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前文《关于对新建桥梁命名的几点意见》发表以后,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承蒙领导赏识,今日斗胆再来补充说说南浔桥梁命名的那些事儿。</p><p> 浔练公路浔练交界处的古桥原称启丰塘桥,后遭损毁。重建时由南浔张氏以桂太夫人的名义出巨资兜底,桥名也由启丰塘桥改为屺风塘桥,屺有母亲之意,典出自《诗经-魏风》“陟彼屺兮,瞻望母兮”,以赞誉桂太夫人的功德。但现在此桥赫然称作“岂风大桥”,真正是岂有此理。</p><p> 马腰集镇西侧的白米塘上原跨有永丰塘桥,三拱巨构,后为行车需要,拆古建新,但几十年过去了,后建的水泥上至今看不到哪里刻有桥名,成了无名桥。</p><p> 联谊村与新安村交界的焦辣村河道上,原有一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修建的水泥桥叫友谊村,去年重建畅通了嘉风路,但桥额至今空着,因为原友谊桥名已在早几年被同一河道上的新建桥梁冠名了。鸠占了鹊巢,这事儿难办了。</p><p> 南浔古镇南栅外的甲午塘上本没有桥梁,现在有两座,分别位于年丰路和向阳路,但奇怪的是,两桥都被冠以“甲午塘桥”,甲午塘本称简五塘,何不把其中一座称作简五塘桥,或者以南、北加以区分也行。</p><p> 向阳路逸龙湾小区前有新建桥梁小坝里港桥,奇怪的是嘉业路丁家桥村与浔南村交界的罗汉坝上的桥也称作小坝里桥。此处原有罗汉坝古石桥,现在被无故易名成小坝里桥,令人咋舌。</p><p> 湖浔大道跨硬长桥港处,原有古桥,称仰止桥,俗称硬长桥、硬涨桥,新建桥梁易名为东南桥,虽与以前大队同名,却多少有些生硬。</p><p> 最值得称道的是莲池大桥,处在联谊路东延段,跨丁家桥港与湖浔大道相接,这是南浔中心城区范围内第一座景观大桥。因桥东堍原属莲池村,相传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曾寓居于此,故此新桥于2018年12月被命名为莲池大桥,并请得南浔书坛名宿陈诗杰先生题写了桥名。</p><p><br></p><p> 为彰显本地的人文意境,桥两侧高耸的四座桥塔上,反复刻有关于南浔的三首古诗,有被誉为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奉同颜真卿即送寺侍御萼赋得荻塘路》:“云鳞鳞,满河明,叠处浅,旋处深。澈波寒鱼上复沈,群鹅鼓舞扬清音”。有宋代德清藉诗人沈与求《舟过荻塘》:野航春入荻芽塘,远意相传接渺茫。落日一篙桃叶浪,熏风十里藕花香“。有明代苏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夜泊南浔》的前四句:“春寒漠漠拥重裘, 灯火南浔夜泊舟。风势北来疑雨至,波光南望接天流”。还有一首:绿窗无长物,树蕙与滋兰,光风布淑气,扬扬畹亩间。这是元代管道杲写的《题仲姬墨竹》的前面四句,管道杲是湖州管道升的姐姐,赵孟頫的大姨子,嫁于南浔姚家,仲姬是管道升的字,此诗是题在管道升画作上的。</p><p> 略显不足的是,如此恢弘大气的桥梁中间没有设计桥额,桥名无法题注。矗立的不锈钢桥牌又太少,根本不匹配。后来村里在桥栏两侧,置石题上桥名,可惜没用上陈诗杰先生的字,稍为遗憾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