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杂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知秋

<div><br></div>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div><br>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的样子都会体现在孩子身上。</div><div><br>据儿童心理专家说,父母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div><div><br>做父母的我们回家前,一定要忘记自己的不愉快,孩子的小小荣誉很重要,不做“无知”的父母,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br></div><div><br></div> <p><br></p><p>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所有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比起他们来,我们有的父母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断丧了。</p><p><br></p><p>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p><p><br></p><p>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存在的问题,与父母的行为密不可分。父母与其责备孩子身上的小毛病,不如换一个角度,看看自己存在哪些问题。</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可大人从孩子身上学到的,偶尔 或许也不比成人们教给孩子的少:诚实、善良、纯粹、率真、宽容、可爱……甚至作家三毛都说: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去问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发生的新闻,让我们从孩子身上学到了一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不遵守规则,难道不应该羞愧不已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某月某日,山西太原一位父亲酒驾被查处,没想到的是 一旁的儿子哭着开启了“说教模式”。他小大人般埋怨父亲不听劝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你说你羞不羞耻,你!</p><p class="ql-block">“都拍上你了,你!你现在还笑?!”</p><p class="ql-block">“你觉得丢脸不你?!”</p><p class="ql-block">“我告诉你不要开车,你非要开车!”</p><p class="ql-block">“这下好了吧!这下好了吧!”</p><p class="ql-block">并且直接发出 “灵魂拷问”:</p><p class="ql-block">“我还能当你儿子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友评论:这届家长太难带了!</p><p class="ql-block">孩子是好孩子,</p><p class="ql-block">就是这当爹的太让人操心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尊重,理应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还未到站,一位大爷便拉着孙女,猛拍公交车门,要在路口上车。遭拒后,大爷前往驾驶门对车长破口大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女孩扭头" 教育 " 爷爷:</p><p class="ql-block">“爷爷,车没进站不能拦门上车,</p><p class="ql-block">你再这样,以后不用来接我了!”</p><p class="ql-block">而她的一番安慰,更是令车长直掉眼泪:</p><p class="ql-block">“ 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友说:</p><p class="ql-block">“老人代表了我们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孩子代表着我们的未来,</p><p class="ql-block">我们无法改变历史,</p><p class="ql-block">但我们可以塑造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爱,在柴米油盐的日常,更在危难之际生死关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幼儿园开展地震逃生演习,一小男孩撤离到操场后 突然痛哭流涕,嘴里喊着“妈妈……妈妈……”。老师说,孩子把演习当真,担心妈妈在家有危险,跑不出来。结束时,小男孩还在问老师,“妈妈真的安全了吗?”直到跟妈妈通话,确认她安全后,男孩才破涕为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比我和女儿同是16岁时的数学笔记,自叹教育方式的重要和基因的强大。之前因为女儿在美国初中考高中数学没考满分,我说她没遗传我满分的基因,直到前几日整理多年前的旧物翻到我高中的数学笔记,我叫女儿来看,女儿说怎么一样一样的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说数学好的人EQ智商都高,孩子的EQ来自母亲,情商IQ遗传父亲,我说你还要提高AQ逆商,锻炼抗压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顿将军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这个反弹力就是指逆商。当今世界,病毒肆虐,各行各业遭受挫折影响,这是一个拼逆商的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喜欢读人物传记,看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成功案例,你会发现所有成功的人基本上都经历过一些巨大的挫折。而真正吸引我们的,不是他们站在巅峰上的得意,而是怎样从逆境中站起来。所以我们都喜欢凤凰涅槃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逆商的人,不会放大挫败感。而纵观历史上那些失败的人物,项羽就是一个逆商低的例子。遇到挫折极度放大失败感,其实了解楚汗历史的都知道项羽与刘邦打仗的时候都是上峰,最后他不过是败了一场,就自认败将,被对方的“四面楚歌”吓坏。明明他可以渡过乌江隐忍一时,可他却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某种程度说,逆商比情商和智商更为重要。人活一辈子,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不平凡的人,更会走一条不平凡的路,失败挫折是常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看历史上那些逆商高的人物,在精英云集的三国时代,逆商最高的一个人物,就是曹操。曹操赢了很多次,重大的如“官渡之战“。他也输过很多次,更为著名的是“赤壁之战”。可是他心理素质太好了,逆商极高,不论经历什么样的失败,从不放大挫败感,积极乐观,韬光养晦,砥砺前行,成为一代枭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国英雄辈出,孙权刘备子承先业,而曹操白手起家,是不折不扣的真英雄。他爱才如命任人唯贤,带领一帮肝胆相照的好兄弟平定北方,而后一统天下,建立丰功伟业。曹操还是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许多诗篇都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作品。曹操更有英雄气概,曾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当面指出天下英雄是他们二位,这是何等的英雄气度胸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一本数学笔记引发的故事,顺便给女儿上了一堂中国历史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晚和女儿散步,女儿聊到小时候读过的绘本书《Hope for the Flowers 》被她的美国高中辅导员老师推荐了。这本美国经典绘本,畅销三十余年,被译成多种语言,谱成歌曲改编成音乐剧。此书与《小王子》一样,不仅仅是儿童读物,更是写给成年人的,用儿童的口吻和视角,写出了成人世界的挣扎、希望和蜕变,是不可多得的佳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本讲希望、勇气和生命的书,富含哲思,每个人读完会有自己的思考和解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的引言:“ 当我们以人的眼光来看,毛毛虫一定会蜕变成蝴蝶。但如果我们是一只毛毛虫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勇气相信,爬行于泥土中的自己,有朝一日竟能蜕变成飞舞的美丽蝴蝶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向上的愿望,有追求顶端的梦想,但是如何去实现?是在毛群拥挤的虫柱上倾轧,还是独处自省、超越自我,从而实现生命的提升?这不仅需要梦想,更需要勇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本绘本承载了深刻的含义,每个人都可从中读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尤其是在当下充满诱惑与焦虑的时代,正需要一剂充实的心灵良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问女儿这本书的读后感,她说不要随大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安静做自己的事,享受孤独,用独处的时间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会很拥挤,也没必要去别人那里挤,走自己的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非常赞同女儿的理解,我说和我的解读近似,简单地说就是二八定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八定律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绩营收是由20%的客户创造,20%的推广人带回80%的新生意等等。“二八现象”如“黄金分割”一样普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种破窗理论,在商品营销中商家往往会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机会都必须抓住。而“二八定律”相反,恰恰指出了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市场上80%的产品是20%的企业生产的,20%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遵循“二八定律”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的Costco会员店始终坚持会员制,就是基于这一经营理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八定律”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每个人应该聚焦在少数几件事上追求卓越,而不必强求每件事都有好的表现,更不必事事都争,竞争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锁定少数能完成的人生目标,而不必追求所有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

孩子

父母

逆商

女儿

二八

我们

定律

淡定

自己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