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七零后最美的童年……

悦爽

<p>  有时看着这张小学毕业照片,不免感叹,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往永远静立不动,七零后的童年真似一杯淡淡的茶,让我们回味……作为七零后的人随着鼠年的到来,都早已进入了不惑之年。再混在年轻人的堆里似乎有些显老了,不免心中生出几份悲哀。七零年代的人是被忽视的一代,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来,却被淹没在八零年代的张扬中。直到现在年过四十多,才知道重视健康,才知道审视自己,才感觉到岁月匆匆,自己也要老了……</p> <p>记得自己在村里上幼儿园是不收费的,但那时候叫育红班,村里小学校舍不够,育红班就设在当时村里李氏废弃祠堂里,外面没有围墙,只记得有棵大松树,半死不活的,在院东南角有一坑,就是厕所了,露天的,男女同学共用。祠堂里也没有课桌,是一些泥洞子桌,课桌不够的,用长木板支起一些板面当桌子,清楚的记得木板下面还有树皮。自己从家里捎着马扎或凳子坐着。村里一个姓孟的年轻漂亮女孩子做我们的老师,她有个孪生妹妹和她很像,我都分不出来,有一会我闹了个笑话,遇到她妹妹我叫她老师,她不答应,后来才知道认错了人!教室挂的黑板,就是块木头板,是用墨汁染的,听孟老师说,这黑板好臭啊,一股臭墨汁味道,如是下了课我们这帮孩子争相去那黑板边闻到底臭不臭,我记得真臭!就像一个叫川子的同学说:“安阳来,和我爹的脚丫子一个味”。于是我们哄堂大笑起来……</p> <p>  那时上下课也没钟声,但那孟老师说,要我们听到村小学里的钟声响起就上课,当时胡家村的小学在村西南的庙子沟附近,我们育红班在村中,距离大概有四百米开外,我从来没听到一次钟声响起,别的同学也没听到。我当时怀疑小学老师敲钟肯定不使劲,故意不让我们听到。孟老师也没有办公室,就和我们都在一个教室里。记得有一次上课从泥墙缝里跑出来一只耗子🐀,于是全班同学一起捉耗子,那只可怜的耗子被我们活活的给拍死了!从那后上课我就看👀那墙缝是不是还会跑出耗子🐀来……</p> <p>  记得第一次过“六一”节,我被老师安排一个表演节目,是演儿童团站岗的故事,当时的红缨枪的红缨,是我爹用玉米地里没有成熟玉米棒上面的缨子给绑的…“六一”节那天我都很不情愿的拿出来,但出乎意料的听老师说这个办法挺好!我娘一大早就给我煮了两个鸡蛋,让我放到裤子口袋里,算是六一节赏给我的零食,我可高兴极了!</p> <p><br></p><p>  “六一”节邻居家小花也被老师选中参加合唱表演,老师要求每个人都穿白色的确良褂子,黑色裤子。她家没有,回家央求她娘给她扯布做一件,结果她娘没答应。后来她娘经不住她再三央求,就给她借了一件,虽然大点,可小花穿上高兴极了!现在想来虽然那时候物质匮乏生活上艰苦,但记忆中的童年第一个“六一”儿童节还是充满了快乐的!</p> <p>  那时候育红班是不分小中大班的,上一年育红班,第二年就上小学了,记得要去上小学报名时,孟老师说必须背过“小九九”(乘法口诀)学校才能收。我当时吓的不得了,我没背过!有个叫栓子的同学站起来自告奋勇说“我背过了,老师”。班里的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孟老师一脸诧异的说,你背背吧。栓子声似砍大瓜,咣咣的背起来:“小九九不用学,一五一十往上摞……”全班皆惊转而大笑,哈哈哈……,栓子一脸不服说“咋了?咋了?你们不会背还笑活我?!”孟老师已经笑弯了腰说:“坐下坐下”。</p> <p>上了小学,我娘为了我熟记口诀,狠了狠心给我买了一个带乘法口诀的文具小铁盒。</p> 为了读熟背诵《挑担茶叶上北京》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口…… 课间读书最好的去处就是老师办公室西屋山墙基边,那墙基有几块突出的石头,正好放上屁股。如果下课晚了,就被邻班的凶丫头二妮占去了,她背书,就是唱书,难听死了! 那时候在家做作业,都是在院子里放下吃饭桌子,在上面围着写。做不完就要晚上趴在炕上,在煤油灯下写,不小心就让灯火燂燃头发,一股子毛发糊焦味,我娘就骂,又燂头发了! 最高兴就是做完作业后,听收音机。特别是刘兰芳说的《杨家将》,我最爱听!有时候家里没听完就去上学,走到路上听到别人家的收音机在播《杨家将》就站在别人家屋后听上一会,有时甚至忘记了上学。也有时老师把收音机,放到教室里让我们听一些别的节目,这也许是学校里唯一的电教设备了!那时觉得真是幸福! <p class="ql-block">  虽然在自己村子里上学,但夏天午休必须去学校的。同桌轮着有睡课桌的,有睡长凳的。也有从家拿筶结(用麦杆和麻绳织的)在教室土地面上睡。也有在课桌下面睡得,但无论是在长条凳上睡还是在课桌下面睡的,都有风险!为啥?因为睡在课桌上的有时候睡着了一翻身就掉下来正好砸在下面的睡得同学!记忆中小学三年级时,我和一个叫瑛子的一位,她睡在课桌上,我睡在凳子上,瑛子体态胖,睡觉还有小鼾声,我正烦着呢!没想到她一翻身“扑通”一声掉到我身上了!死沉死沉的,当时砸的我差点截过气去!我气的刚要揍她,没成想她“哇”的一声哭起来!全班大惊皆醒(其实很多睡不着),老师闻讯,立马到教室询问情况,谁知瑛子竟说她睡着了,让我给晃悠课桌把她给弄下来的!我刚要分辨,老师就问“你睡着了吗?”我说“她打呼噜,影响我睡觉!”老师顿时明白了什么,一把拽出我去罚站。我是百口莫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了!</p> <p class="ql-block">但是也有高兴的事,那就是在教室里午睡时,趁老师不在偷偷的从教室后窗(后窗破了)爬出去到湾里洗澡,那简直是一件快事!</p> <p class="ql-block">来到湾边,脱了衣服,就跳进去。大部分都是光着腚在水里游泳。什么捂着鼻子扎猛(潜水)、仰戈浮(仰泳)、踩水、狗刨……花样很多。最刺激的就是从高处跳下水,溅起很高的水花“扑通”一声沉到水里,慢慢浮上来……感觉到有深水的凉,人慢慢升起来,水温也高起来的变化。在跳水中至今有一件事,让我到现在想起就笑。那是伙伴中有个叫岩子的,他从高处跳进水里,“嘣叽”一声,溅起水花一米多高!我们都赞到“好!”,谁成想他浮出水面哭着爬上岸边,哭起来。我们很好奇,都去看,以为他沉到水底,闯着(碰着)脚了。他哭着摇摇头,说腚沟痛,我们大惊失色,一看他肚皮、腚沟都通红,好像被人用巴掌打的,一个叫舱的年龄稍大点的伙伴说:“谁让你跳水拉扒腿(张开腿),让水给掇的(拍的),真是个也巴!(傻子)”。我听了恍然大悟,而后又大笑,他们也哈哈大笑起来……从那以后凡是跳水的都是双腿并立,再也没有张开双腿跳的了。</p> <p>在水里打水仗</p> <p>有时闹欢了,也不免喝几口湾水……这都是小事。洗完澡,再一起偷偷摸摸溜进果园(村里的公墓种苹果树)偷苹果,这好像每次洗完澡必须经过的步骤。但有一次终于出事了!那中午,洗完澡又去村果园偷苹果。其实那时候苹果还没长大,很小,但我们还是馋。爬进果园杖子(槐树、荆棘围的栅栏),因为个子矮够不着树上的苹果,有的爬树,有的爬上土坟头够苹果。刚摘了几个,就听见远处的苹果树上的鸟雀飞了起来,我们知道一定是看苹果园的人来了,赶紧跑!没想到一个小伙伴下树时急了,一头栽到树下,摔着腿,跑不动了。我们跑回学校不久,结果他被人家逮住后,送到学校。老师知道后,非常生气,我们被一顿教杆子敲。处罚我们,我们觉得很庆幸,起码老师只知道我们偷苹果,不知道我们洗澡。但不知怎的,老师又突然问:“是不是下湾洗澡去了?”“没”“没”“没”“没”“没”,我们都肯定回答。老师若无其事的说:“掀起汗衫露出肚皮!”我们面面相觑,老师在我们露出肚皮上用手一抓,每个人肚皮出现几行白的抓痕,“还说没去洗澡!?”老师吼道。“啪”“啪”“啪”的每人头上三教杆,顿时头起来一个大红包蘑菇。老师这次看来真火了,很用力敲!我们挨了疼,也学到一招,知道了洗了澡,肚皮一抓会起白杠子。放学头顶着大红包蘑菇回家,被爹看到,问怎么回事,我知道瞒不住,便一五一十告诉他,“咣”“咣”两个大嘴巴子,他又赏给我,并说“活该!今晚别吃饭了哈”。两腮火辣辣的疼,估计晚饭我想吃也吃不了了。</p> <p>  也有很兴奋的事,就是去阚家电影院看电影。《甲戊海战》、《高山下的花环》…看了不少。不用上课,去看电影真是天大的好事!</p> <p>  当演出活动的拉拉队员,“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还是那么熟悉。</p> <p>  这些卡片是自己收集的。那个时候喜欢画人物,特别是古代的大将军,喜欢画。伙伴中的有个叫储久的画的真好,几乎和书上画的一样。</p> <p>小人书,这是最喜欢看的。但我没有钱买,父母也不轻易给,所以大部分都是借着看。</p> <p>小伙伴中令我最羡慕是衍珍、储太两个人,他们都有成箱的小人书。我经常去借他们的小人书看。</p> 纸飞机,这个都熟悉,带尖的不带尖的,尖翅膀的,圆翅膀的,只要飞的远飞的稳,便会招惹来羡慕的目光,当然,这个也成了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私下传小纸条的工具。<div>  <div><br></div></div> <p>纸飞机折折叠叠是童年的梦想,每只写满心愿的纸飞机都承载着欢乐和忧伤,像梨花落满心上。纸飞机在头顶滑落,像是努力奔跑的孩子无数次的跌倒。直到时光走远,回忆的深巷依然飞满了纸飞机……</p> <p>  有人说,长大最残忍的是辜负了太多想象,也有人说,成长就是戒掉了回忆的伤。我以为,长大是顺着自己的想象戒掉沿途的诱惑,直到无处可逃。纸飞机承载着我最青涩的梦想,想起那些都会鼻塞的过往……</p> <p>弹弓,是每个男孩子必须的玩具。大部分都是自己制作,皮筋用自行车轮里带,或小木车轮里带,弹弓叉用粗铁条弯个或上树上找个不错的树叉做个,弹弓包皮,用牛皮或者人造革剪个。那时候小伙伴在一起吹自己的弹弓皮筋好,有的说“我的是自行车带的”、有的说“我的是小木头车带的”、还有的说“我的是大马车里带的”、更有的说“我的是汽车里带的”、最后的那个小伙伴更能吹说“我的是火车里带的!”众人皆惊,一时哑口无言。因为他吹牛获胜了,火车里带做的皮筋,这个牛逼哄哄了,无人能敌!现在想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因为那个时候没见过火车,不知道火车是铁轮子!</p> <p>这样的小车,是我最喜欢羡慕的。那时候家里养一头猪,一养就是一年。天天赶栏(清除猪粪)垫土,用草框盛土,和哥哥一起抬,因为土沉,压的我歪歪拉拉喘不过气来。看见别人用这样的小车放上草框推土,羡慕死了!央求我爹给做个,他总是推三推四的说,等弄到轮子,再说。唉,到最后我也没有个这样的车子,不过也借过别人的用过,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用。这也许是我爹,不给做的原因吧。</p> <p>掇泥娃娃,用泥巴做人物、房子、动物。这个当时很乐意干这事。</p> <p>  星期天到田野里,挖田鼠、烧地瓜。从田鼠窝里弄粮食,去门市部换梨、苹果吃。也有可能最后田鼠没逮着,从洞里出来一条大蛇!</p> <p>这些游戏都是经常玩的……</p> <p>在村里看露天电影我记忆里这可是一件大事。村里来了放映队,这个肯定消息,一般从一个人嘴里说出来的是百分之百的有把握。这个人是谁,就是大人们称呼的“朝代书”,我们孩子们叫他老杨,他的名字是杨德山。听大人们说这个人是个中专生有文化的人,可能上学期间,体育活动翻单杠不小心摔下,伤着头,变得疯癫了。其实我们孩子觉得他挺好,他对人和气,从不打骂围观他的孩子,他讲话还很有道理。他整天拖着一根木棍,木棍挂着、绑着一些瓶瓶罐罐,五花八门又感觉是乱七八糟的,他穿戴邋遢,发长须黑,走路生风,活像一个江湖大侠似的。他每天跟着公社放映队足迹,走村下乡。不管是哪个村来放电影队,老杨一般提前上午就到这个村了,最晚下午他就来了,他除了乞讨饭食,就是和围观他的孩子侃大山。因为他有文化,会讲典故、故事,孩子们乐意和他说话。老杨写字好看,经常在地上,石头上写字,有时候人家给他一点饭食,他就用各种颜色的笔画花鸟鱼虫组成字送给人家。所以大人们也乐意施舍点饭食给他,他自己要求也不高,只说“剩汤剩水就行。”</p> <p>那个时候村里来了放电影的,看场露天电影如同过节一般。如果哪天村里要放电影的话,大人们都会早早地收工回家做晚饭,饭后一大家人早早地把凳子搬到露天电影场。孩子们第一件事就是占位置,在地面上画圈或者放上一圈小石头,占住这个地方,给自己家人用。第二件事就是在地面上挖窝罗头(坑),干什么用?用处大了,那就是晚上看电影,憋着尿了,就尿在窝罗头里。要是冬天村里来了电影,除了挖窝罗头,还要做一件事,就是去村里那棵干枯的老松树(李家祠堂前的老松树)上砍树皮类的木块,用来晚上冷时,点火烤手用。那时的露天电影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白。</p> <p>那个时候没有超市,一般村里有小卖部。公社里有供销合作社。买东西需要钱,买布除了钱还要添加上布票,买油需要添加上油票等。</p> <p>去饭店吃饭,用粮票……</p> <p>一切商品都是供应,个人不能经营。</p> <p>当时卫生所的医生,叫赤脚医生……</p> <p>我的记忆就是吃虫子糖(药蛔虫)</p> <p>跟大人们赶集,这是孩子最乐意干的事。</p> <p>那时候的蔬菜都是绿色的,没有打任何生长素、膨大剂、色素药等。</p> <p>那时候的集市,没有各种塑料袋、方便袋。买肉用纸包,赶集的人都是拿篮子挎筐,甚至地上的菜叶子也被人捡起……</p> <p>记得我家养了一群大鹅,拿到集市卖了一只,卖了不到三块钱,我娘高兴坏了。</p> <p>这集市上最诱人的地方就是炸香油果子(油条)的地方,我总盼我爹给买个三两根,给我解决一下馋虫。</p> <p>那个时候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几乎马路上无污染排放,真好!绿色环保。</p> <p>几毛钱一斤的猪肉……</p> <p>那时候农村交通运输工具就是马车……</p> <p>那时候割麦子,打场,全部人工……</p> <p>那个时候人们没有手机,也没有“低头族”……</p> <p>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很好,融洽和谐快乐!人们都是一起娱乐,一起嗨!</p> <p>农村人很多,许多人家有了儿子都要在村里找地方盖房子……</p> <p>街上,墙根站着许多乡亲邻居,说笑拉家常……</p> <p>街上爆棒米花,是孩子最爱吃的零食……</p> <p>锅底下一个烤地瓜就能满足孩子!</p> <p>五分钱一根冰棍……</p> <p>村里没有空房子,连老房子炊烟袅袅……</p> <p>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但井水甘甜……</p> <p>当时的口号是实现“四个现代化!”</p> <p>后来村里的石料厂建了水塔,也是给东濠里人送(胡家村水)自来水……</p> <p>到石坑捡石头,在家砸石子……</p> <p>腊月里,前湾、后湾里的水结了冰,孩子们忙着做滑车,溜冰。这是冬天小伙伴最幸福的户外运动……</p> <p>大人和孩子一起玩……</p> <p>盼过年,做件新衣服……</p> <p>养了一年的猪,攒了一年得粪。把猪杀了,过个好宽拓年……</p> <p>大白菜炒猪肉,锅里馏着大馒头…是那个时候好多人向往的生活。</p> 买鞭炮,是每个男孩子过年最开心的事! 买年画、贴年画、春联、过门钱…似乎那个时候年味足,尽管都不富裕。 这张照片比开着宝马照的还神气! <p>  时光是一把雕刻的刀,在岁月的流逝中一点一滴刻录下生活的辛酸与甜蜜。在转动的时光轴中,每个人,都是过往时间中的过客,只有对生活的热爱,不舍的亲情永远温暖无私闪耀着动情的光。人生漫漫,岁月匆匆,总有些人,近了,远了;总有些事,来了,去了;总有些情,深了,浓了;总有些往事,入心,入骨,伴随一生,无法泯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