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垃圾桶哪去了?

笑忘歌

<p>  咦,这个村的垃圾桶哪去了?许多去到八寨镇八寨社区红石岩、辣吗子箐村的人都会发出同样的疑问,村内的垃圾桶不见了,村里的居住环境却更干净了,房前屋后的垃圾也没了踪影,路面干净整洁,这是什么“魔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个究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色古香的观景台</p> <p>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农村群众住上了新房子,泥泞道路“消失不见”,生活质量逐步提升,村容村貌大变样,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也离不开我们群众的自力更生,更是基层一线扶贫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为民服务的见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辣妈子箐——美丽、宜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石岩——干净整洁</p> <p>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这个老大难问题被摆上了整治日程。为全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建“美丽、和谐、文明、宜居”的新农村,八寨镇按照“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的目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下苦功夫研究人居环境整治举措,花大力气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选“能人治村”到刻“村干部小私章”、从开“现场大会”到搞“小手拉大手活动”、从办“爱心小屋”到开“幸福超市”、从贴“整治示范图例”到搞“争先进位”,一次一次的尝试,一点一点的改变,群众的环保意识一步一步提高,爱护卫生的习惯一点一点养成,双管齐下、多措并举,农村的人居环境在人们眼里逐渐变“靓”,今天的农村,不再是以前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而是“游子离乡再回时,村寨环境大变样”。生活好了,房子安全稳固了、道路坦荡了、环境变好了,但是垃圾处理却变难了。没有了垃圾桶,你肯定会想那么两个村的垃圾还不到处乱堆乱放?大风一来岂不是臭气熏天、纸屑漫天飞?大雨一来岂不是污水横流、垃圾满地跑?……为抓好垃圾处理这个“头等”难题,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开创好局面,八寨镇又出垃圾处理“妙招”——建焚烧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塔”焚烧炉</p> <p>  这两个村的垃圾桶为什么会“提前退休”,原来是有了这个“法宝”——焚烧炉,这个看上去像座小塔的焚烧炉正是红石岩、辣吗子箐两个村垃圾变身的“宝物”。</p><p> 众所周知,传统焚烧炉是一种将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体燃料、医疗垃圾、生活废品、动物尸体等进行高温焚烧,达到量化数减少或缩小的一种环保设备。为治理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八寨镇转变思路,结合农村实际,将高端的“焚烧炉”设备转化成了简易的小塔“焚烧炉” ,小塔焚烧炉建盖容易又美观,内部分上下两层,中间安炉条,下层堆积垃圾燃烧过后的灰烬,上部四方开口通风,使堆积的垃圾易燃烧,顶部用“帽子”盖住,阻扰燃烧的“火星子”飘散,减少了燃烧垃圾带来的安全隐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小焚烧炉,烧出干净整洁</p> <p>  八寨推行一家一户一个焚烧炉,极易方便管理,有垃圾了就往焚烧炉里面堆,堆到一定程度就焚烧,焚烧出来的灰烬既可以填埋路边的坑坑洼洼,也可以当做“肥料”灌溉一下房前屋后的蔬菜,妙用多多,还避免了以前传统垃圾桶垃圾多了无人处理的“烦恼”,小小的一座垃圾焚烧塔,烧出了文明、烧出了村内外的干净、整洁,这座“焚烧塔”下步将会出现在八寨更多的村寨,为净化垃圾、营造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出力”,有了这样一个“法宝”,垃圾桶当然就顺利“提前退休”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