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鮑之交的时光深义

娟子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看到了全国卷出的题目,阅读过后,心中甚喜,从典故中引出立场观点并撰写文章,这样的方式不仅仅可以让考生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通过典故可以先进行人性评判,然后再可以借古喻今,畅叙自己的观点立场,完成作文。</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本人认为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出题者水平很高,这样灵活的方式可以使许多的考生不拘一格,良相将才并驾齐驱。</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以下是高考题目:</span></p><p>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b></p><p> </p><p>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p><p> </p><p>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历史上的齐桓公:</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周王朝时期,因为昏君统治,民不聊生,从此诸侯并起,进入了春秋时期,自然誕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而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齐桓公”,他有"三好青年"的简称即:好玩、好酒、好色,人称花号"小白",要是按他个人的本性而言,一定是历史上亡国之君的代表,但他没有,因为他遇到两位良相将才成为左膀右臂——管仲和鲍叔牙,从而成就霸业并著称历史。</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典故中的管仲和鲍叔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鲍叔牙和管仲,他们两个从小就是“青梅竹马”的发小,鲍叔牙出身商贾之家,家境殷实,而管仲出身贫寒,家境不好,上有年迈老母亲要养。鲍叔牙就带上管仲一起经商,兄弟齐心,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二人都过上了不错的好日子,每次分钱,都是管仲拿得多,但鲍叔牙一点也不介意,他知道管仲家里有老母亲要养,后面生意失败了,两人就约好去当兵,上战场后,管仲临阵脱逃,士兵们都笑他,看不起他,鲍叔牙还一直跟士兵们解释,他一直相信管仲,很尊重他。</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历史上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结缘:</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春秋时期,诸侯并起,各国并立,鲍叔牙和管仲长大分开后各自发展,鲍叔牙追随了齐桓公小白,管仲追随了公子纠,各为其主,他们从过去亲密无间的兄弟,自然演变成为了“竞争对手”。</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齐国内乱时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外逃了,公子小白逃到齐国的小城,公子纠则到了鲁国。而作为“竞争对手”的幕僚,管仲打算为了主人,暗杀公子小白,可惜射杀没射中要害,公子小白装死躲过一劫,管仲以为大功告成,就去向公子纠复命了。</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公子小白回到了齐国后继承了王位,成为了万众瞩目的"齐桓公",他登基之后发誓要为自己报仇,一定要亲自把管仲抓回来射杀,在这个时候,身为"齐桓公"身边的重臣鲍叔牙却胸怀天下,全力劝谏公子小白,告诉他如果一上位就去攻打鲁国,会让别的国家觉得他"齐桓公"只是一个胸心容量狭窄的残暴君王,老百姓风评不好,历史也会有不好的记载,不如授信借鲁国国君之手秘密处置公子纠。</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而在对待管仲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处置上,鲍叔牙则力谏"齐桓公"不仅不要杀他,而且应该要委以重用,因为他认为管仲是一个极具才华之人,施之以恩,将来定当获得重报。齐桓公虽然对管仲很生气,但是君王的胸怀应是天下而不是个人,他深信鲍叔牙的忠诚,于是听从了他的劝谏,不但没有处罚管仲,而且还因为管仲有才能而重用了他。管仲这边也因被"齐桓公"的君子气量所感动,甘心追从"齐桓公"治理天下,利用自己聪明才智为齐桓公制定了重要的国策,在历史上的“尊王攘夷”的方针,让齐桓公坚决并持续为“周天子”助威,帮助其抵御周边的少数民族,"齐桓公"的举动得到了“周天子”的极力称赞,形成了强强联合,久而久之,"齐桓公"就理所当然成为了各诸侯国中的大哥,只要"齐桓公"出马就一呼百应,成了众心所向,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看着他们三人的典故,作为君王的齐桓公,要是身边没有管仲和鲍叔牙作为左膀右臂,很多的时候都是被献媚之举烧得昏头昏脑,听不到一句真话,何来英明?何来治国之策?管仲的大器晚成,鲍叔牙的仗义重情,齐桓公的既往不咎,这些都能够说明什么?这些不都是千百年以来最好的历史印记和人性的真实写照吗?</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历史,不是常常有一句话叫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何等的精华,这些历史文化传承,文化底蕴是何等的长盛不衰,其个中的精彩,是令每一个高考学子都可以大书特书.大写特写的史例。从每一处着眼,从每一史明智,自会精通典故中的神蕴,了然发展中的人性规律。为2020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题点赞!!</b></p> <p>2020年7月12日原创于广州</p><p>图片选自网络</p>