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月,绵绵细雨弹奏起了盛夏之歌,生机勃勃的树木在雨中摇曳生姿,我们工作室2020上半年工作总结会在这细雨菲菲的日子里拉开了帷幕。7月12日下午2:00,全体成员开启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总结之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本次活动由王友梅主任主持,活动分为四项内容:</p><p>1.学习公众号的使用。</p><p>2. 公布个人积分,评选优秀学员。</p><p>3. 进行工作总结。</p><p>4.下一步工作安排。</p><p> 最后王友梅主任作指导性总结发言。</p> (一)公众号学习 <p> 首先是杏坛学校的张鑫老师为我们培训“公众号”的使用。老师们都认真地学习着,并对这新事物充满着好奇。</p> (二)公布个人积分 <p> 接着王主任根据本学期工作日志,对工作室的每位学员进行积分评价。</p> (三)工作总结 <p> 王主任和大家回顾交流了这半年来的活动内容,从十个方面对这学期工作室的活动进行总结,并制定了假期计划。</p> <p> 郭玉萍老师决心以理论奠定基础,向名师学习,追求课堂本真,在学习实践中突破自我,乐于求索,积极科研。从课堂实践中去感知语文,领略语文的魅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尽力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上语文。</p> <p> 张辉老师说,回首几个月走过的道路,充实而快乐,辛苦而满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扎扎实实学习,反思,践行。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方向努力前行,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做更好的语文老师,做最努力的自己。</p> <p> 孙无忧老师:“一份春华,一份秋实。158天的学习生活,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反思,发现想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习惯”是我下阶段的目标,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的工作更扎实、更有效、更完善、更优秀,从而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p> <p> 任丽娜主任提到每个人身上既有与生俱来的惰性,也有无穷的、有时甚至连自己都没有看透的潜力。很多的时候,因为缺乏足够的动力,往往也就得过且过了;但有时在团队的裹挟下,被活动的氛围“督促”一把,或许就激发了自身的潜能。因此,被督促的成长也是一种幸运。</p> <p> 吕宝娟老师收获颇丰,她从常规活动方面以及加强读书学习,丰富自身内涵等方面做了很好的总结。她表示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掌握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知识。</p> <p> 谦虚好学的桓志芹老师表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学、多看、多想。她学以致用,受益匪浅,对于课文的读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师们提出了课文的学习和理解,是在读的基础之上,课文必须读正确读熟练读出情感,在复课之后特别注意这一点,每天早读带领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课文的设计与课后题的融合,不能孤立的处理,课后题,重要的句子讲解可以从课后题中切入。复课后的整合复习采用的是这种方法,从课后题切入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从细节处重点复习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p> <p> 马婧琦老师年轻却不简单,她谈到疫情期间,我们从视频入手,开启了每日一学的路程。时间很紧迫,网课之余还要聆听名师的浇灌。但也非常的充实。期间学到了非常多崭新的东西,比如,随文识字、整合识字、整合教学等。</p> <p> 胡晓光老师谈到低年级识字教学设计,除了加一加、减一减等熟悉的识字法,图文识字、多媒体手段介入、字理识字、字源识字等等都可以打破传统课堂识字的刻板、无趣,让识字变得生动,让学生易于识字,乐于识字。在中高年级课程的观摩过程中,我发现名师们的朗读指导不只是单纯的让孩子们模仿老师读或者借助技巧读,每一位名师的朗读指导都是有层次的:都是先读、读通,然后读懂,最后读出自己的感受。而老师们在引领孩子们读文的时候会精心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孩子们在老师营造的或唯美或欢快的氛围中走进文本化身为文中人去理解作者的感受,从而读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境。</p> <p> 胡蕊蕊老师对于自己参赛的课《狐狸分奶酪》进行深刻的反思,她深有感触地说:讲好课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己的缺点很多都是平时上课太随意造成的。这次之后,更加明确了自已以后的努力方向,那就是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做与时俱进,不断进步!</p> <p> 李云洁老师 三个“第一次” ,第一次整合两首古诗,第一次录制微课,第一次制作美篇,回想这三个“第一次”觉得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突破了以前的自己,get了新的技能。</p> <p> 张夏老师提出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们大家需要努力的:1、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2、及时总结,加强反思的能力,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水平。3、继续增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业务能力,为明天的教育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p> <p> 陈晓彤老师表示:要虚心求教,尽我所能,脚踏实地的去学去做,并养成平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多和前辈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疑惑,寻求解决办法。并且把它们记下来,多看多写多思考。</p> (四)下一步工作 安排 <p> 假期活动内容安排,:</p><p>1.完善个人成长档案。</p><p>2.撰写个人论文:针对本学期研究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撰写论文。(8月10日交齐)</p><p>3.观课名师课例。一周一节,仔细研究,研究教学设计,研究设计目的,研究教学语言,研究课堂生成,不断提升自我。(至少完成3篇观课报告)</p><p>4.共读一本书《陶行知教育名篇》《王崧舟诗意语文》,准备读书交流会。</p> <p> 近三个小时的总结交流会接近了尾声,我们仍意犹未尽。相聚的时光是如此美好而温馨,工作室主持人王友梅主任对我们前期工作的参与热情和取得的成绩做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为工作室发展明确了方向,给予大家三点指导性建议:</p><p>1.牢固树立坚守做一名好教师的信念,坚持观课评课,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在听课中不断提升自我。</p><p>2.更新教学理念,精准把握教学目标,用心研究教材和教法,带动周围老师共同发展,带动学校和乡镇的教研,发挥辐射作用。</p><p>3.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提高自身素养</p> <p>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将坚持“同伴引领,共同成长”的理念,与所有老师携手同行,扬帆起航再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