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感受不同教师的课堂文化,2020年6月17日上午,李毅初中数学工作坊在李毅坊主的带领下,来到海南华侨中学美丽沙分校参加2020年度李毅初中数学工作坊的第一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同时莅临现场指导的有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数学教研员林宇老师,和新海学校叶方副校长。</p> <p>活动内容:</p><p> 1.8:30参加活动人员签到</p><p> 2.讲授内容:菱形的性质</p><p> 讲授形式:同课异构课堂展示</p><p> 教室:海南华侨中学美丽沙分校四楼录播室</p><p> 8:50--9:30 主讲:袁锡武(红旗中学)</p><p> 9:50--10:30 主讲:王巧玉(李毅数学工作坊)</p><p> 3.授课老师老师谈本节课的设计意图</p><p> 4.参加活动的老师进行分组交流与研讨</p><p> 5.李毅坊主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p> <p>授课班级:初二(5)班袁锡武老师授课过程中,学生上台书写</p> <p> 袁锡武老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p> <p>授课班级:初二(3)班</p><p>王巧玉老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展示。</p> <p>授课过程中小组讨论</p> <p>李毅初中数学坊教师与海南华侨中学美丽沙分校教师进行认真的听课</p> <p> 林宇老师对两位授课教师进行评价:</p><p> 王老师教学设计比较清晰,目标定位较为准确,课前让学生阅读教材,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度。</p><p> 袁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度欠缺,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较少,尤其定理证明的过程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p><p> 数学课就是一个思维的学科,两节课都是涉及到几何,但是两位老师没有很好的去体现几何教学,没有讲出数学课的味道,纯粹就题讲题,而不是以题论法,以题论道。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做的比较粗糙。如何练题,教师要对学生起到引导。首先如何审题,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一个审题的习惯,怎样去审题, 题目的题设是什么,要做什么,做完学生自身要有一个感悟。没有悟,学生怎么进步;其次,教师要善用课本,课本上的例题课本上的习题。教师要再学法上指导学生,让学生翻开课本,课本上的定理在哪里,课本的例题怎么写;最后要善让学生养成书写表达的做题习惯。尽量少在课堂上做填空选择等题型,尽量训练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p><p> 两节课都出现了一点超时,这个就是理解数学理解教材不够,教材的知识整合不够,没有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备课的时候没有思考问题该怎样提出,造成了整节课深度不够,课后的小结下功夫不够,效果不好。小结是学生形成技能、提炼学法提升的时候,小结不止要小结这节课所学知识,要小结研究这个知识的获得过程,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还有揭秘知识的内在联系。</p> <p>李毅坊主也对整个课堂进行了一些总结:</p><p>1、首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提出了肯定,对于课上的内容进行了研读和探讨,课堂的神态自然,积极让学生回答问题。</p><p>2、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抛出一个问题没有给予学生时间进行思考,教材的理解也不全不深不精,备课的时候没有思考全面,总结时限于表象,没有总结出数学的内在联系,整节课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思维框架的建立,所用到的数学方法也要进行总结。</p> <p> 每一次有深度、高质量的教学交流,无论是授课教师亦或是观摩教师都得到一个学习的平台,一个精彩的课堂体现了授课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热情,真诚热烈的课后研讨更是对教学教研的思考与升华,乐学善思,和谐共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