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石门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32平方公里,最大泄量为每秒2900立方米,计洪水标准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500年一遇,总库容2771万立方米。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坝、溢洪道、输水洞、坝后电站四部分,挡水坝结构为浆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308米,最大坝高90.4米。该水库于1970年9月动工兴建小断面挡水坝,1973年4月扩建,1985年11月改建溢洪道,1988年6月23日全部工程竣工。</p> <p>站在关山观景台看石门水库全景</p> <p>概况</p><p>1.1 下库</p><p>加高加固已建宝泉水库为下库, 宝泉水库控制峪 , 峪河属山区性河流, 2010年设计水平年年均入库径流量9 164万立方米。百年和千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4 160、7 960 立方米 / 秒, 年输沙量16. 5万t。</p><p>开发目标为“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兼顾防洪”,最终建设规模为: 坝高124. 3 m , 坝顶高程285. 3 m。经几度停工复工, 于1994年建成, 溢流坝顶高程244 m, 挡水坝顶高程252. 1 m, 最大坝高91. 1 m , 于190、22 Im 高程各设有1条灌溉引水洞, 并留有加高平台, 死水位196.5 m, 近期兴利水位244 m , 灌溉库容3 060万立方米。坝基为太古界登封群片麻岩, 岩体质量良好, 但由于某种原因, 上游面帷幕灌浆留有缺口, 部分坝段基础的强风化岩体和河床坝段坝基下的软弱夹层未处理以及坝体防渗体存在问题, 致使蓄水运行以来, 浆砌石坝长期渗水, 影响坝体安全。作为抽水蓄能电站的下库, 大坝应由原设计的2级建筑物提高到1级建筑物,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 千年一遇洪水校核。因此需要对坝基坝体进行防渗补强加固处理。</p><p>在不改变现有坝段布置( 溢流坝段长109 m) , 以及对现有坝基、坝体进行防渗补强加固处理, 在预留的加高平台上, 溢流坝段最大能加高13. 5 m , 达257.5 m 高程非溢坝段加高15. 4 m, 坝顶高程达267.5 m, 最大坝高达106. 5 m, 坝顶长561 m。为满足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所需620万m3库容和增加的淤沙库容的要求, 需将死水位由196. 5 m 抬高至222 m , 正常蓄水位提高到256. 5 m, 制定灌溉限制水位230. 5 m ,222~ 230. 5 m 之间库容620万立方米为抽水蓄能发电库容。</p><p>为经济有效利用水资源, 正常蓄水位应提高到26 0 m , 可采取在溢流堰顶2 57 . 5 m 高程上设置2. 5 m 高的橡胶坝( 采取拦漂、导、排漂等措施) , 较256. 5 m 水位增加灌溉库容515万立方米, 增加灌溉面积706. 67 公顷。230. 5~ 260 m 之间3 575万立方米 为灌溉库容, 多年平均灌溉面积1 226. 67 公顷. 抬高正常蓄水位无淹没损失。</p><p>1. 2 上库</p><p>上库位于宝泉水库左岸支流东沟内, 流域面积6 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径流量113万立方米, 百年、千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246、3 66 立方米/ 秒。流域内植被良好, 农田不多, 上库淹没耕地7. 67 公顷, 需安置77人。年输沙量0. 2万t。拟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正常蓄水位793.5 m, 相应库容813万立方米, 调节库容593万立方米, 库容富裕系数1. 18, 坝顶高程800 m , 坝高102 m , 坝顶长463 m。上库覆盖层较厚, 库盆坝基与两岸岸坡, 主要是泥质灰岩及石英沙岩风化层, 岩性相对较弱, 并有断裂带通过, 存在弱至中等透水, 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差, 但经处理后可建百米高堆石坝。库岸主要是页岩、砂岩与灰岩互层, 软硬相间, 断层节理发育, 加之风化卸荷作用影响, 库岸高边坡稳定性较差。由于, 上库存在库岸高边坡稳定和库盆比较严重的渗漏问题。拟采取库盆粘土铺盖、喷( 混凝土) 锚护岸与灌浆等防渗处理方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