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婕老师习作教学设计直播

赵玉花

<p>训练点,支撑点,着力点!</p> <p>一线教师是教学理论的实践者!</p> <p>训练点来自教材,支撑点来自执教(写作)学科,着力点来自老师和学生在整个施教过程中下放、支架、操作、设计。</p> <p>训练点即教学目标或学习要素</p> <p>写作支撑点即本次写作的重要依靠!</p><p>可以是写作知识、各种能力、各种方法、各种策略等。</p> <p>训练点书上没有,学生不会,老师储备!所以训练点是核心技术!</p> <p>不是全用,而是有选择的用!选取核心技术!</p> <p>写作是“立体”的!每次习作教学所用的训练点都是都是多元的!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引导学生萃取!</p> <p>写作就像是在黑夜里开车!</p><p>美国创意写作的观点!</p><p>学生开始写作文真正的困难才开始!</p><p>学生开始写之后老师交给学生写作的方法!</p><p>下达指令不是教学!而是一步一步的操作方法、步骤!</p><p> 学生着力点指的是——学生开始写之后老师教学的具体的操作手法:包括具体的操作流程,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如何帮学生等!</p> <p>四年级下册已经要求写500字习作!</p><p><br></p><p>训练点设计成情景任务!学生更容易带入其中!</p> <p>老师教之前做到对以下内容心中有数!</p> <p>绕过大殿到长廊!</p> <p>长廊</p> <p>佛香阁</p> <p>昆明湖</p> <p> 用表格的方式将连续性文本重要的内容变成非连续的性的表格!</p> <p>移步换景的核心知识——承接词!</p> <p>什么叫移步换景?</p><p>训练点转化为教学的着力点!学生已经慢慢知道了。</p> <p>先写什么,再写什么!</p><p>把想写的景点排排序!</p> <p>承接词是串珠的线!</p> <p>专家例文!讲解!</p><p> 老师让学生开始起草,在写下草稿之前,老师出示的例文是专家例文,,老师让学生学到的方法着力、化解化解,老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构思、安排去布局都是在设计这篇作文!</p> <p>学生例文</p><p> 为什么既要有习作例文,还要有学生例文?</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学生例文更接近学生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例文再次体验习作例文中移步换景的关键方法!</b></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课本中的习作例文是专家话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生的习作例文是伙伴语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目的是方法的对应巩固!方法强化!</span></p> <p>再次用表格呈现习作思路!</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修改的五个要点!</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修改重在改思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不要把校对当修改!</span></p> <p>训练点是去哪里!</p><p>支撑点是怎么去!(用什么方法去)</p><p>着力点是去的保障!</p><p>三点缺一不可!</p><p><br></p><p>教材给出训练点!但教材不提供支撑点!</p><p>老师要将教材提出的训练点一步一步分化、转化、细化!</p><p>需要教方法!不能只有指令!</p><p><br></p><p><br></p><p>支撑点解读出来后设计成着力点!</p><p>一步一步的去操作!借助教学落实方法!</p><p><br></p><p>叶圣陶在《作文伦》:写作就是把心里的意思表达出来,下笔成文!</p><p> 写作教学就是训练这种组织的功夫!这种组织的功夫就是训练思维!</p><p> </p><p> 教写作,就是教思维!</p><p>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