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 益终身——读《小学生学习习惯关键培养》有感

-

<p>  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有好习惯的人会有好命运。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好习惯,才会有好成绩,才能建立好人格,才能为未来下好基础!</p><p> 近日,我阅读了木紫老师写的《小学生学习习惯关键培养》一书。这对我的教学,对我作为大队辅导员所从事的少年儿童思想教育工作有很大帮助。</p><p> 这本书提炼了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阅读、记忆等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习惯,不但讲了每种习惯的重要作用,还讲了怎么做才能养成这样的习惯、怎样防止不良学习习惯的滋生,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p> 预习习惯 <p>  学习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预习则是这个过程的开始。预习的正反面事例以及各科目预习的方法,对小学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大有裨益。孩子学会了预习的方法,提前预习了,听课时就能轻松一些,可以减少、避免听不懂、走神。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还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增强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习的自信心。所以说,有一个好的预习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呀!</p> 课堂听讲习惯 <p>  有人说,学习成绩的好坏90%以上在于课堂听讲。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养成良好课堂听讲习惯,对之后读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课堂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学生一旦养成了上课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那他们就是学会了学习。上课时,合理利用课堂的几个时间段,做好课堂笔记以及交流互动,高效利用好一节课的时间,我从这本书中又学到了不少好方法。</span></p> <p>  习惯是一个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当孩子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后,这种习惯犹如物理学上的惯性力量,对行为会起到一种动力的作用。此时孩子的习惯成自然了,不需要甚至反感别人的监督、提醒、安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管着自己。</p> 高品质阅读习惯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中高考刚结束不久,这些重大考试都在不断向我们强调“阅读有多重要!”我们即将面临重大改革: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因此,小学生更应该坚持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是,很多时候孩子的阅读效果并不好。最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功利性强,缺乏情趣性阅读,孩子阅读兴致不高。书中的内容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品质,让孩子爱上阅读,从阅读中获得智力、能力、心智等各方面的成长,还让我自己也学会了如何阅读一本书。</span></p><p><br></p> <p>  这本书不仅仅是我介绍的这几个方面,其他章节也都非常值得学习。读完这本书,让我学到的,不仅是这些实用性强的方法,更让我感悟到家校合作是多么的重要。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习惯的培养不单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社会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争家长的配合,让学生在家与在校的表现都一样,这样会加速习惯养成的速度。只有教师、家长、社会联合,才能更好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外,我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 <p>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我们要本着以严为纲,以爱为本的原则,给孩子们的人生当好向导,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从不经意的小事上做起,以一位教师优秀人格的魅力去打动学生,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学生。</p> <p>编辑:李茜</p><p>审核:袁艳</p>

习惯

养成

预习

学习

阅读

学生

孩子

课堂

听讲

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