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陕北(五一2)一吃食(2)

吴小荣

<p>我在陕北(五一2)一吃食(2)</p><p><br></p><p> 寒窑膏鲜暖窑米,窨藏洋芋洞藏粮。</p><p> ① ② ③ ④</p><p> 新麦馍馍羊腥面,大肉囫囵润枯肠。</p><p> ⑤ ⑥ ⑦ ⑧ ⑨ </p><p> 抓爪薅毛雉鸡瘦,啃肯牙崩髓骨香。</p><p> ⑩ 11</p><p> 菜丁抿节漾寡水,豆腐漏粉烩清汤。</p><p> 12 13 14 15 16</p><p><br></p><p>注释:</p><p><br></p><p>①膏:肥肉,鲜:新鲜。这里指过年冬储的猪、羊肉及熟食。</p><p>②窨:(音yin,四声)。《说文解字》:“地室。”地下室,地窖,这里指菜窖。</p><p>③藏:王力先生《古代汉语》(1255页)藏:(一)把谷物保藏起来。墨子三辩:“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p><p>④洞:陕北方音,粮洞子,存粮的粮桶(筒)子,即装原粮的器具,用粗柳条等编织。</p><p>⑤新麦:刚打下来的麦子。馍馍:白面馒头。</p><p>⑥羊腥:炖羊肉。</p><p>⑦大肉:陕北方言,猪肉。又分白肉即肥肉,红肉即瘦肉。</p><p>⑧囫(hu,二声)囵(Lun,二声):完整,整个,成语有“囫囵吞枣”。</p><p>⑨润:滋润,油润,不干枯。</p><p>⑩薅:(hao,一声),用手抓,这里指拔鸡毛。</p><p>11肯:会意字。本意指附在骨头上的肉。古同“肎”(ken,三声),《说文解字》“从肉,从冎(gua,三声)省。一曰骨无肉也。”棒骨。</p><p>12菜丁:这里专指抿节拌料用豆腐、胡萝卜、土豆、豆角的切丁。</p><p>13抿节:豌豆面白面和在一起的杂面。抿,动词,面团放在抿节床上用手压搓。节;面从洞眼中一节一节漏出。</p><p>14漾:飘。</p><p>15寡水:与下句清汤互文,清汤寡水指没有油水。</p><p>16漏粉:土豆、红薯粉浆经筛孔漏入沸水中煮熟晾干。</p><p><br></p><p>译文:</p><p><br></p><p> 刚去插队时是69年1月,受苦人忙过年。寒窑里放着冻硬的猪肉、羊肉和蒸馍、油忽拉等面食。暖窑的黑色陶瓮中装满各色米面。地窖里储存有土豆、胡萝卜、白萝卜、大葱。后窑掌中粮洞子里装着玉米粒等原粮。</p><p> 阴历的六月六日,刚刚割完麦子,等不及的受苦人用新面蒸上软绵绵的白馒头,飘着一股纯味的麦香。再炖上一锅刚宰杀的羊肉,几里外都能闻到。</p><p> 知青嘴馋时就把养了不到一年的猪杀掉。请来的老王能把一斤多的大肥肉一口呑下去。然后心满意足地说:“肚里没油嘛。”这如同一股清泉润泽了土地,干瘪的肠道注进了油脂。</p><p>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带上点肉,就是美食。只是野鸡、山鸡、沙鸽、鸽鹞的肉都不多,偶尔吃到一块牛骨头,左啃右啃,香极了,恨不得把牙都啃崩了。</p><p> 平日农家饭食有用豌豆面和(huo,四声)白面做的杂面,拌上菜丁。也有豆腐烩粉条,只是缺少油水。</p><p><br></p><p>记文要点:</p><p><br></p><p>1、柳青与路遥</p><p>2、王宝钏与薛平贵</p><p>3、窑、窨、窖、窟都是洞</p><p>4、死死活活相跟上</p><p>5、不同的吃食习俗</p><p>6、你说糟糕不糟糕</p><p>7、技经肯綮之未尝</p><p>8、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p><p><br></p><p>记文:</p><p><br></p><p>寒窑膏鲜暖窑米,窨藏洋芋洞藏粮。</p><p><br></p><p> 陕北人习惯把食物叫吃食,这沿用了传统说法。《红楼梦》二十七回“左不过是那些金玉铜磁,没处搁的古董,再就是绸缎、吃食、衣服了。”</p><p> 北京人以前见面说:“吃了吗?”表示客气。陕北人以前见面说:“吃上了吧?”意思便有些不同。</p><p> 寒窑指不生火的窑,象征贫困的生活。</p><p> 宋吕蒙正有《寒窑斌》,“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既有劝诫,也有励志。出生于陕北的小说家柳青、路遥都继承了这一传统。</p><p> 西安大雁塔边有一破旧的“古寒窑”,说的是王宝钏十八年苦等薛平贵的故事。</p><p> 粮食存放既可寒窑,也可暖窑。我们宬的窑洞约8一10米,后窑掌有七、八个粮洞子,大小不一。有长方形的大洞子,二米高,三米宽,放玉米。也有圆形的小洞子,放小麦和杂粮。洞子编织材料与筐相同。《延川县志》183页“有柳条、榆条、梧柳、紫穗槐、荆条、柠条。”队里的种粮放在寒窑,也不冻。儲粮重在通风,别捂了。寒窑长三、四米,专放冷冻食品和杂物。窑就是个洞,窑洞。窨、窖、窟都是洞,用法不同,说法也不同。可以横着挖,也可以竖着挖。</p><p> 儲粮分私储与公储。公家粮库负责收公购粮及儲藏销售。</p><p> 古时粮库叫仓廪,《管子.牧民》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廪(Lin,三声)。</p><p> 圆仓为囷(qun,一声。)《诗经.国风.魏风.伐檀》有:“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说文》解:“囷,廪之圆者。”</p><p><br></p><p>新麦馍馍羊腥面,大肉囫囵润枯肠。</p><p><br></p><p> 新指新鲜。鲜,古人解释为活鱼。活鱼、活虾与刚死的味道就不一样。再比如荔枝,白居易《荔枝图序》说:“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新麦子与旧麦子味道也相去甚远,到了陕北就有了体会。新鲜食品有鲜味,库存的没鲜味,存的时间越长越没鲜味,太长了就有了腐味。</p><p> 这句话还有许多说法,民歌唱:“荞麦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p><p> 大肉指猪肉。一提起大肉,就想起老王。</p><p> 老王厨艺不错,也喜欢吃。有一次知青灶请老王杀猪,然后炖了一大锅。老王用手拣起一块一斤多的肥肉,吸溜一下就进了肚,看得我目瞪口呆。问他能消化吗?他说肚里的肠子都是瘪的,肥肉一进去就化了,咋也不咋。我至今觉得有道理。出民工时,老王负责做饭。有一次吃大肉漏粉,老王给我盛了两碗,撑的了。老王吃了几碗就不知道了。</p><p> 那会儿集市上卖的猪肉,可有膘厚的。厚得吓人。而且总是把肥膘放上面,意在展示。膘越厚价钱越贵。</p><p> 知青不了解行情,杀了猪,瘦的留下,肥的卖掉。受苦人乐得牙都露出来了。直着喊我们“憨蛋。”他们就想了,怎么有这么憨的人?说起来,还是肥肉好吃。</p><p> 受苦人也有不吃的,全套的下水才卖5角钱,便宜咋了,估计是嫌脏吧。</p><p><br></p><p>抓爪薅毛雉鸡瘦,啃肯牙崩髓骨香。</p><p><br></p><p> 薅是拔或揪。薅草就是拔草,薅毛就是拔毛。童谣有“剃头师傅技术高,不用剪子不用刀,一根一根往下薅,薅得滿头是大包,你说糟糕不糟糕。”</p><p> 那会儿能吃的野禽有野鸡、山鸡、沙鸽、鸽鹞、乌鸦、麻雀。丁爱笛和张海娥结婚时就是把家禽和野味合着炖了一大锅。那次贵客盈门,路遥和林达也去了。</p><p> 吃鸡是一种奢侈。老母鸡一块钱一只,大公鸡八毛。这还是让知青抬上去的。受苦人舍不得卖,公鸡要打鸣,母鸡要下蛋。但没有另花钱也不行,要买盐,买灯油,扯洋布。</p><p> 肯是会意字,从止从肉。</p><p> 庄周《庖丁解牛》说:“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p><p> 这句大意是,分解牛体要依其本身天然形成的结构。沿着筋腱骨骼中大的缝隙处进刀。而不要去纠缠经络骨肉连接紧密处。更不要去碰大骨头。</p><p> 这里的“肯”是本义,即附在骨头上的肉。</p><p> 啃骨头是幸福的。猪骨头、羊骨头、狗骨头、驴骨头,特别是牛骨头。两只手把着,表面筋肉啃得光光的。牛骨髓是最好的油,满手油腻。但陕北人大都不吃牛肉,心善。牛死了,宁可埋掉。他们忌讳多,不吃狗肉,不吃牛肉,不吃鱼肉。只吃羊肉和猪肉,还不吃下水。宁可吃糠咽菜。他们有敬畏心。动、植物与天地自然为一体,神灵的观念融化在血液里。知青去砸庙,受苦人嘟囔:“操心得罪了神神。”</p><p> 查,延川人亦有啃食骨头的风俗。文见《延川县志》第22卷《社会风俗志》(670页):</p><p> “冬至前日晚,民间有熬冬、炒冬的习俗。即将猪骨、羊骨或羊头煮入锅内,掌灯时家人团聚啃吃,也有煮猪、羊、鸡肉的。俗曰:‘猪的骨头羊的髓,青油炸糕鸡的腿。’为四大美食,也有拿五谷炒米花的,大家抓吃,叫炒冬。”</p><p> 这引起我太多的回忆。煮骨头的应多是受苦人家,煮肉的怕是多为小康人家。青油即小麻子油,自给自足。炸糕确是美味,黄灿灿的,香喷喷的,引人口水。这冬至的大补还是很科学的,于身体一定有益。我一直以为陕北的美食是大肉漏粉,不想还有啃骨头。</p><p> 清末王培芬《七笔勾》第四勾这么说:</p><p> “客到久留,奶子熬茶敬一瓯。面饼葱汤醋,锅盔蒜盐韮,牛蹄与马首,连毛吞入口。风卷残云吃尽方撒手,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笔勾。”</p><p> 这一段大意是:</p><p> 荒无人迹的三边一带,每一位客人都是至尊无上的。主人热情款待,尽力挽留。刚挤出冒着热气的牛奶在锅里和茶砖一起熬出香喷喷的奶茶,先给客人们端上一小盆。主食有像面饼一样的锅盔,调和有小葱、小蒜、野韮儿、井盐、酸醋。热汤也是必备的。</p><p> 牛羊的蹄、筋、头、骨或在火上烤得滋滋冒油,或在锅里煮得咕咚作响,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人们再也顾不上许多,抓起来带着毛发一起狼吞虎咽,如同风卷残云一般直到酒足饭饱打着嗝彻底尽兴后才善罢甘休。</p><p> 还有什么山珍海味比这更令人垂涎呢?</p><p> 《七笔勾》说的是定边,长城一线。</p><p> 对照着看很有意思。延川人保留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司惯。比如大冬天一家人宬在窑里烤火啃骨头,也是蛮自在的。再比如五谷都可以用来炒米,这和锅盔一样是游牧民族经常食用的,也是行军作战的方便食品。这习惯一直保留至今。</p><p><br></p><p>菜丁抿节漾寡水,豆腐漏粉烩清汤。</p><p><br></p><p> 抿节、豆腐、漏粉都是陕北美食。</p><p> 豆腐用黑豆制作,味道独特。明武帝在榆林吃过说比京城的强,清康熙皇帝吃过称赞:“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p><p> 为什么一块普通的豆腐受到吃着宫廷大餐的帝王们的交口赞许呢?这主要是因为从榆林到米脂、清涧、延川一线的水好,叫个“桃花水。”</p><p> 陕北历朝历代绳结之地,明、清榆林军事重镇。帝王不仅亲临,且委派命官坐守一方。南方来的大员携带歌妓以供享乐,于是有了与民歌截然不同的小曲,如《五哥放羊》。民歌是喉咙吼出的,小曲是嗓子眼挤出的。驼城一时繁华,号称“小北京”。万万不敢小觑了,哪。</p><p> 有一次过年,侯清呐喊我去吃豆腐。大铁锅蒸上滿滿的一屜,用平铲挖上一块,热腾腾的,味道香极了。</p><p> 《延川县志》183页“延川做豆腐历史悠久,农民家家会做豆腐。一般农户只在春节和举办婚丧大事时自做自用。”</p><p> 但最有名的农家菜还是大肉漏粉。</p><p><br></p><p><br></p> <p>我回村住侯清家窑。</p> <p>丁爱笛夫妇,我和陈凡在延安市曹谷溪老师家作客。</p> <p>砖雕。</p> <p>碾盘。</p> <p>参加“延安过大年”的延川县秧歌代表队。</p> <p>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关于柳青的介绍。</p> <p>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关于路遥的介绍。</p> <p>云南大理庭院。</p> <p>无锡灵山铜雕。</p> <p>延安安塞腰鼓。</p> <p>黄陵柏。</p> <p>榆林市镇北台</p><p><br></p><p>上面谈到榆林三边《七笔勾》,下面补充一些内容:</p><p>三边人沿袭的是游牧民族好客的习俗。皆因边塞地处苦寒,走上几十里也见不上个人影。偶有远客,则不胜欣喜。掀起门帘让客,客多主人就光彩,客少主人則郁郁,院落冷落,待客有奶茶、奶皮、奶酒、牛羊肉。清末民不聊生,“牛蹄与马首,连毛吞入口”是可能的。</p> <p>佳县白云山蒙汉庙文字介绍,见证民族团结。</p><p>我们插队的延川和陕北大部分地区没有奶,也没有喝茶的习惯。“奶子熬茶"明显是蒙族人的风俗。榆林地区清末蒙汉多民族杂居,从现存的地名就可以看出来。如巴达乃海子、昌汗敖包、哈页乌苏、窝兔采当、再如老鞑子峁、波罗池梁,巴拉索镇、海则滩乡。</p> <p>云南丽江茶马古道博物馆。</p> <p>奶茶是食肉民族必备的。西南、西北少数民族深知茶叶的作用。我国自唐代起内地与边疆即有茶马互市,以名茶换骏马。至藏区有著名的茶马古道。</p> <p>镇北台中的款贡城。</p><p><br></p><p>明代汉蒙双方通商之地。</p> <p>榆林易马城旧址。</p><p><br></p><p>明未清初榆林有易马城。各营堡有常市,据《延绥县志》记载,初期交换的物资,汉民有茶叶、布匹、绸缎、井盐、烟草,限制粮食和武器。蒙人有羊绒、驼毛、狐皮、羔皮、牛、羊、兔,限制军马。自古盐、铁、马是皇家专利及税收来源,控制极严。后期逐渐开放。“我用茶布烟火糖,换来牛马骆驼羊”。</p> <p>蒙汉庙。</p><p><br></p><p>这一时期陕北边塞各族已由战争走向交融,佳县白云山蒙汉庙即为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