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地名”作文题,好写吗?

空谷幽兰

<p>随着2020年7月7日11:30高考语文科考试结束,大众关注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纷纷出炉。</p><p><br></p><p>作为新高考改革的第一份语文试题,备受瞩目,作文题一出,众声哗然,特别是新高考Ⅱ卷(海南专用)的作文题,引发语文老师热议。</p> <p>这是什么作文题?不关注天下苍生,不探讨家国情怀,没有责任担当。</p><p><br></p><p>写主持词,没练过,平常积累的素材用不上,背的素材全白背,而且还让学生写800字,主持词有这么长的吗?</p><p><br></p><p>最关键的是,这样的作文题,最容易泄露考生信息,一旦到了评卷场上……(城外的教师,你懂的…)。</p><p><br></p><p>这样的作文题,明明就是个坑,打得老师措手不及。再这样下去,备考难啊。</p><p><br></p><p>当然也有说好的,这道作文题设计了写一篇主持词的语文实践活动,直接对接课标中“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符合2017版《新课标》的要求,符新高考改革的要求。</p><p><br></p><p>此外,这个作文题对应了海南自贸港建设,有地域特点。</p><p><br></p><p>关于这个作文题,众说纷纭,就如学生考完出来见到我说的:今年作文不考审题,但太新了,太反套路。</p><p><br></p><p>“反套路”,这个词评价准确。</p> <p>“反套路”,这才是语文老师感到不适的地方,因为不走常规路线,意味着一年来的作文备考做了许多无用功,意味着让学生背作文素材徒劳无功,意味着套路化写作不吃香,意味着今后的作文教学更难了。</p><p><br></p><p>但,这不正是新高考改革的方向么?曾经的我们,被满满的套路包裹着,我们内心抵触套路,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它,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求生存。</p><p><br></p><p>套路化作文,不是我们的追求,却是我们的选择,面对高考,谁也不敢任性。走着走着,我们离作文教学的初心也越来越远了。以至当“反套路”化作文袭来,竟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p><p><br></p><p>今年的作文题告诉我们:踏踏实实教写作,夯实学生作文基础,立足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是作文之道。急功近利的作文教学,是很难真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p><p><br></p><p>学生作文功底打扎实了,他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作文题目。说穿了,万变不离其宗,作文题目不管如何变,它都是在检验学生的写作水平。</p><p><br></p><p>这么多年的备考,作文教学似乎到了瓶颈期,突破不了,心中焦灼,却又无可奈何。新的作文题目,姑且无论其命制如何,但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促使我们改变,从这个角度看,它何尝不是个好作文题呢?</p> <p>仔细审视这个作文题,很显然,命题老师是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成长地,关注自己的家乡。</p><p><br></p><p>于学生而言,对一个地方的自然风貌、地域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这个作文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让他们摒弃高大上,拾起烟火气,让他们少说空话、套话,多说说自己心里话。</p><p><br></p><p>让学生介绍家乡,记住家乡,在写作过程中重新认识家乡,那么他习以为常的家乡在他眼中也许会有新的认识,当他离别家乡到异乡求学,家乡于他而言是否会多了新的内涵,他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从哪里来时是否会自豪;多年后,想起那年的高考作文,想起家乡的点点滴滴,是否会有种归属感;那时,家乡不是乡愁,是远方实实在在的家。</p><p><br></p><p>我私自认为,这样的作文题的导向是好的,它可以让学生对家乡有认同感与自豪感,当学生通过写作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发现自己的家乡有丰富的文化基因,他会为身为此地之人而骄傲。</p><p><br></p><p>这样的作文题,是立足于学生实际,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生长之地,写自己熟悉的地方,达到“我手写我心”,有何不可。</p><p><br></p><p>关于信息泄露,那只能说会泄露生源地信息,评卷场上,就要看评卷老师本着什么准则去评卷了。</p> <p>这个作文题,学生还可以抒写梦想,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因为作文材料明确告诉你,你读书中遇到的地名,可以触发你的联想。</p><p><br></p><p>曾经,我们对书中写到的某地心生向往,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旅行梦:“徒步穿越地与天齐高的珠穆朗玛,在雅鲁藏布江把心洗净,在雪山之巅把魂唤醒;轻舟独泛于宁静的淡水河,在暗香与残阳交织的光影中沉醉;光着脚走在凤凰古城满是刻痕的青石板路上,倾听《边城》中梦里的歌声;站在哈尼人的蘑菇房前,俯瞰满山天光云影的层层梯田,看经年的累积如何在不经意间造就一方奇景……”</p><p><br></p><p>这样的梦想很美,学生可以用一颗向往的心灵抒写这个旅行梦,用梦想编织这篇作文,又有何不可。</p><p><br></p><p>不写故乡写他乡,需要广泛的阅读,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打通语文、历史、地理的界限,把这些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成就自己的佳作。这也和新高考改革做了对接。</p><p><br></p><p>学生抒写梦想,抒发情怀,抖落知识,知、情、意结合,这样的作文相信定会文采飞扬;这样的作文题,对于热爱阅读的孩子来说,一定是种奖赏。</p> <p>说了那么多,这个作文好写还是难写,还得看学生考场上的发挥,毕竟在紧张而有限的时间内,要想完成一篇优质作文不容易。</p><p><br></p><p>其实,每个语文老师只能在内心祈祷,希望自己的学生临场发挥好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