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全世界的瑶族人口总数超过367万人, 中国 有280万人,占的人数最多。俗话说“岭南无山不有瑶”, 中国 的瑶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广西 、 广东 、 湖南 、 湖北 、 云南 、 贵州 。而 广西 是瑶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全国10个瑶族自治县中, 广西 有6个。 金秀 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52年5月28日,是新 中国 成立后的第一个瑶族自治县,也是全国瑶族支系最多的一个县份。</p> <p>金秀 共有瑶族人口约5万人,根据生活习俗、语言等不同,分为五个支系:</p><p><br></p><p>1.茶山瑶 是第一个迁徙进入大瑶山居住的。瑶语中“拉伽”就是指在茶山居住的人。</p><p><br></p><p>2.盘瑶 因为信奉盘王而得名。在瑶族支系当中,盘瑶人口最多。</p><p><br></p><p>3.坳瑶 于明朝时从 贵州 迁入大瑶山,其“黄泥鼓舞”最有名。</p><p><br></p><p>4.花蓝瑶 因衣服花花绿绿,颜色非常的鲜艳而得名。</p><p><br></p><p>5.山子瑶 在过去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三、五年搬一次家,吃一山过一山,又称为“过山瑶”。</p> <p>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和体验世界瑶都的历史文化魅力,就必须要走进这座隐藏在避暑仙境里的文化圣殿—— 金秀 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p><p>博物馆建在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城平安路上,是我国第一所瑶族博物馆。</p> <p> 世界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 中 国, 中国 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 金秀 。</p><p>——费孝通</p><p>发展历史</p><p>经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费孝通1988年10月提议,自治县党委、自治县人民政府决定并投资80万元,建设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于1992年10月30日建成并挂牌投入使用。 </p> <p>建筑布局</p><p>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仿瑶族民居式建筑。</p> <p>馆藏文物</p><p>瑶族博物馆现有藏品13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2 件,国家二级文物 22件,国家三级文物 117 件,馆内藏品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尤其是瑶族服饰独具特色,共收藏有全国各地及国外瑶族服饰200余套,是我国收藏瑶族服饰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博物馆。目前,瑶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分为瑶族溯源、瑶山人家、瑶绣多姿、瑶都神韵、汉代遗存、石牌文化、情系瑶乡七个部分。</p> <p>所获荣誉</p><p>1997年被命名为柳州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定为国家重点博物馆;2008年被命名为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9年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并列为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博物馆之一;2010年被区党委宣传部、区党委统战部、区民委命名为广西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p> <p> 说到瑶族文化,必须了解“石牌”习俗。石牌习俗是 金秀 瑶山瑶族人民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共同订立规约,并镌刻在石牌上或抄写在纸上、木板上,供大家共同遵守的习俗。解放前,石牌制度在大瑶山对内维护生产生活秩序,对外防御侵扰。在石碑制度的保护下,瑶族文化得以有效地保存和流传。因此,在 金秀 大瑶山有着“石牌大过天”的说法。近年来, 金秀 瑶山各地群众还以石牌形式订立了大批村规民约,使石牌习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注入了新的内容,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服务。</p> <p> 瑶族的服饰多姿多彩,《后汉书》中就说到“盘瓠诸子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裳”。 金秀 瑶族服饰多采用黑、蓝或白色的单色土棉布料为底,再以红、黄、蓝、白、绿、黑、紫彩色丝线进行编织、刺绣。织绣的图案纹样一般在衣服最引人注目和最容易磨损的部位,既美观,又增强了服饰的耐磨性。不同支系的服饰上的绣花纹样,反映着各自的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和独特的宗教、社会意义,生动地展示着本族群的特征及情感符号。</p> <p>瑶族博物馆共收藏有全国各地及国外瑶族服饰200余套,是我国收藏瑶族服饰数量最多、展示最全的博物馆。展出服饰的成品有衣服、裤子、头饰、腰带、围裙、脚带、脚笼、绑腿、绣花鞋、头巾、头帕、百褶裙、婚礼服、十件套、瑶锦、银饰等等,五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p> <p>金山 秀水中,绝美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完美融合。无论你爱山还是爱水,相信 金秀 的风貌都能满足你。了解瑶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感受瑶族文化的魅力,就到“世界瑶都”,走进避暑仙境里的瑶族博物馆吧。</p> <p> 金秀瑶族博物馆位于县城的高处,从斜坡往上走,在博物馆高处俯瞰,整个县城尽收眼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