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乐陈氏源流考(初探)

耀世陈家斌

第一世 轸<br><br>  字元公,齐章王建季子,章王生三子,长子升,仍传田姓,次子柏,以王者之后改王姓(应郎玡王),季子即公,齐为秦所灭,公奔楚,初事威王为从约长怀王元年,帅师功亟谷关,公为左大夫,襄王元年为楚相驻河东三城,封颍川侯,赐姓陈氏为颍川陈氏鼻祖(颍川封即今之陈县),生于楚宣王丁卯八月初三子时,卒于考烈火王元年已亥十月初二巳时,配吴氏封颍川郡,君合葬许昌城西三里平原山,生子婴。<br><br>  第二世 婴<br><br>  字子安,初事考烈王,为寿春内史擢上大夫,封上柱国,食邑淮南五县,后入秦为东阳令史,生于楚怀王二年甲午四月十三日午时,卒于秦始王甲子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配刘氏封县夫人,具附葬许昌平原山,生子:余。<br><br>  第三世 余<br><br>  字介溪,仕赵陈渉初发难近,与张耳同事赵王武臣为左右校尉,及武臣为将,韩广所掳乃立赵王后,歇为王,封成安君谥文僖先生,汉高帝二年丙申立为代王,生于秦始皇二年公元前245年丙辰正月十三日亥时,卒于汉高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二月十七日未时,配赵氏封为王后,合葬凤翔府龙山,生子轨。<br><br>  第四世 轨<br><br>  字平园,汉惠帝时博士,起为御史大夫高专政致仕,至太宗朝又起为廷尉,丙寅五年擢丞相,同周亚夫督军屯云中,诏封郡侯,生于高帝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六月十日未时,卒于汉景帝五年丙申公元前145年九月二十七日丑时,配吴氏封吴国夫人,合葬凤翔府龙山(三世祖右穴),生子审。<br><br>  第五世 审<br><br>  字知庵,汉景帝朝为郎中令,武帝擢大中大夫左右内中,制礼仪,赐爵左庶长,生于汉文帝壬申公元前169年十月初一日戌时,卒于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十一月十八日申时,配兰氏夫人,葬华山左溪,生子:安。<br><br>  第六世 安<br><br>  字建山,汉武帝时博士,太始二年诏升鸿胪官京兆尹,昭帝朝元凤元年迁廷尉正领尚书事,生于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十月三日戌时,卒于孝宣元年八月十三日午时,配赵夫人封未详,敕葬华山石岩穴坟地,方围四十里,生子:桓<br><br>  第七世 桓<br><br>  字(宝盖上,之下)州,宣帝诏讲五经异同擢石渠阁博士,转给事中元帝朝任河东太守,生于宣帝元年戊申公元前73年十月二十九日子时,卒于成帝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正月元日,巳时,娶魏夫人,合葬石岩山后,生子:愿<br><br>  第八世 愿<br><br>  字衍学,成帝朝举谏议诣白虎殿对策,第一徙帝微行后抗疏王氏五候诏致仕哀帝朝起为右仆射御史大夫,生于元帝癸酉公元前48年二月廿一日申时,卒于戊辰公元8年三月十七日午时,配叶氏夫人,合葬平原山,生四子:清、察、齐、尚。<br><br>  第九世 齐<br><br>  字宁侯,后汉世祖朝,以博士入侍日讲经筵,明帝即位擢为太子宾客,生于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十月十日丑时,卒于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三月三日巳时,配刘氏,合葬许昌平原山,生子:源。<br><br>  第十世 源<br><br>  字长斯,汉章帝时,生于公元45年,卒于公元114年,校书郎以子孙贵追封左仆射,又追谥康懿先生钦赐祭葬许昌,配方氏累封夫人,生三子实、(上山,下则)、遂。<br><br>  第十一世 实<br><br>  字仲弓,号哲公,私谥文范先生,灵帝朝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天嘉五年,追封康乐侯,建元追究封颍川郡,公年八十四,卒海内赴吊者三万人,制哀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生于章帝元和元年甲申公元84年二月一日子时,卒于桓帝建宁元年戊申公元168年十月初三日午时,配王夫人再配杨夫人,赐葬偃城,生六子:纪、夔、洽、谌、休、光。<br><br>  第十二世 谌<br><br>  字季方,号青阳私谥献文先生,屡微司空掾不就灵帝时,曾一领侍中书早卒,(配赵氏继班氏)葬会龙山,生子:忠<br><br>  第十三世 忠<br><br>  字孝先,号上谷,献帝兴平元年,王充、吕布、诛董卓诏授大鸿胪阮迁青州刺史,配王氏,公生于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二月四日巳时,卒于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六月十三日辰时,葬平原山,生三子:佐、和、坦。<br><br>  第十四世 佐<br><br>  字统廷,献帝朝秘书丞,生于桓帝延喜二年公元159年巳亥八月二十二日辰时,卒于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巳丑七月七夕酉时,配曹氏、萧氏,葬平原山,生三子:准、微、载。<br><br>  第十五世 准<br><br>  字道基,号元溪,晋太尉封广陵元君,谥文靖,赐葬固始鸣山,生于灵帝光和五年壬戌公元182年六月十一巳时,卒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庚寅七月三十日未时,尚晋武帝四公主又配胡氏夫人,生子:伯眕<br><br>  第十六世 伯昣<br><br>  字平山,武帝太康中都督,青徐等处兵马建兴中渡江居江西曲江新丰湖,生于献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六月廿七日辰时,卒于晋泰始十年公元274年二月十五日子时,配刘夫人,孙夫人,葬固始太麟山,生子:匡。<br><br>  第十七世 匡<br><br>  字永纪,号念叟,晋江夏尹擢右左谏言,配羊夫人,生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六月十一丑时,卒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正月三日未时,葬固始大麟山,生三子:赤松、世达、逵。<br><br>  第十八世 世达<br><br>  字怀善,号咸通,史载名达,晋永靖中历国子博士丞相掾太子洗马永嘉丁卯为长城令,见吴兴山水田此地二百年后,必有王者兴吾子孙,必钟期运乃由长城下若里徒吴兴家焉,生于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十月廿八日酉时,卒于咸康元年335年二月廿六日子时,配江氏、刘氏,生子:康。<br><br>  第十九世 康<br><br>  字子清,生于公元307年卒于公元362年,晋置中正,以文学入国,子监丞迁,愍帝丞相掾配陶氏,生二子:英、雄。<br><br>  第二十世 英<br><br>  字玉华,号叔敏,东晋建武中,官旴太守兼知江州军事,生于太宁元年公元325年五月廿八日巳时,卒于宁康元年癸酉公元373年五月十二日辰时,配张夫人,生子:公弼。<div>第二十一世 公弼<br><br>  字辅国,号浣秋,东晋明帝时会稽太守,诏视中书,禄六条事迁尚书郎谥文范先生,生建元元年公元343年七月十三日巳时,卒于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六月一日子时,配刘夫人,唐夫人,生子:鼎<br><br>  第二十二世 鼎<br><br>  字用九,号子定,晋步兵校尉,谥康和先生,生于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六月十一日子时,卒于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四月二日卯时,配徐夫人,生子:高。<br><br>  第二十三世 高<br><br>  字伯登,号玉峰,晋安帝朝散骑侍郎,生于太元廿一年公元396年二月十三日寅时,卒于元嘉廿六年公元449年四月廿九日亥时,配檀夫人,生子:咏<br><br>  第二十四世 咏<br><br>  字孔瞻,号志曾,北魏泰常中,官前右中充迁怀安令,生于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二月二日巳时,卒于顺帝升明元年公元477年九月廿日午时,配方夫人,生子:猛。<br><br>  第二十五世 猛<br><br>  字希贤,号醒甫,官成安太守,生宋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十月十一日子时,卒齐和帝中兴元年公元501年二月八日丑时,葬吴兴县,配何氏,生子:道臣。<br><br>  第二十六世 道臣<br><br>  字天然,号竹隐,齐中书令,入梁官侍中迁太常卿丁卯赠皇祖,谥曰孝追封皇祖,生于公元463年,卒于公元519年,配许氏,生四子:文赞、文讲、文辅、文英。<br><br>  第二十七世 文赞<br><br>  字宪章,名纹,号宣成,梁侍中武帝受梁禅庚申,诏追赠皇侍中光禄大夫,封义兴郡,公谥曰恭封皇,妣张氏议兴国太夫人,宣既复追尊曰太祖景皇帝妣曰安皇后,有改为文皇后,公生于齐高帝建元四年公元482年壬戌三月初日午时,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六月十一日辰时,葬地原在长安西北五里,后改葬端陵,生三子:谈先、霸先、休先。<br><br>  第二十八世 谈先<br><br>  字兴沼,号建国,又名道谈,梁东宫直阁将军,丁未武帝诏赠皇史,南允州刺史,封长城县,公谥曰照烈,生于齐明帝建武四年公元497年三月三日午时,侯景之乱领努手三千援台城中流失,卒于梁敬帝绍泰元年公元555年二月二日子时,后又追封始兴王,配章氏,丁未诏拜长城县夫人为义国夫人,册肖氏曰肖妃生二子:蒨、顼。<br><br>  第二十九世 顼<br><br>  字绍世,小名师利,初封安成王,奉慈训太后诏入既帝位,朝号高宗宣皇帝,生于梁大通二年公元528年七月辛酉日,卒于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二月廿一日午时,立柳氏为皇后,又册封何淑仪及钱、彭、曹、魏、刘、袁、吴、王、徐、淳、于、韦、施、曾、杨、申、秦、黄、谢、诸妃生子四十二人,封王蕃三十一柳,后生太子叔宝,何淑仪生第六皇子:叔明。<br><br>  第三十世 叔明<br><br>  字子昭,号黎安,又号愚叟,宣帝六子,仪容俊美,太建五年封宜都王,原官侍中十三年出任南徐州刺史,至德四年进号翊右将军,贞明二年入关避地福闽,生于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三月三日午时,卒于隋恭帝丁丑公元617年六月十日未时,配毛氏立为王后,妃万氏、孙氏、赵氏、生七子:志高、志能、志铉、志龙、志熙、志静、志范、妃咸阳公主生二子:简、篮。<br><br>  第三十一世 简<br><br>  字易如,唐谏议大夫大理少卿通政司左参议封荣禄大夫,生于隋开皇辛亥公元591年二月廿一日申时,卒于贞观十八年申辰公元644年三月十五日亥时,配长孙氏,合葬固始,生二子:周宁、同宁。<br><br>  第三十二世 周宁<br><br>  号确叟,官蒲州刺史,崇祀山西名宦祠,生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辛未七月廿日巳时,卒于唐咸亨癸酉公元673年八月三日亥时,配于氏,生二子:希烈、希圣。<br><br>  第三十三世 希烈<br><br>  号敬修,唐进士,官御史大夫,葬固始美麟山,配李夫人,公生于贞观廿一年公元647年三月三日子时,卒于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四月十一日申时,生子:威。<br><br>  第三十四世 威<br><br>  号逸园,唐乾元戊戌及第,麟德元年生于公元664年,官修文馆知制诰学士,配朱氏,葬美麟山,生子:忠。<br><br>  第三十五世 忠<br><br>  字舜臣,号尽之,官太子宾客,追封金紫光禄大夫,配陆夫人,公生于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六月十一日丑时,卒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二月廿九日辰时,葬固始美麟山,生子:邕。<br><br>  第三十六世 邕<br><br>  字仲皆,号益堂,官谏议大夫,抗疏诏致仕复起为漳州刺史,追赠太傅,生于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十一月十三日巳时,卒于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十二月廿日未时,配卫氏越国夫人,葬固始鸣山,生四子:夷行、夷实、夷则、夷锡。(陈邕为闽粤台南院派陈氏始祖)<br><br>  第三十七世 夷行<br><br>  字周道,号若溪,唐宪宗元和七年进士,开成二年四月同平章事,以足疾乞罢,为太子太保检校司空,出河中节度使,紫绯金鱼袋,卒赠同徒,生于宗开元壬戍公元722年四月八日戌时,卒于武宗会昌四年二月二十日,谥文贞,配李夫人,赐祭葬于固始鸣山。子:(左繁体寿右羽)。"(左繁体寿右羽)为夷实公之子入嗣 "<br><br>  第三十八世(左繁体寿右羽)<br><br>  字昭文,号寿畴,开成三年,封策第一举于州大天丁卯进士,官户部外员外郎右补阙知制诰,配裴夫人,生二子:嘉、熹。<br><br>  第三十九世 嘉<br><br>  字德庆陵州别驾,生于宪宗元和丙戍年公元806年正月十八日丑时,卒于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六月十九日子时,配杨夫人,生子:闻。<br><br>  </div> 第四十世 闻<br><br>  字方得,号萸庵又号(上草头下更)萸,唐懿宗咸通壬午公元862年以麟经登进士,授詹事府少詹,擢秘书阁侍读学士,陵州刺史,著群书备考,行世别谱载,仍居光州固始县生于文宗太和戊申午公元828年正月十七日子时,卒于僖宗丁酉公元877年六月三十日未时,配李夫人,葬固始大麟山,生三子:显、勋、黯(显为石井始祖,勋为古灵始祖)黯为南陈祖<br>1、陈显公,字忠肃,陈闻公之长子,仕唐为福建路观察处置使,追赠上柱国,魏国公谥文忠。生子五子:长子曰运、次子曰)迥、三子曰通、四子曰远、五子曰逢。在长乐,显公派称双江陈,另有一种说法,鹤上陈称为玉溪陈。<br>2、陈勋公,字大紫,号铭策,又号兴国,陈闻公之次子,生于公元846年,卒于公元878年。享年32岁。娶妣王氏,生三子:长子曰檄、次子曰极、三子曰枢。<br>3、陈黯公,陈闻公之三子。生二子:长子曰堂、次子曰垕。<br>第42世:颍川陈氏(陈寔公)29世代孙<br>1、陈运公,字子美,陈显公之长子。生四子:长子曰仁广、次子曰仁卫、三子曰仁素、四子曰仁熙。<br>2、陈迥公,字子及,陈显公之次子。生二子:长子曰仁昭、次子曰仁宽。<br>3、陈通公,字子成,陈显公之三子。生一子:曰仁凯。<br>4、陈远公,字子浩,陈显公之四子。生一子:曰仁盛。<br>5、陈逢公,字子奇,陈显公之五子。生一子:曰仁静。<br>6、陈檄公,字子策,号飞羽,陈勋公之长子。生三子:长子曰令镕(卜居闽侯大义),次子曰令图(卜居闽侯 古灵晓洞),、三子曰令猷(卜居闽侯古灵崎埔,其三子陈文霸后迁长乐岱峰,长乐称之曰古灵陈)。<br>7、陈极公,陈勋公之次子。<br>8、陈枢公,陈勋公之三子。生二子:长子曰景昌、次子曰景明。<br>9、陈堂公,陈黯公之长子。生二子:长子曰德高、次子曰德厚。<br>10、陈垕公,陈黯公之次子。生二子:长子曰季玉、次子曰仲玉。 <br>第43世:颍川陈氏(陈寔公)30世代孙,<br>1、陈仁广公,字仲发,陈运公之长子。生三子:长子曰文璋、次子曰文秀、三子曰文琏。后晋天福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避王曦乱自福州石井徙闽侯古灵,再迁潭头镇泽里村。次子文秀卜居闽侯县南屿镇南井榕树村。三子文琏卜居闽侯古灵。<br>2、陈仁卫公,字仲经,陈运公之次子。生三子:长子曰文琳、次子曰文瑷、三子曰文琛。于后晋天福间(936—944) 从古灵迁文岭镇阜山村。<br>3、陈仁素公,字仲约,陈运公之三子。卜居谭里。<br>4、陈仁熙公,字仲隐,陈运公之四子。生一子:曰文玲。文玲之子陈元贤于宋庆历元年由石井迁金峰镇陈墩村(麟墩)。陈墩地处太常山麓,周边又发祥九陈,故族派太常陈,又称九常陈、九龙陈。 <br>5、陈仁昭公,字仲穆,陈迥公之长子。卜居长乐邑南龙台。<br>6、陈仁宽公,字仲穆,陈迥公之次子。卜居长乐邑西双江。<br>7、陈仁凯公,字仲统,陈通公之子。生三子:长子曰世昌、次子曰世美、三子曰世明。后晋天祐进士,仕闽,御史大夫,弃官避迁沙堤,为沙堤陈氏始祖。<br>8、陈仁盛公,字仲茂,陈远公之子。生三子:长子曰琛、次子曰玓、三子曰琰。于后周显德三年(956) 为避王曦乱从石井巷迁古灵,再迁蓝田,为蓝田始迁祖。次子玓为东陈,三子琰为上陈。<br>9、陈仁静公,字仲安,陈逢公之子,于后晋天福间(936-994年)肇迁鹤岭,为玉溪陈氏始祖。生三子:长子曰文觉(维善),卜居闽清。次子曰文伯,卜居侯官。三子曰资始(十五府君),卜居长乐县招贤里鹤上紫微峰云洞口东侧之玉溪,以玉溪为本脉,称为鹤上玉溪陈。<br>玉溪陈氏第一世 陈胡公74代孙,颍川陈氏(陈寔公)31世代孙。<br>*十五府君、讳资始,仁静公三子,传世久远,生、卒、寿、葬、不详。娶祖妣卓氏,生五子:十六府君、十七府君、十八府君、十九府君、二十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