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回头看 精彩也遗憾

李金艳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时间如流水,从我们的指缝间匆匆流过,我们留不住时间,只能留下我们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这样当我们想回顾曾经的精彩亦或是曾经的遗憾,回顾曾经的成长,亦或是曾经不紧不慢走过的路,都可以翻看这些痕迹,它们既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也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之所在。</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2019年9月5日,这个日子很特别,在这一天,我忽然拥有了35个稚气未脱的孩子。这一天的相遇,注定了我和他们六年的日日相伴。第一次教一年级,内心无比茫然。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我的茫然渐渐褪去,因为我发现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时间如大浪淘沙,最后总能给你留下些什么。</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转眼间一学年已接近尾声,回首这一年的工作,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么我最想用的一个词是“摸爬滚打”,用这个词来形容我一年的工作再恰当不过了。接下来就在此从几个方面对一学年的工作做以梳理,总结经验与教训,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b></p><p><br></p> 准备与班级建设篇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开学日第一次跟孩子们见面,想着准备点礼物才好,这样更容易让孩子们消除陌生感与惧怕感,便于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这个集体。于是我准备了橡皮、留言卡片等小礼物,写上我对他们的期待与鼓励。</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开学后就是一系列的行为养正与班级建设。一二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间,我在平时规范的同时,抓典型,树榜样,让一些行为习惯好的同学进入班级“名人榜”,给所有同学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然后就是班级建设,班级建设的栏目是根据班级行为养正以及阅读和作品展三个方面进行设计。</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做完这一切,我和我的孩子们有了一个完整的家。</b></p> 课堂篇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上学期刚开始进行课程的时候,由于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再加上课堂习惯还没有完全规范出来,所以一小部分孩子听课状态不佳。两个月以后,除个别几个孩子以外,多数孩子能做到认真听课,我们的课堂也活跃了起来,孩子们积极参与,乐于表现,逐步开始品尝到知识的甘甜。</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而下半年由于突发疫情,没能按时开学,我们一年级在家里上了三个月的网课。网课期间,我采用直播加微信的形式给学生授课,出乎意料的,孩子们在家里学习的热情高涨,同时也得益于家长的配合,规范孩子们写字,读文,说算理。网课孩子们上的也有声有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学习数学。</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读书、写字、上课、运动……线上学习也精彩!</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小组长组织预习课文有模有样!分工明确,给小组成员加油打气,激励他们努力学习!</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线上学习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一开始的新鲜感有所减弱,所以我及时地召开了线上表奖会,根据孩子们线上学习以来的学习情况及时肯定他们在不同方面的优异表现并颁发了电子奖状,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学习热情。</b></p> 写字篇 <p><b style="font-size: 20px;">  写字教学一直是学校重点抓的一项工作。倡导所有学生要“写好字,立好人”。所以,一年级刚入学,从握笔、坐姿开始,培养学生写字习惯。学习基本笔画,写简单的字。 线上学习期间,写字教学也没有放松,每天利用写字指导微视频以及录视频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写字,书写有进步的每天进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与纠正。</b></p> 表达篇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与表现力,激发学生兴趣,上学期我们开展了“故事口袋 我要直播——我和爸爸讲故事活动”,发布了活动方案。每周一至周四晚8点各由一个家庭来进行讲述,其他家长和同学观看视频,并给予评价。活动历时近三个月结束,结束后我们根据每个同学所得鲜花数进行了表奖。这学期过渡为自己练习讲故事,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师生给予恰当的评价。</b></p> 阅读篇 <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今,“语文为王”的时代来了,语文学习中阅读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因为“阅读”是语文的核心。所以从孩子们刚入学我就考虑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和“书”交朋友。所以我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阅读活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教师晚读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因为之前已安排了亲子讲故事,我想我也该做点什么。出于对朗读的喜爱,更是出于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每周五晚上由我负责给学生读故事。一年来,我给学生读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国神话故事》、《西顿动物记》等书的部分故事,读了《神奇的校车》系列、《我是卡梅拉》系列内容,读了《夏洛的网》和《我是马小跳》两本整本的书。</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亲子共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上半年每晚利用半小时的时间亲子共读了《格林童话》和《小猪稀里呼噜》上下册。召开了《小猪稀里呼噜》读书交流汇报会。</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师生共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下半年为了丰富学生网课以外的居家生活,线上开展了皮卡系列的阅读导读课,师生共读了曹文轩的《皮卡系列》,共六本。无论是在家的直播课还是学校的的正常课节,每天我都会拿出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孩子们进行前一天的阅读交流,每天的阅读小课交流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他们畅所欲言,有感受,有疑问,有补充,有共鸣。</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四、阅读指导</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皮卡系列读第二本的时候,我对学生进行了线上简单的阅读指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强求,只是引导他们有积累的意识。另我惊喜的是,有几个孩子竟然还在读的同时做了批注。我想这样的孩子应该很难学不好语文,这样的孩子以后在语文学习方面或前途不可限量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五、读书汇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读书汇报是每天课堂的常态内容。孩子们愿意交流,愿意谈读书的感受。下课的空隙也会有同学兴奋地给我讲故事内容以及自己对书中内容及人物的看法。如果有一天阅读小课交流没上成,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提醒我:老师,咱们还没阅读交流呢!所以,“读书汇报”贯穿读书的始终,是带动学生读书的有利韧带。</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皮卡系列”读完后,我们隆重召开了整个系列的读书交流汇报会,在交流的中间还穿插了“抢答”环节和“抽奖”环节,孩子们准备的很充分,有的评价“皮卡”,有的就某一事件谈自己的感受,有的给书重新设计封皮,有的评价“爷爷”,有的展示优美句段积累,有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多数孩子的发言都能围绕一本或几本书的内容展开。</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孩子们就这样一次次地历练,读书—记忆—感触—生成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我相信,阅读带给孩子们的要远远超乎我们的期待!</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六、坚持晚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阅读”是一种休闲。在我的大力倡导下,多数孩子已经养成了睡前阅读的习惯。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读自己喜欢的书籍。</b></p> 说话“练写”篇 <p><b style="font-size: 20px;">  从执教一年级开始,多年来困扰我的习作教学最先让我反思,能不能从低段就打基础?但是鉴于一年级的识字和写字的量都还不够,学生说完整的话都困难,怎样打这个基础呢?我想唯一的途径就是先练习“说”,用“说”做“前锋”,打基础。</b></p> <p>  《四季》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全文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各小节语言形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进行仿说。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一、二小节和三、四小节的异同,学生思考四季中还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模仿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在课上有一个小男孩的发言我至今记忆犹新,他是这样说的:泥土软软,他对种子说:“我是春天。”当时的我惊讶于孩子的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又听了其他几个学生的仿说,我不禁感到惊喜!就是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这些孩子建立起创作的自信。让他们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并使其陶醉其中。所以在课尾我安排了儿歌再创作《四季新编》,要求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上学习的内容试着独立口述,家长代笔。这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首儿歌创作,甚至可以称作是一首小诗。有十几个孩子交了这项作业,为了鼓励他们的这种创作热情,我要求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儿歌内容,分别配上了插图,彩印出来,又加盖印膜,张贴在班级。直到几天后还有孩子给我送来自己想的作品,不断修改。在那一段时间,每到下课的时候总是有很多孩子簇拥在一起,去品读这些儿歌创作。那个时候真的觉得通过一首儿歌的教学,却起到了孩子们学习了十几首的效果。</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四季新编》:</b></p> <p>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是《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因为是在疫情期间,我们还在上直播课。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在构段和结构安排上也非常相似,内容相近,而且语言也很有特点。分别从两个孩子的角度表现了急切渴望去看一看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愿望。所以在备课时我突发奇想,为“写”打基础,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文中的两个孩子都想出去看一看,除了北京和天山,你想去哪里看一看?学生自由说,然后我课件播放准备好的祖国的风景名胜图片,并配音乐进行简单的介绍,比如黄山的迎客松,西藏的布达拉宫,广西的桂林山水,这样在我的解说下,学生对这些地方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并且对这些地方充满了憧憬之后,再提出要求“写”,此处仍然是要求家长代笔或打出文字,要求是按着“老师告诉我......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样的句式进行,给课文补上第三段。作业反馈上来后,给我的依然是惊喜。有一话我们教育行业常说:相信孩子!真的,相信孩子,他们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p> <p><b style="font-size: 20px;">课文《我多想去看看》创作第三段:</b></p> <p>  下册第五单元识字单元中的《动物儿歌》,这首儿歌太有意思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句都是按照“谁?在哪儿?干什么?”这样的句式来写的,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押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感。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各种形式地读,使学生掌握儿歌每一句的结构,通过趣味性地对读,让学生发现并体会儿歌押韵的特点及好处。为后面的的“写”做好铺垫。那本节课我安排的“写”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创编《动物儿歌(二)》,一个是把自己想象成一种小动物,以《蚯蚓日记》为范例,用第一人称“我”通过几句话来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及遭遇,并配上插图。两个选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创作。这样,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他们更爱写。作业的反馈仍然是令人相当满意的,选择创作《动物儿歌(二)》的同学,几乎都能做到句式结构准确,并且押韵;选择“日记”的,则想象力丰富,拜读着孩子们的大作,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这些孩子渐渐的成了我的偶像......</p> <p><b style="font-size: 20px;">《动物儿歌》续写、《动物儿歌(二)》创编、动物日记(图文结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其它的一些内容,不一一赘述……</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课文《彩虹》段落仿写:</b></p> 其它活动篇 <p><b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上是一学年在教学工作中的点滴做法,可能有很多不当之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改进,给孩子们营造更好更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学习知识习得技能的动力。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年的教学工作有收获,也有遗憾,但是无论是收获还是遗憾都将成为下一学年工作的进步之梯。反思一年来的工作,有很多不足,下一学年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把行为养正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好习惯铸就好人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阅读课程设计大问题,以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导读和引领,使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层次上,有更高一层次的提升和内化。</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培养学生相互倾听的关系。无论是听课还是阅读交流,不但能做到自己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并能及时补充。</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四、学生的表达,如讲故事,可以考虑系列化,成体系。</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愿我和孩子们的生活是幸福的,阳光的,微笑的。愿我们在一起的学习生活是愉悦的,充实的,难忘的。愿我们踏着美妙的旋律一起奔向光明的前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