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徐闻南极村探秘

谭晓卫

<p>  <b>在电视,我偶尔听说过徐闻的地方,据说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明清以后古代商船的补给地,所以当时非常繁华,当地人戏称,到地里随便刨出来个文物,而当地的南极村,也是中国大陆的最南端,这也是南极村的来历。</b></p><p><b> 这个南极村(角尾乡),被琼州海峡和北部湾所拥环,地形似伸向大海的牛角。拥有壮美的滨海景观、密集的人文史迹、浓郁的渔家风情、奇特的珊瑚建筑。这里有最南端端点灯楼角、琼州海峡与北部湾的合水线、中国大陆架最大最美的珊瑚礁群等。</b></p> <p><b>  “南国红葱” 拉动当地经济。这个红葱是村民发家致富的红金子。南极村的土地,1/3是红土坡地,2/3是沿海盐碱沙土之地。南极村种植的红葱由于光照时间充足,土地富有硒元素,因而特别香、甜、脆,腌制之后与海鲜拌吃美味相得益彰。在南极村不得不吃的一道美食就是打葱,油而不腻,辣而不燥,可谓是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葱。</b></p> <p>  </p> <p><b>《心灵的港湾》</b></p><p><b> 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徐闻县南极村,绚丽多情的海湾,最是南极村的海多情,湛蓝蓝南海水与灰蓝蓝的北部湾,像难舍难分的情郎与姑娘交汇相拥,在南极村的臂湾,形成壮美多情的双海奇观。</b></p><p><b> 因为深情,南极村的海更懂浪漫。这里可觀海上日出,萬丈光茫,染海风也可享落霞与孤骛齐飞,水天共一色的美景,优美的海岸线,也如少女身材曲线,玲珑妙曼,踩着细软的沙滩,让人浮想联翩。</b></p><p><b> 迷人多彩的沙滩,更是让人留連忘返。美丽的珊瑚,朵朵开在海里,风化的珊瑚石,多彩的贝壳,铺满沙滩。我们行走在上面,</b></p><p><b>回归得像个童心的孩子,寻找着我们心中的寶贝。古老瓷片贝壳,发现一个被我们忽视的微觀世界。</b></p><p><br></p> <p>  <b>游千顷盐田,体验南方雪原的“盐”文化</b></p><p><b>乘车穿过南极村乡墟,便看见一片开阔的盐田——这里属于苞西盐场,是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该盐场海风大,降雨少,温度高,蒸发量大,海水含盐浓度高,结晶盐的质量好产量高。当地盐农用延续了数千年的原始生产方式生产海盐,经过酷热天气和海风的帮助,将海水变为白银,天气越炎热,光照越猛烈,晒盐效果就越好,因此每年6至9月是晒盐的黄金季节,十里银滩,十里盐田,乍一看还真有些南方雪原的感觉。如果说红葱是南端的黄金,那么盐就是南端的白银。如今,该盐田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此可体验传统晒盐、挑盐、收盐的劳作过程。</b></p> <p>  <b>和和其人其事。一脸富气的和和,今年四、五、六月均有工作上合作。特别是这次合作,时间最长,她工作最认真,圆满完成任务。</b></p><p><b> 动车上的装束,俨然印度籍的富婆,气质不输总统夫人,有贵妇潜质。</b></p> <p>  <b>我们住在一个私家庄园,有近2公里的黄金海岸沙滩,我们入住后马上体验滨海渔民的“赶海”生活。</b></p><p><b> 游玩累了,晚上在海滩露天放歌,唱卡拉OK,体验别样的风采。</b></p><p><b> 次日凌晨五点左右起床,拿着兄弟的车跑了几公里的路,到精华海岸观日出,因台风来袭,我们看到了火烧云,血染的朝阳,似激情四射,喷射而出。</b></p> <p>  <b>公鸡打架头对头,夫妻吵嘴不记仇,禾苗不认爹和娘,耕作到家多打粮,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像娘。</b></p> <p>  古灯塔遗址与法式凯旋门灯楼角因自古建有灯塔而得名。据《中国航标志》记载,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助航设备与地理标志,清政府建在角尾的灯塔,命名为“关滘尾灯塔”。</p><p> 鸦片战争期间,外国侵略者窥觊这条黄金水道。1894年,法国人分别在灯楼角和临高角建造灯塔,并在两地各建面阔20米、进深7.4米的七开间洋房,作为管理和生活用房。</p><p> 1941年,日军侵占雷州半岛期间,灯塔被毁。洋房则拆于1984年。如今,尚存的连体青石七拱门(又称“法式凯旋门”)及遗留的断壁残垣默然而立,唯“徐徐可闻”的涛声诉说着海疆风云与历史沧桑。</p> <p>  <b>好兄弟波波是个人才,有一年带着几个兄弟去南极村在黄金海岸游玩时,见一块石头,于是叫来几个兄弟姐妹,谁认识石头上的字有奖励。有叫高气国的,也有叫清弃国的,大家各执一词,纷纷找度娘。</b></p><p><b> 原来是康有为先生写的"大同无国"四个字。大家一脸惊愕,一脸懵懂。我跟大家解释后,大家便不再纠结。</b></p><p><b> 大同无国是康有为大同的核心思想,既吸收了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佛教的慈悲思想又吸收了基督教的平等观念和欧洲的官想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还不时闪烁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光华也反映国人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和对和平等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b></p> <p>  <b>渡琼作战指挥所 1950年3月5日19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军一一八师三五二团加强营799名勇士,在师参谋长苟在松和营长陈承康的率领下,分乘由林望炳等80名船工驾驶的13条木帆船,从灯楼角启航,飞渡琼州海峡,打响了解放海南第一枪。</b></p><p><b> 翌日下午二时,在海南岛儋县白沙井成功登陆。3月16日,2937名解放军官兵,分乘由徐闻船工驾驶的81条木帆船,亦从灯楼角启渡,在海南岛澄迈县玉苞港胜利登陆。为铭记徐闻人民为解放海南作出的巨大贡献,当年十五兵团司令部在赠送锦旗上敬书八个金字:“解放海南,功在徐闻”。</b></p><p><b> 如今,作为人民胜利的历史见证,作为祖国统一的战略伟筑,青石砌墙、三层楼高的渡琼作战指挥所,依然凭海临风,坚固如磐。在广东千里蔚蓝的海岸线上,她是一座高矗南天的红色丰碑!</b></p> <p>  <b>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既吸收了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佛教的慈悲思想,又吸收了基督教的平等观念和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还不时闪烁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光华。</b></p><p><b>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痛恨和对平等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中包含有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潮的糟粕。如他认为大同世界里无国家,无君主,无政党,无军队,无婚姻,无家庭等明显受到19世纪70年代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思潮“十三无”的影响</b></p> <p><b>  《水乳交融图》这是北部湾与琼州海峡两水的交汇点,浅浅的海滩退潮之后有规律的波皱纹,清澈见底的水面贴着地面,远望在海天一色间,感觉到自己的渺小。</b></p><p><b> 突然间鲜红色的霞光从厚厚的云层中钻出,顿时把整个海滩变成了金光大道,彩霞满天。退潮后的海滩轮廓清晰,海滩星星点点的珊瑚礁点缀着,犹如山水画的苔点,几个女生疯狂地奔跑,几个男生疯狂地拍照,留下美丽的回忆。</b></p> <p>  <b>探 “情人谷” “见证”一段伟大坚贞的爱情</b></p><p><b>灯楼角这个弹丸之地,不仅有极地文化,红色文化,还有最动人的爱情故事。西边有一片绿荫——五亩多的野菠萝林,当地人称为“情人谷”。这片野菠萝林盘根错节,根蔓相连,剑叶繁茂,遮天蔽日;沿着通幽的曲径漫步,幽静凉爽,别有洞天。</b></p><p><b> 这片野菠萝林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在当年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斗争中,当地有一对青年恋人,女青年因逃走不及被抓到灯楼角关了起来,侵略头子垂涎其美色,想尽各种方法逼其为妻,但她誓死不从最后绝食至死。男青年为国家主权与民族大义而抛弃个人情爱,毅然报名参加抗法义勇团,直到赶走侵略者后才知道自己心爱恋人已被逼死,大为悲恸,最后殉情在恋人坟前。不久后,在他们的坟地及周边长出了这片野菠萝林。</b></p><p><b>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当地人为缅怀那段历史和这对抗法青年恋人的爱国情怀,便把这片野菠萝林称为“情人谷”,视该地为神圣的爱情见证地。</b></p> <p>  <b>詹总是个铁粉,当我们在南极村做村民的时候,我们集体封詹总为编外村官,表现出我们对当地村民巨大的热忱和对当地事物巨大的好奇。所以我们在海滩上尽情感受、尽情奔跑之时,他不是到周边集市体恤民情和民风,就是呆着海滩边椰树下的石凳上,看潮张潮落,看海鸥飞舞渔猎船只的归航。最重要的帮我们看行李守包,忠诚地守护,保护我们出行物品的安全。</b></p> <p>  <b>中国大陆南极村虽属偏安一偶的弹丸之地,但人文史迹却是悠久密集,几乎连贯古代、近代、现代史脉,包罗军事、经济、文化景物,且悲欢荣辱、泪水笑声都刻满岁月深痕。就从历史源头顺数下来吧。</b></p><p><b> 放坡村角尾灯楼角与海南澄迈县临高角隔海相望,对角距离只有12海里,因此,灯楼角历来是渡琼最近的启航点。</b></p><p><b> 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8年)农历四月,苏东坡流放海南,便是由惠州经雷州过徐闻,在角尾渔村稍作逗留后,由此乘船登岛的。为此,这个渔村被称为“放坡村”(意即流放海南时苏东坡住过此村)。</b></p><p><b> 千年至今,放坡村敬贤如师,厚德重教,诗书礼乐,古风犹存。尤见古朴坚固的民居宅院,以珊瑚石垒砌,外墙平整雅观,俨然对仗有致的律诗结构,而珊石缝中,常有微风过隙,音韵悄逸,故珊瑚屋被誉为“会吟诗的房子”。</b></p> <p>  </p> <p>策划:天外来客</p><p>参与:四男三女</p><p>摄影:随遇而安</p><p>文字:意象山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