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一、拟制公文标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b></p><p> 答:拟制标题的基本要求是:</p><p> (1)准确。具体包括对事由的拟制要准确、文种名称确定得要准确。</p><p> (2)简要。拟写公文标题,其事由部分对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要简洁,切忌繁琐芜杂。特别是拟写批转、转发性通知标题时,一定要力求简化,力避“长蛇阵”式的标题。</p><p> (3)明晰。即在拟写标题时,对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一定要做到表意清楚,不能使人感到费解或引起歧义。</p><p> (4)完整。即在一般情况下,要载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不可滥省略。</p><p><b> 二、怎样拟制公文标题?</b></p><p> 答: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三个要素构成。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发文机关名称是“中共中央”,事由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文种为“决定”。</p><p> 就通常而论,在发文机关与事由之间要加介词“关于”,在事由与文种名称之间要加一个结构助词“的”。从语法结构上看,公文标题通常是由一个偏正词组成,以文种名称为中心词,前面加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作限制成分。</p><p><b> 三、怎样拟写公文标题的事由?</b></p><p> 答:在公文标题的拟写中,如何寻求准确、精练、得体的“事由”,是公文标题写作成功的关键所在。公文标题对事由拟制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准确,要善于概括全文的中心内容,语意要完整准确,要与正文部分所反映的内容完全相符,不能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二是要简练,即用语一定要高度概括和凝练,寥寥几字即解决问题,切不可题文不符,抑或烦冗。要用最省俭的文字涵盖丰富的内容,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而不能写得过于冗长杂乱。</p><p><b> 四、公文标题中为什么必须要有一个介词“关于”?</b></p><p> 答:拟制公文标题时,在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之间必须用介词关于”加以衔接,其中“关于”具有引进处理对象的作用。这里的处理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前者如《关于xxx同志违反财经纪律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的决定》,后者如《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引进处理对象的主要作用是让受文者一看标题即知该公文要处理什么事情,以提高阅文效率。</p><p><b> 五、拟制批转、转发或印发性通知标题时,如何处置介词“关于”?</b></p><p> 答:一般来讲,一份完整的公文标题应当包括三要素,即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发文机关,系联合行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事由,“意见”为文种。其中发文机关名称与事由之间通常用介词“关于”、事由与文种之间用结构助词“的”加以衔接,作为特定的语言标志。要注意的是,对于批转、转发或印发通知的标题,如果被批转、转发或印发的原文标题已含有介词“关于”,则在拟写时应予省略,而不应出现“关于”重叠使用的情况。如果原文标题不含有介词“关于”,则应保留。前者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后者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的通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