力限制,而不得实现罢了。若是在快意恩仇的江湖,若是那女子有足够的本事,报仇不就是把内心的苦痛发泄出来的方式吗?</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br></h1><h1><b>除了情路挫折带来的人生转折,原生环境也是造就李莫愁人生悲剧的原因之一</b></h1><h1><br></h1><h1>&nbsp; &nbsp; &nbsp; 古墓派的创始人本身就是为情所困的女子,在派别的原则和思想里早就种下了对男人的不信任。李莫愁自幼被人在心里养成一种潜意识:男人的变心会让一个女人痛到生不如死。正是这种安全感的缺失和对失去的恐惧感,对她未来困于情、杀于情、死于情都有很重要的影响。</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万幸的是,她的师父并没有教她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爱情是神圣的,对你海誓山盟的男人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只要你付出真心是不会遭背叛的……师父如果这样教她,怕是她会更加崩溃,复仇也势必更加疯狂。</span></p><p class="ql-block"><br></p><h1>&nbsp; &nbsp; &nbsp; &nbsp;她恋上陆展元时,她的师父便以男人负心薄幸为由进行阻挠。她要与陆展元成婚时,她的师父提出陆展元终生不能离开古墓。陆展元一去不复返,她的师父也没有给予她安慰,而是一再强调男人的不可靠。李莫愁下山寻人,便是叛出师门,再无回头路。</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nbsp; &nbsp; &nbsp; &nbsp;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子,在远离人群的古墓中生长了二十年,她下山寻人时经历了多少苦难,又有谁知道?亲眼目睹心上人与他人的婚礼时,她的心痛也没有人安慰。甚至于此时此刻,她已经无处可栖。古墓自然是回不去了,她本是一心奔着情郎来的,可是情郎已经不是她的。她出手杀人被陆家请来的帮手打伤,她带着伤离开时,连个搀扶的人都没有。</h1><h1>&nbsp; &nbsp; &nbsp; &nbsp;江湖凶险,弱肉强食。一个年轻而无社会经验的女子,是怎样立足的,从来没有人想过。<b style="font-size: 22px;">忘记谁说过一句“他狠,我比他更狠”。狠是在孤立无援时,唯一的生存之道。</b>李莫愁初入江湖的苦痛,金庸并没有写。但这些苦痛,可想而知。</h1><h1>&nbsp; &nbsp; &nbsp; 李莫愁之所以成为李莫愁,大概也是形势所逼。毕竟,如果不是被逼到绝望的境地,谁又愿意走上绝路呢?</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负心汉的洗白:为什么陆展元明明是陈世美却能装扮成受害者</b></h1><h1><br></h1><h1>&nbsp; &nbsp; &nbsp; &nbsp;看过《神雕侠侣》的人,都认为李莫愁是反派,但是好像很少有人会把目光聚集在陆展元身上。按照故事线,陆展元的角色很明显就是“陈世美”。</h1><h1>&nbsp; &nbsp; &nbsp; &nbsp;李莫愁下山来到陆家庄,陆展元正与何沅君成婚。李莫愁心中大恸,拔剑相向,最终被枯木大师击败,负伤而退。这里面的是非黑白就值得拿出来分析一下。</h1><h1>&nbsp; &nbsp; &nbsp; 李莫愁为什么对陆展元和何沅君有恨?因为陆展元背叛了她。</h1><h1>&nbsp; &nbsp; &nbsp; &nbsp;在终南山活死人墓,陆展元被李莫愁所救,一个年轻女子,赤身裸体为他疗伤,并与她成为情侣。在两人定下终身后,李莫愁的师父提出陆展元要终生生活在古墓,也是出于怕他变心而伤害了莫愁。陆展元承诺要回家告别父母,之后就回古墓与李莫愁成婚,从此相伴终生。可是他这一去便再也不回,李莫愁下山寻人,却看到他与别人的婚礼,那一刻对她的刺激有多大,可想而知。</h1><h1>&nbsp; &nbsp; &nbsp;</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nbsp; &nbsp; &nbsp; &nbsp;如果《神雕侠侣》的主角是李莫愁,那上面这段故事很明显就是痴心女子负心汉。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来不缺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霍小玉传》里负心的李益被霍小玉的鬼魂闹得终生不得安宁,被读者拍手称快;《莺莺传》里的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后,被读者痛骂不已,甚至王实甫在《西厢记》里直接进行了改写;流传最广的《铡美案》里,攀龙附凤、抛弃糟糠之妻的陈世美干脆被包公铡了,更是让人民群众出了一口恶气。</h1><h1>&nbsp; &nbsp;</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nbsp; &nbsp; &nbsp; 为什么其他故事里的负心汉都得到了报应,都被人痛骂,到了李莫愁这里,陆展元就不值得被批判、痛骂了呢?<br>&nbsp; &nbsp; &nbsp; 只因为李莫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弱女子。她是自己动手报仇的。<br>&nbsp; &nbsp; &nbsp; 霍小玉重病而不得见李益,只能请黄衫客帮忙,连报仇都是死后由魂魄来完成;崔莺莺连报仇都没有,还被说“ 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秦香莲只能哭哭啼啼到开封府,让包拯主持公道。只有李莫愁是自己举起了剑刺向了陆展元和破坏她感情的人。甚至本心可能只是要刺向破坏她感情的人。</h1><h3><br></h3> <h1><br></h1><h1>  一个要强的人,总是不被众人喜欢的。人性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愿意同情懦弱的人,那怕那人是假装的弱,只要人们觉得这人比自己弱,他们才会有同情心。面对一个不向伤害自己的人屈服的人,人心是很难生出同情和理解的,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反抗伤害的勇气,所以也不许别人有,一旦别人要反抗伤害,他们甚至会反过来对她加以责难。这就衍生了一个天底下最大的、最荒谬绝伦的悖论:受害者有罪论。</h1><h1>  试想一下,如果李莫愁目睹陆展元与何沅君的婚礼时,不是勃然相向,而是嘤嘤啼哭,那又是怎样的情景?</h1><h1>  大概是江湖英雄听完眼前女子的哭诉,纷纷指责陆展元的负心薄幸。甚至出现一个任性使气的侠客提起宝剑直奔陆展元,取下他的项上人头,为哽咽女子报仇。</h1><h1>  偏偏这个不愿忍受羞辱的李莫愁自己动了手。</h1><p class="ql-block"><br></p> <h1><b><br></b></h1><h1><b>李莫愁终究没懂男人</b></h1><h1><b><br></b>&nbsp; &nbsp; &nbsp; &nbsp;如果李莫愁只是被陆展元背叛而引发她人生的转折,那么她的人生还不算悲剧。她最大的悲剧是一生都困在感情里,而并没有真正看明白男人。<br>&nbsp; &nbsp; &nbsp; &nbsp;她大闹婚礼,刺杀何沅君;杀害与“何”“沅”相关的人;折磨陆无双却不杀她,因为她有半块李莫愁送给陆展元的手帕;遇到长相与陆展元神似的公孙止还是会恍惚;出家做道姑那么多年,本应弃情绝爱,却身中情花剧毒不能消解;她奔赴火海,嘴里念的仍然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br>&nbsp; &nbsp; &nbsp; &nbsp;你看,这一辈子,她就没有忘记过陆展元。但是后来她发现恨比爱让她更舒服,爱的时候好压抑,可是恨却可以酣畅淋漓。她恨那些破坏了她感情的贱人,所以她才会在陆家庄逼陆展元离开何沅君跟她走,她才会杀死与“何”“沅”沾边的人,她宁可把“陆展元”三个字变成恐惧和耻辱的代名词,也绝不把他留给别人的女人。<br>&nbsp; &nbsp; &nbsp; </h1> <h1><br></h1><h1>&nbsp; &nbsp; &nbsp; 女人呀,最不懂男人的地方就是:男人的移情别恋全是主观意愿的,他若不主动勾搭,别的女人根本不可能实现介入。</h1><h1>&nbsp; &nbsp; &nbsp; 但是站在女人的角度来看,就是杯子理论:自己的杯子,被苍蝇爬过了,恶心;扔到一旁,想想无数的苍蝇还在上面爬,更恶心。曾经越爱惜,就越要把它摔碎,碎成渣,也绝不留给苍蝇爬。</h1><h1>&nbsp; &nbsp; &nbsp; 女人也有血性,为了心中的信念,甚至会比男人更疯狂。<b>一个心里有伤,眼底有恨的女人,对这世上的一切都是无所畏惧的,活得生不如死,她便不会怕死,走到最后都是同归于尽式的毁灭。</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nbsp; &nbsp; &nbsp; &nbsp;表面看,是李莫愁毁了陆展元的一切,其实她要毁掉的是跟陆展元有关系的其他女人,因为是她们玷污了她最不容玷污的东西。只有让“陆展元”三个字变成耻辱的代名词,才能让那些想借“陆展元”三个字获得名利的女人白费心机、白忙一场,为此,她也只能毁了陆展元。她恨陆展元在乎的那些人,因为在对比中让她更加屈辱,所以她只能杀光陆展元在乎的人。因为她再也想不出任何其他办法了。</h1><h1> 在别人眼里,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而葬送了一辈子,不值。可在她眼里,或许只有这样才是人生最大的满足与幸福。</h1><h1><br></h1><h1>&nbsp; &nbsp; &nbsp; <b>爱是对行为的束缚,爱若逝去,恨的酣畅淋漓,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