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名作赏析②

Gun&Rose

<p>  提高摄影水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看佳作,多分析佳作,细致深入地分析每一幅作品的拍摄意图、结构的组织和瞬间的把握,日积月累培养摄影眼。</p><p><br></p><p> 本篇摄影名作赏析专辑是我的学习笔记,图文资料来自于《听书学摄影》。</p><p>(排版:图上文下)</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让风景激发观众的想象</p><p><br></p><p>加伦·罗维尔 拍摄</p><p>将现实元素抽象化,表达出摄影师心中的风景是这幅作品的精髓。</p><p>这是著名风光摄影师加伦·罗维尔的代表作,拍摄时他首先看到了这朵形态奇特、细节丰富的云朵,在傍晚的天空下十分醒目,但需要一个能够与之相匹配的地面景物加入画面才能更和谐,于是他选择了这块裂开的巨大岩石,排除了右侧的部分,只选择特征最为鲜明的局部,并且依据云朵进行曝光,让岩石成为剪影的状态,从而形成了明与暗、柔与硬、轻与重、完整和裂开、飘动和固定的多重对比,用简约的具有设计感的画面传递出了风景的精髓,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好的摄影作品就是这样,不是直接把“美”交给观众,而是让观众能够陷入对美的沉思中。</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人文题材中风景的价值</p><p><br></p><p>在拍摄风光时,把比例很小的人物放进画面可以获得良好的比例尺突出风景的气势。而在人文题材中,融入一部分风景,也能更好的交代主人公的生活环境。这一幅是史蒂夫·麦凯瑞在阿富汗拍摄的,一位农夫下地干活,在早晨低角度的暖调光线照射下,他的影子被投射在了土坯墙上,强烈的反差让影子成为了画面的视觉焦点,同时人物本身处于阴影的衬托下,他的白色帽子更加醒目。以山脚下的地平线来划分,下方占据了三分之二画面,虽然有一小部分绿色的农田,但更多的是破旧的土坯墙,体现了阿富汗人生活的艰苦条件。但与此同时远山却呈现出壮美的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结构上来说,画面里人物影子是点、土坯墙成为主导的斜线,而远山则是明暗交错的面,点线面有机结合,构成了一幅耐看的,有故事的作品。</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以小见大</p><p><br></p><p>不要为拍不到国庆阅兵而遗憾,摄影贵在以小见大。这幅作品是卡帕之后最杰出的战地摄影师麦卡·巴·安的作品,拍摄于1977年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作为全球知名的马格南图片社记者,他完全可以进入到会议现场拍摄签字握手的瞬间,但最终成为他一生代表作的却是这一幅。一个托举着和平鸽展板的人行走在签署协议的那座埃及城市街头,虽然侧向的光线下展板本身并不足够突出,但地上的影子成为了画面真正的核心,不仅和平鸽展翅的姿态很好,而且人物的双腿迈开,腿的影子成为了和平鸽的双腿,画面生动趣味十足,同时又表达了主题,用一种委婉的摄影语言,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将这一对中东和平进展有重要意义事件铭刻了下来。</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p><p>不怕杂乱,突出形状,不断重复,反而让画面获得了良好的秩序</p><p><br></p><p>沃纳·毕肖夫</p><p>不怕杂乱,突出形状,不断重复,反而让画面获得了良好的秩序是这幅作品的精髓。</p><p>瑞士摄影家沃纳·毕肖夫报道了很多次战争,但他不愿意去拍摄血淋淋的场景,而更愿意表现在苦难中人性的光辉一面。这幅照片拍自一个战俘营,从前景的铁丝网就能看到这点,战俘们将洗过的裤子背心床单晾晒在了铁丝网上,在黑白的画面中,形成了一个个形状,沃纳·毕肖夫没有采用减法的方式,而是进行了加法,让众多的形状充满画面,而在缝隙当中等到了人物,以剪影的方式表现,这样不仅创造了强烈的视觉震撼,更通过制造某种混乱的方式实现了秩序,而晾晒的衣物和人物并置在一起,则彰显了他的摄影理念——表现人性的光辉,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p> <p>薇薇安•迈尔 拍摄</p><p>明暗反差与结构安排是这幅作品的精髓。</p><p>下方的劳动者作为剪影给画面带来了稳定,人物自身有了醒目的轮廓。上方的教堂暗示了精神信仰,亮度极高,跟人物之间形成反差。前景墙壁的多条斜线成为主导结构,劳动者扛着的木棍没有超过中间的斜线是最为精彩的位置安排。</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结构的价值</p><p><br></p><p>兰迪·奥尔森 拍摄</p><p>前景自行车轮子的圆形成为画面的主导结构,让混乱的现场有了秩序感。</p><p>结构对于一幅照片非常重要,在我们观察场景发现理想的主体,产生了拍摄想法时,最好不要立即出手,而是要观察场景中的结构性元素,例如线条和形状,如果缺少了结构,那么画面就好像没有了骨骼一般。在这个场景中,海边渔民众多,姿态各异,很难获得秩序感。因此摄影师降低机位,等待自行车通过,用轮子的圆形作为结构,将最醒目的一个人物框入,让观众视线有效集中在这个区域,并且形成了近大远小,近处暗远处明亮的对比,让画面有了秩序。骑车人缺少的一只脚刚好由右侧画框截断的人物来补充,产生了拼图一样的开放式构图效果,现场感,瞬间感更强。</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多点构图中重要的W</p><p><br></p><p>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昨天每日一图中作品的纵深感通过近中远三个视觉元素实现,但如果元素数量很多如何组织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组织为上下位置交错变化的结构,类似字母W的形状,此时画面最自然流畅,不易呆板。就像这幅作品里前景位置的人物,高与低,正面侧面和背面具有多种变化,产生了良好的差异。左侧不完整的人物强化了现场感。两个圆形,一个正对观众,一个悬停在空中,展现了对瞬间的凝固,对生活的真实表现。</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用近大远小强化纵深感</p><p><br></p><p>大卫·阿伦·哈维 拍摄</p><p>前景人物和马足够大,而远景建筑足够小,通过近大远小强化了纵深感是这幅作品的精髓。</p><p>要想更好的用摄影的二维图片表现三维空间,那么使用小广角镜头充分靠近主体,甚至突破主体的轮廓,让他充满画框就能够形成足够大的前景,此时主体人物细节丰富,姿态清晰,给画面带来了充足的信息量,例如这幅照片中前景骑马的人。此时再加上一个远景较小的视觉焦点,就能够产生强烈的近大远小对比,从而突出场景的纵深感,立体感,强化空间的变化。这幅照片中两棵椰子树中的白色建筑就起到了这个效果,中间的女士则起到了衔接过渡的作用。此外,前景骑马人看向画面以外,马头也好像就要冲破左侧边框,给照片带来了强烈的张力。在顺光下摄影师自己的影子也进入到了画面中,这在很多名家作品中都能看到,我们平时认为的“穿帮”在某些纪实题材中其实并不很重要。</p> <p>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p><p>将画面分割并在每个分割出的区域中放入兴趣中心是这幅作品的精髓。</p><p>要反应一个城市的历史和韵律,通过街头的一个瞬间或一两个人物就可以。摄影师要表现的是纽约传统的一面,那么戴眼镜的洗衣店营业员再加上店里的环境,光影和色彩就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在画面组织上,通过线条来分割,形成了内外两个大的区域,外部可以分为上方的LED广告牌和左侧的大门部分,内部又分为镜子、褪色的柜台等多个区域,不同区域的形状和面积有所差异,创造了自然流畅的结构。而营业员、镜子里反射的她和顾客分别处于不同区域里且都被高光照射,成为了醒目的视觉焦点。从一个非常杂乱的现实场景中提炼出结构,加以组织,并等到动态元素各级各位时按下快门,是摄影中重要的一门功课。</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用分割获得秩序</p><p><br></p><p>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p><p>人数众多的集会很难拍摄,主要是因为人物多,物品乱,缺少秩序。尤其是在远距离用广角拍摄时,很难找到可以借助的结构性元素。此时一个有价值的拍摄方法就是走到人群当中,通过机位靠近来寻找结构,用形状和线条切分画面,分割出不同的区域,从而产生图形化效果,创造出秩序。例如这一幅作品就是拍摄的古巴一次群众集会,人们举着卡斯特罗的画像和标语,摄影师靠近游行的人物,用小广角拍摄,最重要的一个结构是左上角的肖像,面积最大,下方的黑白肖像其次,而另一幅卡斯特罗的肖像面积虽小但也很醒目,再加上白色的标语以及右上角手臂框出的图形,出现了多个矩形结构,它们面积大小不同,长宽比例不同,形成了良好的结构。画像上人物的面部与游行群众的面部产生了呼应。而更加有趣的就是拼图的组织方式,左侧画像中卡斯特罗缺少的那条手臂,正是通过右上角的手臂来填补的,一左一右虽然距离遥远,但让观众自己参与到了照片的完形过程中,产生了趣味。</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点的位置安排</p><p><br></p><p>布鲁诺·巴贝 拍摄</p><p>点的位置安排是构图中的基础,当大面积纯净背景前存在一个视觉焦点时,稍微将其偏离中心是最常用的手法。而当场景里有众多点的时候,如何处理呢?这一幅是布鲁诺·巴贝在摩洛哥拍摄的制皮作坊,都采用手工方式对皮子进行处理和染色,是经典的拍摄地。这个场景中墙壁上晾晒了数量众多,大小不同的皮子,形成了一个平面化的效果。在里面皮子可以被看成是点,从混乱中找到秩序最为重要,那么靠近画面上方的一系列水平排列的大块牛皮形成了主导结构,密集的点组成了一条隐形的视觉线,横穿画面。再加上墙壁上中间的垂直线条,画面里就出现了主导的一横一纵。当然,只有皮子形成的点进行不断的重复画面会很单调,此时用两个人物作为变异点,并将其放在黄金分割位置就给画面带来了活力。</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挖掘图形背后的含义</p><p><br></p><p>布鲁诺·巴贝 拍摄</p><p>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幅“三无”的片子,无摩洛哥的标志性建筑,无优美的风景,无人物的面庞,但它却是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纪念特刊的封面,也是布鲁诺·巴贝摄影集《摩洛哥》的封面,这幅照片有什么特殊之处吗?从形式上来看,墙壁上众多的手掌印和人物的手产生了相似性,人物用手遮挡住面部可能因为阳光,也可能因为不想被拍摄,但他的面孔并不重要,这只手反而更能强化手掌的图形效果。这个图形不单单代表了手,更是一种印记,暗示了历史留下的痕迹。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壮大起来,涌入北非,甚至跨过了直布罗陀海峡,统治了西班牙长达800年,后来被欧洲基督教国家驱逐。这批阿拉伯人也被称为摩尔人,给这片土地留下的文化遗产今天依然可以看到。通过海滨城市索维拉墙上的手掌印,通过图形带来的暗示,用一幅看似简单的片子,展现了这个国家最深层次的历史记忆。</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双重相似性</p><p><br></p><p>布鲁诺·巴贝 拍摄</p><p>相似性会让不同视觉元素之间产生有趣的关联。在这个波兰的乡村,房屋虽然简陋但是热爱生活的村民在墙壁上绘制了各种图案,装点了生活环境。一位穿着印花裙子的农妇放鹅回来,准备推开禽舍的门,摄影师抓住了这个时机按下了快门,因为在这个瞬间左侧的区域中,农妇裙子上的碎花图案和她旁边墙壁上的花朵图案产生了相似性,有了呼应关系,而右侧大白鹅则跟另外一处墙壁上描绘的孔雀、鸽子和公鸡的图案在色彩和形态上产生了高度相似。这样画面不仅表现了一个鲜活的生活瞬间,而且具有了趣味与秩序。左右两个区域面积不等,创造了差异,带来了变化与活力的构图。</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让照片多一份陌生感</p><p><br></p><p>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p><p>摄影最大的特点是对现实的还原,只要按下快门就能记录下场景的面貌,但从某个方面来说这也束缚了照片给观众带来的想象空间。所以让照片多一份陌生感,才能让观众在第一时间无法判断出空间或时间等线索,那么就会更加吸引人去深入研究。这幅照片是阿莱克斯·韦伯拍摄的芝加哥专题的题首作品,画面中河水和皮划艇选手好像在空中,左侧的人物和影子空间关系也无法立即看明白,但仔细观看这两个区域都有方块结构,原来是道路顶部能够反光的弧形墙壁。这两部分画面都是反射的下方道路和旁边的河水,正好有皮划艇选手经过,让两个区域都有人物的存在。画面右侧较小的黑色部分是大桥的底部,而右下角则是芝加哥的高大建筑。其实摄影师并没有拍摄后旋转照片,只是通过自己的观察能力,找到了一个能够制造陌生的镜面反射区域,就产生了强烈的陌生感。当然画面中强烈醒目的几何结构是构图的特色。</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结构与秩序</p><p><br></p><p>拉古·雷 拍摄</p><p>要想挖掘一个城市的本色,就不能只拍摄标志性建筑,摄影师拉古·雷就深入到了孟买渔民聚居区拍摄了这里的理发店。印度街头非常杂乱,如何获得良好的秩序呢?最重要就是在画面中合理安排几何结构。这幅照片中通过偏向一侧的楼梯将画面进行了分割,右侧面积大,左侧面积小。右侧部分中上方是一个面积很大的蓝色色块,下方的理发店被分为了两个矩形结构。而楼梯左侧的区域中,通过破旧的遮阳棚又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不同图形之间具有和谐的比例关系,并且在四个矩形当中都有人物作为兴趣中心,让观众的视线可以移动并停留。楼梯上方的姐弟俩也非常重要,他们让此处的结构加入更加自然。画框下方的一只手增加了现场感。</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重要的前景</p><p><br></p><p>哈利·格鲁亚特 拍摄</p><p>越是开阔的场景中前景越重要,例如在海边拍摄,非常容易让画面空旷,没有视觉焦点。这幅作品中摄影师就从沙滩向后退,让岸边的长廊成为前景结构,辽阔的大海成为背景,而不同的人物置于了一个有效的结构中。通过长廊的立柱,前景被分成了三个醒目的矩形,大中小面积差异明显,长宽比例各不相同,自然而灵活。同时利用上方的遮阳棚和下方的长椅分别守住了上下画框,让观众的视线有效聚焦。每一个框架中人物也有差异,有静有动,有明有暗,在大海的衬托下展现了鲜活的生活片段。</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一)</p><p><br></p><p>将标志性建筑拍出新意拍出活力是一项挑战,有的时候后退一些融入前景,加入当地人的生活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幅作品中埃菲尔铁塔因为与车厢内的人物和环境并置,而产生了新的视觉感受。前景着装优雅的人物表现了巴黎人的日常生活,车厢内的线条形状给画面带来了良好的秩序,左中右三个区域通过线条划分,区域之间面积有差异,充满变化。每个区域当中有各自的兴趣中心,给观众的视线移动带来了驻留点。在框架中的埃菲尔铁塔突出醒目,但又避免了一般旅游照片的直白。</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二)</p><p><br></p><p>理查德·卡尔瓦尔 拍摄</p><p>将标志性建筑与合适的元素并置往往能让照片获得新意,产生趣味。理查德·卡尔瓦尔拍摄的这幅作品中等到了一个扛着画作拿着花束的人物经过,跟埃菲尔铁塔形成了并置关系。巴黎长期是西方艺术的中心,众多知名画家都生活在这座城市,所以画作与城市标志性建筑具有内涵的关联。而巴黎也是浪漫之都,花朵也有很好的关联。人物的位置与埃菲尔铁塔产生了看似不良的重叠遮挡,这是为了让人物迈开的双腿与铁塔的造型产生形式上更加紧密的关联,制造更多的幽默效果。</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三)</p><p><br></p><p>雷内·布里 拍摄</p><p>将标志性建筑与其他能够代表城市的元素并置,也会带来新的观看角度。雷内·布里就在傍晚将协和广场的喷泉和路灯加入到画面中,与埃菲尔铁塔一起都成为了剪影效果。通过机位的调整让左侧喷泉上的仙子雕塑具有较好的侧面轮廓,上方的椭圆形结构带来了突出的形状,雕塑和右侧两个元素之间产生了大小的差异,但同时剪影又模糊了纵深感,仿佛三者都是在一个平面上。</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四)</p><p><br></p><p>理查德·卡尔瓦尔 拍摄</p><p>要想让固定不动的标志性建筑更有活力,并置进来一个动态元素的方式会比较有效。理查德·卡尔瓦尔拍摄的这幅作品中,等到了一个滑旱冰的人物经过,他伸开手臂保持身体平衡的动作特别鲜明,明亮喷泉水雾制造了良好的背景,跟人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勾勒出了突出的轮廓。</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五)</p><p><br></p><p>弗朗西斯卡·托拉奇 拍摄</p><p>标志性景点拍不出特色往往是由于缺乏纵深和缺少关联导致的,弗朗西斯卡·托拉奇拍摄的这幅雨后埃菲尔铁塔作品当中,前景人物手中的伞成为关键元素。从透视来说,伞为前景,右侧的三个人物为中景,铁塔为远景,形成了更强的纵深感。从结构来说伞形成的垂直线条与铁塔的线条具有关联,前景垂直线还将竖构图的画面分为了左右两个区域,产生了新的形状,新的对比,获得了既和谐又有活力的视觉感受。</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六)</p><p><br></p><p>艾略特·厄韦特 拍摄</p><p>标志性建筑在画面中呈现的过于直白往往会降低照片的趣味,没有了想象的空间。这幅照片是艾略特·厄韦特在1968年拍摄的,他借用前景的半透明的纱制造了朦胧感。一根木制横梁将画面一分为二,下方具有严谨的矩形结构,而上方轻纱随风飘动,产生了不规则的形状和明暗变化,具有曲线的暗部线条带来了柔和的感觉。上下两个区域面积不等,创造了变化。同时,并非全部埃菲尔铁塔都被轻纱遮挡,而是有一小部分显露出来,这样就将直接的观看降到最低,而让梦幻缥缈成为主旋律,将标志性建筑拍出了新意。</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七)</p><p><br></p><p>艾略特·厄韦特 拍摄</p><p>世界摄影史上关于埃菲尔铁塔最著名的照片来自于艾略特·厄韦特,这是一个让很多摄影人失望的阴雨天,没有漂亮的天空。但在大师眼中天空并不重要,并置进来的人物才是照片成功的关键。右侧一对情侣象征了巴黎的浪漫,中间一位打着伞跳跃的男子象征了巴黎的活力,而铁塔则象征了巴黎本身。剪影效果的人物和雨雾中的埃菲尔铁塔具有空气透视,再加上远方小比例的人物,强化了照片的纵深感。提炼人物的特征将其转化为符号,与标志性建筑产生内涵和形式上的关联,是核心创作思路。</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八)</p><p><br></p><p>罗伯特·杜瓦诺 拍摄</p><p>不同视觉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会导致错觉的产生,如果利用好这种错觉就能制造有趣的画面。罗伯特·杜瓦诺1969年在巴黎圣母院楼顶拍摄的这幅照片中,利用怪兽雕像作为前景,通过机位的精细调整使得怪兽张开的嘴和獠牙刚好咬住远方埃菲尔铁塔的顶部,好像要把铁塔连根拔起一样,制造了幽默的画面。而乔治·罗杰1955年在近似角度拍摄的另外一幅作品中,则只有瞭望而没有这种趣味。</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九)</p><p><br></p><p>古·勒·盖莱克 拍摄</p><p>优秀的摄影师往往都具有开阔的思路,你能想象沉重的埃菲尔铁塔被搬走吗?摄影师古·勒·盖莱克就捕捉到了这样一个瞬间,他利用不同的视觉元素在某个视角下产生的衔接关系来制造错觉,让马戏团的大象成为前景,而且形成密集的队形好像在齐心协力搬运重物。在大象上方则框入了埃菲尔铁塔,并故意让其产生一定角度的倾斜,制造搬运中晃动的感觉。保留铁塔下方的弧形区域使其跟大象后背产生衔接,强化背负的关系。铁塔和大象既是并置又有巧妙的位置衔接,摄影师让两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的视觉元素成功的组合在了一起,产生了幽默的画面。</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十)</p><p><br></p><p>罗伯特·杜瓦诺 拍摄</p><p>思路拓宽画面效果跟着就会拓宽,埃菲尔铁塔为什么不能是弯曲的像一个舞蹈演员的腰身一般呢?1965年罗伯特·杜瓦诺就利用透镜的变形效果拍摄了这样一幅画面,铁塔呈现了一个S型的曲线,好像随着音乐的节奏在舞动。而画面最下方保持了现实世界的原貌,制造了对比。</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十一)</p><p><br></p><p>阿莱克斯·马乔利 拍摄</p><p>过于直接的表现标志性建筑往往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将其融入到某个事件当中就会委婉很多。阿莱克斯·马乔利在巴黎时装周期间拍摄的这幅作品,就将城市的地标和时尚融合在一个理想的结构中。通过室内外强烈的反差让落地窗成为三个框架,正在排练的时装模特成为剪影,中间框架里的模特具有最醒目的身体姿态,迈开的双腿让身体与铁塔形成了近似的三角形结构,面部的侧面轮廓突出且则刚好处于埃菲尔铁塔形成的小梯形框架中。</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十二)</p><p><br></p><p>罗伯特·杜瓦诺 拍摄</p><p>将标志性建筑与具有动感的人物并置是拍出新意的重要手法,罗伯特·杜瓦诺1944年拍摄的这幅作品中,在前景加入了一群欢快奔跑的孩子,摄影师采用较低的机位,稍微向上仰拍,突出了孩子们轻快的脚步,让最前方腾空的人物显得跃起更高。1969年,他有在同一个机位拍摄了一位男士拉着一列玩具小马车的场景,独特的前景元素增加了趣味,即将走出画面的人物带来了视觉张力。</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十三)</p><p><br></p><p>罗伯特·杜瓦诺 拍摄</p><p>标志性建筑的形象人尽皆知,因此即便只拍摄一个局部往往也能被识别出来,此时并置进来的元素就更加关键。罗伯特·杜瓦诺1943年拍摄的这幅作品就在铁塔下方捕捉到了两个活泼的孩子,一个骑车前进好像战马,另外一个拉着她的裙子在后方滑行。伸出的手臂形成了临时的框架结构,里面还有远处走过的人物,产生了趣味。并置进来的人物不仅带来了活力,而且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成为了宝贵的记忆。1950年他在近似机位拍摄的排队的游客,具有同样的价值。如果这两幅画面都换成美丽云霞衬托下的埃菲尔铁塔,那么到了今天就会被埋没在画质更高、色彩更绚丽的同类型照片中。</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十四)</p><p><br></p><p>阿莱克斯·马乔利 拍摄</p><p>把标志性建筑拍出新意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性观察,打破思维上或视觉上的束缚。阿莱克斯·马乔利2006年拍摄的这幅照片中,就突破建筑与人之间的界限。铁塔是用金属搭建起来的,而人物之间也可以叠加,向高处延伸。在这个瞬间当中,前景的男孩靠近相机,比例较大,他与后方高处的人物产生了位置上的重叠。看起来一个人出现在另外一个人的头顶,是很怪的位置关系,但与旁边的埃菲尔铁塔并置在一起却产生了有趣的关联。如果真的存在叠罗汉,那么这种关系就会更加明显,例如大卫·阿伦·哈维在巴塞罗那拍摄的这一幅,但相比之下,阿莱克斯·马乔利的作品中人物叠加关系更加偶然,更难能可贵,虽然画面不是唯美漂亮的类型,但体现了摄影师的创造性。</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十五)</p><p><br></p><p>布鲁斯·戴维森 拍摄</p><p>改变视点能让熟悉的建筑产生新颖的画面,布鲁斯·戴维森拍摄的这幅埃菲尔铁塔的作品就采用了仰拍,以天空作为背景,获得了平面设计的效果。画面里没有了地平线上的景物,将现实世界的元素几乎全部抽离。铁塔和树干形成了两条斜线,指向了右上角的树叶,形成了一个隐形的三角形结构。中间树干还有奇特的三角形扭曲,与铁塔上的钢结构产生呼应。自然形成的与人工建造的两个元素之间产生了有趣的对比和联系。而在他的另一幅作品中,密集的枝干布满画面,且都有一个向铁塔生长的态势。观众往往会首先注意到复杂的结构,延迟了对主体的识别,从而产生了趣味。</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十六)</p><p><br></p><p>罗伯特·杜瓦诺 拍摄</p><p>用某个视觉元素将标志性建筑的部分进行遮挡是委婉的表现手法,避免了画面过于直白。罗伯特·杜瓦诺1951年拍摄的这幅作品中,用前景的喷泉遮挡住了埃菲尔铁塔的下半部分,但喷泉的形状是梯形,跟铁塔被遮挡部分的形状近似,仿佛使用水雾重塑了塔身,产生了趣味。下方众多的喷头好像众星捧月一般,烘托了铁塔的尖顶。艾略特·厄韦特1970年也采用了同样的拍摄手法,用树木进行了遮挡,用椅子进行了完形。</p><p><br></p><p>您更喜欢哪一幅呢?</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十七)</p><p><br></p><p>布列松 拍摄</p><p>虽然布列松更关注人和社会,但偶尔也通过风光来表现他精致优雅的画面形式感。这一幅作品当中,巴黎上空乌云压顶,而这个时刻埃菲尔铁塔的尖顶刚好与乌云的下边缘相接,好像支撑住了这份压力。左侧的烟囱和随风飘散的烟并置进来,与铁塔产生了对比,高与低、复杂与简单、坚固与轻柔。向左飘动的烟具有强烈的动感和方向性,因此也很好的平衡了非常靠右的铁塔。而下面一幅帕金斯拍摄的作品中,明显有向布列松致敬的含义。轻微倾斜的地平线让云层有更强的流动感。</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十八)</p><p><br></p><p>理查德·卡尔瓦尔 拍摄</p><p>拍摄标志性建筑时找到关联也是重要的方面,理查德·卡尔瓦尔2006年拍摄的这幅作品中,采用高视点展现了巴黎城市景观,第一眼看上去有些杂乱,新式和老式的建筑,吊车和埃菲尔铁塔全部都集中在一起,但吊车与铁塔之间却有很强的关联,它们都采用近似的材料制造,都具有近似的网状结构,都有向上伸展的态势。摄影师等到几乎所有吊车都以侧面角度朝向机位时按下了快门,此时吊车的垂直和水平线线条相互交错,形成了众多面积不同,长宽不同的矩形,统一中又有变化。而下方的现代建筑多呈现为矩形,老式建筑都有砖红的的尖顶,也产生了丰富的几何图形。其中左侧画框边缘的细长条矩形最为关键,它带来了最独特的矩形,并且防止观众的视线从左侧逃逸。</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十九)</p><p><br></p><p>艾略特·厄韦特 拍摄</p><p>标志性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符号,被制成旅游纪念品出售,拍摄时如果将二者并置在一起就会产生有趣的画面。艾略特·厄韦特2009年拍摄的这一幅画面中,前景广场上出售埃菲尔铁塔模型的小商贩具有醒目的轮廓,他还有一个触碰塔尖的动态瞬间,远处真实的铁塔和模型之间产生了呼应。罗伯特·杜瓦诺1953年拍摄的作品中则将铁塔和明信片并置在一起,通过闪光灯慢速同步让飘舞起来的一串明信片产生了动态效果,产生呼应关系的同时也带来了动感。</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二十)</p><p><br></p><p>马克·吕布 拍摄</p><p>要想把大家熟悉的标志性建筑拍出新意,拍出陌生感,还可以从局部入手,不表现完整的建筑,而是提炼某个部分的几何结构。马克·吕布以拍摄埃菲尔铁塔的油漆工而闻名,但他也拍摄了很多铁塔的局部细节,展现出了对几何结构的偏爱,得到了布列松的欣赏。这幅作品中采用竖构图方式,钢梁形成的两条曲线成为主导结构,右上的曲线弧度很大,而下方的曲线具有强烈的由近及远的延伸感。两条曲线交汇的地方稍微偏离中心,产生了更自然流畅的构图。画面左上角还有第三条曲线,带来了变化。马克·吕布用优美的曲线改变了我们对铁塔的印象,就像他的代表作一样,将艰苦而危险的劳动转化为了舞蹈般的优雅。</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二十一)</p><p><br></p><p>理查德·卡尔瓦尔 拍摄</p><p>拍摄标志性建筑物的局部可以产生陌生感,通过有效的提炼和组织还可以给画面带来更好的秩序。理查德·卡尔瓦尔拍摄的这幅埃菲尔铁塔的夜景作品中,只截取了塔身的局部,让主导线条呈现为斜线从而加强了动感。在左下角使用多边形的区域制造了分割,让明亮的塔身分为了右上和左下两个部分,面积上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视觉张力。钢梁在人工光源照射下呈现为复杂的几何结构和粗糙的质感,而左上角的一轮明月却简洁柔和,产生了多重对比的同时作为发光物体,它们之间又有关联。下面一幅作品理查德·卡尔瓦尔采用了同样的斜线布局,但使用铁塔上的平台进行了两次分割,三个明亮区域在形状和面积上都有差异。</p><p><br></p><p>大家喜欢哪一幅呢?</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二十二)</p><p><br></p><p>马克·吕布 拍摄</p><p>拍摄标志性建筑物的局部甚至可以获得接近抽象的画面效果。马克·吕布拍摄的这幅埃菲尔铁塔就采用了这种手法,画面布满了横纵交错的钢梁,结构安排上以斜线为主,制造动感为主要目标。最醒目的一条斜线从左上到右下贯穿,虽然起点在左上角,但终点并不在右下角,这样避免了过分精确,避免了呆板。这条斜线的下方也是三条斜线的汇聚点,在复杂的结构中创造了秩序。作为辅助的斜线也有很多,有比较醒目的也有很细的线条,这些斜线还有一个在画面以外交汇的趋势,展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隐约中还能发现一些水平线条,它们带来了变化。通过玻璃表面的反射,为画面右上角带来多重空间交织的效果,让结构更加复杂。但摄影师并不想把画面表现为纯粹的抽象,而是希望保留一些微小的现实世界痕迹,延迟观众发现它们的时间,制造更长的视线停留。一处痕迹是铁塔的曲线结构,另外一处则是缝隙当中出现的小比例人物。</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二十三)</p><p><br></p><p>艾略特·厄韦特 拍摄</p><p>追求更绚丽的日出日落来衬托标志性建筑是一种手法,而更能显示摄影师聪明才智的方法则是在没有真实标志性建筑的场景里,将其表现出来。艾略特·厄韦特1966年在巴黎拍摄的这幅作品中,就没有真正的埃菲尔铁塔,热闹的街道上满是汽车和货物,一个商店的老板扛着新制作的铁塔模型过马路,这很可能是他装饰店铺的新点子。人物怀抱模型的动作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心爱之物,同时还有一个视线的连接,成为摄影师选择这个瞬间的原因。环境里虽然视觉元素众多,但更体现出铁塔在巴黎人日常生活中,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如何拍摄标志性建筑(二十四)</p><p><br></p><p>平卡索夫 拍摄</p><p>利用玻璃的反射和折射可以把标志性建筑表现得更加写意。平卡索夫1997年拍摄的这幅作品中就把埃菲尔铁塔下方的曲线和一个戴着传统礼帽的人物并置在了一起,并通过玻璃的反射在暗部中融入了茂密的树枝,创造了近似二次曝光的效果。人物具有不错的侧面轮廓,礼帽的边缘即将接触到铁塔的曲线,各自保持了独立的状态。画面中现在与过去、真实与虚幻并存,与铁塔的具象照片相比更能引发了观众的想象。</p> <p><br></p><p>编辑整理:Gun&amp;Rose</p><p>背景音乐🎵:愿你快乐</p><p><br></p> <p>未完待续~</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