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入江底的水口轶事

秦平生

<p class="ql-block"><b>  四周是大山,两条河流在小城交汇,往西可达广西贺州,往南可达广东连州,打开地图,这是位于湘、桂、粵三省交界之处的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水口镇,这就是我的家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如今,我的故乡永远沉没于水下了,但作为故土,这块土地上的许多人和事却还镌刻在我心中!</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水口镇,(2009年)</p> <p>淹没的水口镇,(2020年)</p> <p><b>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老街与新街</b></p> <p class="ql-block"><b>  水口镇大约是明初以前就有人家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水口的街道沿河而建,靠东河的街道,因路径指向上游的湖广边境小镇——码市,便以码市作地名,叫"码市街",又叫"上街",而靠小河往西而建的街道称"下街",解放后叫"新华街"。</b></p> <p class="ql-block"><b>  水口虽是二条街,可热闹啦,旧时水口没有公路,人们依靠河流乘船到水口,四方商贾,挑箩卖担。河边,大青石板砌成的码头,直通鹅卵石铺的街道,两傍商铺林立,徵式风格的房屋一栋紧挨一栋,码头依次是续家、王家、赖家,丘家等,往上街则是周家、张家、彭家、罗家、赖家等,街上,铸铁打银,五金修补,草医诊疗,蔑箩编织,日用农具,布匹百货等应有尽有。</b></p> <p class="ql-block"><b>  水口是物流中转枢纽,山里人扎着木排顺河而下,到沱江、道州、永州贩卖茶叶、桐油、木材等林产品,然后,商人们又沿着河流而上向山里运送盐巴、布匹、粮食、农具等,来来往往,水口成为湘,桂,粤的经贸古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那时候,水口的街与河之间没有河堤,木楼就直接建在石滩河坝上,小时我经常坐在吊楼上,望着远处河坝上经常来往的木排商船,总想知道这条河流向哪里啊! </b></p><p class="ql-block"><b> 看着那些光着身膀在船上,木排上生火做饭的船家,心想,有机会能跟他们去外面看世界,那多好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1955年,江华县城迁入水口,水口镇开始建机关,建学校,开始了大兴土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从下街口的伍家,蔡家开始,征用了水源生产合作社余家外面沙滩的田垄河滩,开始了兴建新街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当时,沱江沿河而上新修了一条现在看来是非常简易的公路,在街口小河上修建了当时了不起的石墩木结构的公路大桥——五一大桥。 而后,为连接新县委,县人委大院又在新街尽头修建了第二座石木结构桥——六一桥,两座大桥的建成把水口连为了一体,推进了水口的城镇建设,这在刚刚解放的江华瑶山,是很了不起的建设成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江华迁县水口,没有工业,没办法发展经济,有人异想天开,大瑶山有这么多的木材、草料,造纸多好啊,不知是些什么人,拍拍脑​袋要在水口建一个造纸厂,于是,在新街口,把最好的地段填平建纸厂,不知花了多少钱与精力,用大跃进速度修建了烟囱,水塔,厂房等,结果修建后发现交通不便,没有煤,没得电,仅靠崇江河上的螃蟹口水坝小电站无法保证工业用电,另外,江华的草木料资源也不适合于造纸,搞不变,江华第一次搞工业建设遭到失败而下马,水口纸厂遭到废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当然,江华人没有灰心,因地制宜,迅速在新街中段建起了铁木社,招募了全县各地的优秀能工巧匠来水口,一时间,铁木社生意红火,水车、谷桶、镰刀、伐木刀、犁耙等源源不断供应农林业生产第一线,有力地支援了当地生产建设,同时,新政府在新街还建起了车衣社、运输社、成立了新华书店、粮食局、粮店、百货公司,副食品糖果公司,农产品日杂公司以及办起了新建食堂等,以民生入手,解决了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需求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一九五九年,江华文化馆,江华歌舞团,江华大戏院相继建立,在那个群情激奋的年代,水口年年变化,五年,新水口的县城建设就初具规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此后又经过五年,县庆十周年来临,在水口造纸厂废弃的地段,新建了水口电影院,水口广场,江华汽车站,民族大旅社等,逢年过节,山城街道热闹无比,人员川流不息,歌舞升平,水口真正成为了江华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中心,经贸中心,文化中心!</b></p> <p>水口镇老街(上街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水口镇老街(下街尾)</b></p> <p>水口镇原新街口(建县前,这里是田垅河滩)</p> <p class="ql-block">1958年拍摄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老县委大院,当时山上还没有建气象站!</p> <p class="ql-block">1965年拍摄的水口新街,街道还没有硬化,到处.还是坑坑洼洼!(右为当时的县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1965年拍摄的水口镇,城市己初具城镇模样!</p> <p class="ql-block">1965年的十周年县庆!</p> <p class="ql-block">水口河道被称为“没有航标的河流”,为通航放排,工人们炸石清河道!</p> <p class="ql-block">没有航标的东河流径水口大山!</p> <p>老水口的下街(原新华街)</p> <p>水口新街(民族大街中段)</p> <p>这里原是水口街头最繁华的水运码头,自有了公路后,商贸中心到了新街,这个码头废弃了!</p> <p>逢年过节水口镇很热闹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水口镇码市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丘上燕与姜矮子</b></p> <p class="ql-block"><b>  丘上燕与姜矮子都是水口街上的名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小时候,家里穷,没得钱去医院看病,我很少去医院,生病了,总信草医用草药,水口街下街赖仕朝家有个康泰草药铺,铺主是个留着长须的邵阳老人,小小的阁楼里,楼上楼下尽是药布袋,药袋里装满了一些不知名的草,味道熏得让人醉,当时,街上的人生病了,一般总听草医指点,用草药或者自己去山里扯一些不知名的草锤烂锤烂制成药包来用,遇上头疼脑热,或用草药放在大锅里煮水洗澡,或请人刮痧拔火罐,或者扯鼻沟,煮蛋推额头来解病退热,因此,街上经常看见额头上,脖子上,印起一条条大红血印子的老人,妇女, 如是腹泻拉肚子,就吃碗炒米茶,怪事,这么折腾,病有时也奇迹般康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要说有更重的病,疑难杂症草药治不好了,就要请名医了,在我印象中,丘上燕老人就是水口街远近有名的老中医先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从大河码头上岸至下街韦家这边巷子口,两边所有房子均为砖瓦结构,徽派楼檐的砖木楼房,丘老先生的诊所更宽敞,前厢房通过阶石进去是木地板,厢房有天井,后房为花园,两面围墙为鹅卵石,石灰,黄泥三合土结构,院墙边还有棵很高大枇杷树,小时候,枇杷熟了,我就和一批孩子们爬上围墙用石头木棍击打他院内的枇杷,击打声有时惊动丘老夫人,她便出来吆喝,“不用石头打啊,打到人不得了的啊”现在想想也是,以前不懂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丘家其实在水口是属于有文化的家族,出了不少的医生,教师,也是一个旺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丘上燕老先生就是家族的皎皎者,为人和善,乡邻十里的人都找他看病,在当时缺医少药的瑶山,他悬壶济世,据说也救了好些人的命,听我父亲说过,我三岁时也发过一次重病,是丘老先生三副猛药把我从生死关上拉了回来,当然我时年小,没有这些记忆了! 但父亲一说到丘上燕便十分崇敬,后来我懂事了,也爱去他家玩,我称丘老夫人为上燕婆婆,她与人说话时眯缝着娥眉眼,很讨人喜欢,老夫老妻在水口人缘很好,由于家底厚实,在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年代,丘上燕夫妇也曾受到不公正待遇,他的房子被征为公用,曾一度为水口城关镇镇机关用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后来,丘老先生二老夫妻先后去世,遗憾的事,二老好像没有后人,当然,这是后话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在离丘上燕先生仅隔三间房的地方便是从前的水口诊所了,诊所是解放后新建的水口事业单位,公私合营后,丘老先生也曾在这里工作过,直至六十年代中叶,诊所也不知从哪里调来了一个“名医”叫姜医生,直到现在,我也叫不出这个医生的名,背地里,水口人就叫他"姜矮子"。</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姜医生是个"株儒″个头高约一米四左右,他太矮了,以至于他初次行医坐堂,伏在办公桌子查看病历时,有病人及家属以为这是来诊所玩耍的小孩子,便吆喝道,"小奶崽,快去叫你爸爸出来诊病" 所以,一开始诊所里经常闹姜医生的笑话!</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其实,别看姜医生矮,医术其实也是很精良的,据说他还是一个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高材生,只是身体缺陷,他自愿到瑶山来工作,被分配在水口工作,一般只要不嘲笑他矮,不惹怒他,姜医生为人是非常和善的,他常常走街串户,与街邻道寒嘘暖,救死扶伤,在水口街上,他凭着精湛医术,诊治好了许多患者,他得到了水口人的认可,也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可惜的是,文革后此医生不知所踪,但他形象永远留在我心中。</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无独有偶,县人民医院也有一个个头矮小的医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记不得他的名字了,只知道别人也叫他“肖矮子”肖医生是外科医生,好像是卲阳还是涟源人,反正一口外地腔说话不太懂,我感恩的是,有一次在我山里砍柴,从山上摔跤滑下了坡,两手撑在地上,右手从掉在地上柴刀的刀刃上滑过,尾手指割得鲜血直流,我忍着疼痛,紧握着尾手指从两公里外的山上跑到医院,肖矮子医生钱都没问,紧急清创缝合伤口,还和言细语安慰我,我现在都非常感激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那个时代,人很穷,很多不敢去医院看病,但毛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语录是很深入人心的,医院的墙上到处有这样的标语,真正去看病,医生也是会很贴心为你服务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所以,江华水口镇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30年,全国各地陆续来了一大批高级的医务,教育,科技等知识份子在江华工作,有些是因阶级成份高被调江华水口,有些是响应党的号召,到边远山乡去,到穷困民族地区去而分配到江华工作,同时,江华本身也毕业了许多知识人材,一时间,江华水口文,教,卫人材济济,名人荟萃,他们把青春献给了水口,用知识服务了瑶山,在当时一穷二白贫困基础上,这是江华水口镇发展最快最好的三十年,一流的影院,一流的剧团,一流的医院人才,一流的教育人才等,可惜当时政策并没有重视人材的运用,但水口人还是享受到了三十年的幸福时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55年,江华瑶族自治县成立</p> <p>湖南省政府给江华县政府授印章,赋予人民政府自治权力!</p> <p>1955年在大河的河滩上举行县庆成立大会</p> <p>25周年县庆在水口广场举行!</p> <p>庆祝大会后,水口镇举行了群众游行!</p> <p>一批来江华水口镇实习的外地学生喜欢这里的山青水秀风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席立森与滕"梅堂"</b></p> <p class="ql-block"><b>  1956年,江华建瑶族自治县,很多外地优秀知识人才来到水口,参与江华的全方位建设工作,也出了很多名人,文化人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其中有二个人很有本事,却也是奇人,但很有个性,先说这个席立森老师吧,他是东安人,早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工作过,据说是家庭成分高,携带漂亮的妻子来到江华水口工作,席老师在江华一中担任音乐老师。</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七十年代,我由于从事文化工作,和席老师成为忘年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席立森老师是多才多艺的,我最喜欢席老师指挥合唱,他的指挥手势是一绝,高潮时激动的手势高高举起,如瀑布入川,深情入微时,两个指头轻轻的点来点去,如鸡啄米,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他作画,画风凌厉,版画风格黑白红,搞雕塑,既写实也写意,别具一格,尤其是是后来的根雕作品,利用瑶山里的朽木疙瘩,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开创了湖南根雕艺术之先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席老师是个直性格的真汉子,爱滔滔不绝说话,不管你爱听不听,但由于家庭成份复杂,在那个年代,为了保护自己,他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疯疯颠颠,不拘小节,与人交換观点意见也是颠三倒四,其用意可能就是怕别人揪辫子,戴帽子,他经常来我的住处玩,他对我曾说过,"我讲话是不算数的,人家是听不进的,只有你听得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后来,他调到长沙湖南省展览馆,九十年代中期我还专程去探望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在相同的年代,水口还有一个叫滕“梅堂”的人,具体叫滕什么名,我不知道了,“梅堂”的称呼,水口人土话意思是神经兮兮的人,贬称为不清白的人,其实,老滕是最心知肚明的性情中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老滕是四川人,早年不知是什么原因调来江华水口的百货公司工作,也没见他有妻子儿女,他四十多岁,还孑然一身,他身边唯一的伴侶就是一把小提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小时候,我每次放学路过百货公司时,就听到楼上传出的提琴声,于是我总是好奇的仰望楼上,望着那扇半拉子敞开的破窗户,想像着里面是个什么人在拉小提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终于有机会了,高小毕业正逢文革,停课二年,正巧我对面的邻居老哥丘希镇先生擅长于乐器,二胡提琴样样在行,我也因此屁颠屁颠的跟着学习,这就引起了老滕的注意,他经常到老街散步,只要听到有琴声他就破门而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他的嗓音沙哑低调,操着一口四川普通话,他时不时地大声嚷嚷,说我这也不对调,那也指法不行,要求我绝对尊重音乐,不要糟蹋艺术,我那时刚入门,哪懂得什么高雅艺术啊,初生牛犊不知虎,就知道好听就可以了。不过老滕的提琴确实拉得好,非常受启发,搞乐器,除了当时丘希镇老兄教授外,老滕也算是我的启蒙大师,至今我还深深的怀念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老滕拉琴,在任何场合是不允许傍人讲话的,只要有人说话,他就停止拉琴,并嘿嘿嘿嘿的吼道,不听琴就请出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老滕最喜欢拉马思聪的《新疆之春》和《梁祝》,我特别喜欢他拉《新疆之春》时的跳弓,欢快得让我佩服不已,还有他拉《梁祝》时,特别深情,当拉到动情之处,我就望见他眼睛发红,后来我懂事了,总忆想老滕拉琴的泪水,难道是触碰了他年轻时的什么情感之弦吗? 当时老滕是这样告诉我的,说他已进入了音乐的境域,他在缠绵时空,他在陶醉! 音乐真有这么玄幻吗,也许我不是音乐才子,那时我还真没有体会到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正因为他酷爱琴声,酷爱音乐,他的性格也和席老师一样,外表看起来似呓声呓语,但內心却是性情中人,自強不息,桀骜不驯。是那个特殊时代的文人性格。当然,当时传统的水口人并不了解这些外来文化人的心理,总觉得他们神经兮兮,其实,在那特殊时期,这些很有本事的文化人很多由于出身关系问题,不得不寻求性格上的一种自我保护。对我来说,在这么一个边远山乡能从小就受影响而确实是受益匪浅,也奠定了我以后的文化性格走向! 所以,我感恩他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唐忠亮与广播</b></p> <p class="ql-block"><b>  水口人朴实,这是许多外地人到水口工作时留下的印象,作为水口人,有一个人是我令人难忘的,他就是天天拿着喇叭筒,沿街喊广播的唐忠亮老先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这是一个花白头发,倒梳着毛主席那样的头型,清瘦如风的老人,在水口街,50多岁以上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的喇叭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过去和现在比,人们很难去想象水口无电的煤油灯时代,夜晚睡觉前,要用煤烟灯熏蚊子,煤油灯下做作业,煤油汽灯演出节目或者开会,饮食行业出早工榨粉,磨豆腐,油条豆浆都在煤油灯下工作,那个时候煤油灯万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没有电,也没有任何广播,水口镇的大事小事,政务传达,全靠唐老先生的街头喊话,其实,唐忠亮的手艺是理发,本职是在理发店工作,除了上班理发外,接到通知,他就要在街上喊广播,无论是卫生大扫除,还是各项安全检查,或是开会动员,所有镇里,居委会里需要广而告知的事情,都会通过这个唐忠亮老先生广播到街,到户,唐忠亮不辞辛劳,街头到街尾,下街到上街,无论刮风下雨,举着广播,乐此不疲,是水口街上最早,最老的义工,我也从小听唐忠亮老先生喇叭长大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喂! 喂! 请注意啦! 请注意啦!!各位乡邻,各位父老乡亲,各机关单位厂矿,请注意了,过年过节,屋前屋后,请大家注意把卫生搞干净,……,”“现正是干燥季节,请把灶屋打扫干净,把水缸挑满,注意防火”“请大家带好扫把,畚箕,参加街上义务劳动...”虽几十年过去了,唐忠亮老先生的土喇叭声仍然余音嘹绕在我心中!</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74年春节,水口镇龙船表演队闹新春</p> <p class="ql-block">水口镇民族大街街口</p> <p class="ql-block">水口镇的老党员们合影!</p> <p>水口镇全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与母亲</b></p> <p class="ql-block"><b>  父亲是水口街最长寿的老人之一,他是水口变迁的见证者,如今已90多岁了,还能爬山散步,自食其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我经常把我写老水口的文章给他先过目,以求证水口历史的真伪误传,他是我的第一个阅读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父亲一九三0年生于水口,二年后,水口一场大火灾将我曾祖父置下的家业烧为灰烬,至此,奶奶哭瞎了双眼,爷爷变成了穷人,父亲的兄妹们十个,饿的饿死,送人的送人,最后只剩下父亲和三个姐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母亲小父亲一岁,出生于江华清塘壮乡,母亲三岁时失去了妈妈,家里穷,养不了,八岁时就送到水口的泮水玉流村朱家当童养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解放了,穷人翻身,父亲20多岁就当上了当时水口村的民兵队长,手持钢枪,身穿军大衣守护粮库,想象当时应该很英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据我父亲回忆,母亲当年也是泮水村里的妇女积极份子,为支援抗美援朝,她带领一批姑娘们种蔬菜卖,捐款给前线,母亲看见父亲在街上演活报剧《抓美国鬼子》,对这个手拿喇叭筒的民兵队长便有好感,在朋友撮合下,以最简单的仪式,最终成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后来,江华迁县水口,水口由村建镇,父亲成为首任水口镇长,五八年以后,父亲调离水口,从此我就长期离开父亲而在母亲身边,直至八十年代父亲退休回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在我印象中,母亲先后在水口饮食业,豆腐厂做事,母亲豪爽,大方,待人亲切,干一行爱一行,只要是水口街人,没得人不知道母亲豆腐的,当年,母亲做豆腐没帮手,我才8岁,每天清晨四点钟就被叫起床帮忙做事,那真是疲惫啊,叫醒起来又睡着,连续三次叫不醒,母亲就真的生气了,被子一掀,连拖带拉撵到磨杆边推磨,当时,父亲不在家里,母亲一个人拉扯我们,也是没得办法的啊!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母亲共生养了我们四姊妹,我是老大,母亲要养家糊口没得空管弟妹,当保姆带弟妹就成为老大职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1964年,解放军6837部队来江华修国防路,修建水口至码市的公路,其中要调用民工劳力大规模组团参与挖沟铺路,母亲参与修路,吃住在白沙的工棚里,当时,小弟刚出生不久要吃奶,哪时正放假,于是我每天便背着小弟,拉着大妹前往八里地外的白沙住地喂奶,现在看八里地不远,那时,公路不通,坑坑洼洼,坎坷不平,八九岁背个娃,汗湿脊背找母亲,那个艰难也是现在才去想象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小时候,我觉得父亲太严厉了,他长年在外工作,我是又想他回家,又怕他回家,他回到家,母亲就做些好吃的,我也可以饱饱口福,怕他回家,就怕我如果做错事,他就要棍棒饲候,一次的晚上,我和一批小伙伴在新街玩,不知道谁把停在街边一辆汽车的后视镜打破了,很多人在围观,父亲因在水口参加扩干会正好路此地,发现我也在围观,便强撵着我回家,要我承认是我打破的,我宁死不从,父亲火爆性子上来了,提起我就往后门去,要把我扔进后门的小河里,母亲急跟在后面,直呼,不要这样,不要这样! 最后,街邻们也赶来说好话,父亲才熄火,事过几十年,我还经常和父亲开玩笑,小时候你的棍棒孝子还不记你的仇呢! 说罢,大家也是哈哈一笑!</b></p> <p class="ql-block">  父亲90了,他还健在,他是目赌这块故土变化最老的见证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忆还在继续中……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