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的戈里:一个世界伟人的故乡

田雨

<h1><b><i><font color="#167efb">前面的话</font></i></b></h1> <p>  如果看过我其他格鲁吉亚的游记,前言或前面的话不用看,因为都是一样的。</p><p> 2019年4月24日开始阿塞拜疆、伊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国旅游,预定5月13日结束,近20天。</p><p>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是邻居,因为纳卡地区领土归属问题发生战争,互不往来。故此,旅行团第一天飞往阿塞拜疆巴库,游览完之后,飞到伊朗德黑兰。伊朗旅程完毕后,从伊朗北东方向坎多凡、大不里士到亚美尼亚边境,入境亚美尼亚的哥里斯(属于高加索山区)。亚美尼亚旅游行程完毕后,从东北方向乘车进格鲁吉亚。</p><p>  一路汽车载行,饱览了高加索地区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实在美哉。</p><p>  2019年5月5日至12日,在格鲁吉亚游览了七个景点城市。</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首都第比利斯</b>的景点有,库拉河和平桥(玻璃桥)附近景观、老城、艺术中心、格鲁吉亚母亲塑像、纳瑞卡拉城堡、废弃的古城墙、圣三一教堂(梅特希教堂),晚上住库拉河边上船形宾馆,饱览了库拉河日落风彩。</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戈里</b>斯大林的故乡,戈里西南13世纪古城堡、戈里西北公元前14世纪的岩石古城、斯大林博物馆。</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巴统</b>,黑海海滨风光、阿里与尼诺故事炫动造型、巴库老城、植物园、格尼奥古城堡。</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库塔伊西</b><b>,</b>巴格拉蒂修道院、安南努力古城堡。</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古道力、卡磁别吉</b>,游览大高加索山脉风光,到据说世界最高盖尔盖提教堂(4000多米),这一段旅程是最精彩和值得来的地方。</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姆茨赫塔古</b><b>城,</b>著名的季瓦里教堂与斯维特教堂,都是世遗。</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西葛纳齐</b>(译音)<b>,</b>古镇、波蒂贝修道院,红酒有名,在酒庄吃饭。</p> <h5>格鲁吉亚旅游景点位置示意图</h5> <h1><b><i><font color="#167efb">格鲁吉亚</font></i></b></h1> 格鲁吉亚位于高加索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br>  国土面积69,700平方公里(包括南奥塞梯及阿布哈兹),主要民族为格鲁吉亚族,居民多通晓俄语,主要信仰东正教,少数信仰伊斯兰教;其首都是第比利斯。 <h1><b><i><font color="#167efb">历史政治背景</font></i></b></h1> 俄国—苏联时期许多军政领导人出身于格鲁吉亚,包括1812年卫国战争的猛将巴格拉季昂亲王、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奥尔忠尼启则、贝利亚元帅等一大批人。<div>  在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中,30万格鲁吉亚军人阵亡,90名格鲁吉亚军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div><div> 为阵亡将士修建的巨型纪念碑在2009年12月19日晚被格政府下令炸毁(天理不容,30万二战阵亡战士亡灵无处归属,国家能安宁吗)。<br> 1989年人民示威要求独立,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亲自带兵镇压下去。</div><div> 1991年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正式独立,第一任总统是街头政治家加姆萨胡尔季阿,但是很快被政变推翻。</div><div> 格鲁吉亚进入内战,后来请出隐居的前苏联外长“银狐”谢瓦尔德纳泽出山才得实现全国和解。<br> 美国与欧洲推动“玫瑰革命”,在格鲁吉亚支持群众示威,将谢瓦尔德纳泽推翻,建立亲西方政府。然后部署加入北约组织,构成对俄国的半包围。</div><div> 俄国对此甚不满,幕后支持格国的少数族裔分裂,如南奥塞梯及阿布哈兹。格鲁吉亚也在美国撑腰下,处处与俄为敌。<br> 2008年8月7日,格鲁吉亚军队进攻与俄罗斯接邻的南奥塞梯自治区,试图将该地重纳入其政府军管辖之下。</div><div> 南奥塞梯战争由此爆发。据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表示,在非冲突区亦有平民目标遭受空袭,并一度表示考虑退出奥运,俄罗斯官方则否认发动空袭。欧洲联盟闻讯旋提出和平方案,俄罗斯方面当即表明“不赞成欧美国家介入”。</div><div> 2008年8月28日,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作为回应,格鲁吉亚于次日决定与俄罗斯断交。</div><div> 格鲁吉亚当局在2010年6月18日凌晨采取行动,拆除了树立在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故乡哥里市中心广场的斯大林像,并将以“对俄战争牺牲英雄纪念碑”取而代之。</div><div> 采取一些政治做法企图诋毁历史巨人的功勋,都是可笑和徒劳的,太阳的光辉总要透过乌云照耀大地。</div> <h5>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引发战争二块区域简图</h5> <h5>快到戈里时,远眺南奥塞蒂</h5> <h1><b><i><font color="#167efb">戈里城西南的古城堡</font></i></b></h1> <p>  古堡始建于13世纪,位于戈里城边西南(找不到地图,用太阳光方向推测的。哈哈,回到石器时代),正好与石头城隔城相望,但是石头城在郊外,需要坐车前往。</p><p> 古城堡内地面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从遗留的地基看,应该是驻军营地,担负保卫戈里任务。</p><p> 从城堡上可以鸟瞰整个戈里。游客很少。</p><p> 城墙基本保存,看得出经过维修。</p><p> 城堡地处戈里市,戈里不大,走路能到。</p><p> 格鲁吉亚官方一直在压制宣传戈里,实际是压制宣传斯大林。戈里政府一直想发展戈里旅游业,叫唤得最厉害的是旅游局,为此,官方把旅游局长罢免了。查资料,戈里连张城市地图都没有,介绍戈里的更少得可怜。</p><p> 年轻的格鲁吉亚导游,被反斯大林宣传染泡了多年,他们说辞几乎都一样,不是在历数斯大林罪行,而是处于诋毁,谩骂,撕声揭底状态,为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感到羞耻。斯大林的情况也许是如他们所说,也许他们把与俄罗斯为南奥市蒂发生的战争,又打不过俄罗斯的怨恨发泄到了斯大林身上。但是,在我们旁观者看来,他们正处在一种数典忘祖的囧态中。</p><p> 因为旅游业受到如此限制,知道戈里古堡的人很少,难以见到古堡资料与游记。只能看看照片猜猜古堡发生的故事了。</p> <h5>鸟瞰戈里城市</h5> <h5>戈里城市,远处雪山是大高加索山脉,库拉河在山脚下,石头城在库拉河边(太阳方向推测真没错)</h5> <h5>古城堡山脚下街道</h5> <h5>山脚下的教堂</h5> <h5>远处也是教堂</h5> <h5>教堂与古堡</h5> <h1><b><i><font color="#167efb">戈里古堡</font></i></b></h1> <h5>戈里古堡,始建于13世纪,中国游客极少到这里</h5> <h5>戈里古堡,山脚下有艺术塑像</h5> <h5>绿草茵茵,山花烂漫</h5> <h5>馿友摆着姿态拍照呢</h5> <h5>山花遍野</h5> <h5>比较完整的古堡城墙</h5> <h5>山下的这些勇士塑像一定有精彩故事,这里不是重要旅游点,导游也是含糊其辞</h5> <h5>看出已经修缮过了</h5> <h5>上山之路</h5> <h5>山花烂漫</h5> <h5>古堡的大门图案,具有伊斯兰建筑的风格(格鲁吉亚曾经被蒙古、奥斯曼侵占过)</h5> <h5>城堡内一遍平地,但是建筑基础可以看出,不是老百姓住地</h5> <h5>山顶俯瞰戈里市</h5> <h5>戈里是个不大的城市</h5> <h5>恢复性的修缮,将低围墙恢复了。记住戈里还有个13世纪的古堡</h5> <h1><b><i><font color="#167efb">戈里岩石城</font></i></b></h1> 戈里石头(应该叫岩石城)城,始建于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1300多年前),是格鲁吉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遗址有古代皇宫、剧场、祭祀神殿、竞技场、王后宫殿、酒窖等。 人们说,游览后的回忆就是留给旅行的一封情书,里面满满的都是美好和快乐。<div>  在格鲁吉亚的这封情书里,最惊喜最意外的是哥里的岩石城。<br>  在岩石中凿出来的城市,功能齐备,高低错落,漫步流转于大大小小的石室,颇具探险意味,这里没有通俗意义上的路,只能循着石头上简单凿出来的阶梯攀爬,十分有趣和随性。<br>  登高望远,眼前是无比开阔的壮丽景色,身后是巍峨的大高加索山脉,山顶白雪皑皑,脚下库拉河日夜湍流向东南,千里河川,草丰水美、沃土延绵。</div><div> 三千多年前,格鲁吉亚人的祖先选择了这遍沃土生演繁殖,并选择河流岸边山丘开洞凿室,凿建了一座岩石城。</div><div> 皇宫凿出了古希腊或古罗马建筑的三角屋顶,剧场。屋顶装饰的花纹图案令人叫绝,不知道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应该有铁制工具了)。</div><div> 小山的砂岩为河流沉积砂岩,沙粒主要为长石类颗粒,岩石形成的时代比较新,但是,也是以百万年为单位计算的。这里的这类岩石松软,易于开凿。同时,在岩层中又夹杂10-50厘米不等厚度的含钙质重的碳酸质砂岩层,它们坚固抗压、抗拉,相当于混泥土中的钢筋,对洞室起到支撑稳固作用。</div><div> 古人巧妙利用岩石的这些特性,开凿一间又一间的洞室,造就了漂亮的岩石古城,不得不惊艳他们巧夺天工的智慧闪烁出的光芒。</div><div> 岩石城是所有旅行见过的最辉煌的洞室古居了。</div><div> 15拉里的票价,值了!</div> <h5>前往石头城,侧面小山树叶河流沉积砂岩地层,说明库拉河存在要用百万年为单位来认定了</h5> <h5>石头城下的库拉河孕育河岸沃土</h5> <h5>山下树木繁茂、河流摆动形成千里沃土</h5> <h5>上山的路</h5> <h5></h5> <h1><b><i><font color="#167efb">岩石城的美景风光</font></i></b></h1> <h5>库拉河形成河流滩地</h5> <h5>远处风光无限</h5> <h5>拍完后才知道身后是皇宫</h5> <h1><b><i><font color="#167efb">巧夺天工的硐室</font></i></b></h1> <h5>石头城布局简要说明图片,住城里的百姓应该是比较有身份的</h5> <h5>山下散落大量百姓石头房子(石块搭建)</h5><p><br></p> <h5>右侧是重要头领居住区,有门厅会客</h5> <h5>皇宫位置说明图</h5> <h5>国王宫殿,凿成古罗马建筑房檐三角形状</h5> <h5>需要注意的是左侧顶的图案(可以看出砂岩比较松软)</h5> <h5>这个图案是凿造宫殿时凿上的,不是后来加的,不可想象,公元前人们使用什么工具</h5> <h5>这个图案印在公园门票上及宣传资料上,可见专家们的认同度多高</h5> <h5>国王宫殿,有点人气的照片才像是旅游景观</h5> <h5>国王宫殿(注意宫殿顶图和古罗马建筑三角房顶)</h5> <h5>导演踩点来了(知名度挺高,游客驻足观看,我们不认识)</h5><p><br></p> <h5>偶遇电影明星(难怪老外都在看)</h5> <h5>几年前拍的电影,那时更年轻</h5> <h5>旅游行业也有规矩,我们已经三个导游帮助了解石头城</h5><p><br></p> <h5>凿出来的大厅</h5> <h5>人类发展进程是阶段性的,石器时代洞居,凿岩为房,这是多大的工程和工艺技巧,人们就不会想到用石块堆砌要省事很多</h5> <h5>幽幽洞深感觉</h5> <h5>洞中柱子支撑的褐黑块状岩石,是含铁、钙质碳酸盐砂岩,硬度较大,古人利用它来支撑洞穴</h5> <h5>左边壁也是利用硬岩石来支撑硐室</h5> <h5>宝葫芦式的四层壁储平台,地上不知道是水井还是酒窖</h5> <h5>类似作坊、酒窖的地方</h5> <h5>不知道建设时间的教堂(已经是砖木结构)</h5> <h5>功能一样不少,照样有钟楼</h5> <h5>教堂铁门</h5> <h5>教堂坐落在祭礼神殿之上,可见上帝喜欢呆在这里</h5><p><br></p> <h1><b><i><font color="#167efb">岩石城中的路</font></i></b></h1> <h5>沿公元前的路攀爬,享受古董</h5> <h5>有评论说,这里要不列入世遗,天理不容</h5> <h1><b><i><font color="#167efb">戈里斯大林博物馆</font></i></b></h1> <p>  斯大林博物馆是斯大林去世2周年,1954年由苏联政府在其家乡格鲁吉亚戈里市兴建,1957年正式开放。</p><p> 博物馆在路口,庄严雄伟,洋溢着苏联建筑风格,博物馆院子里停着一节火车车厢3878号,是斯大林1945年夏天去德国参加波茨坦会议时乘坐过的,也是斯大林的办公火车箱。</p><p> 斯大林博物馆门票售价15拉里,约合人民币36元。</p><p> 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称,2018年,约有16万游客前来参观该博物馆,是格鲁吉亚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p><p> 2019年戈里人口4600多人,参观的人可见都是外来旅游者。</p> <h5>戈里斯大林博物馆</h5> <h5>斯大林博物馆院中斯大林塑像</h5> <h1><b><i><font color="#167efb">题外话</font></i></b><i></i></h1> <h3>  题外话增加对博物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环境的了解。</h3><div> 斯大林被他欣赏的接班人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以七大罪状拉下神坛后,苏联加快清算斯大林罪行,从上到下加快教育苏联的后人熟记斯大林罪状。</div><div> 八十年代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变本加厉称斯大林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美国之音非常默契地配合戈总书记,更详细更全面数落斯大林罪状,戈氏与美国天衣无缝、相得益彰地对斯大林罪状的罗列,让人感到斯大林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div><div> 苏联人民殷切盼望着美国、欧洲西方世界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在一片瓜熟蒂落的轰鸣声中,苏维埃共和国大厦轰然推倒,人民欢欣鼓舞。</div><div> 大厦倾倒之前,美国花旗银行以20-30%利息吸纳了苏联大量存款,将百姓存款从苏联兑换出外币。大厦倾倒后,国家已经不存在,苏联卢布只能是古董,美国剪了苏联一茬羊毛。推翻苏共后,西方帮助经济上实施“休克疗法”,前苏联财富再次被剪了羊毛。</div><div> 西方大把美元的承诺没有到来,叶利钦前后收到、借贷的低息、资助的资金不超过七千万,对这样的大国领袖,真是比叫花子还要可怜。</div><div> 十七个加盟共和国分崩离析,战火不断,经济、生活一落千丈,救世主没有天降。尽管这样,反斯大林宣传、教育从未停止,已经四十多年,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div><div> 苏联人,是他们声嘶力竭地声讨了斯大林,是他们亲自推到了苏维埃共和国。</div><div> 历史演绎到今天,不少人明白,“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我们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div><div> 人们在反思,不少人痛定思痛。</div><div>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013年的一项民意调查,68%的格鲁吉亚人认为斯大林是“明智的领导人”。2018年俄罗斯评选俄罗斯(含前苏联)十位历史贡献最大的人,斯大林落入其中。<br> 2010年,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关系交恶,在6月18日深夜12点拆除戈里市中心矗立了58年的斯大林铜像。</div><div> 这些是幼稚可笑的政治动作,改变不了历史,抹杀不了历史照耀历史人物的光辉。只能说明主张做这些事的人,他们是历史巨人巨臂上的政治小丑。</div><div> 正如2020年美国黑人要求司法平等权利,借闹事去捣毁历史人物塑像、要去坼毁林肯塑像一样;</div><div> 就像罗马尼亚的政治疯子,抓到齐奥塞斯库四天枪毙后,要去炸毁人民议会大厦,以消除齐奥塞斯库的影响。</div><div> 罗马尼亚议会大厦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建筑,仅水晶用了3300吨,是流传后世的隗宝。</div> <h5>中国游客热情度高</h5> <h5>斯大林塑像,上帝知道斯大林在想什么</h5> <h1><b><i><font color="#167efb">斯大林的火车车厢</font></i></b></h1> 这节专列车厢有6个房间,斯大林卧室兼工作间、内设空调的会议室、机要员工作室、俄式厨房和两间警卫人员的房间。<div>  据说,斯大林曾经在1945年乘坐这节车厢前往德国参加波茨坦会议。</div><div> 工作人员介绍,这节自重为80吨的专列原来被丢弃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后来,斯大林专列的司机发现了,经过这位司机的反复联系,终于被运到了这里。</div> <h5>3878号斯大林乘坐的车厢</h5> <h5>斯大林的卧车</h5> <h5>没有什么奢华可言</h5> <h5>博物馆廊厅</h5> <h1><i><font color="#167efb"><b>博物馆</b></font></i><b></b></h1> <h5>罗卡亚技术所的博物馆—伊夫.斯大林(已经不是政府的)</h5> 走进博物馆,红地毯延伸至二层斯大林雕像前,这座乳白色雕像的个头儿约是普通人身高的2倍。它大概是哥里现存的唯一的斯大林全身雕像。 <h5>博物馆</h5> <h5>斯大林青年时代展厅</h5> <h5>二战展厅</h5> <h5>展厅</h5> <h5>游客</h5> 斯大林博物馆展出内容,斯大林的生平、他的革命活动、他的著作、他领导的国家建设、他在二战时期出席的一些国际会议等 <h5>斯大林指挥苏联卫国战争</h5> <h5>二战时期红军战斗情况包括1941年红场阅兵(左1)</h5> <h5>二战期间,苏联百姓参加战斗情况,右下图片,多大年纪的老人也是红军</h5> <h5>斯大林的儿子扎克波1943年被德军俘虏,德军提出交换,斯大林说,“所有红军战士都是我的孩子,他没有特殊”。</h5><h5>斯大林对自己孩子的要求跟毛泽东情况有相似之处,带头将孩子送到斗争最前线</h5> <h5>在斯大林二战期间照片中,其中,一名士兵的刻字,令人再次感受到斯大林格鲁吉亚的民族情绪。刻字用格鲁吉亚语写道:“<b>我们垂死挣扎,但我们不会投降,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b>”</h5> <h5>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女英雄卓娅(小学课文“卓娅和苏娜的故事”)</h5><h5>当卓娅英勇就义的事迹传到莫斯科后,斯大林非常愤怒,他给朱可夫下了一道特别命令:“立即将残害卓娅的德军步兵团番号,通报给所有红军部队,遇到杀害卓娅的德军第197步兵师第332团任何官兵,就地枪毙,绝不接受他们的投降“。</h5> <h5>二战期间斯大林领导的重要军事干部</h5> <h5>苏联时代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是17个加盟共和国的大家庭</h5> <h5>保尔,柯察金年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h5> <h5>斯大林与母亲</h5><h5>斯大林用格鲁吉亚语写诗、写作,斯大林时而会用格鲁吉亚语签名,这证明他一直深爱自己的故乡</h5><h5>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中,斯大林和老乡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经常用格鲁吉亚话交流,别人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h5><h5>斯大最喜欢的歌《苏丽珂》,就是一首格鲁吉亚民歌。斯大林经常会很大声、富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h5><h5>斯大林很会唱歌,第一展厅内有一张哥里教会学校合唱团的合影,斯大林位居其中,他当时11岁</h5> <h5>斯大林与毛泽东织锦画</h5> <h5>斯大林一生抽烟斗,这是他的财产</h5> <h5>各国领导人、组织机构送给斯大林的礼物中,一粒刻有382个字符的大米令人生奇。</h5><h5>它是1939年印度某博物馆送给斯大林的,这粒米上刻着对斯大林的问候和祝福,刻的是:“啊,上帝,希望亲爱的斯大林长命百岁、硕果累累。希望他的朋友和兄弟忠实于他,忠实于他为了人民的事业,希望苏联的敌人向他投降,崇拜他的进步。啊,上帝保佑他获得更多的胜利。”</h5> <h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大学赠送的是祝寿红绸,上面写着:斯大林大元帅七十寿辰。当时是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也正是借这个时机,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向斯大林祝寿。博物馆陈列有两件关于斯大林和毛泽东此次会晤的作品,一幅是刺绣画,一幅是水彩画。</h5> <h5>绸缎后面签名很多</h5><h5>导游慷慨激昂地指出斯大林杀害了很多政敌,说他只对权力感兴趣,对钱不感兴趣。斯大林统治期间,带领国家走向工业化,生产了大量汽车、火车、飞机和电视机等。</h5><h5>导游最后补充:“我奶奶非常喜欢斯大林,认为他是伟大的领袖”。</h5><h5>为什么不喜欢呢、年轻人并没有生活过那个时代,只是后来接受的宣传教育形成的印象与判断</h5> <h5>英国首相丘吉尔评价斯大林“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强国“,丘吉尔话语原件挂在博物馆</h5><h5>这是唯一由美国《生活》杂志的记者拍摄的没有特意修改过的照片(斯大林出过天花)</h5> <h5>博物馆楼梯厅</h5><h5>斯大林博物馆的讲解员塔蒂娅介绍从1957年开馆至今,展馆的内容就没有多少变化。</h5> <h5></h5><h5>斯大林博物馆的讲解员塔蒂娅说,在她看来,<b>斯大林的成就显而易见,他领导苏联红军打败了法西斯德意志以及同盟国,如果不是他,纳粹德国很有可能会获胜。</b></h5><h5>之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从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成为工业强国。<br>塔蒂娅说,在格鲁吉亚,很多老年人很喜欢斯大林,认为在他执政时,老百姓的日子很好过,物品便宜,人人都有工作。但是大多数年轻人不喜欢斯大林。</h5> <h1><b><i><font color="#167efb">斯大林出生的木屋</font></i></b></h1> 斯大林出生的小木屋,木屋由水泥砖砌成,面积不足30平方米,里面隔成两间屋子,小间10平方米左右。<div>  透过窗户看到,在近20平方米的大间里,里面的陈设保留着斯大林生活在这里时的原样,中间是一张方桌,上面放着一只粗陶水瓶,五斗橱上有一只茶炊和一面镜子,一侧是一张床和两条板凳,室内家具简单朴素。<div>  为了更好地保护故居,戈里当年市政府给故居加了一个贴大理石的混凝土“外套(苏联时期)”,套住故居的小屋,还在小房周围建起了希腊和意大利风格的亭台楼阁。</div></div> <h5>斯大林故居</h5> <h5>没有修复(对比朝鲜万景台金日成故居修缮境况,如果还记得斯大林为世界反法西斯作的贡献,简直是没有天理)</h5> <h5>中国游客懂得要用历史眼光来看待伟人,人们记得斯大林</h5> <h5>格鲁吉亚从1989年起加快了反俄罗斯、反斯大林教育与宣传,已经三十多年,三茬人了。</h5><h5>他们仅记住斯大林是独裁者,他们不懂得珍惜斯大林故乡的荣耀,不知道历史巨人的光环会造福他们的子子孙孙</h5> <h5>只有贫困的老人知道中国游客最多,做中国人生意</h5> <h5>小贩摊斯大林像章最全,出售的和斯大林有关的纪念品种类更加丰富,包括斯大林的小雕像、斯大林头像的杯子、火柴,和斯大林喜欢的烟斗等</h5><h5>一位世界级的历史人物,成为迎合大众消费口味的纪念品</h5> <h5>戈里小贩摊有过去的画像,有人知道那段历史</h5> <h1><b><i><font color="#167efb">位于第比利斯市沙俄时代的斯大林地下印刷厂</font></i></b></h1> <h5>大门,门前罗雀,派人去叫,看门的老太太赶来开门</h5> <h5>阿里布博物馆,非法印刷厂,斯大林1903-1906</h5> <h5>印刷厂在这栋房屋地底下,屋中没有通道到印刷厂</h5> <h5>室内陈列斯大林照片</h5> <h5>印刷机(没有其他照片了)</h5> <h5>陈列毛泽东与斯大林照片(没有其他国家的照片,说明其他国家游客来的少)</h5> <h5>地下印刷厂被警察捣毁</h5> <h5>二战时期照片</h5> <h5>地下印刷厂在正房地下,出入口在右侧水井房(下图结构图)</h5> <h5>1903年斯大林地下印刷厂结构图(红线代表出入通道)</h5> <h5>地下印刷厂进出口就是这口水井</h5> <h5>锈迹斑斑的印刷机</h5> <h5>博物馆留言簿庄重留言</h5> <h5>在博物馆的官方导览册里写着:“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评价斯大林是现代史上最伟大的人;</h5><h5>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认为,斯大林比罗斯福和丘吉尔两人都要聪明;</h5><h5>希特勒评价斯大林是强大的对手;</h5><h5>苏联政治家列夫·托洛茨基评价斯大林的杰出之处在于他务实的思想和勇敢“</h5> <h5>博物馆廊厅</h5> <h5>博物馆斯大林塑像</h5> <h5>博物馆大院景观</h5>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在纪念馆开放40年了,它接待了数百万名参观者。<div>  1991年原苏联解体后,到斯大林家乡参观的人逐渐多起来,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游客。戈里是中国人来格鲁吉亚的必访之地,他们想亲眼看一看斯大林出生的地方,缅怀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br>  2018年,俄罗斯“公众意见基金”做了一次关于斯大林功过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人对这位原苏联领导人褒贬不一,在被访中有36%认为斯大林功大于过,而29%的人持相反意见。</div><div> 无论如何评价他,有一点是客观存在的,斯大林对俄罗斯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div><div> 不久前,俄罗斯曾举行过一次“谁是俄罗斯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的民意调查,斯大林得票居首位。</div><div> 2019年9月1日二战爆发80周年,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Twitter上发消息,波兰于1939年9月发现自己“被困于法西斯主义的锤子和共产主义的铁砧之间”。鲍里斯·约翰逊认为斯大林要为二战的爆发负责。<br> 10月3日,普京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举行的国际事务会议上反驳鲍里斯·约翰逊,并强调,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红军在打败纳粹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br></div><div> 领袖人物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意志和形象,是一个民族的品质的集中体现。你自己要诋毁他,抛去他。在某个时候,其他人就会拿他来做你的文章。如果鲍里斯·约翰逊所说成立,经过风推浪掀,二战受害国(比如英国类的国家)会不会发起第二轮索赔,自然俄罗斯首当其冲,格鲁吉亚沾不沾包,这些只有上帝知道!</div> <h5>斯大林博物馆院中青松</h5> <h1><b><i><font color="#167efb">结束语</font></i></b></h1> 俄罗斯诗人叶甫图申科,在赫鲁晓夫开始清算斯大林的时候,他预见到一种“复活”,他用诗警告,<br><br>大理石不会说话<br>水晶棺在无言中闪光<br>默立的哨兵、脸色晒得红黑<br>当他们把他抬出列宁墓的大门<br>几缕青烟在棺木上环绕<br>一丝气息从裂缝中漏出<br>棺材慢慢地擦过哨兵的刺刀……<br>棺材里的人,也不会说话<br>他沉默长眠<br>紧紧地握着他那经过防腐的拳头<br>他只不过装死<br>实际却在里面注视着<br>他只不过是打个盹,他还在筹划<br>也许在他棺材里,还有一部电话<br>他还和各式各样的人用电话交谈……<br>我呼吁我们的政府,我请求他们<br>派二倍、三倍的哨兵来看守这个棺材<br>不要让他东山再起<br>我们已经把斯大林搬出了陵墓<br>但我们又怎么才能<br>从他继承者的心里把他搬走? <h1><b><font color="#167efb">附录照片</font></b></h1> <h5>没有撤除斯大林塑像的戈里市中心广场(每年六月都会有人聚会要求搬回斯大林塑像,2019年呼声最高)</h5> <h5>2008年6月18日深夜撤除斯大林塑像,放在郊外空地上</h5> <h5>撤除斯大林塑像后的市中心广场</h5><h5>经过历时时光与风雨的洗刷,我想,有一天,斯大林的塑像会重新树立在他的家乡戈里的市中心,毕竟,他是戈里的孩子,再毕竟历史烟灰尘埃总不能遮挡住太阳应有的光芒</h5> <h1><b><i>再 见 戈里, 再见斯大林故乡!</i></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