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907年7月18日 “红色特工”黄慕兰出生

红色文化

<p class="ql-block">1907年7月18日(农历1907年6月18日),“红色特工”黄慕兰出生。</p><p class="ql-block">她曾被周恩来称为“我党一部百科全书”,她是谍战大戏《风声》女主角原型之一,她曾因出色的情报工作救过周恩来、关向应。这位老地下党员、传奇的“女间谍”名叫黄慕兰。</p> <p>黄慕兰,原名彰定,字淑仪。1907年7月17日,出生在湖南浏阳。她的父亲黄颖初曾是谭嗣同的幕友,并与许多民国政坛人物都有交往。12岁那年,她被父母送到湖南省长沙周南女校读书。1926年,黄慕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十分仰慕花木兰的智勇双全,便在参加革命后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慕兰”。</p><p>周南女校当时培养了一批在中国近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女学生,如向警予、蔡畅、杨开慧、丁玲等。1923年至1925年,黄慕兰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包办婚姻,“丈夫”是抽鸦片、打丫鬟的二世祖。</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年时代的黄慕兰</p> <p>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北伐前夕在武汉投奔革命,担任了汉口妇女部的部长。国共分流后不久,黄慕兰赴上海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秘书,兼机要交通员,并成为中央特科成员。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曾营救过周恩来、关向应等中央领导人。</p> <p>上世纪30年代初,以学生形象从事地下工作的黄慕兰</p> <p>黄慕兰天生丽质,长得非常漂亮,而且秀外慧中,能力强,有魄力,曾给不少国共高层人士留下深刻印象。1927年三八节,武汉举行了几十万人的庆祝大游行,国共两党的名流如宋庆龄等全部到场,那年刚20岁的黄慕兰是大会的主席。</p> <p>在黄慕兰“潜伏”生涯中,最有影响的一件事,莫过于保护周恩来免遭毒手。</p> <p>1925年,因逃避嫖赌成性的包办婚姻丈夫,黄慕兰逃婚至汉口投身妇女运动,19岁担任汉口妇女部部长,她不仅人漂亮,而且有文化、有魄力,名冠武汉三镇,是许多优秀男士追求的对象。在董必武、瞿秋白撮合下,1927年3月8日,黄慕兰与中共中央机关报《民国日报》主编、中共中央军委机要处主任秘书和警卫团政治指导员宛希俨结婚。国共分裂之后,宛、黄夫妇转入地下工作,开始了“潜伏”人生。1928年,儿子出生才三天,宛希俨就被调往赣西南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4个月后牺牲。而黄慕兰则奉调中央机关工作,她只好把刚断奶的儿子送回宛希俨的父母家抚养。不久,遇见老相识中央委员贺昌,开始了她的第三段婚姻。1931年,贺昌主动申请独自秘密前往苏区斗争,1935年牺牲。</p> <p>1927年3月8日,黄慕兰与结婚,1928年牺牲的宛希俨(1903—1928)烈士遗像及茅盾的题字</p> <p>黄慕兰的第三任丈夫,1935年牺牲的中央委员贺昌(1906-1935)</p> <p>1933年,黄慕兰与知名律师陈志皋的结婚照</p> <p>1931年1月,党组织看中了黄慕兰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关系,命她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担任中国人民革命互济总会的营救部长,与潘汉年单线联系。1933年,黄慕兰奉命脱党,先后以银行家、慈善家、国民党特派员等特殊身份为中共工作。当时,她经常以一个令人瞩目的大美女形象出现,周旋于旧上海的各种场合,在隐蔽战线屡建奇功,演绎了一个红色特工的人生传奇。曾经秘密营救关向应、周恩来、七君子等,组织过香港名人大撤退,曾经策反蒋纬国未成。</p> <p>1937年,营救“七君子”的律师团,前排左四:沈钧儒;二排左六:陈志皋</p> <p>1938年7月3日,国际救济会第一难民收容所举办“生产杯”足球赛。图为双方队员合影。前排中立者为黄慕兰(又名黄定慧)。(照片出处《上海人民革命史画册》)</p> <p>黄慕兰与陈志皋及孩子们</p> <p>陈志皋家五兄弟夫妇合影,左二为陈志皋黄慕兰夫妇</p> <p>因为营救关向应需要,黄慕兰通过上海著名律师陈志皋面见其父、上海司法界达人陈其寿,其间,陈志皋对美貌智慧的黄慕兰产生爱慕。1933年,陈志皋正式向黄慕兰求婚。党组织认为,在当时白色恐怖之下,黄陈结合有助于打开新的工作局面,黄慕兰于是与陈志皋结婚,婚后二人育有4个孩子。建国后后,陈志皋辗转去了台湾(1988年去世)。陈志皋家有渊源,是清康熙年间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及工部尚书陈元龙陈阁老的七世孙。2006年,黄慕兰百岁(虚岁)之际,曾将陈阁老字画捐给国家,即是夫家祖上遗存之物。</p> <p>1946年4月,黄慕兰夫妇在上海愚园路寓所</p> <p>1950年,黄慕兰与其子宛昌杰在上海重逢</p> <p>1980年,黄慕兰与夏衍在上海合影</p> <p>1984年8月24日,中南海,左起:宛昌杰、黄慕兰、邓颖超、徐淑</p> <p>1985年春节,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宴请参事室和文史馆同仁黄慕兰</p> <p>1985年冬,黄慕兰与叶选平、袁溥之(左)在广州相会</p> <p>1988年,平反以后在医院</p> <p>1996年,黄慕兰词笺</p> <p>1996年,黄慕兰与友人通信的实寄封</p> <p>2006年,即将百岁的黄慕兰把一幅清代陈阁老的字画捐献浙江博物馆</p> <p>2006年,即将百岁的黄慕兰把一幅清代陈阁老的字画捐献国家</p> <p>2009年,102岁的黄慕兰佩戴国庆六十年纪念章</p> <p>2010年,贺昌母校派员看望黄慕兰</p> <p>2010年底,即将104岁的黄慕兰</p> <p>2011年初,黄慕兰创作的贺岁词</p> <p>2011年,《黄慕兰自传》出版</p> <p>2011年,《黄慕兰自传》出版</p> <p>2011年,105岁(虚岁)生日</p> <p>2011年,在家中</p> <p>晚年还喜欢看书写作</p> <p>2012年,106岁的黄慕兰接受记者采访,图片为老人的女儿陈大中拍摄</p> <p>黄慕兰手书诗稿,老人书法功力很深,字体有点像周恩来</p> <p>自传上的印章,慕兰黄定慧</p> <p>建国后,黄慕兰命运十分坎坷。黄陈二人均未获工作安排,当时为打破经济封锁,决定派一批人去国外搞贸易,陈之皋积极要求前往便一去不返。黄慕兰无从恢复组织关系,便以民主人士身份在上海从事居委会工作和救济总会的工作。</p> <p>1955年,黄慕兰涉入“潘杨案”,于6月初在上海被捕,后被关入秦城监狱。1963年,宣判她为叛徒、特务、反革命,同年被儿子宛昌杰接出监狱。期间,陈志皋从海外托人带信要黄慕兰去香港,她未去。1967年,黄慕兰再次被押入秦城监狱,1975年释放,前后入狱17年。黄慕兰上诉一直没有结果。</p> <p>1980年,得蒙老战友邓颖超召见,黄慕兰的冤狱才得以平反,之后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直至离休。</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人物评价</b></p> <p>黄慕兰虽然出身名门小姐,但是没有丝毫豪门小姐的娇弱,而是一个有主见、敢作为、大胆泼辣的奇女子,特别是在中央特科工作中,做出了许多重大的成绩,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尤其是在感情问题上能够服从大局,为了工作需要,放弃自己真爱的男人,而与陈志皋结婚,这种牺牲精神是非常可贵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才皆可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黄慕兰做到了,她奇就奇在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